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442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docx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教案唐琴

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十、十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人:

唐琴

第一课时:

时、分的认识

教学内容:

时、分的认识(P88-8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响,,催人早早起(打一物)是什么?

2、钟有什么用处?

3、出示图,小朋友什么时候上学?

你们每周一什么时候到校?

小结:

我们生活里经常需要知道时间,每天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生活。

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

二、认识钟面

1.出示钟:

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2、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集体从1数到12

3、每个大格有几个小格?

一共有几个小格?

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涉及几个5)

三、认识时分

1、长针叫什么?

短针叫什么?

2、分针走路看小格,一小格是什么?

2小格呢?

分针走过一大格是几分?

从12走到3是多长时间?

,到5呢?

到9呢?

到12?

3、体验一分钟:

1分钟做些什么?

(1)从1开始数数,看能书到几?

(2)看人的脉搏1分钟能跳几下?

(3)1分钟能做几节眼保健操

(4)1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

(5)1分钟能写几个字?

(6)1分钟能跳几下绳?

4、时针走路看大格,一大格是1小时,走2大格呢?

从12走到4是多少时间?

走到7?

5、时与分进行走路比赛:

老师示范,分针和时针在同一起跑线12上,学生也动手拨一拨,你们发现了什么?

时针走了多长时间?

分针走了多少时间?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小时=60分)

6、体验一小时:

(1)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2)晚饭同学们从在5时进食堂吃饭,然后洗澡结束时针指向6时,请问用了多少时间?

做了哪件事情?

四、联系实际

1、妈妈早上8时上班,到中午12时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几小时?

2、中午有1个小时的时间,你做一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认识了什么?

有关时间的名句有很多:

时间是生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你们还能说出有关的吗?

 

第二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内容:

认识几时几分(P90-9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使学生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

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

走1大格呢?

2、1小时=()分

二、新知

1、出示8点零5分的钟面

观察这时表示的时间是多少?

你是怎样认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说一说。

(8时过5分或8时零5分)

8点过5分是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

所以读:

8时零5分

如何写出这个时间?

老师板书:

8时零5分

你们见过电子表吗?

所以还可以写成:

8:

05(强调这里的0要写)

2、出示3点零55分的钟面

观察这里的时间是多少?

你是怎样认的?

跟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学生交流。

快到4点,说明什么?

指出:

3时55分

大家把这个时间写出来。

学生写时间,交流得出:

3时55分或3:

55

3、出示9:

359:

0511:

5511:

05让学生认一认

4、小结:

怎样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三、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P90第1题,全班交流。

2、找朋友;连一连

3、拨一拨

师说一个时间,学生拨。

一个学生说时间,另一个拨时间。

4、添分针与时针

先读时间,再看钟面,觉得缺什么?

,应该怎样画,集体交流,并与拨钟验证。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

怎样认出钟面上的时间?

五、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认识秒

教学内容:

认识秒(P92-9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

秒,体会1有秒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体验理解分与秒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并在学生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

秒。

教学难点:

体会1有秒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

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

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

1分=()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

数到60看走了几秒。

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做一次深呼吸用()秒

(2)跳绳20下用()秒

(3)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秒

1、在()里添上时、分或秒

四、实际应用

(1)夏天午睡大约1()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分钟()

(3)脉搏跳10次用了8()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

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

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第十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P94-9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这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这的位置。

教学难点:

从一个面推测到另一个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你们照过像吗?

老师有几张照片,能看出是谁?

都是老师,看上去为什么不一样?

2、同学再看看这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哪里拍的?

为什么也不一样?

小组先互相交流。

叫学生试一试站的位置。

小结:

拍照你们很有经验,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拍出不同的照片。

今天我们就来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

(揭示课题:

观察物体)

二、观察实物

今天请来了企鹅小博士和我们一起学习,高兴吗?

小博士最喜欢开动脑筋,专心听讲的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

现在每个人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仔细观察,然后给它也拍个照片。

(老师示范架起镜头对准小博士,仔细看)刚才我们拍的照片全放在信封里,请你们打开信封从里面找到你刚才拍的照片,再仔细对照。

2、找到吗?

出示照片

看到1号照片的同学举手,是从小博士的哪一面拍的?

能看到什么?

看到2号照片的同学举手,你又是从小博士的哪一面拍的?

能看到什么?

1号和2号有什么不同?

3号照片的有哪些同学?

看到什么?

剩下的同学是看到几号?

又能看到什么?

3、你们都给小博士拍了一张照片,现在请大家到每个方向去观察小博士的样子和刚才每个位置拍的照片是一样吗?

4、看到的和照片一样吗?

5、过从四个方向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是的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同的样子。

(板书)

三、议一议

1、(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情形不同,所以你想看到某一副图形,就要站在一定的位置。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这是什么?

