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297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

《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钻探经济技术指标.doc

一、关于工作量及效率指标

(一)工作量

指在一定施工期间内,实际完成或计划完成的钻探工作量。

其计量单位均以“m”表示。

凡下列情况所完成的工作量,也应列入工作量内:

1、钻探承包工程完成的工作量;

2、开钻前,为下定向管而用人工掘进完成的工作量。

下列情况之一所完成的工作量,则不应列入工作量;

1、凡经钻孔质量验收确定报废的工作量;

2、扫孔、扩孔的工作量;

3、不担负生产任务的试验钻机所完成的工作量。

(三)最高开动台年进尺,平均台年进尺

1、最高开动台年进尺

根据年最高开动钻机台数,平均一台钻机在一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

其计算公式:

最高开动台年进尺=全年工作量/年最高开动钻机台数

2、平均台年进尺(即台年进尺)

按年均开动钻机数,在一年内平均每台年钻机所完成的工作量。

其计算公式是:

台年进尺=工作量/平均开动钻机台数

(四)台月数、台月效率、台月利用率

1、台月数

台月数是指配合一定定员的一台钻机的实际工作月数。

计算台月数需统一采用以720h(即以30d为一月,每天以24h计算)为台月单位,以清除每年各月份内的日历天数不一的影响,以便进行时间对比。

其计量单位以“台月”表示。

台月数的计算公式是:

台月数=台月时间(钻机实际工作小时)

台月时间即计入月台的时间

2、台月效率

台月效率是指配备一定定员的一台钻机,按工作一个台月(720h)所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台月效率是一个综合性的生产效率指标。

它反映钻机在施工期内所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

是确定施工周期,平衡所需设备、劳动力,以及原材料和资金耗用量的基础,在以钻探工程为主要探矿手段的情况下,起着体现一个单位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全貌的作用。

因此,在钻探生产中是一项极关重要的指标,成为对比分析一个单位生产效率高低的主要尺度。

在进行对比分析生产效率水平高低时,应区别不同岩石的可钻性、地层复杂程度、孔深以及所采用的钻进方法等因素。

台月效率的计算公式:

台月效率=工作量/台月数

其计量单位以“米/台月”表示。

3、台月利用率(即台月利用系数)

指出勤工作钻机的利用率。

台月利用率的计算公式是:

台月利用率=各月台月之和/各月实际出勤钻机台数之和×100%

或者:

台月利用率=台月数/钻月数×100%

(五)钻月数、钻月效率

1、钻月数

指配备一定定员的一台钻机开动一个月,为一个钻月。

钻月时间的计算范围较台月时间为广。

它包括计入台月的全部时间和其他如拆、迁、安等工作时间(下面另述),亦即钻机在现场工作的全部占用时间。

其计算公式是:

钻月数=钻月时间(台时)/720=台月时间+其他工作时间/720

其计量单位以“钻月”表示。

2、钻月效率

指一台钻机开动一个月所完成的工作最。

它比较全面的反映出施工期内钻探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连续生产的管理水平。

其计算公式是:

钻月效率=工作量/钻月数

其计量单位以“米/钻月”表示。

(六)钻探总台时

指钻机的全部工作时间。

即从该钻机施工第一个钻孔起至打完最后一个钻孔结束钻探的全部时间。

包括台月时间和其它工作时间(即不计入台月的时间)。

总台时的计算公式是:

钻探总台时=台月时间+不计入台月时间

下列时间不包括在钻探总台时内:

——施工第一个钻孔开始前的时间(指安装时间、等待开钻时间)和施工完最后一个钻孔后的时间(指拆卸及拆闻前的时间).

——单独由安装队进行拆、迁、安装的时间和钻机处于备用状态(如等待安装、等待拆卸、钻孔安装后等待开钻的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外部电厂停电的时间。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不能事先预防的特大自然灾害和洪水、台风等所造成的停钻时间,可以不计入总台时。

但必须严防把无法采取预防措施的和可以采取预防措施的风、雨、冰雹、冰冻等灾害混淆起来,凡属后者情况所造成的停钻时间,仍应计入总台时。

——钻机从一个矿点或矿区结束工作后,迁移到新的矿点或矿区,即大搬家的全部时间。

台月时间:

包括纯钻进时间,辅助时间,停钻及事故时间。

1、纯钻进时间及纯钻进时间利用率

纯钻进时间:

是指正在工作中的钻机,钻头在孔底克取岩石,向下钻进的时间,并包括试钻和为下定向管而钻进的时间,以及在正常钻进过程中松紧卡盘、倒杆的时间。

纯钻进时间利用率:

是指钻机用于纯钻进工作的时间占该机“计入台月的时间”的比

重。

生产过程中,控制钻机合月效率高低的因素取决于“小时效率”和“纯钻进时间气

什算和考核纯钻进时间利用率的目的,在于掌握与了解工作钻机用于实钻时间的多少。

果钻机纯钻进时间利用率的比率增高,亦即用于钻进的实钻时间增多,相应地必然提高台,

月实际进尺.(即钻月效率)和台月效率,大大提高钻进的经济效益。

因此,千方百计地提

高钻机的纯钻进时间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它也能体现机、班长在组织全机、小班生产中

的管理水乎。

纯钻进时间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其计量单位以“%”表示。

2、辅助时间

指正常钻进中所必须做的辅助工作的时间。

应包括:

①每回次钻进中的起下钻具、采芯,正常钻进中的投卡料、冲孔扫孔、捞渣、扩孔(包

括为取得水文地质资料而进行的扩孔)等时间;

