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41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docx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

、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

序号

技术规格要求

具备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功能的直线加速器,一台。

1

核心部件

1.1

加速管结构:

驻波或行波

1.2

加速管技术:

加速器制造商应具备加速管研发、制造能力,拥有加速管的完全知识产权。

1.3

微波功率源:

采用磁控管或速调管

1.4

微波输出功率≥2.5MW

1.5

微波功率传输系统:

采用四端或以上的环流器

1.6

高压调制系统:

采用PLC程控方式,独立分体式结构

2

射线束流指标

2.1

X线能量≥6MV

2.1

X线最大剂量深度:

SSD=100c;m10X10cm射野:

6MV:

1.5±0.2cm

2.3

X线百分深度剂量:

水下10cm,SSD=100cm;10X10cm射野:

6MV:

67.0

±2.0%

2.4

X线射野尺寸:

0.5x0.5cm至40x40cm(SSD=100cm)

2.5

X线平坦度:

±3%(从5x5cm2到40x40cm2射野)

2.6

X线对称性:

±1.5%(从5x5cm2到40x40cm2射野)

2.7

X线均整度:

1.06(从5x5cm2到30x30cm2射野);1.10(≥30x30cm2射野)

*2.8

X线半影:

SSD=90cm,10x10cm照射野,10cm水深处,沿射线中轴,20%至80%等剂量线之间的距离≤8mm。

3

剂量率及剂量监测

3.1

X射线最大输出剂量率≥330MU/min,至少有四档剂量率可选。

3.2

剂量监测通道:

具有完全独立的双通道监测电极

3.3

线性度:

剂量从1积累至999MU,其线性度为1%

3.4

重复性精度:

在同一剂量率时,剂量监测系统的测量精度误差不超过

0.5%。

3.5

机械运动的影响:

机架和机头旋转对剂量的影响≤1%或1MU

4

辐射治疗头

4.1

具有可独立移动准直器

4.2

独立准直器移动范围:

–12.5cm至+20cm

4.3

X线平均穿透系数≤0.5%

4.4

当选择使用对称模式时,独立准直器系统能自动复位成对称位置。

5

楔形照射

5.1

楔形过滤板:

无需更换固态楔形过滤板,可实现连续的1~60度自动楔形照射功能。

*5.2

楔形照射野尺寸:

楔形方向≥30cm,非楔形方向≥40cm(等中心处测量)

6

旋转(弧形)治疗

6.1

角度剂量率:

0.5~10MU/度,连续可调

6.2

角度剂量率的调节≤0.1MU/度

6.3

旋转角度误差≤0.5°

7

机械系统

7.1

机架旋转角度≥360°

7.2

旋转显示精度:

数据显示精度:

±0.5°;机械标尺精度:

≤0.5°。

7.3

机架旋转速度:

0.1~1rpm连续可调

7.4

治疗头(准直器)可旋转范围≥360度

7.5

治疗头(准直器)旋转速度:

0.4~2rpm连续可调

*7.6

等中心精度:

半径≤0.5mm

7.7

等中心高度≤1320mm

7.8

治疗头到等中心点距离≥44cm(配置内置MLC后也必须能保证)

7.9

光野指示精度≤2mm

8

多叶准直器系统

8.1

叶片数量≥40对

*8.2

单一叶片独立移动距离≥30cm

8.3

相邻叶片的最大端面距离≥32cm

8.4

所有叶片在等中心平面的最小投影宽度≤10mm

8.5

一次照射可形成的最大不规则照射野≥40×40cm

8.6

叶片移动精度≤0.2mm

8.7

等中心处叶片移动速度≥2厘米/秒

8.8

叶片维修:

叶片可单独拆卸,单个叶片更换时间不超过1小时,且能自动复位。

8.9

叶片移动精度的保证机制:

对多叶准直器的叶片移动及其精度的监测,采用“光、电”双重监测机制,保证移动精度。

8.10

具备实时的叶片位置验证功能

8.11

验证响应时间≤40ms

9

治疗床

9.1

治疗床要求采用Z型床升降系统,提供较大的床升降范围。

9.2

应配有调速电机控制,可调速运动

*9.3

垂直移动范围≥110cm

9.4

纵向移动范围≥100cm

9.5

左右移动范围≥±25cm

9.6

治疗床自转范围≥180

9.7

治疗床的等中心旋转≥95

9.8

治疗床面结构:

可反向转动的可替换床面,配有可装卸面板,一端为边框支撑和另一端为中心支撑。

在卸去面板后,可从床下任意角度进行治疗。

10

控制系统

10.1

加速器系统应采用全数字化控制。

10.2

需提供中英文操作界面,支持汉字显示方式

10.3

应配备手持式控制盒,能同时控制所有机械运动。

10.4

在治疗室内应安装有大屏幕液晶数据显示器。

治疗时可显示所有治疗

参数(包括所有机械位置数据、射线设置参数);

10.5

应具有完善的安全联锁自动装置。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要求

1

系统用途

1.1

本系统用于设计制定三维适形计划及逆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支持市面上主流品牌的直线加速器。

1.2

本系统三维计划要求具备CT模拟功能,能融合多种影像以准确确定靶区及其它组织;计算模型为基于业界金标准的蒙特卡罗算法;具有基于放射生物原理的计划优化引擎。

2

系统要求及参数

2.1

招标范围:

一套物理师工作站和两套医生工作站,包含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必要的外设。

2.2

系统应能将上述数据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并能与其他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的数据传输

2.3

系统能进行CT模拟、全自动影像融合与配准、头颈部及体部肿瘤高精

度放射治疗,能够进行逆向调强治疗计划设计

2.4

系统应完全遵从DICOM标准,以实现医学影像共享

2.5

独立离线的医生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应能独立离线工作,并不占用主

机工作资源;并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2.5.1

可以勾画靶区及其它组织轮廓;

2.5.2

提供CT模拟功能;

2.5.3

提供影像融合功能;

2.5.4

提供四维影像处理及勾画功能;

2.5.5

可进行计划评估。

3

计划系统软件要求

3.1

厂家负责一台加速器的特殊蒙卡算法的线束数据的采集、拟合和输入

3.2

轮廓勾画功能如下:

3.2.1

边缘探测技术

3.2.2

三维智能勾画软件功能

3.2.3

支持PETSUV的轮廓勾画

3.2.4

提供四维勾画功能:

采用四维影像设置来创建轮廓和查看相关治疗的选择;

3.3

适形计划要求:

3.3.1

自动或手动设置形状

3.3.2

在影像上编辑挡块、射野形状和MLC

3.3.3

MLC适形时可自动优化准直器转角

3.3.4

MLC叶片可选择内交、正交、外交靶区

3.3.5

可以在BEV图像上,对MLC的位置或挡铅形状、大小进行编辑。

3.4

该软件系统的IMRT计划功能要求如下:

3.4.1

完成调强计划的函数模式方式

3.4.1.1

生物剂量函数模式,

3.4.1.2

所有靶区和OAR均用EUD分布模式

3.4.1.3

物理剂量函数模式,

3.4.1.4

高/低剂量的百分体积约束

3.4.1.5

二次方的剂量约束

3.4.2

优化方式

3.4.2.1

直接用优化函数设计剂量过渡区,从而无需勾画辅助器官即可优化没有勾画的区域的剂量。

3.4.2.2

可将优化函数作用区域用图形显示出来

3.4.2.3

对所有脏器均采取约束性优化

3.4.2.4

多标准优化:

在优化过程中通过严格遵守优化的约束条件来更好地满足正常器官;

3.4.2.5

高灵敏度分析工具:

能优化出各个器官之间的剂量影响关系从而快速的完成计划制作

3.4.2.6

约束子野执行的优化,使子野更有效:

子野更少,最低的MU跳数

3.4.2.7

子野形状优化能够改善计划的质量和子野执行效率

3.4.3

计算方式

3.4.3.1

能提供三种不同的光子线剂量算法

3.4.3.2

提供光子线蒙卡算法(要求提供技术白皮书或产品彩页等证明材料)

3.4.3.3

提供光子线CollapsedCone算法

3.5

CT模拟功能:

3.5.1

多方位重建视图:

能生成任意方位剖面的重建

3.5.2

生成的DRR要求:

3.5.2.1

DRR重建矩阵不小于CT扫描矩阵(≧512X512)

3.5.2.2

DRR可在任意方向平面生成

3.5.3

CT模拟实现方式:

利用可移动激光灯和定位系统

3.6

外照射计划显示要求:

3.6.1

DVH计算和显示,包括积分DVH;

3.6.1.2

可对多个计划进行比较和合成

3.6.1.3

DVH实时更新

4

网络及接口软件要求:

4.1

网络要求:

DICOM3.0CT,MRPET接口,能对国内常用的CT及MR机提供连网支持

4.2

提供DICOM-RT

肿瘤放疗信息管理系统要求

1

系统平台:

运行放疗网络系统的工作平台

1.1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正版软件要求:

所有运行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

1.2

操作系统:

支持X86硬件架构的网络操作系统

1.3

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微软SQLServer

2

放疗数据库应用软件:

建立和运行于上述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平台上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程序。

病人治疗数据,包括文字资料和治疗计划数据,集中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联网工作站之间信息资源共享

2.1

用户权限管理:

用户权限集中管理

2.2

电子病历软件功能:

配备应用软件系统,对病人数据、治疗计划的浏览功能

2.2.1

病人基础资料管理:

实现病人基础ADT数据的录入

2.2.2

登记:

患者原始数据录入,快速检索患者资料、医嘱、治疗安排等相关信息

2.2.3

排程:

治疗日历模块能自动安排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模式

2.2.4

统计:

具有统计图表绘制功能,自动分析设备、病人和资源的利用情况

2.3

治疗:

高级放疗技术应用支持

2.3.1

记录验证:

支持分割放疗管理,完整记录验证

2.3.2

调强放疗:

等中心旋转放疗、非共平面放疗、多叶准直器、不规则照

射野、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所有外照射放疗的应用

2.3.3

治疗方案定义模块:

可基于模板自动生成治疗方案,包括剂量、射野

名称和数量、分次模式等。

模板可用户自定义

2.4

患者诊断功能模块:

记录患者的诊断信息,支持ICD-10编码,肿瘤分期

2.5

射野设计工具:

生成和编辑多叶准直器设置参数

2.6

软件支持加速器连接:

多厂家支持

2.6.1

加速器连接:

可以连接主流品牌的加速器的参数验证,指示超出误差

范围,用户自定义误差范围限制

2.6.2

支持调强放疗技术

2.6.3

R&V:

加速器参数配置,可设置多台加速器的机械和治疗参数警报功能,

照射参数或剂量超出容许误差时,显示警告信息

2.6.4

自动序列照射:

支持“自动序列照射”功能,在对一个病人进行多个照射野的连续治疗中,自动按照设定的次序设置加速器和多叶准直器的照射参数,并进行定位验证,中途不需技术员进出治疗室

2.6.5

治疗计划系统接入:

支持市面上主流治疗计划的导入、验证和批准,具有治疗参数的“自动记录和验证”功能,可调节设定误差允许范围

2.7

记录和验证系统:

记录和验证系统可自动记录实际治疗数据

2.7.1

计量跟踪:

自动剂量跟踪功能,自动累计照射剂量,允许定义多个剂量跟踪点

2.7.2

QA:

可对治疗方案进行QA验证,自动记录结果

2.7.3

QA:

QA模式下,可按照既定治疗方案用体模进行QA验证,记录分次剂量,但不计入累计剂量

2.7.4

QA:

可对治疗总剂量和治疗次数进行限制

放疗质量控制/定位/辅助规格要求

1

剂量仪软硬件,1套;要求具备标定证书。

2

电离室,1台。

3

开口水箱,1台。

4

个人剂量报警仪,3台。

5

固定式射线报警仪,1台。

6

等中心校准仪,1台。

售后服务要求

1

直线加速器系统整机免费质保期:

自验收合格之日起12个月。

2

安装、调试、培训等工作必须由设备生产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3

设备生产厂家在四川省内设有维修站,提供地址及电话。

4

质保期内保证95%以上的开机率。

5

接到用户报修电话,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到达用户现场进行维修。

、定位CT技术规格及参数

序号

招标内容

1

机架系统

*1.1

机架孔径:

≥72cm

1.2

机架倾角:

≥±30°

1.3

滑环类型:

低压滑环

1.4

机架倾斜螺旋扫描功能

1.5

焦点到等中心距离:

≥570mm

1.6

焦点到探测器距离:

>1000mm

2.

X线系统

*2.1

球管阳极热容量:

≥5.3MHU

2.2

阳极最大散热率:

≥815KHU/min

2.3

球管小焦点:

≤0.5mm×1.0mm

2.4

球管大焦点:

≥1.0mm×1.0mm

*2.5

高压发生器功率:

≥50kW

2.6

球管最小电流:

≤10mA

2.7

球管最大电流:

≥420mA

2.8

球管最低电压:

≤80kV

2.9

球管最高电压:

≥140kV

2.10

球管电压选择范围:

≥4档

3.

