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6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进展畜牧业势在必行,人们要吃的肉、蛋、奶全靠玉米为主体的饲料进行转化。

因此,玉米要在“稳固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加速转化,发挥区域生产优势”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生产。

  1. 选地和培肥地力

  玉米丰收潜力大,喜肥,不耐盐碱,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

玉米要想取得高产,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在1.2%以上,碱解氮60ppm以上,速效磷5ppm以上,土壤含盐量0.2%以下。

在苜蓿翻耕地、绿肥地及常年施用有机肥的肥沃土壤上,易于取得高产。

  培肥地力是长期的工作,应合理安排轮作,实行秸秆还田或倒茬“过腹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办法,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养分。

  2. 品种的选择

  选用适宜的优良杂交种是取得高产的重要条件。

在大于或等于10℃积温在2800℃以下的地域,应种植早熟品种,如户单2000、新玉9号、京早8号、中单940九、昌单三号等;积温在2800~3000℃的地域,可种植中熟品种,如中原单3二、新玉6号、东单7号等;积温在3000℃以上的地域,可种植中晚熟、晚熟品种,如农大10八、新玉11号、登海1号、SC704、伊单10号、掖单12号、DK系列等。

  南疆麦收后种植复播玉米时,积温在1900℃以上的地域,以种植生育期为80~90天的品种为宜,积温在2200℃以上的地域,可种植生育期在100天左右的品种。

  3. 播前土壤预备

  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土壤要有足够的墒情。

耕层土壤所含水分适宜,在田间最简便的测定方式是:

以手捏土成团,使其自然落地时散成碎块为适合。

这时进行整地易于达到整地的“六字标准”。

  墒:

播前土壤应有充沛的底墒(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

  平:

土地要平整。

  松:

耕层疏松,上虚下实。

  碎:

没有大的土块。

  净:

田间干净,无大的残茬、草根。

  齐:

地头、地边、地角整齐无漏耕。

  4. 播种期和播种技术

  掌握好播种期和播种质量是是影响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的关键,而幼苗状况则是产量形成的基础,苗情不好,要想取得高产是十分困难的。

  4.1 播期:

春播玉米,在10厘米土层温度稳固在10~12℃以上时即可播种,如用地膜覆盖,可适当早播,提前成熟。

现在北疆一般约在4月中下旬,南疆约在4月上中旬。

  复播玉米在麦收后应及时播种,为了争取时刻,可采取如下办法抢播:

  4.1.1 在小麦即将收割前浇灌麦黄水,以便小麦抢收、抢运后抢种玉米。

  4.1.2 沙土地的小麦收获后就可当即施肥,犁地播种,然后灌水,以争取时刻。

  4.1.3 采用免耕法,抢墒抢时播种玉米。

  4.2 播种方式和播量:

采用半精量或精量播种,精量播种不仅减少了用种量,而且可节省定苗劳力。

精量播种每亩用种量为1.5~2千克,可是种子必需精选分级,种子质量达一级标准。

用普通谷物播种机条播一般每亩地用种量为3千克。

  播种深度:

一般要求播深6~8厘米,播后应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播种时要随时注意检查播种质量,保证播种深度适合,种子散布均匀,覆土周密,镇压确实,发觉漏播断条,应做记号,及时补种。

  5. 适宜的密度

  足够的株数和适宜的密度是玉米取得高产的重要保证,过密、过稀都难取得高产。

当前,玉米种植密度要依其用途由人们自行掌握,如青饲玉米密度就可加大,以增加生物产量。

高密度使植株之间对土壤养分、水分的需求加大,和植株之间彼此遮光,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容易形成空秆;种植过稀则因不能充分利用水分、养分及日光,以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一样不能取得理想的产量。

  玉米的适宜密度因品种的株型、生育期长短和土壤肥力大小而有不同,一般中晚熟种、晚熟种,每亩留苗300~3500株;中熟种3500~4000株;早熟种4500~5000株,土壤肥力较高的,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的,可适当增加留苗密度。

玉米苗在全田要散布均匀。

6. 施肥

  施肥原则是施好基肥,带上种肥,拔节肥追施尿素,大喇叭口期再催一把。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每生产100千克玉米籽粒,约吸收纯氮2.6千克,纯磷0.98千克,纯钾2.5千克。

因此,达到亩产500千克以上,则需吸收纯氮13千克,纯磷5千克,纯钾11千克。

在中等肥力土地上,由于土壤中原有养分和施用2000千克有机肥料所增加的养分,还难以抵消因化肥当季利用率降低而没有利用的养分,因此,亩产500千克玉米所施用的纯氮和纯磷就应比估算的数字多一些。

追肥的合理运筹是取得高产的有效办法。

  玉米施肥可采用深施、集中施、适时施、分次施的施肥方式。

肥料的施用以基肥为主,基肥用量可占施肥总量的50~70%,有机肥料和磷肥(除留部份作种肥外)全数作基肥翻入土中,耕翻深度20~25厘米为宜,氮肥也可作基肥施用。

  种肥对玉米幼苗及以后的生长都有良好的影响,一般种肥每亩可用纯氮1~2千克,纯磷1~1.5千克;还可掺入过筛的腐熟油渣、羊粪10~15千克;也可用氮磷复合肥5千克左右。