从它们的哪些面可以看到这些图形()小组相互讨论,交流。

板书:

前后

左右

前后

小结:

从不同的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的样子,观察时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物体。

3、出示P95第2题

四、全课终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第十一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统计

教学内容:

统计(P96-9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方块统计图,并用方块统计来表示统计数据。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收集整理数据的习惯,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

教学难点:

用方块统计来表示统计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理一理

1、出示主题图:

你能把小红家的各种家禽数出来吗?

2、小组交流方法:

怎样数的?

揭示:

统计的方法。

3、蘑菇宝宝它是怎样数的?

4、它这样的方法好吗?

好在哪,有什么不足?

你可以怎样改正?

5、小结:

统计数据可以很多方法,今天用的什么方法统计的?

二、看一看说一说

1、从统计图上可以知道什么?

同桌讨论

2、交流。

三、记一记

1、如果班级开展4个兴趣小组,每人参加一个,你想参加哪个?

2、怎样统计你们的情况?

3、小组交流。

4、如果画钩的方法能把他记下来吗?

(报一个记一下)

四、涂一涂

1、如果用方块的方法,能把调查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2、学生涂色。

从这里你看出什么?

还能发现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可能性

教学内容:

可能性(P98-9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教学难点:

描述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老师出示转盘。

提问:

指针转后,可能会停在哪里?

2、请几个同学转一转,来验证。

二、动手操作

〖活动一〗摸一摸记一记

1、假如这个口袋里装有红球和黄球,老师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你们认为有可能摸到哪种球?

2、你们想不想摸摸看?

(学生摸球、统计、汇报。

一袋10个红球、一袋里有红的有黄的、一袋是黄的。

)【感悟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这三个表述方法的含义】

3、出示P98第1题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的吗?

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三、装一装说一说

1、出示P99底2题,让学生猜想每次口袋里该放什么球?

2、学生活动每一组有一蓝球,有:

红、绿、黄、兰,如果让你们也来装一次球,你打算怎样装,小组讨论,选择一种。

3、小组按自己的想法装,然后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在小组里说一说摸球的结果。

4、交流汇报。

四、转一转想一想

1、猜一猜抛银币,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动手活动。

每人抛10次记下来。

五、联系生活

生活中也有许多可能性的问题,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事吗?

,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六、课堂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练习十

教学内容:

练习十(P100-1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进行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利用可能性进行估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掌握科学的统计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进行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可能性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小组活动

(一)

1、说一说喜欢那种小动物?

2、分组活动统计:

用打钩的方法。

3、各组汇报情况。

4、根据统计的情况用正方形的方法统计。

5、比较:

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好?

6、从统计中你们还能知道什么?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

二、估一估

1、20+50等于几?

2、2十几加5十几会等于几?

同桌讨论得出:

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说说理由

3、8十几减2十几呢?

4、学生独立完成P100第二题。

5、再全班交流。

三、小组活动

(二)

1、出示一个圆片,如果随意抛,会出现什么情况?

2、分组活动:

(4人一组,各写上名字。

3、交流出现的情况。

四、课堂总结

今天利用学过的什么知识来解决问

五、布置作业

看上课情况定。

 

第四课时:

田园风光

教学内容:

田园风光(P102-10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经历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画面

1、出示田园风光图。

(1)提问: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情景?

画面中有哪些景物?

你认为画面可以分成哪几个场景?

(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3)提问:

你看到图中的方向标了吗?

根据方向标你能说出6个场景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汇报。

(4)提问:

如果把田园分两部分,你能按自北向南的方向,说一说田园的西半部分和东半部分个有什么吗?

指名回答。

(二)分块解决问题

1、苹果园。

(1)提问:

观察苹果园的画面和文字,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你能解答小番茄提出的问题吗?

(3)各自列式解答,指名说说解题方法。

(4)提问:

根据苹果园每行有8棵苹果树这一事实,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一人提问题,全班学生解答。

2、养蜂场。

(1)谈话:

在离苹果园不远的地方,蜜蜂们正在不停地忙碌,你能从图上看出什么?

小蘑菇提出了什么问题?

你会帮忙解答吗?

(2)人人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3)谈话:

根据从图中看到的蜂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同组的同学列式解答。

3、养兔场。

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解答。

4、养猪场

一人提出问题,同组学生回答。

小组代表给其他组提出问题

5、耕地图

(1)观察耕地图,说说小蘑菇提出了什么问题?

(2)在小组内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解答。

(3)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解决方法。

6、过河场景

(1)观察图画,你从图上看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

(2)猜一猜:

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3)在小组内说一说要几次才能全部过河,要说出是怎样想的?

(4)你能说一说怎样乘坐最合适吗?

让学生各抒己见,也可以用图表示。

三、课堂总结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这节课你了解了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