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45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docx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教案

【篇一:

新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十五章电动机与发电机

15.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目标:

①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②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有关系。

教学重点:

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②掌握科学探究法来研究新问题。

教学难点: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教学准备:

u形磁铁、电源、导线、开关、线圈和电动机演示模型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电扇、电吹风、洗衣机等各种电器,感受电气化带来的方便,初步领略电气化对现代文明社会的促进作用。

(讲授新课)

一、认识电动机

通过展示电动机模型,然后分拆电动机,观察电动机的构成,知道电动机的最主要的两部件(转子和定子)板书:

电动机的结构:

转子(线圈)定子(磁体)二、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1、提出问题:

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是什么?

思考是什么带动机械转动的?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探究电动机转动奥秘的兴趣。

复习:

奥斯特实验的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并通过磁场对磁体发生作用,即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再让我们逆向思索,磁体对电流有无力的作用呢?

2、学生猜想、讨论得出:

导线在磁场中有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三、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设计实验方案2、进行实验

a、给静止在磁场中的线圈通电时,线圈会,这说明。

b、保持磁场方向不变,交换电池两极,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铝箔筒运动方向会______,这说明。

c、保持线圈中电流方向不变,交换磁极,改变磁场方向,线圈运动方向会______,这说明。

3、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板书:

(1)、电动机的原理: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3)、电动机是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交流、评估

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观察电动机转动的方向是否改变。

5、拓展: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2)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通电导体不受力的作用

探究新问题:

上述实验中,通电线圈能否一直转动下去,若要使它一直转动下去,你设想可采用哪些方法?

小结:

1、电动机的结构:

转子(线圈)定子(磁体)

2、电动机的原理,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电动机的能转化布置作业:

练习册

15.2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教学目标

①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并且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②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教学重点: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直流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教具准备:

挂图,直流电动机模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实验激趣。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根直导体ab放在蹄形磁体的磁场里,并与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组成一闭合电路。

(1)合上开关,接通电路,导体ab中产生由a向b流动的电流,这时导体ab向左运动起来。

(2)将电源上的正、负极接线对换,合上开关,导体ab中产生由b向a流动的电流,这时导体ab向右运动起来。

(3)将蹄形磁体的磁极上下翻转,导体ab的运动方向也发生变化。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②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二、进行新课

1、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如图所示,在图甲中,通电线圈的ab边和cd边在磁场里

受到力的作用,因两边中电流方向相反,所以两力方向相反且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线圈就转动起来。

当转到图乙所示位置时,这两个力恰好在同一直线上,而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线圈保持平衡。

我们把这个位置叫做平衡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要受力而转动。

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如甲图所示:

电刷b和半环e接触,电刷a和半环f接触,此时线圈中电流方向是a→b→c→d,受力方向是ab边受力向上,cd边受力向下,线圈的转动方向是顺时针。

如图乙所示:

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此时电刷正好接触了两个金属半环中间的绝缘部分,所以线圈中没有电流流过,此时线圈在磁场中也不受力的作用。

如丙图所示:

当线圈由于惯性刚刚转过平衡位置时,电刷b和半环f接触,电刷a和半环e接触,此时线圈中电流方向是d→c→b→a,受力方向是ab边受力向下,cd边受力向上,转动方向是顺时针。

如图丁所示:

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此时电刷正好接触了两个金属半环中间的绝缘部分,所以线圈中没有电流流过,此时线圈在磁场中也不受力的作用。

由于线圈的惯性,当其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又返回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了,这样这个直流电动机就能连续不断的转动下去了。

通过上面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我们可以发现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主要有:

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3、展示直流电动机模型

①介绍构造:

支架→线圈转子→电刷→定子(磁极)②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转速。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现在要使电动机模型中的线圈转动方向发生改变,应该将电源两极对调或将磁铁的两极对调。

改变转速的方法:

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电流越大,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越快。

3、跟热机相比,电动机具有启动、停止方便、构造简单、体积小、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三、学生小结

四、作业:

《九年级同步提速训练》p90-92板书:

&16.3科学探究:

电动机为什么样会转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①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②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2)换向器的作用:

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主要有:

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15.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教学目标

⑴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⑵通过观察手摇发电机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的转化

⑶通过观察发电机在发电的过程中,小量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理解什么是交流电⑷能够对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工作原理、能量转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教学重点

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弄清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教学器材

电磁感应演示仪、手摇发电机、可拆解微风吊扇等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电流可获的磁场,哪么,利用磁场可否获得电流呢?

