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39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5、古诗两首

 

一、教学内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三、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

 

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

 

的感受?

 

小结:

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

 

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四、精讲点拨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讨论)

 

2、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巩固练习

 

1、回顾古诗。

相机板书:

送别诗西湖荷花

 

2、练习写字

 

六、拓展提升

 

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发现,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复习检查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初读《绝句》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交流自学所得:

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

 

字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扩词──展示读,正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默读古诗,如果用诗配画的方式学古诗,你觉得该画哪些画?

 

2、交流理解,说理由,教师相机简笔画: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

 

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感悟语言之美:

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语言又什么特色?

 

四、精讲点拨

 

1、自读、小组合作推荐读。

 

2、配乐读。

3、背诵

 

五、巩固练习

 

书写剩下的字,强调“含”与“岭”,一个不要多点,一个不要漏点,重点指导“窗、柳”

 

六、拓展提升:

学生课外找找李白、杜甫的诗歌诵读。

 

七、板书设计:

 

16雷雨

 

一、教学内容:

雷雨二、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

 

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三、教学重难点: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雷声录音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

 

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老师巡视,有重

 

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

 

蝉、越来越响、垂、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四、教师精讲点拨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

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

 

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

 

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五、巩固练习: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六、拓展提升:

观察一场雨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雷雨前:

自由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

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2、雷雨后:

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四、精讲点拨

 

1、雷雨前: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

 

上____下来,逃走了。

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

一条彩虹__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

 

得确切之处。

 

3、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4、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七、板书设计: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一、教学内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指导学生收集辨别方向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

 

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

板书:

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针、忠、盏、稠。

 

强调“盏”字的读音。

 

2、用自己的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给生字扩词。

 

3、展示朗读:

小组内读课文,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推荐小组组员,展示朗读,并说说推荐原因。

全班交流。

(正音)

 

四、精讲点拨

 

1、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

用横线划出。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

 

 

3、说话练习:

用句式:

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五、巩固练习

 

重点指导:

导、盏、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

 

2、师:

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

 

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

 

野外迷了路》。

 

3、师: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告

 

诉我们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二、自读自悟

 

1、师:

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

用“”划一划。

 

2、学生自读自悟。

 

三、检查学习情况

 

1、师:

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说说自己的发现。

 

⑶做实验:

课件演示。

手电筒笔杆让学生用手势指出方

 

向。

 

⑷互动游戏:

谢老师迷了路,你们来当太阳,帮我指明

 

方向。

 

⑸质疑:

这段话里有疑问吗?

比如:

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边?

(课件演示)拓展:

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

 

吗?

(学习词语:

旭日东升)傍晚的太阳呢?

(夕阳西下)比如:

 

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理解“向导”“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

 

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

 

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⑹朗读指导。

 

四、精讲点拨

 

1、指名读第三节。

 

2、教学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

“大树”自述指点方向的方法:

戴上树枝帽,上台把

自己的方法介绍大家。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

比如:

为什么枝叶

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的北方?

南稠北稀。

5、教学第五自然段。

齐读课文。

课文没给我们答案,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理解“沟渠”,

把“北”“南”代进课文读一读。

 

五、巩固练习

 

小结:

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

 

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题向考考你们。

 

六、拓展升华

 

1、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

 

2、师:

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七、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

 

黑夜:

 

阴雨天:

太阳

 

树叶稠

树影

 

北极星

 

树叶稀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一、教学内容:

《太空生活趣事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

 

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激趣导入,出示媒体讲述:

这两位叔叔是谁,你们认识他吗?

他从太空中返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

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吧!

(板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

 

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练读2至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

 

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2、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

 

碍,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3、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

 

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

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

 

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4、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

强调重点字的读

 

音。

 

四、精讲点拨

 

1、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

太空、宇航员、杯子、失去、半

 

空中、平稳、穿鞋、洗澡

 

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

空、员、失、半、平、穿、洗

 

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

用“空、平、洗、杯”等字扩

 

词。

 

5、用“要想,,必须,,、要想,,得,,、为了,,都,,”

 

各说一句话。

 

五、巩固练习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

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

(杯、洗)。

 

2.学生仿写,师生评议。

 

六、拓展提升

 

朗读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导入拿出字卡小组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小组内朗读:

每人读一段。

看谁读的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

 

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

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

 

得惊奇。

 

2.全班比赛。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讨论,太空生活何有趣?