②加接单根钻杆时间;

③地质勘探机电设备保养作业规程中,所规定的各种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起动、润滑、清洗和预防性容期保养时间。

但因设备损坏而进行的修理时间,不论其时间长短均应列入事故时间栏中的“因设备损坏”项目内;

④定期彻底清理净化系统的时间;

⑤校正孔深、立轴角度及测斜的时间;

⑥检查、修理及更换不能继续使用的钢丝绳、胶管、水龙头、莲蓬头、钻具等的时间;

⑦下入定向管、套管和钻进过程中的起拔套管的时间;

⑧钻机开动后用于安装钻探机具(如拧管机、摆管器等)的时间;

⑨在钻进松散、破碎地层漏水而进行的止水时间;

⑩其他辅助工作时间。

3、停钻及事故时间、事故停待时间损耗率

停钻及事故时间:

指在钻进过程中,因孔内事故、设备损坏或待料、待水、缺乏劳动力及其他原因而发生钻进中断时间。

不论中断的时间是什么原因,是天然性的还是责任性的,也不论时间长短,均应列入停钻及事故时间。

①孔内事故时间:

指从孔内发生事故开始至事故处理完毕的全部时间.包括:

a.卡钻、埋钻、,跑钻、烧钻、折断或脱落钻具、跑套管、套管的折断或脱落、扫脱落岩芯、打捞脱落在孔内的物体,钻孔严重坍塌掉块的扫孔时间;b.为处理事故而进行研究、请示的时间以及等待处理事故工具和材料的时间;c.因钻孔质量事故进行的补斜取芯、纠斜,以及偏越孔内事故部位而出现报废工作量的工作时间。

②因设备损坏停待时间指机场在用的各种钻探设备(钻机、水泵、中间轴、动力机、照明发电机、拧管机、摆管器、钻塔等各种设备)发生故障,到修复后开始正常运转前的全部时间。

③其他停待时间:

指由于:

a.缺乏劳动力、冲洗液、油料、材料、工具、零配件,以及待水、待电等而造成的停待时间,b.钻进过程中,由于安装不合格的返工时间.

在停钻及事故时间中,遇有下列停待情况,应区别处理:

——当处理孔内事故中,又出现了设备损坏而造成孔内事故,其时间可计入先发生的事故的原因内,如果孔内事故已处理完毕,设备损坏继续处理时,则其继续处理时间列入后者;

——发生事故后,留一部分人员处理事故,其余人员另开一台钻机,或者由其他人员

进行处理事故,其时间应分别列入有关各项时间内;

——除补斜、纠斜、偏越孔内事故等而报废工作量的三项已明确计入孔内事故停待时间外,其它报废工作量所消耗时间,由于都是事后才能确定报废,故其消耗时间在原则上规定不再作调整,原列入那一项内,仍列入那一项。

事故停待时间损耗率:

指钻机事故停待而损耗的台时占该机“工作时间”(即计入台月时间)的比重。

机场的事故停待是损害钻进经济效益的大敌,是暴露一个单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客观要求差距的突出标志。

计算和考核事故停待时间损耗率的目的,在于掌握和了解工作钻机损失有用台时的多少,以便探寻薄弱环节,将无功损耗台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有效利用时间。

故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技术指标的变化。

其计算公式是:

事故停待时间损耗率=事故停待台时/台月时间×100%

其计量单位以“100%”表示

(七)平均小时效率、平均台班效率

1、平均小时效率

指钻机对孔内实钻一个台时所取得的实际平均进尺,即称为“平均小时效率”,又叫“平均机械效率”。

平均小时效率的计算公式是:

平均小时效率=工作量/台班数

其计量单位以“米/班”表示。

2、平均台班效率

指按定员配备的一台钻机的作业台班,在一个作业台班时间内(8台时)所获得的平均实际进尺,称为平均台班效率。

平均台班效率的计算公式是:

平均台班效率=工作量/台班数

其计量单位以“米/班”表示。

(八)钻头(扩孔器)平均进尺及最高进尺

1、钻头(扩孔器)平均进尺

指投入钻进的一批钻头(扩孔器),从开始钻进直到失去钻进能力为止所获得的平均进尺,称为钻头(扩孔器)平均进尺,或钻头(扩孔器)平均寿命。

钻头(扩孔器)平均进尺的计算公式是:

钻头(扩孔器)平均进尺=累进进尺工作量/报废钻头(扩孔器)个数

其计量单位以“米/个”表示。

2、钻头(扩孔器)最高进尺

指投入钻进的一批钻头(扩孔器),从开始钻进直到失去钻进能力为止,选取实际进尺最高的单个钻头(扩孔器),称为钻头(扩孔器)最高进尺,或钻头(扩孔器)最高寿命。

(九)平均提钻长度,最高提钻长度

这项指标是标志绳索取芯钻进特点的特有指标。

1、平均提钻长度

指绳索取芯钻进,各次升降钻具进尺间隔中所取得的平均进尺间隔,称为平均提钻长度。

平均提钻长度计算公式是:

平均提钻长度=累计提钻间隔的进尺数/提钻次数

其计量单位以“米/次”表示。

2、最高提钻长度

指绳索取芯钻进中,选择各次升降钻具所取得的最大进尺间隔。

(十)钻探工人劳动生产率(或钻工平均进尺)

指直接从事钻探工程的工人,在计划期限内平均每人生产的工作量。

钻探工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是:

钻探工人劳动生产率=钻探工作量/直接从事钻探生产的全部工人数

其计量单位以“米/人”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