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93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样品来源

  实验室空气

  药品

  氢氧化钠,牛肉膏,蛋白胨,琼脂粉,Nacl。

  耗材

  培养基无菌水,石棉网,电炉,酒精灯,培养皿,三角瓶,500ml烧杯,玻璃棒,超净工作台,Ph试纸。

  方法

  取样

  采集实验室空气样本

  制作培养基

  在500ml烧杯内加水200毫升,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做记号,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加入琼脂,不断搅拌以免粘底。

停止加热后冷却,加入配置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后倒入三角瓶。

  高压灭菌

  将培养皿和三角瓶用报纸及绳包装后,利用高压灭菌锅将培养皿和装有培养液的三角瓶高压灭菌,121度维持20分钟.

  分装培养液及加入样本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三角瓶中的培养液分装到6个培养皿当中,等培养皿中培养液冷却凝固,将其中三个加入实验室中的空气样本,二个加入超净工作台空气,一个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A,实验组B贴标签做记号,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革兰氏染色,观察其种类,形态

  将培养好的带有微生物菌落的培养基拿出,取干净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无菌蒸馏水,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红,待冷却后从斜面挑取少量菌种与玻片上的水滴混匀后,在载玻片上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利用高温,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钟,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初染:

用结晶紫染色1min后水洗,吸干。

媒染:

加碘液1min后水洗,吸干。

脱色:

用脱色液脱色30s,水洗,吸干。

复染:

用番红

  复染3min,水洗,吸干。

待标本片干后置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发现目标物后用油镜观察,注意细菌细胞的颜色。

  2.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

  图1图2

  图3图4

  图

  5

  图6

  分析

  此次实验实验目的基本完成,但仍存在一些误差。

本实验采取1个培养基无菌作为对照组,另外5个作为实验组,3个采用实验室空气,2个采用超净工作台空气5个实验组中,有一个培养皿没有生长出细菌,由于倒培养基操作时培养液倾倒过少,导致无法满足细菌生长代谢繁殖的所需能量。

如图四,是培养皿中长出的细菌,经查询,此细菌为呼吸道内的杂菌,由于操作时操作者不慎咳嗽将菌注入培养皿中。

如图6使用革兰氏染色法,但镜下观察有重叠现象,制片时为彻底打散细菌。

  3.讨论

  本实验除了略微操作失误以外,其他良好,经讨论,我们认为无菌操作时十分重要的,本实验操作简单,步骤清晰,答题没有改动的地方,但在其中一个操作过程中,把培养皿直接放在教室中和超净工作台上是不可取的,导致上述分析中的

  失误。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无菌操作。

  3.参考文献

  .《公共场所空气的微生物检测报告》孙艳萍

  .《图书馆内外空气微生物检测及资源保护》王伯秋

  .《基础生物学实验技术》主编:

陈永富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XX

  微生物实验报告

  一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微生物

  3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原理

  实验材料:

  1土样溶液,无菌生理盐水

  2取液器(1000μL一支,100μL一支),培养箱,培养皿(12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1000μL无菌吸头若干,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

  实验步骤:

  A培养基的制备(已提前制备好)

  B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作如下实验

  1取三个平板,用100μL的取液器分别吸取100μL的河水、豆浆、豆奶,均匀加在三个培养基上,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2再取三个平板,三个同学分别用手指(未洗过)在培养基上涂抹几秒钟,一个同学对应一个平板。

  3再取一个平板,其中一个同学将手用肥皂洗过后,再在培养基上涂抹。

  4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一个同学对着培养基咳嗽,使口腔中的气流和飞沫落到培养基上。

  5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在空气中放置10min左右,关上皿盖。

  6将上述9个平板放置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C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1采土样,制备土壤稀释液(已准备好)

  2取三个平板,每个培养基上用取液器添加100μL的土壤稀释液,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3将平板依旧放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D菌落计数

  培养24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量。

其中,土样中的微生物含量可用以下式子计算

  土壤中的细菌含量(个/g土壤)=菌落平均数×

10×

稀释倍数

  实验结果及数据:

  实验结果如附图。

  开盖10min手指直接按压

  手指直接按压手指直接按压

  1号的手指经肥皂洗后按压对着培养基咳嗽

  豆奶河水

  土壤溶液土壤溶液

  豆浆土壤溶液

  实验讨论及感想:

  1根据你对周围环境中微生物存在的观察,你认为无菌操作要注意什么?

