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36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6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docx

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

 

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共24分,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个普通木块的密度约为0.6g/cm3

C.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

D.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2.如图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

A.

B.

C.

D.

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4.如图所示,是一个磁信息阅读器.只要将磁卡刷过,检测头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便能得到相应的信息.以下电器件中工作原理与此相似的是(  )

A.扬声器B.电磁继电器C.发电机D.电铃

5.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

D.在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6.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

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7.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变小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8.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

B.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C.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N

D.当G物=6N时,机械效率η=66.7%

 

二、填空题(共12分)

9.教室里的各盏照明灯之间是  联的,当教室里多开一盏照明灯时,干路上的电流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小华用一电磁炉将质量为1kg的水[c水=4.2×103J/(kg•℃)]从20℃加热到30℃,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不计热损失,加热时间为35s,则该电磁炉的实际功率是  W.

11.如图为水平桌面上的圆形玻璃转盘(转盘半径为50cm),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绕转盘中心O点自由转动,转动时可视为杠杆.甲在A点施加一个大小为20N的水平力FA,想让转盘转动,对面的乙在距O点40cm处的B点同时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  (选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一个至少为  N的力,才可能达到目的(假设只有甲、乙两人对转盘施力,忽略其它力对转动的影响).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8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9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中点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当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6W.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Ω.

13.2014年4月的北京车展,新能源汽车出尽风头.如图所示,特斯拉纯电动汽车,汽车没有引擎,没有变速箱,完全不用一滴油,却可以一次充满电跑500公里,0到100km/h加速只需要不到5s!

配置丰富,手机可以远程操控爱车,设定空调温度,开启天窗,查看剩余电量,八个安全气囊、50:

50前后配重、主动式空气悬挂、电动助力转向,宽大的四条扁平花纹轮胎,后座USB插孔、LED雾灯、hid头灯,卫星导航、倒车影像、无钥匙启动应有尽有.请参照示例写出电动汽车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现象:

汽车启动向前行驶

物理知识: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作答: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4.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螺线管导线的绕线.

1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有一快速运动的物体,当它遇到一表面粗糙的斜坡时,由于惯性,它将继续沿斜坡滑行一段,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向上滑行时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2分)

16.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的实像.

(3)在上述

(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  ,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选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

17.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小张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N)

物体上升的高度(m)

拉力(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1

0.1

0.6

0.2

83.3

2

1

0.1

0.4

0.4

62.5

3

2

0.1

0.65

0.4

76.9

4

1

0.2

0.6

0.4

83.3

(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

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其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

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它的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得出:

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选填“有”或“无”)关.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的机械效率偏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有两个小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得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与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

18.如图甲是小明和同学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实验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已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未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成正确的完整电路(要求:

导线不交叉且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

(2)若实验室有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分别是甲“10Ω1A”、乙“20Ω0.5A”、丙“50Ω0.2A”,则小明应选用  (选填“甲”、“乙”或“丙”).(3)若闭合开关,灯炮不亮,经检查灯丝断了,则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是  ;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是  .

(4)更换相同规格灯泡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为  W.

(5)另一位同学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

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完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6)他们继续用上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操作步骤是分别把5Ω、10Ω、15Ω的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立即闭合开关记录读数如表所示.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遗漏了重要的操作步骤,此步骤是:

  .

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24

2

10

0.20

3

15

0.16

 

五、计算题(共22分)

19.如图所示,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2A.求:

(1)小灯泡L的电阻是多少?

(2)通过R0的电流是多少?

(3)电阻R0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20.如图甲,一个底面积为100cm2、深度为10cm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满水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200Pa.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块,轻轻浸入水中,如图乙,当金属块浸没水中且静止不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8N.再将金属块缓慢取出后,如图丙,忽略金属块带出水分的多少,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40Pa.求:

(1)如图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金属块的密度?

(3)如图丁,不用弹簧测力计,当金属块单独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中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1.一种正在研制中的太阳能动力车如图,它上面的太阳能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S=8m2,天气晴朗、接收板正对着太阳时,每1m2面积上每1s内接收到的太阳能是1.0×103J.正常运行时:

这种车将太阳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可达12%.求:

(1)2h内太阳能动力车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J?

(2)正常运行时该车的功率可达多少kW?

(3)若该车(含载重)的总质量为160kg,沿水平路面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

,则它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可达多少m/s?

(运算中取g=10N/kg)

 

2016年重庆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共24分,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个普通木块的密度约为0.6g/cm3

C.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

D.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考点】长度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不符合实际;

B、一般木块都会漂浮在水面上,说明其密度小于水,在0.6g/cm3左右.符合实际;

C、正常人鞋子的号码在“42”左右,长度在(42cm+10cm)÷2=26cm左右.不符合实际;

D、标准大气压在1.0×105Pa左右,珠穆朗玛峰顶气压很小,远低于1.0×105Pa.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如图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分析】

(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

B、放大镜是凸透镜,光经过凸透镜时,发生的是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

C、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

综上所述,ABD都发生了折射,C发生了反射.

故选C.

 

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

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不属于凝固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是一个磁信息阅读器.只要将磁卡刷过,检测头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便能得到相应的信息.以下电器件中工作原理与此相似的是(  )

A.扬声器B.电磁继电器C.发电机D.电铃

【考点】电磁感应.

