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00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docx

万科集团北京区域

编号

VKBQ-GC-BZ-(2007)-006

名称

项目工程管理标准(十一)——结构专业设计指导书

版本

A/0

第17页共17页

编制

马运军

更改

潘自乔

审核

杨新科、王自达、姜力刚

批准

杨海

生效期

2007年2月1日

目录

1.工作目标……………………………………………………………………第2页

2.使用范围……………………………………………………………………第2页

3.结构设计总则………………………………………………………………第2页

4.结构体系……………………………………………………………………第4页

5.结构设计相关规范和规程…………………………………………………第4页

6.结构设计相关规资料………………………………………………………第5页

7.荷载取值要求………………………………………………………………第5页

8.板厚度尺寸选择要求………………………………………………………第6页

9.梁截面尺寸选择……………………………………………………………第7页

10.柱截面尺寸选择…………………………………………………………第8页

1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截面尺寸选择………………………………………第8页

12.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截面尺寸选择………………………………第9页

13.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截面尺寸选择………………………第9页

14.结构计算模型总信息……………………………………………………第10页

15.地下室信息输入…………………………………………………………第12页

16.结构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第13页

17.施工图纸绘制整理………………………………………………………第14页

18.基础设计…………………………………………………………………第14页

19.结构设计主要构造措施…………………………………………………第15页

1.工作目标:

为统一北京区域各项目设计合作单位的结构设计,加强结构专业设计质量控制,在满足国家设计规范和地方相关设计规程的前提下,以保障实现结构设计最优、经济利益最大的工作目标。

2.使用范围:

北京区域各一线公司所有项目的结构专业设计。

3.结构设计总则:

1)结构设计按最新版国家及地方相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及规定进行。

2)对于规范中的黑体字强制性条文及“应”如何的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有任何违反。

3)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均应执行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版)”要求,各阶段设计应遵循区域相关分公司提供的设计指导书进行结构设计。

4)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

构件尺寸及配筋如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5)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5;采用C40及其以上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由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技术负责人确认。

6)梁、柱箍筋应优先选用采用HPB235级钢筋,特殊构件可选用HRB335级或HRB400级钢筋,但应由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技术负责人确认。

7)梁纵向受力钢筋应选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应由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技术负责人确认。

8)板受力钢筋应优先选用HRB400级钢筋,选用HPB235级钢筋或HPB235级和HRB335级钢筋组合配筋时,应由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技术负责人确认。

9)普通柱及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应选择HRB335级和HPB235级钢筋,受力较大柱配筋可选择HRB400级钢筋。

10)剪力墙构造分布钢筋可根据受力情况分别选择HPB235级(Ф≤10)、HRB335级(Ф≥12)、HRB400级(Ф≥6),具体选择的钢筋强度等级应由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技术负责人确认。

11)直径Ф≤10的钢筋不得选用HRB335级钢筋。

12)地下有防水要求的梁、柱构件应优先选用HRB335级钢筋;受力较大且裂缝控制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选择HRB400级钢筋。

13)地下室底板及壁板或墙板应优先选用HRB335级钢筋;受力较大且裂缝控制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选择HRB400级钢筋。

14)如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附属的钢结构连接构件时,应充分考虑钢结构的设计,并应预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设置钢结构连接预埋件,且预埋件设计应安全可靠,预埋件应优先国标图集04G362。

15)较大的墙、梁、板预留孔洞及预埋套管应给出准确定位及规格尺寸,并给出其强度补强措施。

16)平面图绘制比例应优先选择1:

50或1:

100,节点详图比例应优先选择1:

20或1:

10。

17)图纸规格应统一为A1(图纸目录除外),必要时各平面图可以采用分段绘制。

18)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图纸绘制应符合国家标准平法图集03G101-1的规定。

19)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结构图纸绘制应符合国家标准平法图集03G101-2的规定。

20)现浇混凝土筏形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平法图集04G101-3的规定。

21)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平法图集04G101-4的规定。

22)钢结构设计制图深度和表示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图集03G102的规定。

23)民用建筑工程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图集05G104的规定。

24)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纸设计深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图集04G103的规定。

25)建筑抗震构造详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图集03G329—1~8中的相关规定。

26)楼层标高应采用结构标高。

27)图纸中必须明确混凝土的环境类别。

28)各工程子项的技术标准及绘图标准必须统一。

29)结构图纸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将钢筋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列表说明。

30)结构图纸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将钢筋保护层厚度列表说明。

31)上部结构方案应提供给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负责人进行确认,有关墙、柱、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及断面尺寸等,需经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负责人确认。