  在进行无菌操作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始终在明火旁边操作,既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

因为在明火旁边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操作器具中的概率。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让讲究饮食和生活卫生?

  生活中,剩菜剩饭应该存放在冰箱内或是干燥低温处,尽量避免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环境。

  3试解释夏天时煮好的饭如果放在锅中保持盖着锅盖不动,不容易变质,而一旦盛在碗里饭就容易变质,如果是吃剩的剩饭就更容易变质的原因。

  煮好的饭由于高温,本身含有的微生物被杀死,保持盖着锅盖不动,外界的微生物难以进入,但是一旦盛在碗里,抑或是吃剩的剩饭,由于跟空气直接接触,大量微生物会在其表面生长繁殖,导致其变质。

  4根据实验结果,试从微生物的角度批驳“洁癖行为”。

  完全的洁癖行为是不存在的。

就算东西收拾的再干净,也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依然停留在器具表面,无法完全清除掉,所以,“洁癖行为”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二固定化酵母细菌发酵啤酒实验与酸奶制作

  1了解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方法和意义

  2了解酵母发酵产生啤酒的过程

  3学习酸奶制作方法

  4了解纯种发酵和传统发酵在无菌操作方面的区别

  1无菌滴管,无菌封口膜封好的100ml三角瓶

  2发酵培养基:

100ml8%-10%的麦芽汁装于250ml三角瓶中

  3浓度为%的海藻酸钠溶液5ml,灭菌

  4浓度为%的CaCl250ml,灭菌

  5浓度为%的无菌生理盐水,5ml

  6袋装巴氏消毒的牛奶,

  7啤酒菌种:

啤酒酵母

  8酸奶菌种:

市售酸奶

  A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啤酒

  1菌体培养:

将培养了24h的新鲜斜面菌种接种于三角瓶中培养。

  2细胞固定化:

在预热至35℃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2ml预热至35℃的酵母培养液,混合均匀,以无菌滴管(离液面5cm以上,离液面太近无法制得凝胶珠)缓慢而稳定的滴入CaCl2溶液中,即可得到直径约为3mm左右的凝胶珠。

注意无菌操作。

钙化30分钟左右。

3固定化细胞发酵啤酒:

在无菌玻璃棒的帮助下倒掉CaCl2溶液,将生理盐水倒入制得的固定化好的酵母细胞的瓶子中,洗一次凝胶珠,倒掉生理盐水。

将100ml发酵培养基(麦芽汁)倒入制得的固定化小球的瓶子中,用无菌封口膜封好瓶口。

20-28℃静置培养24h。

  4放置在4℃的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品尝啤酒。

  B制作酸奶

  1取1000ml鲜奶搅拌煮沸消毒,加白糖60g搅拌溶解,乘热分装到干净无菌的100ml三角瓶中,用无菌封口膜封好瓶口。

让其自然冷却(冷却中最好能摇晃三角瓶2-3次,以免乳脂结皮)。

用洁净的封口膜将三角瓶口盖住。

冷至40℃(不烫手)时,取市面上销售的未经过灭菌的原味酸奶按5%(体积分数)比例倒入溶解好的糖的牛奶中,摇匀。

  2或直接把是受经过巴氏消毒的“无抗牛奶”分装到干净无菌的100ml三角瓶中,加入6%(质量分数)白糖,摇晃确保使糖分充分溶解,取市面上销售的未经过灭菌的原味酸奶按5%(体积分数)比例倒入溶解好糖的牛奶中,摇匀。

三角瓶可用一次性纸杯或塑料杯代替,封口膜可用白纸代替。

  3在42℃的情况下,三角瓶(纸杯或塑料杯)静置发酵培养6-8h(如果用纸杯盛牛奶,白纸封口,由于传热慢,需要发酵10-12h)。

牛奶变为不流动的酸奶时,停止发酵。

4置于4℃的冰箱中24h以上,待冷却老熟后便得到酸奶。

  5品尝酸奶。

  实验附图

  我制作的酸奶

  实验讨论及心得

  1谈谈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意义。

  固定化技术就是将生物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的基质上。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能多次使用菌体的特点,简化了操作步骤。