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

(绑在睡

 

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带钩的鞋,走网格地板)引导学生把自己喜

 

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

 

么奇特的原因?

引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

 

四、精讲点拨

 

1.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

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

 

家介绍?

 

2.以“我要向宇航员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

 

事?

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树立大

 

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科学

 

事业的热爱。

 

五、巩固练习:

读拼音,写词语。

 

yǔzhòu

 

 

 

sh

 

īqù(

 

li

àng

)róngyì

)yù

sh

ì(

六、拓展提升

 

1.在太空生活,由于失重,睡觉会飘来飘去;喝水倒不出来;走路不能使劲;连洗澡也不容易,水总是漂浮在空中。

这多有趣呀。

 

过,这些难题,科学家都想出办法来对付了。

太空生活有趣的事不止

 

这些,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

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

 

家介绍?

 

2.以“我要向宇航员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

 

事?

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识字认字,注意书写笔画和字形结构。

 

2.会根据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内容。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并能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4.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在句子中根据语境推断出词语的意思。

 

2.能大胆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问为什么,展开想象,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

 

3.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出示各场馆图片,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游览这些地点。

 

2.出示图片及对应名称。

同学们认识这些建筑物,那么会读它们的名字吗?

(指名读)

 

3.去掉词语拼音,认读词语。

(结合图片,以图识字)

 

4.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5.出示第一组字“含、迎、留”,指名说出它们的笔顺,全班一起书空,梳理笔顺。

 

6.出示第二组字“荡、满、敬”,指名说说它们的汉字结构。

指导:

“荡”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

学生书空

 

练习,梳理笔顺。

 

7.完成课本生字的书写,每组字抄写两遍。

教师巡视,注意书写姿势。

二、猜词意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

 

(1)指出“喧闹”这个词,让同学们根据这句话的语境,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可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根据语境,“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应该与“安静”相对,所以是喧哗吵闹的意思)

 

2.出示另外两个句子,小组讨论。

 

3.讨论结束后,指名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猜测词意的方法。

 

指导:

可以根据语境,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猜

 

测词意。

“暗示”:

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泄露”:

 

不该让人知道的事让人知道了。

 

三、我爱问“为什么”

 

1.(教师范读短文)我们的小伙伴明明有这么多好奇的问题想知道

 

呢,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很想知道呢?

展开你的想象,与你的同桌交流

 

一下吧!

 

2.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卡片上,注意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3.写好卡片,小组成员交换看。

每组选出一张制作最精美的卡片作品,张贴在教室展示墙上。

 

4.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请举手起来说一说。

 

教师:

有一些问题我们已经得出了答案,但还有一些问题我们没

 

有解决,请同学们课后收集相关资料,解答出来,别忘记告诉提问者哦,与他一起探讨一下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书借阅公约

 

1.全班齐读图书借阅公约。

 

2.对认真负责的图书管理员提出表扬。

 

3.对图书借阅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反馈,提醒学生注意。

 

4.全班再齐读图书借阅公约,加强遵守意识。

 

二、走进古诗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吗?

大家一起背一背。

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

(板书课题:

《悯农(其一)》)

 

2.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3.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4.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出意思,教师及时帮助指导)

 

三、我爱阅读

 

导入:

同学们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有多大?

今天,我们的小伙伴川川去爬山就见到了一本最大的“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

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

 

1.学生自由读,注意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

(一共有13个自然段)

 

3.按段落划分,指名轮流朗读短文。

 

4.教师:

岩石上有哪些字和图画?

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5.教师:

从这本岩石书上,我们能读到哪些内容?

请你默读短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集中在第10、12自然段指名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

 

6.出示“刨根问底”。

教师: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根据语境猜一猜?

(指名说)

 

“刨根问底”:

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精神。

 

8.教师:

原来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书啊!

读了这本书,也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了。

你们想去找宝藏吗?

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短文吧!

(学生自由读短文)

 

四、小结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能像川川一样有“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时常问“为什么”,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