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455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1.doc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1.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1.doc

不寐2

吴某,男43岁

就诊时间:

2009-3-17

主诉:

失眠反复发作半年,加重1月。

现病史:

失眠反复发作半年,加重1月。

尤以入睡困难,约2-3小时后方可睡着;伴头晕而鸣,口干心烦,遗精腰酸,舌质红而少苔,脉现细数。

既往史:

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输血、中毒史。

未发现药物、食物过敏史。

诊断:

不寐(肾水亏虚,心阳独亢,心肾不交)

治则:

滋肾阴,降心火,养心神

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

(1)心俞厥阴俞脾俞胃俞肾俞

(2)内关神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操作:

每次可使用一组处方,宜用平补平泻,加6502型电针治疗仪2-3组,输出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为轻度,留针20~30分钟;用TDP电磁波照射气海穴。

每日针刺1次,12次为1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一般拔10个左右火罐,每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并嘱其在家中用艾条熏关元、气海穴,每次30分钟。

结果:

治疗9次后,每晚上床约半小时内入睡至天明,诸症基本消失。

按: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

轻症不易入睡,或入睡并不困难,但易醒觉。

重症通宵达旦不能成寐,常伴有头昏、神疲、心悸、健忘等症。

有因一时情绪紧张或因环境吵闹,卧塌不适等而引起失足眠者不属病理范围,只要解除有关因素即可恢复正常。

因发热、咳嗽、疼痛等疾患引起的失眠,则应着重处理原发病。

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等可引起失眠。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凡经常不易入寐,入寐时间短,或寐不深熟,或连续梦景,均可作不寐论治。

不寐的原因很多,《内经》云:

“阳气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

有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生血之源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因惊恐、房劳伤肾,以致心火独炽,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有因体质素弱,心胆虚怯;情志抑郁,肝阳扰动;以及饮食不节,脾胃不和亦能导致不寐。

本例病者头晕、耳鸣、遗精、腰酸是肾精不足之征,口干心烦,是阴亏火旺之疾,舌红脉数皆虚火上炎之象。

心为神气之宅,肾为精气之舍,肾水衰亏,真阴不升,水火不济,心阳独亢,以致神不守舍而致。

《灵枢·背俞》篇云: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故灸关元、气海穴,意在引导火气外出。

泻神门、心俞、厥阴俞清心火,安神明之意。

补肾俞、三阴交以壮水源而制阳光。

并取内关用泻,以加强泻火安神之功效,更补太溪,以强化滋水之力,并加用脾俞、阴陵泉、足三里以调补脾胃,益营血而安神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