《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00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docx

《钳工工艺学》实训教案

《钳工工艺学》

 

主讲:

胡兴旺

授课班级:

09模具1~4班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钳工工艺学》实训

【实训项目(课题)】垫片落料模的下料

【实训任务(内容)】按零件图进行模柄,凸模、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等零件毛坯的下料。

【实训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下料工作在模具零件加工中的作用;

(2)熟悉并严格遵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2、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盘式下料机的操作;

(2)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

(3)能按零件图熟练进行模柄,凸模、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等零件毛坯的下料工作。

【教学重点】

1、重点内容:

掌握盘式下料机的操作;

2、突出重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学难点】

1、难点内容:

掌握盘式下料机的操作;

2、突破难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时安排】2学时

【教学方式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

【教学手段】演示

【实训环境】

1、实训场地:

模具车间

2、实训设备:

盘式下料机,各种工量具等。

【教学过程】

1、实训内容

按零件图进行模柄,凸模、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等零件毛坯的下料。

2、实训方法及步骤

(1)熟悉机床,对盘式下料机有一个感性认识。

(2)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装夹工件。

(以模柄的下料为例,下料尺寸为φ60*70)

(3)开启机床,开启切削液,使锯条靠近工件。

(4)待工件切断后,锯床自动抬起。

(5)关机并卸下工件。

3、设备维护与保养

4、完成实训报告(时间)

5、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教师授课经验、教训)

《钳工工艺学》实训

【实训项目(课题)】模板铣削加工

【实训任务(内容)】按零件图进行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的铣削加工。

通过铣床操作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铣床的主要组成部件的名称及作用与加工范围,了解常用铣刀、工件的装夹方法及铣削方式,了解铣削加工零件操作,熟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实训目标】

1、知识目标:

(1)铣床的组成部件的名称与及作用。

(2)常用的铣刀。

2、能力目标:

(1)工件装夹方法。

(2)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3)能按零件图熟练进行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的划线及铣削工作。

【教学重点】

1、重点内容:

(1)平面加工刀具、量具、夹具的选择和使用;

(2)平面的加工步骤;

(3)切削用量的选择。

2、突出重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学难点】

1、难点内容:

(1)常用平面铣刀的装夹和使用;

(2)工件的装夹及对刀;

(3)切削用量的选择;

(4)尺寸的测量。

2、突破难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时安排】4学时

【教学方式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

【教学手段】演示

【实训环境】

1、实训场地:

实训车间

2、实训设备:

炮塔铣床,数显铣,各种工量具等。

【教学过程】

首先检查坯料的尺寸及形位公差是否符合坯料图的要求

1)、工件装夹:

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选用立式铣床,并校正立铣头零位。

装夹之前检查坯料的尺寸及形位公差是否符合坯料图的要求,校正机床用平口虎钳,固定钳口面与纵向进给方向平行后紧固。

2)、刀具选用:

选用直径为80mm的高速钢面铣刀。

3)、切削用量选择:

侧吃刀量≥75mm。

背吃刀量,粗铣2.2mm,精铣0.3mm,

铣削速度为60mm/min

4)、工艺过程:

(1)铣基准面1

装夹工件时将较平的面作为基准与固定钳口贴合,在工件下面垫平行垫铁,使工件露出钳口7~10mm,在活动钳口与工件之间放置一根圆铁棒,调整圆棒,使其处于中间水平位置后预紧工件,用锤子敲实工件,夹紧。

开车对刀,纵向退出工件,上升调整ap=2mm,纵向进给逆粗铣加工面1。

将工件放松,重新夹紧工件ap=0.3mm,机动进给面1,并检验。

(2)铣垂直面2

选用磨石推磨固定钳口、去毛刺、并擦净。

将铣好的面1与固定钳口贴合,垫好平行垫铁、利用圆棒夹紧。

纵向进给铣垂直面2,步骤与面1相同,铣好面2应立即卸下工件进行检验。

(3)铣垂直面3

装夹工件时,仍用基准面1与固定钳口贴合,面2朝下装夹,先试铣,测量面3的加工余量,调整ap=加工余量-0.5mm,纵向进给粗铣,再准确测量对边尺寸,调整ap后再精铣,保证对边尺寸公差。