【分析】由题意可知,阅读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则分析各电器工作原理可知能产生电流的选项.

【解答】解:

A、扬声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B、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C、发电机是利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制成的.符合题意;

D、电铃也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

D.在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考点】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物体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称为平衡状态;

(3)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4)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解答】解:

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是受到惯性的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A错误;

B、实心球在b点时,不是静止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实心球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的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C正确;

D、在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C.

 

6.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

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子的热运动.

【分析】

(1)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据此判断;

(4)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解答】解:

A、做饭时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B正确;

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故C错误;

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D正确.

故选C.

 

7.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变小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结合并联电路的特点利用欧姆定律的知识,便可较为简单的得出答案.

【解答】解:

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灯L并联,电压表的示数显示的是电源电压,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选项B是错误的;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不影响灯L所在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所以灯L的亮度不变,故选项A是错误的;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L所在的支路电流不变,滑动变阻器所在的支路电压不变,电阻减小,电流增大,而电流表A1的示数是干路中的电流,所以A1的示数增大,故选项C是错误的;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总电压不变,由电功率公式P=UI可知电功率增大,故选项D是正确的.

故选D.

 

8.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

B.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C.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N

D.当G物=6N时,机械效率η=66.7%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A、使用机械时,人们为完成某一任务所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对完成任务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B、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改为2段绳子承担,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由题知,忽略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提升动滑轮做的功,由W额=Gh可知额外功相同,又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所以总功相同,所以可以得出两图的机械效率相同;

C、结合图中信息,根据η=

=

=

=

求得动滑轮的重力;

D、当G物=6N时,根据η=

=

=

=

求得机械效率.

【解答】解:

A、使用滑轮组时,克服物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动滑轮重、摩擦和绳子重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由公式η=

知:

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即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但最终不能超过100%,故A错误;

B、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如图所示,

因为此图与题干中甲图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忽略绳重及摩擦时,额外功:

W额=G轮h,即额外功W额相同,

又因为W总=W有+W额,所以总功相同,

由η=

可知,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即η1=η2.故B错误;

C、由图可知,G=12N,此时η=80%,

则η=

=

=

=

=

,即80%=

解得G动=3N,故C错误;

D、G物=6N时,机械效率η=

×100%=

×100%=

×100%=

×100%≈66.7%.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2分)

9.教室里的各盏照明灯之间是 并 联的,当教室里多开一盏照明灯时,干路上的电流大小将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分析】照明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电阻越并越小,小于其中的任一个;再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的电流情况.

【解答】解:

教室里各盏照明灯是并联的,开亮的灯越多,并联的支路越多,总电阻越小;

由I=

,电源电压不变,

则干路中的电流越大.

故答案为:

并;变大.

 

10.小华用一电磁炉将质量为1kg的水[c水=4.2×103J/(kg•℃)]从20℃加热到30℃,水吸收的热量是 4.2×104 J,若不计热损失,加热时间为35s,则该电磁炉的实际功率是 1200 W.

【考点】热量的计算;实际功率.

【分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温的变化,利用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根据公式P=

计算电磁炉的实际功率.

【解答】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

=4.2×103J/(kg•℃)×1kg×(30℃﹣20℃)

=4.2×104J;

(2)电磁炉的实际功率P=

=

=1200W.

故答案为:

4.2×104;1200.

 

11.如图为水平桌面上的圆形玻璃转盘(转盘半径为50cm),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绕转盘中心O点自由转动,转动时可视为杠杆.甲在A点施加一个大小为20N的水平力FA,想让转盘转动,对面的乙在距O点40cm处的B点同时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 F2 (选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一个至少为 25 N的力,才可能达到目的(假设只有甲、乙两人对转盘施力,忽略其它力对转动的影响).

【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分析】观察图,从中找出杠杆的几个要素,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要想得到一个最小的力,应使力臂达到最大,可判断力的方向.并结合已知条件计算所施加力的大小.

【解答】解:

读图可知,图中AB相当于杠杆,O为支点,FA可视为动力,阻力施到B点,此时为了使用力最小,应使力臂最长,且所施力的方向应阻碍杠杆的转动,故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F2方向施力.

此时动力的力臂为L1=50cm=0.5m,阻力的力臂L2=40cm=0.4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A•L1=F2•L2,

则F2=

=

=25N.

故答案为:

F2;25.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8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9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中点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当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6W.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3.5 W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12 Ω.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1)当滑片位于中点时,灯泡正常发光,其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两电阻之间的关系;

(2)根据P=I2R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联立等式即可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进一步求出灯泡的电阻,利用P=

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解:

(1)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P在中点时(连入电阻为

R),灯泡正常发光,说明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9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9V,即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灯泡电阻RL的两倍,RL=R′=

R.

(2)当P移动到最右端时(电阻全连入为R),

I=

=

,即:

=

解得:

R=12Ω,

RL=R′=

R=

×12Ω=6Ω.

P额=

=

=13.5W.

故答案为:

13.5;12.

 

13.2014年4月的北京车展,新能源汽车出尽风头.如图所示,特斯拉纯电动汽车,汽车没有引擎,没有变速箱,完全不用一滴油,却可以一次充满电跑500公里,0到100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