数据采集系统

3.1

探测器类型:

固体稀土陶瓷探测器

3.2

亚毫米探测器排列:

≥32排

3.3

每排探测器物理个数:

≥672个

3.4

数据采样率:

≥4640采样/360°

4

扫描床(平床板)

4.1

最大移动范围:

≥1770mm

4.2

床水平移动最大速度:

≥160mm/s

4.3

床水平移动最小速度:

≤1mm/s

4.4

床面可降至离地面最低距离:

≤430mm

4.5

床面可升至离地面最高距离:

≥970mm

4.6

床定位精度:

≤±0.25mm

4.7

检查床承重:

≥205kg

5

控制台

5.1

操作系统:

Windows7

5.2

高性能计算机:

≥6核

5.3

内存:

≥40GB

5.4

图像存储空间:

≥1TB

5.5

显示器分辨率:

≥1280*1024

5.6

CD,DVD光盘刻录系统

5.7

标准DICOM3.0接口

5.8

具备发送/接收;查询/检索;基本打印功能;存储;网络接口(HIS/RIS)

6

操作室

可在扫描间控制扫描床升降、移动,方便操作医生

7

扫描参数与图像重建

*7.1

螺旋扫描速度(360度):

≤0.5秒

7.2

最小扫描层厚:

≤0.625mm

7.3

扫描视野FOV:

≥50cm

7.4

重建视野FOV:

5-50cm

7.5

图像重建矩阵512×512,768×768,1024×1024

7.6

图像显示矩阵:

512×512,768×768,1024×1024

7.7

CT值范围:

-32768~32767

7.8

单次连续扫描时间:

≥100秒

7.9

最大连续扫描范围:

≥1750mm

7.10

定位片长度50-1650mm

7.11

最小螺距:

≤0.3

7.12

最大螺距:

≥2

7.13

X-Y平面空间分辨率:

≥17lp/cm@0%MTF

7.14

密度分辨率:

≤4mm@0%.3(≤19.8mGy)

8

临床应用软件

8.1

基础软件功能:

8.1.1

3D

8.1.2

多平面重建MPR

8.1.3

曲面重建CPR

8.1.4

最大密度投影MIP

8.1.5

最小密度投影MinIP

8.1.6

平均密度投影AIP

8.1.7

表面遮盖显示SSD

8.1.8

三维容积显示VR

8.1.9

透明显示骨骼功能

8.1.10

模拟手术刀技术

8.1.11

1024大矩阵重建:

用于清晰的显示内耳等精细结构及小病变

8.1.12

轮廓分割功能:

能够自定义感兴趣区域的轮廓,并分割出来

8.1.13

CTA血管造影技术

8.1.14

CTU尿路造影技术

8.1.15

肝脏三期扫描技术

8.1.16

智能造影剂追踪技术

8.1.17

造影剂追踪自动扫描触发功能

8.1.18

动态扫描CT时间密度曲线

8.2

仿真内窥镜功能

8.2.1

气管内窥镜

8.2.2

椎管内窥镜

8.2.3

血管内窥镜

8.2.4

能够自定义漫游路径,并支持自动,手动漫游,录制成Video

8.3

去伪影技术

8.3.1

去运动伪影技术

8.3.2

去后颅窝伪影技术

8.3.3

去金属伪影技术

8.3.4

去射线束硬化伪影技术

8.4

灌注功能

8.4.1

头部动静脉血管检测

8.4.2

头部CBF,CBV,MTT,TTP图像显示,曲线显示,以及测量结果显示

8.4.3

脑缺血半暗带分析

8.4.4

肺结节软件分析:

8.5

一键病灶提取,并自动计算病灶的大小

8.5.1

VR显示病灶的形态,解剖位置

8.5.2

随访功能,病灶自动对比,自动量化体积变化、倍增时间等

8.6

肺密度分析软件

8.6.1

自动分割左肺,右肺

8.6.2

自动显示肺气肿区域,并用颜色加以区分

8.6.3

自动计算肺气肿的体积,百分比等

8.7

肿瘤评估软件

8.7.1

一键病灶提取,并自动计算病灶的大小

8.7.2

VR显示病灶的形态,解剖位置

8.7.3

随访功能,并自动进行病灶对比

8.8

低剂量扫描技术:

8.8.1

最先进的迭代重建算法,实现低剂量扫描得到优质图像

8.8.2

智能毫安技术:

扫描过程自动实时的电流优化技术≤1mA步进

8.8.3

智能kV技术:

根据患者的体型,解剖结构,自动选择最优的扫描电压

8.8.4

儿童低剂量扫描协议:

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体重设置特殊的扫描协议

8.8.5

敏感器官保护功能:

扫描过程中针对射线敏感部位实施器官保护

8.8.6

240°曝光功能:

穿刺或介入时,自动实现240°曝光,减少对医生的辐射

8.8.7

剂量报告:

每个患者检查结束后会显示扫描所用的参数与剂量

8.9

血管分析:

8.9.1

自动去除床板

8.9.2

自动去除身体各个检查部位的骨骼

8.9.3

自动提取医生感兴趣的主要分支血管,并自动命名

8.9.4

随鼠标指针移动,自动显示主要血管名称

8.9.5

自动血管拉直,自动测量管腔面积,最大、最小直径、狭窄率等

8.10

齿科软件包

8.10.1

全景牙齿平铺显示

8.10.2

单个牙齿垂直显示

8.10.3

自动标注牙齿序号

9

放疗定位三轴移动激光灯一套

10

稳压电源

三、大型C型臂X线机(DSA)系统技术规格及参数

一)大型C型臂X线机(DSA)

1、机架系统

★1.1

悬吊式三轴机架,能覆盖全身各部位,满足心、脑、周围血管

的造影和介入治疗需要

1.2

C型臂旋转速度(非旋转采集)LAO/RAO≥25°/秒

1.3

C型臂环内滑动速度(非旋转采集)CRAN/CA≥U25°/秒

1.4

CRA≥90°

1.5

CAU≥90°

1.6

RAO≥185°

1.7

LAO≥120°

1.8

最大SID≥119.5cm

1.9

焦点至等中心距离≥81cm

1.10

数码显示所有C型臂旋转角度信息

1.11

机架(L臂)可移出手术野,L臂移动范围≥300cm

1.12

C型臂弧深≥90cm(不包括L臂补偿)

1.13

机架可分别在头位、左侧位、右侧位进行透视和采集

2、导管床

2.1

满足全身检查、治疗的要求

2.2

床面为碳纤维材料

2.3

纵向运动范围≥120cm

2.4

导管床横向运动≥36cm

2.5

床面升降范围≥28cm

2.6

床面最低高度≤74.5cm

2.7

任意位置承重≥250KG+500N额外CPR承重

2.8

床长度≥319cm

2.9

床宽度≥50cm

2.10

床面旋转角度≥270度

2.11

床面患者最大有效覆盖≥223cm

3、床旁液晶触摸屏控制系统

3.1

提供床旁一套液晶触摸控制屏

3.2

控制屏可置于导管床3边,或者控制室内,便于医生操作

3.3

可进行图像采集条件控制

3.4

可进行图像后处理控制

3.5

可进行血管量化分析控制

4、高压发生器

4.1

高频逆变发生器,功率≥100KW

4.2

最大管电流≥1000mA

4.3

逆变频率≥100kHZ

4.4

最小管电压:

≤40KV

4.5

最大管电压:

≥125KV

4.6

最短曝光时间≤1ms

4.7

全自动曝光控制,无需测试曝光

5、X线球管

5.1

液态金属轴承球管

5.2

金属陶瓷外壳

5.3

球管阳极热容量≥2.4Mhu

5.4

球管管套热容量≥5.4Mhu

★5.5

球管阳极散热率≥11000W

5.6

球管阳极转速≤4200转/分钟

5.7

球管焦点为二个,小焦点≤0.4mm,大焦点≤0.7mm

★5.8

最小焦点功率≥30KW

5.9

10分钟连续透视功率≥4.5KW

5.10

球管阳极靶边直径≥200mm

5.11

球管采用直接油冷技术,即冷却油直达阳极靶面的冷却方式,无需安装水冷系统

5.12

球管内置栅控技术,非高压发生器控制脉冲透视,以消除传统脉冲透视产生的软射线

★5.13

球管内置多档金属铜滤片,最大厚度≥1.0mm

5.14

配备通用型、虹膜型等多种遮光器

5.15

遮光器位置可存储

5.16

心脏介入手术中,半透明楔形挡板可根据投照角度自动定位

5.17

透视末帧图像上可实现无射线调节遮光板、滤线器位置

6、平板探测器

6.1

探测器类型:

非晶硅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6.2

探测器灰阶:

≥16bits

6.3

平板外壳大小≤42X52cm

6.4

最大有效成像视野(边长)≥30cmX38cm

★6.5

≥8种物理成像视野,以适应不同部位介入需要

6.6

最大图像矩阵灰阶输出:

2480x1920x16bits

6.7

空间分辨率≥3.25LP/mm

6.8

像素尺寸≤154μm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