(4)铣平面4

夹紧工件2、3面,用(3)的方法铣好平面4,保证尺寸公差,注意应将工件落实在平行垫铁上(可用0.2mm塞尺检查)。

(5)铣端面5

擦净平口虎钳钳面夹2、3两面,找正后夹紧。

若工件露出钳口较高,可适当减小ap降低铣削进给量,防止铣削振动。

(6)铣端面6

步骤同上,并保证长度尺寸公差。

表2.1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简图

工序内容

注意事项

1

铣基准面1

开车对刀,纵向退出工件,上升调整ap=2mm,纵向进给逆粗铣加工面1。

将工件放松,重新夹紧工件ap=0.3mm,机动进给面1,并检验。

2

 

铣垂直面2

将铣好的面1与固定钳口贴合,垫好平行垫铁、利用圆棒夹紧。

纵向进给铣垂直面2,步骤与面1相同,铣好面2应立即卸下工件进行检验。

3

 

铣垂直面3

用基准面1与固定钳口贴合,面2朝下装夹,先试铣,测量面3的加工余量,调整ap=加工余量-0.5mm,纵向进给粗铣,再准确测量对边尺寸,调整ap后再精铣,保证对边尺寸公差。

4

铣平面4

夹紧工件2、3面,用(3)的方法铣好平面4,保证尺寸公差,注意应将工件落实在平行垫铁上(可用0.2mm塞尺检查)。

5

铣端面5

擦净平口虎钳钳面夹2、3两面,找正后夹紧。

若工件露出钳口较高,可适当减小ap降低铣削进给量,防止铣削振动

6

铣端面6

步骤同上,并保证长度尺寸公差

 

5).工件测量

长度尺寸用钢尺或游标卡尺测量。

6).评分标准

【教学后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教师授课经验、教训)

《钳工工艺学》实训

【实训项目(课题)】模板磨削加工

【实训任务(内容)】按零件图进行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的模板磨削加工。

【实训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砂轮的特性、选择和使用方法;冷却液的作用;

(2)熟悉并严格遵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3)磨削用量的选择。

2、能力目标:

(1)磨削加工的操作方法和加工步骤;;

(2)了解普通磨床的种类、型号、用途、主要结构及手柄操作方法;

(3)砂轮的安装及修整;

(4)工件的装夹及对刀、机床的调整及使用;

(5)工件的测量;

(6)磨床的日常保养及安全操作规程;

【教学重点】

1、重点内容:

(1)砂轮的特性及选择;

(2)磨削加工的操作方法。

2、突出重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学难点】

1、难点内容:

(1)砂轮的安装、静平衡及修整;

(2)机床组成、手柄的操作及工件的安装;

2、突破难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时安排】4学时

【教学方式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

【教学手段】演示

【实训环境】

1、实训场地:

实训车间

2、实训设备:

手动磨床,平面磨床,各种工量具等。

【教学过程】

该零件的加工步骤:

选择砂轮→装夹工件(平行面磨削选用工作台吸附磨削;垂直面磨削选用精密平口钳装夹)→选择切削用量并调整机床→确定磨削工艺→粗加工→精加工→测量工件。

采用横向加工法加工工件。

4、任务实施

1).砂轮选择

2).工件的装夹

3).切削用量的选择

(1)粗磨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横向进给量υ=30~35m/s,ƒ=(0.1~0.48)B/双行程(B为砂轮宽度),背吃刀量(垂直进给量)

=0.015~0.04mm。

(2)精磨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Υ=30~35m/s,ƒ=(0.05~0.1)B/双行程,

=0.005~0.01mm.