32)楼板的强度验算应按塑性板进行验算并配置钢筋。

33)基础设计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基础型式选择必须经区域相关分公司专业负责人确认。

34)上部结构验算优先选择PKPM—SATWE软件,特殊高层可选择PKPM—PMSAP软件,选择PKPM-TAT软件验算上部结构时必须由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负责人确认。

35)楼梯、基础及相关构件验算软件可选择PKPM系列软件,也可以选择其它正式版本结构设计辅助软件。

36)结构设计过程中,恒、活荷载标准值取值,结构布置方案,结构计算模型及验算结果必须经区域内相关分公司专业负责人确认。

4.结构体系:

1)低层及多层住宅优先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如因结构体系刚度不能满足规范最低要求,可适当设置剪力墙,设置位置可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分户墙或楼梯、电梯井道。

2)小高层应优先选择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验算不满足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剪力墙结构。

3)高层及超高层住宅应优先选择剪力墙结构体系。

4)会所及附属建筑结构型式由区域相关分公司根据当地情况自行确定。

5.结构设计相关规范和规程: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物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11)《混凝土碱含量限制标准》CECS53:

93。

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

13)《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6)《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17)《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2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2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3)《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

24)《冷扎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

25)《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范》GB50119-2003。

26)《混凝土异型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27)《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2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6.结构设计相关资料:

1)集团关于《万科住宅统一设计要求》之建筑做法要求。

2)《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3)《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4)建筑专业资料。

5)设备专业资料。

6)电气专业资料。

7.荷载取值要求:

1)屋面和楼面恒荷载取值要求(KN/m2):

设计单位应根据我司设计部签署确认的建筑屋面、楼面详细构造做法计算恒荷载标准值,并提供恒荷载标准值详细计算书,经我司签署确认后的恒荷载标准值做为结构计算时恒荷载标准值输入依据。

室内隔墙等特殊恒荷载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进行等效荷载标准值计算,等效恒荷载标准值附加值需经双方签署确认。

2)活荷载取值要求:

根据房间不同使用功能及屋面是否上人情况,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定活荷载标准值进行取值。

并应按照荷载规范活荷载折减规定计算过程中对活荷载进行折减。

3)设备荷载:

楼面及屋面设备荷载应按实际荷载及荷载传递路径输入。

4)荷载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要求:

应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输入恒、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

8.板厚度尺寸选择要求:

结构计算楼板厚度应按下表要求最小值和附注说明进行取值,特殊情况需进行双方签署确认,并按签署确认结果输入计算模型进行结构验算。

现浇板厚度的设计参考厚度表

板的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h/l0

板的

种类

梁式板

双向板

悬臂板

无梁楼盖

简支板

连续板

简支板

连续板

有柱帽

无柱帽

h/l0

1/35

1/40

1/45

1/50

1/12

1/35

1/30

注:

1)l0为板计算跨度。

对双向板为短向跨度;对无梁楼盖为区格长边计算跨度。

2)跨度>4米的板厚度适当加厚20mm。

3)荷载较大时,板厚适当加厚20mm。

4)民用建筑常用板的厚度为100mm、120mm、140mm;楼板厚度超过140mm时,需经区域相关分公司专业负责人认可。

5)任何情况下楼板厚度均要求≥100mm(考虑楼板内敷设单层管线时的耐火设计要求)。

6)当楼板内敷设有交叉管线时楼板厚度要求≥120mm。

7)板式楼梯有效板厚度为h/l0=1/25~1/30,一般民用建筑取h/l0≥1/30,且最小厚度≥100mm,其中l0为楼梯水平投影长度。

8)梁式楼梯板厚度宜取60mm。

9)地下室顶板考虑上部结构嵌固作用时,地下室顶板厚度应≥180mm。

10)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160mm。

11)屋面板厚度应≥120mm。

12)箱型基础顶板厚度≥200mm。

9.梁截面尺寸选择:

框架梁、连梁、次梁等梁断面高度尺寸应按下表及附注要求进行计算取值,门窗洞口处梁断面尺寸应考虑过梁标高或在门窗洞口处采取构造措施考虑过梁标高要求;特殊扁梁结构等需按结构验算的合理性确定梁高。

梁的最大跨高比值l0/h

(gk+qk)/l0

(KN/㎡)

简支梁

连续梁

悬臂梁

矩形梁

T形梁

矩形梁

T形梁

矩形梁

T形梁

0.25

21

22

24

25

10

11

0.50

18

19

21

22

9

10

1

16

17

18

20

8

9

2

15

16

16

18

7

8

3

14

15

16

17

8

4

13

15

15

17

6

14

16

l0/h值修正系数

情况

Qk/gk

允许挠度f

0.5

2

l0/250

l0/300

修正系数

0.95

1.05

0.90

0.80

注:

1)本表跨高比值由C15~C30砼、HRB335级钢筋、Qk/gk=1、连续梁的边跨、允许挠度f=1/200算得。

2)对于HPB235级钢筋、连续梁的中跨、框架梁,表中跨高比值偏于安全。

3)当荷载较大而表中未列出跨高比值时,表示梁的截面高度由受弯承载力控制,不必验算挠度。

4)一般梁截面高度≤800mm时,取50mm的倍数。

5)一般梁截面高度>800mm时,取100mm的倍数。

6)现浇结构中,主梁截面高度至少比次梁截面高度高出50mm。

7)现浇结构中,如梁下部钢筋为双层钢筋配置,或附加横向吊筋时,主梁截面高度应比次梁截面高度高出100mm。

8)梁的实际跨高比l0/h小于上表中数值时,一般可不进行梁的挠度验算。

9)gk代表梁上均布恒荷载的线荷载标准值(KN/m)。

10)qk代表梁上均布活荷载的线荷载标准值(KN/m)。

11)l0代表梁的计算跨度(m)。

12)当梁上作用集中荷载时,应将集中荷载换算成等效均布荷载。

13)T形梁系指受压翼缘较宽的现浇楼面中的次梁和主梁。

14)倒T形梁的最大跨高比值可比T形梁略小,而比矩形梁大。

15)现浇结构中主梁截面宽度要求≥200mm。

16)现浇结构中次梁截面高度要求≥150mm。

17)T形梁的翼缘宽度和矩形梁的截面宽度≥l0/40。

18)梁的截面宽度应为50mm的倍数。

19)梁的截面高宽比h/b一般采用:

矩形梁为2.0~3.5,T形梁为2.5~4.0。

20)楼梯梁截面高度应l0/15,一般梁高取为300mm高。

21)梁高选择应考虑建筑门窗洞口的相互关系。

22)梁高度要求≤500mm,梁高超出500mm时应由区域相关分公司专业负责人确认。

10.柱截面尺寸选择要求:

1)柱截面型式一般采用矩形、方形、圆形、多边形等。

2)截面宽度和高度:

非抗震设计时≥200mm;抗震设计时≥300mm;圆柱截面直径和多边形截面的内切圆直径≥350mm。

3)柱截面高度和宽度比值应≤3。

4)框架柱截面应满足l0/bc≤30;l0/hc≤25;(其中l0为柱计算长度;bc为柱截面宽度;hc为柱截面高度)。

5)框架柱的剪跨比应≥2。

6)框架柱截面宽度和高度每边应比框架梁宽度宽出≥50mm(特殊扁梁结构除外)。

1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截面尺寸选择:

1)长度较长的剪力墙宜结合洞口设置弱联系梁,弱联系梁跨高比宜≥6。

2)每个墙肢的总高宽比应≥2。

3)剪力墙肢长度应≤8,且≥5bw(bw为剪力墙厚度)(短肢剪力墙结构应按相应规程确定)。

4)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墙肢截面的长度沿结构全高不宜有突变。

5)抗震设计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且≤15m;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其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取墙肢总高度的1/10。

6)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厚度应≥160mm,且应≥1/20的楼层高度;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墙肢厚度应≥200mm,且应≥1/16的楼层高度。

7)一、二级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无端柱或无翼墙时,墙厚度应≥1/12的楼层高度;其它部位应≥1/15的楼层高度,且≥180mm。

8)非抗震设计和抗震等级为三、四级的剪力墙厚度≥140mm,且应≥1/25的楼层高度。

12.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截面尺寸选择:

1)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洞口连梁跨高比宜≤5,且连梁截面高度≥400mm。

2)抗震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且≤15m;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其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取墙肢总高度的1/10。

3)非抗震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厚度≥140mm,且应≥1/20的楼层高度。

4)抗震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厚度≥160mm,且应≥1/20的楼层高度;底部加强部位的墙肢厚度应≥200mm,且应≥1/16的楼层高度。

5)剪力墙间距要求详见下表。

剪力墙间距L(m)

楼盖形式

非抗震设计

(取较小值)

抗震设防烈度

6度、7度

(取较小值)

8度

(取较小值)

9度

(取较小值)

现浇结构

5.0B、60

4.0B、50

3.0B、40

2.0B、30

装配整体

3.5B、50

3.0B、40

2.5B、30

注:

表中B为楼面宽度,单位为m。

13.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截面尺寸选择:

1)非抗震设计落地剪力墙间距应≤3B(B为建筑物宽度)、且≤36m。

2)抗震设计底部框支层不超过2层时,落地剪力墙间距应≤2B(B为建筑物宽度)、且≤24m。

3)抗震设计底部框支层超过2层时,落地剪力墙间距应≤1.5B(B为建筑物宽度)、且≤20m。

4)落地剪力墙与相邻框支柱的距离,框支层不超过2层时宜≤12m,超过2层时宜≤10m。

5)抗震设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墙肢总高度的1/8二者较大值。

6)非抗震设计框支柱截面宽度宜≥400mm,框支柱截面高度宜≥1/15框支梁跨度。

7)抗震设计框支柱截面宽度宜≥450mm,框支柱截面高度宜≥1/12框支梁跨度。

8)框支梁宽度宜≥2倍相邻上层剪力墙厚度,400mm≤且≤柱宽。

9)非抗震设计框支梁高度应≥1/8框支梁跨度。

10)抗震设计框支梁高应≥1/6框支梁跨度。

11)转换层楼板厚度宜≥180mm。

14.结构计算模型总信息:

1)混凝土容重取值要求(KN/m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取γ=25KN/m3。

剪力墙结构取γ=26~27KN/m3(考虑内外剪力墙表面装修荷载)。

框架剪力墙结构取γ=25KN/m3。

2)钢材容重(KN/m3):

取γ=78KN/m3。

3)水平力夹角(Rad):

一般情况均输入为“0”,特殊工程需特殊考虑。

4)地下室层数:

按实际地下室层数并结合软件技术说明合理输入。

5)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一般工程选用软件默认值2.0,对于框支剪力墙结构应取1.5或1.0。

6)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对于多层选择“出口节点”,对于高层及复杂结构选用“内部节点”。

7)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加荷计算方式。

8)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9)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10)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一般不计算,但存在特殊荷载时应按实际荷载输入。

11)结构体系:

应按实际结构型式输入。

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应选择“模拟施工加载3”。

13)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结构内力计算应选择“否”,但验算层间位移时应选择“是”(具体详见PKPM用户手册说明)。

14)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值:

应按荷载规范基本风压值输入,不需进行修正(具体详见PKPM用户手册说明),但对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影响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应按高规第3.2.2条执行。

15)地面粗糙程度:

应按荷载规范第7.2.1条选择输入。

16)结构基本周期:

应按荷载规范附录E.2条计算输入。

17)地震烈度:

应按抗震规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抗震设防烈度输入。

18)场地土类别:

应按地质详细勘察报告给定类别输入。

19)设计地震分组:

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分组类别输入。

20)地震特征周期:

应按抗震规范第5.1.4条选择输入。

21)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应按抗震规范第5.1.4条选择输入。

22)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应按抗震规范第5.1.4条选择输入。

23)框架抗震等级:

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2条输入。

24)剪力墙抗震等级:

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2条输入。

25)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1.3条输入,一般住宅选择为0.5。

26)周期折减系数:

应按相关规范规定输入;如框架结构为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为0.8~0.9,纯剪力墙结构不折减。

27)结构阻尼比:

应输入为5.0O(不适用钢结构)。

28)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一般应选择“否”。

29)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对规则建筑选择“否”,对不规则建筑选择“是”,具体详见抗震规范第3.4节规定。

30)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应按实际情况输入。

31)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层数:

应对整个结构计算模型全部考虑。

32)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应按荷载规范第4.1.2条选择“是”。

33)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应按荷载规范第4.1.2条选择“是”。

34)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应输入为“2”(具体详见PKPM用户手册说明)。

35)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一般输入为“0.85~0.9”。

36)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

一般选择输入为1.0~1.05。

37)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一般输入为0.5~0.7,当结构位移由风荷载控制时应输入0.8~0.85。

38)梁扭矩折减系数:

一般输入为0.4。

39)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一般不予放大,输入为1.0。

40)0.2Qo调整起始层号:

框剪结构时应按实际情况输入,其它结构可不输入层号。

41)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

选择输入为“是”。

42)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选择输入为“是”。

43)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

一般选择输入为“1”,但框支剪力墙结构需按实际情况输入。

44)梁、柱、墙主筋强度:

按结构设计总则规定选用。

45)梁、柱箍筋强度:

按结构设计总则规定选用。

46)墙分布筋强度:

按结构设计总则规定选用。

47)梁、柱箍筋最大间距:

一般输入为100(具体详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