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36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终附_.doc

附件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

操作步骤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的满分为1000分;

2、根据“打分表中的评价内容”确定各个三级指标的得分,如有不详尽的地方,请参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实施细则”;

(1)明确企业是否有以下判定与否决条件,如有降级情况按照打分表中的说明进行降级处理;遇到打分表中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的情况,则其他指标不予评价,直接算作最低级别;否决条件及判定条件的汇总情况如下表所示:

否决条件与判定条件

否决事项

否决标准

备注

安全管理标准化

未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

 A类企业否决条件

安全事故记录

近3年生产厂区发生过较大以上事故或社会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的。

现实安全隐患

现场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

使用单位存在重大问题

1、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C类企业直接判定条件

2、未办理使用登记

3、使用报废的特种设备

4、使用存在故障、异常情况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

5、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6、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

7、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2)“设备因素”的打分表是单台设备的得分,一类设备的总体得分采用短板加综合原则,详细准则请参照打分表中机的因素中的操作步骤;

(3)“设备部分”的总体得分为各类设备得分与其权重乘积之和。

(具体计算方式参照机的因素的操作步骤)

3、将“人、环、管”三个因素各指标的最终得分相加,再加上设备部分的总体得分,得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的整体得分。

4、根据得分情况确定企业的等级。

(本课题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为A、B、C三类,A类企业风险最小、B类次之、C类为风险最大的企业,需要重点监管)具体的分类标准和步骤如下:

(1)确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类别认定标准

(由于地区差异比较大,具体各类企业的认定标准,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对分数进行相应调整)

A类企业认定标准:

A类企业综合考核得分在900分以(包含900分)上且没有出现直接判定条件中的任一情况。

B类企业认定标准:

B类企业综合考核得分在700(包含700分)分以上900分以下。

C类企业认定标准:

C类企业综合考核得分在700分以下,或者出现C类企业直接判定条件中的条款。

(2)分析“人、机、环、管”四个大因素的总体得分,如果某项得分在其得分的60%以下(人87分以下、机207分以下、环42分以下、管264分以下),则直接调为C级。

联系人:

江书军

电话:

15801524338

1、人的因素(145分)(详细内容请参照实施细则)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人的因素

专业技能

作业人员持证率

--所有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则为37分;

--存在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的情况,则为0分。

工作经验

作业人员工作经验

--具备相关岗位3年及3年以上工作经验,则为(18-26]分;

--具备相关岗位1年以上3年以下工作经验,则为(10-18]分;

--具备相关岗位工作经验1年以下的,则为[0-10]分。

安全教育培训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情况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档案完整,全部作业人员按规定每年进行再培训,按计划开展日常培训教育活动,培训记录完整,则为(35-50]分;

--制定培训计划不完整,培训档案不完整,部分作业人员存在未按规定参加再培训情况,未能按计划及时开展日常培训教育活动,培训记录不完整,则为(20-35]分;

--未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档案,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再培训,无培训记录,则为[0-20]分。

工作强度

劳动强度

--岗位劳动强度为轻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8小时工作日];则为(8-10]分;

--岗位劳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8小时工作日);则为(6-8]分;

--岗位劳动强度为重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8小时工作日);则为(4-6]分;

--岗位劳动强度为“很重”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8小时工作日);则为[0-4]分。

工作态度

“三违”情况

--年均“三违”次数在10次及以上,则为[0-8]分;

--年均“三违”次数在5--10次,则为(8-15]分;

--年均“三违”次数在5次以下,则为(15-22]分。

3、环境因素(70分)(详细内容请参照实施细则)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

自然条件

--恶劣,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所处地区地震、泥石流、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级恶劣气候发生频繁;则为1分;

--良好,几乎不会发生上述恶劣自然条件;则为3分。

社会影响

--特别重大影响,则为[0-3]分;

--重大影响,则为(3-6]分;

--较大影响,则为(6-9]分;

--一般影响,则为(9-11]分。

内部环境

企业生产(经营)类别

--使用单位以特种设备为主要生产工具,则为[0-3]分;

--使用单位以特种设备为辅助生产工具,则为(3-6]分;

--使用单位不以特种设备为生产工具,则为(6-8]分

安全文化建设

--好(根据企业规模建立了适应的安全文化制度);则为(20-30]分;

--中(进行了一定的安全文化建设,但没有达到企业规模的要求);则为(10-20]分;

--差(没有按照企业规模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则为[0-10]分。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好(根据企业规模进行了适应的安全信息化建设);则为(12-18]分;

——中(进行了一定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没有达到企业规模的要求);则为(6-12]分;

——差(没有按照企业规模进行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则为[0-6]分。

4、管理因素(440分)(详细内容请参照实施细则,并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管理因素

组织机构健全程度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好(根据企业性质及规模设置了适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则为(6-8]分;

--中(对安全管理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设置但没有达到企业性质及规模的要求);则为(3-6]分;

--差(没有按照企业性质及规模进行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则为[0-3]分。

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有层层分解落实的安全管理责任书或安全承诺书,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并有效执行;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并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则为(17-25]分。