种肥要求施于种子旁侧5~8厘米,比种子深5~6厘米的土壤中。

  追肥以氮肥为主,如只进行一次追肥,可在浇头水(拔节期)前亩施15千克尿素,然后开沟浇水;在化肥用量大、条件许可时,追肥可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结合第二次灌水),亩施10千克尿素,可彩人工穴施,施于距苗10厘米、深8~10厘米的土中。

施肥时注意不要把肥料撒于玉米叶片上,以避免灼伤玉米叶片;施肥要与灌水配合,和时发挥肥效;如采用两次追肥时,第二次肥用量较大为宜。

  7. 浇灌

  灌好底墒水(冬灌或春灌)是保证苗全、苗壮的重要条件,底墒水每亩80立方米左右,要灌深、灌透、灌匀。

  玉米生育期间一般灌水3~5次,第一水一般在拔节期或稍晚一点配合第一次追肥进行。

当土地含水量低到田间持水量的45~55%,中午叶片呈现萎蔫曲状,而早晚叶片展开时即可灌水。

对春播中晚熟或晚熟玉米来讲,头水大致在播后50~60天左右;复播早熟或中熟玉米大约在播后30~40天左右灌水。

头水以后每隔15~20天左右灌一次水。

全生育期如灌4个水,可别离在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进行。

除第一水水量可稍大外,每次灌水60立方米左右即可。

要求灌透、灌匀,保证质量,渗水深度应在50厘米以上。

要求土壤水分常常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抽雄灌浆期不低于60~65%。

玉米浇灌时要进行开沟细流,不可大水漫灌。

  8. 田间管理

  8.1 中耕松土除草:

中耕能够松土和消灭杂草,并能增温保墒,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中耕的次数多少,由土壤的板结状况来决定,一般在灌头水前用机械中耕2~3次,人工株间松土锄草1~2次。

第一次中耕要浅,深7~8厘米;以后逐渐加深,并进行开沟给玉米根部培土。

中耕要注意质量,避免压苗、铲苗。

  8.2 间定苗:

间苗以早为宜,晚定苗、留匀苗。

如出苗整齐,以在3~4片叶时进行间苗为宜,6~7片叶时定苗,按规定的密度留足苗。

在缺苗处可留双株,要去弱留强,去杂留真,并把地下茎节拔出,以避免拔后又长出来。

  8.3 蹲苗:

蹲苗是增进根系发育,增加根量,形成壮苗的办法之一。

蹲苗时刻长短应看苗的长势、土壤类型、水分和肥力等条件综合考虑。

时刻不能晚于8~9片展开叶(雌穗生长锥伸长期),不然影响果穗的发育。

  8.4 去蘖(打杈):

大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玉米幼苗期易发生分蘖,要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去蘖,随见随除。

  8.5 人工辅助授粉:

当玉米抽雄时碰到异样高温和大气干旱,田间花粉量不足,或发觉雌雄穗发育不协调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避免秃顶缺粒。

人工辅助授粉的简便办法是,在玉米散粉期,在上午,手持丁字形的棍棒在行间走动,棍棒的横梁轻轻晃动玉米雄穗,促使期散粉。

9. 病虫害防治

  9.1 地老虎

  9.1.1诱杀成虫:

①利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②玉米地周围扎杨树枝把诱杀;③呋喃丹微粒剂170克/亩,与种子同时播下;④用1﹕1的敌百虫和滴滴畏,加水100~200倍,用以灌根。

  9.1.2药剂防治:

用50%辛硫磷乳油100克,加水10千克,拌玉米种子60~80千克。

  9.1.3农业防治:

春播玉米可适当早播,在地老虎大量发生时,玉米幼苗已较大,组织老化,可减轻地老虎危害。

  9.1.4地老虎大量发生时,可采用灌水淹虫,也能消灭地老虎。

  9.2 玉米螟

  9.2.1农业防治:

开春前处置完玉米秸秆,以压低虫源。

  9.2.2农药防治:

用1.5%辛硫磷颗粒剂250~500克/亩,加沙土2.5~3千克,施入土壤。

  9.2.3生物防治:

利用赤眼蜂,在玉米螟产卵始期、盛期,每亩放蜂1~2万头,以消灭玉米螟卵。

  9.3 红蜘蛛

  9.3.1农药防治:

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混合液(1﹕1)1000~1500倍液喷洒。

  9.3.2农业防治:

消灭越冬成虫,利用早春或越冬灌水进行消灭。

  9.3.3生物防治:

发觉少量发生时,不要急用药剂,而让天敌进行消灭。

  9.4 玉米条纹病

  玉米条纹病主要由灰飞虱、叶蝉传毒,因此及时杀死有关害虫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条纹病。

但因灰飞虱、叶蝉可由其他田块或其他作物(如小麦等)迁移过来,所以仅个别田块喷药不能有效地避免条纹病的发生。

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条纹病严峻的地域,采用抗病品种或杂效种。

据调查,条纹病发病率与播种期也有关系,春播时适当晚播可减轻条纹病的危害。

  10. 收获

  玉米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成熟时苞叶变黄、籽粒变硬。

一些玉米新品种成熟时茎叶仍是鲜绿,只要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就可收获。

收获后,使其自然干燥,以便贮藏。

若延迟收获,果穗含水量高,来不及晒干,贮藏期间容易发霉变质,造成损失。

一般籽粒含水量在14%以下,即可安全贮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