一、观察“磁生电”现象⑴实验:

见课本活动16.7

⑵思考:

观察到什么现象?

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要转动叶片?

⑶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二、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实验:

见课本图16-37

①问题:

导体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才能在回路中产生电流?

②问题: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由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电路中将产生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应线的方向有关

三、发电机

⒈实验:

观察发电机产生电流的变化,得出结论:

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

这样的电流叫交流电。

⒉产生交流电的原因分析:

(略)

⒊发电机的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⒋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⒌发电机中的能量转化:

四、高压输电及能源节约教学小结⒈电磁感应现象⒉发电机的原理教学作业

第十六章电能与电功率16.1电能,电功与电功率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的形式。

2、掌握电功的公式。

3、知道电功的单位焦耳和生活中常用单位“度”。

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

5、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6、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7、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电功的公式,电功的单位焦耳和生活中常用单位“度”2、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

3、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4、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及计算式的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提问。

1.做功的两个必备因素是什么?

计算公式?

2.流水可以做功吗?

3.那么电流可否做功呢?

二演示图9-1实验,引入新课。

(1)砝码提升过程是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

(2)通过什么来实现上述能的转化?

(3)从实验能否知道什么是电功?

三新课讲授。

1.电功(w)

【篇二: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教案】

15.1电能表与电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的方法

(2)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及做功的实质。

(3)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公式变形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电功计算

【实验器材】电脑平台、电能表、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15.2电功率

(1)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

(2)、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

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公式p=w/t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器材】电能表、多媒体【教学过程】

【篇三: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6.1从永磁体谈起

主备人:

周利停修改人

1.知道一些基本的磁现象;

2.知道“磁化”和“去磁”的简单方法;

3.认识磁场;

4.知道磁感线是形象地表示磁场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点:

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

教学重点:

磁场和磁感线

条形磁铁(2个)、u形磁铁、大磁针(2个)、玻璃板、小车、铁棒、回形针、铜丝、铝条、硬币、钢针、尖嘴钳、酒精灯、火柴等。

一、对于磁,你了解多少?

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磁?

学生进行交流

二、实验室常见磁体

小磁针、条形磁铁、蹄形磁铁

思考:

1.磁体上不同的部位,磁性强弱一样吗?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2.让磁针自由转动,静止后,其指向有什么规律?

(磁体具有指向性。

应用:

指南针。

3.磁极间的作用有什么规律?

演示:

结论: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排吸。

置疑:

为什么磁铁能够吸引锯条、回形针等而不能够吸引铜、铝导线?

4.磁化与去磁

(1)磁化

(2)去磁

(3)引导学生从磁化的角度解释磁铁吸铁而不能吸铜、铝的原因。

三、认识磁场

实验演示:

不直接接触的两磁体之间也能够发生相互作用

提出问题:

磁体间不需要直接接触,为什么也能发生相互作用呢?

引出磁场的概念。

1.磁场:

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特殊物质,叫做磁场。

3.磁场有方向:

磁场中不同位置,磁场方向不同。

演示实验:

用磁针“探测”磁场及方向。

在桌面上放置一个条形,将同一磁针分别放在磁铁周围不同位置,

也可以同时将多个相同的大磁针放在磁体周围不同位置,让学生观察磁针

静止后的指向。

1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为了显示磁场中更多点的磁场的方向,应该有更多的磁针。

为此,在实验时可以用很细的铁屑(放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针)代替磁针显示磁场方向及分布情况。

思考:

实验过程中,往玻璃板上撒铁屑后,为什么要轻轻敲击玻璃?

磁体周围的铁屑或磁针有规律的排列,是受什么力作用的结果?

没有磁场,它们的排列能有这样的规律吗?

明确:

铁屑或磁针排列情况直观反映了磁场分布情况。

思考:

用摆磁针或撒铁屑的方法显示、描述磁场有什么缺点?

