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32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战略部署,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广东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行动计划(2010-2012年)》精神及相关工作安排,确保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目标及任务的实现,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旺盛需求和信息技术持续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线,通过“三突出一提升”,即突出关键领域攻克,突出应用环境培育,突出产业载体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推进“二巩固、三壮大、三提升、五培育”重点任务,着力强化珠三角“两带三圈”产业布局的打造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跨越发展。

(二)发展目标。

——产业平稳快速增长。

到2012年,珠三角现代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超过4700亿元,年均增速17%,增加值占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完整、集聚度高、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群初步建立。

——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降耗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到2012年,软件和通信服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14%提高到17%;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工业行业软件企业和以支撑节能减排的软件产品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到2015年,软件和通信服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达到20%。

——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并形成知识产权,建成一批名城、名园、名企和名牌。

创建2个中国软件名城,一批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园区(基地),保持2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2家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2家以上超100亿元的产业园区,4家超10亿元的产业园区。

建成一批国家级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园区)。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初成。

广州主要形成以高端软件研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为核心的集聚格局,深圳重点发展支撑产业调整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信息服务,珠海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数字媒体、动漫游戏游艺和电子商务,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向外辐射的产业格局初成。

二、突出重点,分解任务

(一)巩固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两大优势产业。

思路: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部署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无线宽带城市群,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网络,发展基于“三网融合”、“物联网”的增值服务。

把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新机遇,突破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且量大面广的高端专用通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标:

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70%;广州、深圳、东莞、佛山4市实现镇级以上城区无线城市全覆盖,中山、惠州、江门、珠海、肇庆5市城区关键热点区域全覆盖;珠三角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均达到99%;集成电路设计收入达到130亿,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措施:

1.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珠三角无线城市示范工程,支持电信运营商积极开展3G网络建设,采用3G+WLAN(无线局域网)组网方式,加快无线城市热点覆盖。

建设国家标准地面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网络,推动有线电视向下一代广播电视升级。

广州重点推进中国移动南方研发中心、中国电信数据中心和中国联通数据中心等重大信息服务项目,打造3G增值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区。

深圳支持中兴通讯宽带移动通信工程实验室、华为下一代互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通信管理局、广播电影电视局,广州、深圳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2.提高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竞争力。

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专项重点支持数字音视频、高清数字电视、下一代宽带通信、卫星导航、RFID、三网融合等集成电路设计产品技术开发。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等重大专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项目建设。

争取国家相关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公共技术平台落户。

提升广州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深圳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区域产业优势和特点,重点在通信、高清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电力、汽车电子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改委、科技厅,广州、深圳、珠海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二)壮大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增值服务、动漫与网络游戏三大潜力产业。

思路:

把握技术与产业融合趋势,着力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拓展面向行业和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借助电信广电网络升级和业务双向进入新机遇,发展跨平台的网络增值业务和服务内容,形成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增值服务产业链;建设动漫网游产业基地、数字娱乐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动漫与网络游戏自主品牌企业和产品。

目标:

到2012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723.3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发展一批优秀的动漫与网络游戏产品。

措施:

1.提升企业信息技术服务能力。

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验证工作,重点面向政府及金融、电信、交通、电力、医疗等行业部署和推广试点应用。

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信息系统集成龙头企业。

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工作,支持企业开展新的资质认证。

开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认定。

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为行业应用提供优秀解决方案。

支持150个现代信息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拓展网络增值业务和服务内容。

加快广州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借助地铁扩建和广佛同城,拓展面向公共事务的手机移动支付增值服务。

开展深圳国家“三网融合”试点,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电视节目内容资源引入手机、电脑等终端屏幕,电信增值信息内容引入电视,发展融合新业务。

支持电信运营商发展基于物联网的机器对机器(M-M)服务,创新网络增值新业务和应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通信管理局、广播电影电视局,广州、深圳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3.创新动漫与网络游戏技术和产品。

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项支持我省企业开发动漫网游业务支撑工具库。

继续贯彻落实文化部扶持原创动漫的措施,扶持企业创作优秀原创动漫作品。

加快动漫企业认定,培育创新动漫作品和高水平创作团队,打造广东动漫游艺游戏产业集群、广东动漫(玩具)创意产业集群。

加强我省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省岭南音乐产业园的建设和国际国内招商引资,促进重大项目落户。

广州继续实施软件和动漫产业专项,建设科学城马莎罗动漫城等重大项目,培育扶持动漫产业发展。

珠海完善提升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方数字娱乐公共服务中心及平台,加快金山软件文化创意(网络游戏)研发中心等省现代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江门大力打造“缤果”动漫品牌,发展“梦想方格动漫文化广场”。

(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广州、珠海、江门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三)提升嵌入式软件、工业行业软件、基础软件三大软件产业发展水平。

思路:

推动软件与制造联动发展,通过重大专项带动,攻克一批核心技术。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互动,扩大国产本土软件应用规模。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目标:

培育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100强企业。

加强嵌入式软件企业和硬件制造企业联动发展,构建支撑“两化融合”的工业行业软件产业链,完善面向行业的软件产品体系。

到2012年,嵌入式软件产业产值达到900亿元,培育一批超亿元的重点工业软件企业。

形成一批具有典型应用规模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措施:

1.以项目带动提升软件创新能力。

争取国家电子发展基金、核高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等重大专项,支持我省嵌入式软件、工业行业软件、基础软件领域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服务。

开展培育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100强企业工作。

结合我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省工业攻关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及省技术改造项目等重大专项,支持嵌入式软件、工业行业软件和基础软件技术及产品研发,制定发布支持指南。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等专项支持产业基地、人才培训、招商引资,以及带动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珠三角各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2.加强应用推广完善产业链条。

推动骨干企业、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组建省部产学研技术创新及应用联盟,围绕产业重点,开展相关标准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广。

面向金融、医疗、通信、电力、交通、物流等行业建设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体验中心,争取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

在我省家电、家具、五金、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推荐一批优秀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产品,支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3.加强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面向产业基地倾斜,支持建设软件产品检测中心、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

引进国家级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相关公共技术开发、测试、集成验证平台落户珠三角。

认定以嵌入式软件和工业行业软件开发、验证测试、产业融合孵化为基本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争取列入国家平台资助计划。

制定出台公共服务平台认定标准及相关扶持政策,争取成为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4.布局发展特色软件产业。

引导广州、东莞、深圳、珠海重点发展面向智能电子等产品的高端嵌入式软件业,中山、江门、肇庆、佛山、广州、惠州重点布局发展支撑家电、家具、五金、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业,将珠三角地区建成全国“两化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基地落户,更多优秀软件企业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企业。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四)培育数字媒体内容、数字设计和文化创意、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物联网、云计算五大新型信息服务产业。

思路:

通过培育应用环境,加强产业链合作,加快基地建设,布局支撑体系等多种手段并用,加快培育壮大数字媒体内容、数字设计和文化创意、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物联网、云计算五大新型服务产业。

目标:

到2012年,数字媒体内容、数字设计和文化创意、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云计算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建成一批面向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的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示范平台。

打造全国重要的数字家庭产业基地。

完善广州、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功能。

数字出版业务收入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20%。

物联网产业实现“四个一千”目标,即产值超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发明专利申请和标准超过1000项、机器对机器应用终端数量超过1000万台。

措施:

1.培育数字媒体内容业集聚园区和龙头企业。

建设高起点、高水平、规模化的数字媒体内容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

加快实施数字出版八大核心工程,大力推进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

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与新闻出版等内容提供商合作,创新数字媒体内容运营模式。

加快建设广东数字出版、音乐创意、网游动漫三大国家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广东数字出版产业联合会作用,扩大和深化数字出版产业链战略合作,形成一批立足自主创新、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影响广泛的引领产业发展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

加快传统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大对各大媒体集团、腾讯、网易、a8音乐、迅雷等企业的支持力度,做优做强数字出版、数字影音、网游动漫等新兴产业。

支持珠三角各市加快推进互动数字电视及相关内容业务发展。

(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文化厅、广播电影电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等,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2.建设发展数字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基地。

依托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数字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建立产学研联合、产业链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数字设计服务产业战略联盟,发展设计外包业务服务模式,促进专业数字设计服务企业规模化成长。

制定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以及扶持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以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载体,集聚文化创意企业,大力发展数字化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产业。

珠海、中山着力创建以数字娱乐、游戏游艺等为优势产业的特色软件产业基地。

(省文化厅、新闻出版局、省经济与信息化委、科技厅,有关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3.建设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平台。

依托电子政务畅通工程、网络民生民情工程,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机制,推进人口、地理、医疗、社保等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支持企业建设和运营便民信息服务平台。

继续实施“信息兴农”工程,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构建服务农村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贸易、农村管理、劳动力转移、农民生活等各领域的应用。

依托佛山南海全力打造全国网络民生民情应用示范区。

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依托国家北斗卫星综合示范工程和高分卫星遥感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应用与维护项目。

建设空间地理公共信息数据库,发展卫星导航、电子地图等信息服务,促进与互联网、手持终端、嵌入式软件的紧密结合。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农业厅、知识产权局)

4.开展物联网规模应用试点示范。

利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服务业等专项,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扶持物联网重点项目应用试点和示范。

建设以广州、深圳为轴心的传感网、RFID、嵌入式技术应用产业基地,建设广州、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

推进广州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珠海软件与数字娱乐产业专业化园区等率先开展工业智能生产、交通物流、电网、金融、医疗卫生等领域物联网应用示范。

广州依托白云机场和广州港,抓好电子标签RFID重大专项。

深圳加快物联网应用服务,率先在现代物流、口岸进出口货物监管、汽车网络等领域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

争取珠三角建成国家物联网试点示范区。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

5.布局云计算中心发展云服务。

积极参与国家云计算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推广,开展电子政务、金融、在线支付、电子商务、医疗、网络动漫、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云计算试点示范应用,积极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云计算服务。

争取国家相关优势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落户。

推动云计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国家相关重大科技专项。

争取珠三角建成国家云计算试点示范区。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支持云计算中心和“公共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广州加快超级计算项目、云计算中心建设。