--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企业安全生产能够进行有效的考核,安全工作会议基本上能够及时召开,但会议记录不完整,则为(9-17]分。

--未能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人员未能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未能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无会议记录或会议记录混乱,则为9分及以下。

(出现此类情况,不能进入A类企业)

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使用登记制度及执行情况

--好(根据企业性质及规模制定了适应的使用登记制度并进行了有效执行);则为(5-7]分;

--中(制定了使用登记制度,但制度的完备性不够或执行有欠缺);则为(3-5]分;

--差(没有制定使用登记制度,设备未按规定进行登记];则为[0-3]分。

(出现此类情况,直接作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定期检验制度及执行情况

——使用单位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定期检验检测计划,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如期实施;提供齐全的检验资料,并对检验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检验后,对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或存在问题的特种设备,已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达到使用要求的,要及时办理有关注册、变更手续;则为(30-45]分。

——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但根据使用单位自身特点制定定期检验检测计划;提供的检验资料基本齐全,有书面的定期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存在问题的特种设备基本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为(15-30]分。

——未能制定完善的定期检验计划,存在超期未检的设备或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设备;则为15分及以下。

(出现此类情况,直接作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安全检查制度及执行情况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做到专职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制定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计划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操作者在工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倒班生产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安全检查制度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则为(13-19]分。

——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但制定有完善的安全检查计划,且基本能够有效实施;制定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计划,检查记录基本完整;安全管理人员基本能够做到开展不定期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能够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则为(7-13]分。

——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检查计划,安全检查工作未能及时开展,且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处理;则为7分及以下。

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及执行情况

—制定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编制维护保养计划并有效实施;维护保养记录完整并及时填写;则为(30-45]分。

—无日常维护保养制度,但制定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维护保养记录内容不完整、数量不齐全或存在补填现象;为(15-30]分。

——无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和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无维护保养记录;则为15分及以下。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技术档案做到每台一档;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档案的保管检查制度,每年年底全面检查、清理一次,做到帐档一致,并做好完整的记录;安全技术档案完整;则为(3-4]分。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未能形成制度性文件;基本上能够做到每台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基本完整(内容欠缺在3项及以下),则为(2-3]分。

——安全技术档案欠缺较多(3项以上)或无安全技术档案,则为2分及以下。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及执行情况

——编制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并且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将操作规程放置于操作现场;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则为(80-104]分。

——编制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但不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部分操作规程未放置于现场;操作人员基本能够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则为(60-80]分。

——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编制不完全;未能将操作规程放置于现场;则为60分及以下。

特种设备管理台账

——能够做到一设备一台账;台账内容完整,填写正确、及时;则为(3-4]分。

——基本能够做到一设备一台账;台账内容基本完整,填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则为(2-3]分。

——无设备管理台账,则为2分及以下。

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及执行情况

——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明确组织、时间、人员、内容范围、方法与技术、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完整的评定报告;根据评定报告结果实施奖惩制度并有完整记录;则为(4-6]分。

——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基本上能够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评定,但评定报告内容不齐全,缺少元素内容或支撑性材料;奖惩制度基本能够执行且记录存不完整;则为(2-4]分。

——没有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未能开展实施奖惩计划;则为2分及以下。

预防与改进措施及执行情况

隐患排查与整改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制定完善的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按照方案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并有完整记录;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对排查出的隐患能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消除隐患;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及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则为(50-76]分。

——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制定较为完善的隐患排查方案;依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并有较为完整的记录;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但未登记建档;对排查出的隐患基本能够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未整改到位的隐患有可行的监控措施;对隐患治理完成后未能及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则为(25-50]分。

——未能制定隐患排查方案,现场检查中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则为25分及以下。

(此类情况作为最高级别的否决条件)

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按相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工具完好率100%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则为(16-23]分。

——未能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基本上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无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的专兼职救援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工具基本完好;对应急救援预案未能定期及时做出修订和完善;则为(8-16]分。

——未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设施、装备、工具短缺;则为8分及以下。

应急演习

——组织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体系的有效性;对演练效果及时做出评估,根据演练效果,修订、完善应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援预案;保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则为(14-21]分。

——未能定期及时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对应急演练效果不能及时做出评估并完善、修订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演练记录不完整;则为(7-14]分。

——未能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无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则为7分及以下。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事故管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资料完整;在全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并实施有效监控;则为(28-40]分。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不完整;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不够准确;重大危险源档案资料不完整;未能在全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重大危险源安全防范技术和监控措施不完整;则为(14-28]分。

——未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对特种设备未能进行危险源评估和辨识;无重大危险源档案资料;则为14分及以下。

事故管理

——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明确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容;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建立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程序;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进行登记管理;事故处理过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则为(8-13]分。

——建立事故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不完整;未能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未能及时有效的建立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程序;编制的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不完整或与事实存在一定偏差;事故登记管理存在遗漏;事故处理过程未能完全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则为(4-8]分。

——未建立事故管理制度;对事故未能进行登记管理;没有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则为4分及以下。

2、机的因素(345分)(详细内容请参照实施细则)

机的因素的得分计算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1)确定机的因素各三级指标权重。

课题组经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设备因素各三级指标权重如下表所示: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锅炉