四、描述磁场

用带箭头的曲线代替磁针或铁屑试着画出图15-4、15-5中的磁场分布情况。

学生在画图过程中,一方面体会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磁场的分布规律,同时认识磁感线在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磁感线:

(1)磁感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

(2)磁感线上的箭头表示磁场的方向:

从磁体北极到南极(在磁场外部)。

(3)磁感线不只是画出的那几条,磁场也不是只在一个平面内,而是分布在磁体周围的这个空间。

思考:

小磁针为何总是南北指向?

五、地磁场:

地球可看作一个大磁体,它的周围存在磁场。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刚好相反。

解释磁体为什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1.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2.磁场的概念

3.磁感线

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扬子江》一诗中写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

南方不肯休”的诗句。

这里磁针石的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方,是因

为它受到场的作用。

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磁针接近磁体时会发生偏转,说明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B.磁感线是磁场本身所具有的

C.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南极出来,回到磁铁的北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图中磁感线的方向、磁极名称标注正确的是()

2

16.2奥斯特的发现

主备人:

周利停修改人

1.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

2.通过观察体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3.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

4.能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长直导线、电池、小磁针、螺线管、玻璃板、铁屑等。

一、复习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基本性质,引入新课:

早在奥斯特之前的很多科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事实:

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有许多的共同点。

猜想到:

这两种现象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二、新课教学

(一)电流的磁场

活动1:

观察体验通电直导线的磁场。

实验现象:

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偏转,没电流通过时磁针不动。

思考:

导线下的磁针在什么情况下会偏转?

结论: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置疑:

磁场有方向,电流也有方向,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呢?

思考:

怎样通过实验探究这一问题呢?

让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

学生说出实验方法后,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自己演示实验过程,让其他

同学观察现象,总结结论。

奥斯特实验的意义:

第一次通过实验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而是有密切联系的。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置疑: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果将导线弯曲成螺线管,通电后其周围是否也会产生磁场呢?

如果有磁场,与通电直导线的磁场是否相同?

1.介绍通电螺线管;

2.练习螺线管的两种不同的绕线方法;

3.用导线在铅笔等一些物体上练习绕线,并画出相应的绕线方法。

4.演示:

观察感知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并启发学生对比条形磁铁的磁场,

结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外部的磁场分布相似。

3

置疑: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是否跟电流方向有关?

通过实验探究: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5.归纳、总结右手螺旋定则:

6.训练:

为了进一步熟悉右手螺旋定则,板画不同绕线法的螺线管,训练学生

用手比画判断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并画图练习。

1.奥斯特实验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

3.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电与磁的关系,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比较乙、丙两图可知。

2.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通电螺线管q端附近的小磁针n极转向q端,

则()

a.通电螺线管的q端为n极,电源a端为正极

b.通电螺线骨的q端为n极,电源a端为负极

c.通电螺线管的q端为s极,电源a端为正极

d.通电螺线管的q端为s极,电源a端为负极

3.如图所示,电磁铁左侧的c为条形磁铁,右侧的d为软铁棒,a、b是电

源的两极。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a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吸引

b.若b为电源正极,则c被吸引,d被排斥

c.若b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排斥

d.若a为电源正极,则c被排斥,d被吸引

4.在图中,电路图未画完整,请根据所画出的磁感线,在通电螺线管上方b处

填上电池组的符号,并标出通电螺线管a端的极性(选填“n”或“s”)

5.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第4题图第5题图4

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主备人:

徐静修改人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和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2.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3.经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教学重点:

电磁铁的工作特点;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教学难点: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实验。

电磁铁、干电池、开关、大头针、导线、铁钉、漆包线等。

一、通过实验,引入课题

做永磁体的悬浮实验,引入上海磁悬浮列车,播放磁悬浮列车图片,激发兴趣,揭秘地面轨道中、列车底部都装有电磁铁,引入课题。

二、认识电磁铁

1.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结构,认识和了解电磁铁。

让学生经历观察—拆卸—观察—组装的过程,把观察结果填在课本上。

要求:

(1)明确目的;

(2)在拆卸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损坏器材;

(3)拆卸下来的零件要有序放置,以方便最后的重新组装;

(3)观察要分清主次,注意根据实验目的判断哪些是主要部件,哪些是次要部件等等。

通过活动,知道电磁铁通常是由线圈和铁芯构成。

2.研究电磁铁的特性(分组)

(1)线圈本身无磁性;

(2)铁芯本身无磁性;

(3)按要求连好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

(4)再断开开关,观察发生的现象。

让学生交流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