深圳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建设和超算中心云计算平台市场推广,支持阿里巴巴建设深圳商业云计算研发中心,金蝶友商网开展软件在线服务(SaaS)。

珠海、东莞、佛山加快云计算中心建设。

推广中科院肇庆超级计算中心服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有关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省现代信息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在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方面的作用,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制定加快产业发展的重大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落实各项相关政策,定期组织发布重点项目并落实牵头部门负责推动。

珠三角各市根据本方案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落实相关责任。

相关考核工作纳入落实省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考核范围,对于跨地区跨部门的事项实行联动考核,及时调整完善考核指标。

各相关单位每半年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报送实施方案进度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制定省现代信息服务业重点园区、企业、产品的认定办法和相应扶持政策;抓紧编制《广东省电子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落实国家进一步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本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应用促进计划等产业政策。

省发展改革委将现代信息服务业作为制订《广东省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和产业目录》的重要内容。

省财政厅支持为中央财政扶持的省内软件和信息服务重大项目安排配套资金。

税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并制定完善具体操作办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有关单位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优势领域相关技术标准制订。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文化厅等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相关产业发展基金和重大专项资金支持。

省技术创新、高新技术、省部产学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省文化产业发展等专项等突出支持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以领军企业或主体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项目,以及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招商引资引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

鼓励各地市有关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本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文化厅、国税局、地税局)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相关部门以及珠三角各地市,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现代信息服务企业落户。

省外经贸厅会有关部门制订鼓励国际优秀现代信息服务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广东,给予购地建设、购买或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相应资金补助的具体办法。

(经济和信息化委、外经贸厅,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四)建立行业统计体系。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会同省统计局等部门研究制定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和相关指标体系,建立全省数据定期发布体系和共享平台。

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产业基地园区加快开展产业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定期报送产业运行数据。

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行业协会在产业宣传、产业统计、产业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统计局,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省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博士后专项经费、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经费等要向现代信息服务业倾斜。

制定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切实解决中高端人才在户籍、税收、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以新技术、新模式的基础知识为重点,在各级部门开展干部培训,提高广大干部推动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通过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千百十工程”和高层次人才访学研修计划等人才计划,加强对现代信息服务业领域科研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支持计划的作用,吸引一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继续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工程”,提高企业薪酬管理水平。

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托产业园区、高校和企业,设立现代信息服务业人才培训中心和服务平台,加强对中高端人才培育。

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现代信息服务企业联合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推动省内重点高校开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附件:

1、2012年主要目标年度分解表

2、2012年地市无线宽带覆盖率目标年度分解表

3、2012年地市软件业务收入主要目标年度分解表

4、2012年地市产业发展目标分解表

5、2012年软件服务业园区主要目标年度分解表

6、工作任务分工表

15

附件1:

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2年主要目标年度分解表

序号

主要目标

到2012年目标值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年均增长率%

监测落实

负责部门

1

软件业务收入(亿元)

3412

1063.2

1504.5

1975.1

2370

2844

3412

20%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

电信业务收入(亿元)

1099.3

902.8

991.6

981.4

1016.4

1057.1

1099.3

4%

省通信管理局

3

广电业务收入(亿元)

204

101.6

119

127.4

149

174

204

17%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4

数字出版业务收入(亿元)

290

100

150

200

240

290

20%

省新闻出版局

6

广播覆盖率(%)

99

97

97.1

97.5

97.5

98

99

0.39%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7

电视覆盖率(%)

99

97.2

97.4

97.7

97.7

98

99

0.34%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10

国家级软件名城(个)

2

-

-

-

-

2

2

-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11

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个)

2

-

-

2

2

2

2

-

省外经贸厅

序号

主要目标

到2012年目标值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年均增长率%

监测落实

负责部门

12

年产值超十亿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园(个)

4

-

-

3

3

4

4

-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13

年产值超百亿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园(个)

3

-

-

2

2

2

3

-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14

年产值超千亿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园(个)

2

-

-

1

1

1

2

-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附件2:

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2年地市无线宽带覆盖率目标年度分解表

单位:

2012年目标值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监测落实

负责部门

珠三角

70%

50%

65%

68%

70%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广州市

82%

60%

78%

80%

82%

广州科技信息局

深圳市

84%

60%

82%

83%

84%

深圳科工贸信委

珠海市

74%

50%

68%

73%

74%

珠海科工贸信局

佛山市

84%

60%

81%

82%

84%

佛山信息产业局

惠州市

71%

50%

65%

68%

71%

惠州经济和信息化局

东莞市

84%

60%

80%

82%

84%

东莞经济和信息化局

中山市

80%

60%

75%

78%

80%

中山经济和信息化局

江门市

75%

50%

68%

70%

75%

江门经济和信息化局

肇庆市

52%

30%

43%

48%

52%

肇庆经济和信息化局

附件3:

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2年地市软件业务收入主要目标年度分解表

单位:

亿元

到2012年目标值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年均增长率%

监测落实

负责部门

广州市

1401

149.18

247.19

582.20

781

1039

1401

34%

广州科技信息局

深圳市

2187

813.45

1165.77

1265.85

1519

1823

2187

20%

深圳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