4).切削的工艺过程

表3.1平面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简图

工序内容

注意事顶

1

粗磨

磨前将吸盘台面和工件的毛刺,氧化层清除干净。

 

2

半精磨

为防止工件受热变形,消除厚有的凹凸不平,需要多次翻转工件。

3

精磨

为了达到工件精度,需多次进行光磨几次。

5).评分标准

【教学后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教师授课经验、教训)

《钳工工艺学》实训

【实训项目(课题)】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的钻削

【实训任务(内容)】按零件图进行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的划线及钻削工作。

【实训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划线工作在模具零件钻削加工中的作用;

(2)熟悉并严格遵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2、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划线的操作;

(2)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3)能按零件图熟练进行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的划线及钻削工作。

【教学重点】

1、重点内容:

掌握钻床的操作,钻头的安装等;

2、突出重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学难点】

1、难点内容:

掌握钻床的操作,钻头的安装等;

2、突破难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时安排】4学时

【教学方式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

【教学手段】演示

【实训环境】

1、实训场地:

模具车间

2、实训设备:

立式钻床,各种工量具等。

【教学过程】

1、实训内容

按零件图进行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凹模、下模座、卸料板的划线及钻削工作。

2、实训方法及步骤

1、看清、看懂图样,详细了解工件上需要划线的部位,明确工件及其划线有关部分的作用和要求,了解有关的加工工艺。

2、选定划线基准。

3、确定划线的顺序(以凹模为例)。

(1)以B面及其一相邻侧面为基准划出两条中心线。

(2)划两条水平线,对称分布在水平中心线两侧,且保证两条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为65±0.2。

(3)划尺寸11mm水平线

(4)在中心线上方划距离中心线尺寸15.2mm水平线,为孔

5的圆心位置。

(5)在中心线下方划距离中心线尺寸5mm水平线(交点为线切割穿丝孔)位置。

(6)翻转工件,划两条水平线,对称分布在水平中心线两侧,且保证两条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为65±0.2。

与步骤

(2)中所划线的交点为孔

8.5×4,孔

8×2的圆心位置。

(7)在中心线下方划距离中心线尺寸20.5mm水平线,与步骤(3)中所划线的交点为孔

5的圆心位置。

(8)检查画出的线是否正确,最后打样冲眼,以便后续加工。

此凹模采用线切割加工,凹模孔不必画出。

4、钻孔方法

按画线钻孔时,钻孔前应在中心处打好样冲眼,画出检查图,以便找正中心,便于引钻,然后钻一浅坑,检查判断是否对中。

若偏的较多,可用样冲在应钻掉的位置錾出几条槽,以把钻偏的中心纠正过来,用麻花钻头钻较深的孔时,要经常退出钻头以排出切屑和进行冷却,否则可能使切屑堵塞在孔内卡断钻头或由于过热而增加钻头的磨损。

钻孔时为了降低切削温度,提高钻头的耐用度,要加切削液。

5、钻孔步骤

(1)熟悉钻床,了解钻床的主轴开关,切削液开关,进给装置,调速装置等。

(2)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装夹工件。

(以凹模为例)

(3)安装钻头,钻头在安装时应该夹正,夹紧,并选择合适的转速。

(4)开启机床,开启切削液,钻孔。

(4)待工件孔钻完后,关机并卸下工件。

6、注意问题

(1)对不同孔径的钻孔转速要选择适当。

(2)孔口的倒角大小及光洁度要控制好,倒角的钻头要刃磨正确,以防太锋利将工件抛出,造成事故。

(3)钻头起钻定中心时,工件要保持一定松动量,待前坑形成后才压紧,并保证落钻时钻头没有弯曲变形。

(4)小钻头钻孔,进给不要过急以免造成钻头弯曲。

7、设备维护与保养

【教学后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教师授课经验、教训)

《钳工工艺学》实训

【实训项目(课题)】垫片落料模的装配

【实训任务(内容)】按垫片落料模的装配图要求进行模具的装配工作。

【实训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

(2)掌握装配的工艺过程,装配方法;

2、能力目标;

(1)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无导向冲模的装配;

【教学重点】

1、重点内容:

无导向冲模的装配工艺过程;