  2试述纯种发酵和传统发酵在无菌操作方面的差异。

  纯种发酵对无菌操作的要求较高,因为是在成分单一的发酵基质中,仅接入一种微生物,通过对该种微生物的培养,得到纯度较高的单一性产物,所以对无菌操作的要求也较高一些。

  3为何有的同学用无菌滴管把海藻酸钙与酵母菌混合液滴加入CaCl2溶液时,未得到凝胶珠,而得到了不规则形状的固体?

  可能是在滴加的时候没有保证逐滴加入,使得大量的混合液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不规则形状的固体。

  4在制作酸奶时,为什么要使用“无抗奶”作为原料?

  “无抗奶”即不含抗生素的牛奶,在制备酸奶的时候,如果不使用无抗奶的话,牛奶中含有的抗生素会杀死原味酸奶中的乳酸菌,导致无法正常发酵,也就无法制成酸奶。

  实验室微生物检测报告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

1、1、2溶液和试剂无菌水。

  1、1、3仪器和其他用品

  灭菌棉签,试管架,煤气灯或酒精灯,记号笔和废物缸等。

  1、2步骤和方法

  1、2、1培养基的制作1、2、1、1称量

  制作十二个肉高蛋白琼脂平板,约需要称量水200ml,蛋白胨2g,氯化钠1g,牛肉膏,琼脂3~4g。

1、2、1、2熔化

  按上述顺序将材料分别放到一大烧杯中混合加热至其熔化。

1、2、1、3调节PH值

  待琼脂熔化后,调节溶液PH至~。

1、2、1、4转移灭菌

  将溶液从烧杯中转移至锥形瓶中,塞上棉塞加牛皮纸包裹后同洗净的培养基和放有棉塞的试管一同放入高压灭菌锅里,灭菌20min左右。

1、2、1、5接种

  最后,将锥形瓶中溶液在酒精灯火焰旁转移至灭菌后的培养皿中,等待其冷却固定后便可接种。

  1、2、2微生物的获取和接种1、2、2、1编号并保留空白

  将做好的十二个培养基分别编号1~12,保留其中第一个作为空白对照。

1、2、2、2分梯度制作空气培养基

  按时间顺序每隔五分钟打开9、10、11、12号培养基,分别是18:

10,打开9号培养基,18:

16,打开10号培养基,18:

21,打开11号培养基到18:

29合上培养皿,12号培养基大约18:

26打开,9、10、12号培养基一直到实验结束才合上。

  1、2、2、3接种环境中微生物

  将第9号培养基打开后使用灭菌处理后的棉棒沾一下地面,再在火焰旁在2号培养基上按一下,之后分别使用同样的方法,用无菌棉棒获取了实验台、纸币、口腔、自来水和手指上的微生物,培养基编号分别为3、4、5、7、8五个,6号培养基直接将一根头发放到培养基上;

在以上过程中,分别按顺序打开10、11、12三个培养基,使其均暴露于空气中,时间从短到长分别是12、11、10、9号培养基。

  1、2、3微生物恒温培养

  将十二个培养基均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37°

C条件下恒温培养两天左右,即可进行观察。

  1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表1实验室和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恒温培养结果统计表

  2、2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地面上的微生物种类自然是最多的,而且数量庞大,其菌落表面粗糙,可见有很多无荚膜的种类存在,比较混杂;

实验台虽然数量明显不如地面,但其种类却也很多,菌苔中间薄周围厚,猜测微生物正在扩散中;

像口腔、纸币、自来水、手指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只是数量明显较少,而且种类比较单一,但基本上都有乳白色的菌落,所以猜测有放线菌存在,只是暂时无法确定;

而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但是数量只能说短时间内的并不多,但根据实验时间的增长,微生物的数量也迅速的增加,可以看出我们平时所在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是非常丰富的,微生物无处不在,另外,有很多乳白色、黄色、橘黄色的菌落,所以应该有放线菌,但其他颜色的不知,在形状上,有成环状和放射状的菌落猜测是因为扩散造成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