设备类别

0.136

起重机械

设备类别

0.093

使用年限

0.073

使用年限

0.073

安全附件

0.153

安全保护装置

0.509

定期检验结果

0.328

定期检验结果

0.325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0.260

客运索道

设备类别

0.086

财产损失

0.05

使用年限

0.568

压力容器

设备类别

0.081

安全保护装置

0.288

使用年限

0.052

定期检验结果

0.058

安全附件

0.158

大型游乐设施

设备类别

0.101

安全状况等级

0.251

使用年限

0.069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0.373

安全保护装置

0.556

财产损失

0.085

定期检验结果

0.274

压力管道

设备类别

0.077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设备类别

0.114

使用年限

0.055

使用年限

0.541

安全附件

0.165

安全保护装置

0.279

安全状况等级

0.267

定期检验结果

0.066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0.353

财产损失

0.083

电梯

设备类别

0.064

使用年限

0.056

使用场所

0.137

安全保护装置

0.438

定期检验结果

0.305

(2)计算单台设备得分

单台设备得分计算方式为,各类设备的三级指标的得分与其权重的乘积:

例如:

一个单位的某台锅炉的三级指标得分情况如下: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得分

锅炉

设备类别

300

使用年限

260

安全附件

345

定期检验结果

345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200

财产损失

300

依据

(1)给出的八大类设备三级指标的权重,锅炉三级指标的权重为:

(0.136,0.073,0.153,0.328,0.26,0.05)

则该台锅炉的得分为:

300*0.136+260*0.073+345*0.153+345*0.328+200*0.260+300*0.05=292.7。

(3)计算一类设备的得分

一类的得分采用短板加综合原则,即如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一台锅炉的综合得分小于其应得分的60%,则该单位的锅炉整体得分为得分最低的那台锅炉的得分,如果该单位所有锅炉的得分都大于其应得分的60%分,则该单位的锅炉得分为所有锅炉得分的算术平均;例如,一个单位有5台锅炉,其单台锅炉的得分(根据权重计算结果,设备因素方面的总体得分为345分,占满分1000分的34.5%)情况为:

(320,330,190,210,340),由于第三台锅炉得分190<345*60%=207,因此该单位锅炉的整体得分采取短板原则,为190分;相反,如果某一单位的5台锅炉的得分为(320,330,210,210,340),则该单位的所有锅炉得分都没有达到短板界限,则该单位的锅炉得分为所有锅炉得分的算术平均,为:

(320+330+210+210+340)/5=282分。

(4)计算各类设备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中所占权重

1)明确企业的类别,确定权重指数

由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涉及行业的范围广,各个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各单位的不同特种设备所占权重也有所区别,为此,我们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分别设置权重对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的综合得分进行处理。

为此,课题组将机的因素的得分分为四个方面:

以客运索道及大型游乐设施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非承压类生产制造单位和“非承压类非生产制造单位”。

由于不同单位的使用单位存在的特种设备的种类不同,因此,本课题采用将以上四类单位的权重进行指数化,以解决有的单位没有某一类特种设备的情况,依据四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权重得出以上四种设备的权重指数如下表所示:

以客运索道及大型游乐设施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

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

非承压类生产制造单位

非承压类非生产制造单位

锅炉

3

3

17

16

压力容器

1

3

12

9

压力管道

1

3

13

9

电梯

1

1

13

27

起重机械

1

1

20

19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5

1

26

19

客运索道

27

大型游乐设施

27

2)计算该单位各类特种设备所占权重

假设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用i类特种设备,则第i类特种设备的权重为;第i种特种设备的权重指数为,则:

例如,一个“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该单位的特种设备类别为: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四类,则不同类别的特种设备的权重为:

锅炉权重=锅炉的权重指数3/四类设备权重之和(3+3+3+1)=3/10=0.3。

同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的权重分别为:

(0.3,0.3,0.1)。

(5)计算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备因素的整体得分

一个单位设备因素的整体得分为:

各类特种设备的得分与其权重的乘积。

例如:

在上面例子中,该单位有四类特种设备,假设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的得分分别为:

(310,288,340,245),通过步骤(4)可得,其不同类设备的权重为:

(0.3,0.3,0.3,0.1),则该单位设备因素的整体得分为:

310*0.3+288*0.3+340*0.3+245*0.1=305.9。

机的因素打分表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锅炉

设备类别

——A级锅炉:

不限,则为200分及以下;

——B级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2.5MPa的蒸汽锅炉,则为(200-250]分;

——C级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0.8MPa且额定蒸发量≤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120℃的热水锅炉,则为(250-300]分;

——D级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0.1MPa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热功率≤2.8MW的热水锅炉,则为(300-345]分。

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在15年及以上,则为[0-200]分;——设备使用年限在10--15年,则为(200-250]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10(含10年]年,则为(250-300]分;——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及以下,则为(300-345]分。

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安全附件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280分;

——未安装安全附件,则为0分。

(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定期检验结果

——合格并允许运行:

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345分;

——整改后运行:

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整改后合格可以运行,则为300分;

——限制条件运行:

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220分;

——不合格,不允许运行:

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