2、突出重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学难点】

1、难点内容:

常见模具的装配方法;

2、突破难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时安排】4学时

【教学方式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

【教学手段】演示

【实训环境】

1、实训场地:

模具车间

2、实训设备:

钻床,磨床、各种工量具等。

【教学过程】

1、实训内容

按垫片落料模的装配图要求进行模具的装配工作。

2、实训方法及步骤

(1)看清、看懂装配图,详细了解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了解有关的装配工艺,抛光凸模、凹模。

(2)装配模柄 在手搬压力机或油压机上,将模柄9压入上模板7上,并加工出骑缝销孔,将销装入后,再把模柄端面与上模板7的底面在平面磨床上磨平。

(3)装配凸模 采用铆接法将凸模安装在固定板6上,装配后应将固定板6的上平面与凸模尾部一起在平面磨床上磨平。

(4)装配上模将已装配好模柄的上模座与已装配好凸模的固定板用螺钉固定在一起,在钻床上钻、铰销钉孔。

打入圆柱销。

(5)装配 将凹模板与下模板用螺钉固定在一起,钻、铰销钉孔。

打入圆柱销。

(6)安装定位零件打入导料销和档料销。

(7)安装上模调整压力机装模高度,将上模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

(8)安装下模,调整间隙将下模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上,压板不要压得太紧,便于调整间隙。

用纸作为工件材料,将其放在上、下模之间,用撬杠转动压力机飞轮进行试冲,若冲出的纸试件毛刺较小及均匀,表明间隙均匀,否则应重新调整。

间隙均匀以后将压板压紧。

(9)装配卸料板 将卸料板4套入凸模13上,在卸料板和固定板之间垫上合适的橡胶,拧紧螺钉,检查凸模端面是否缩在卸料板孔内约0.5mm左右。

3、模具装配完后转入模具的调试与试冲项目。

【教学后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教师授课经验、教训)

《钳工工艺学》实训

【实训项目(课题)】垫片落料模的安装调试与试冲

【实训任务(内容)】按垫片落料模的装配图要求进行模具的安装调试与试冲。

【实训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压力机的工艺参数;

(2)掌握垫片落料模的安装与调试工艺;

2、能力目标;

(1)掌握垫片落料模的安装与调试工艺;

(2)掌握压力机的正确操作与使用;

(3)掌握冷冲模间隙调整方法;

【教学重点】

1、重点内容:

安装调试

2、突出重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学难点】

1、难点内容:

间隙调整方法;

2、突破难点内容的方法:

讲解+演示

【教时安排】4学时

【教学方式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

【教学手段】演示

【实训环境】

1、实训场地:

模具车间

2、实训设备:

压力机、压板、螺栓、扳手、垫块、纸板、撬杠等。

【教学过程】

1、实训内容

垫片落料模的调试与试冲。

2、实训方法及步骤

(1)垫片落料模的安装步骤

1)将冲模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处。

2)松开压力机滑块螺母。

用撬杠转动飞轮使压力机滑块下降到同上模板接触的位置。

并使上模模柄进入滑块中心孔中。

3)将模柄紧固在滑块上。

固定时,要注意滑块两端的螺钉应交替进行旋紧。

4)调整间隙,在凹模的刃口上垫以相当与凸、凹模单面间隙的硬纸板或铜片,并使间隙均匀。

或用纸作为工件材料,将其放在上、下模之间,用撬杠转动压力机飞轮进行试冲,若冲出的纸试件毛刺较小及均匀,表明间隙均匀,否则应重新调整。

5)间隙调整均匀后。

将下模压紧。

6)进行首件试冲。

7)检查首件。

并进行调整。

反复调整直到合格。

8)装配卸料板 将卸料板套在凸模上,在卸料板和固定板之间垫上合适的橡胶,拧紧螺钉,检查凸模端面是否缩在卸料板孔内约0.5mm左右。

9)将裁剪好的试模铝板放在凹模上,开动压力机试冲。

【教学后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教师授课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