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39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doc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因素的识别和控制,对环境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要求,以及对公司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及控制活动。

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影响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判定及评分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新海石化集团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判定。

3术语和定义

3.1环境

组织从事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得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变化。

3.4污染预防

旨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操作惯例、材料或产品的应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4职责与权限

4.1分管副总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方案的批准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资源落实。

4.2安环部负责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项目组负责组织对本项目环境因素的识别、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制定并实施控制方案。

4.3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活动区域内环境因素的识别、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提出并实施控制方案。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环境因素识别

5.1.1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生产装置区、办公楼、食堂、化验室、仓库、装卸车区内所有设备、设施、进入场所的人员行为,均列为环境因素识别范围。

具体包括:

废气排放;粉尘排放;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能源、资源消耗;潜在的泄漏;潜在的火灾、爆炸;噪声的排放及光污染;其他。

5.1.2识别方法

采用“调查表法”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各部门可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项调查、现场观察等方式收集信息,提出环境因素并分析评价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5.1.3识别要求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

5.1.3.1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例行的作业活动状态);异常状态(非例行的活动,如开停工状态);紧急状态(合理预见,但不能预见何时何地发生,如火灾、爆炸、洪水、雷击等事故)

5.1.3.2三种时态:

过去;现在;将来。

5.1.3.3七个方面: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废物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资源能源的消耗;其他环境问题。

5.1.4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5.1.4.1安环部将“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附录1)印发放到各部门;

5.1.4.2各部门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对本部门的活动、场所、生产、服务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填写识别与评价表;

5.1.4.3各部门完成环境因素识别后,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车间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5.1.4.4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打分法对各环境因素打分,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填好识别与评价表交安环部;

5.1.4.5安环部对各部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进行统计、汇总制定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1.4.6分管副总批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安环部印发至各部门;

5.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5.2.1评价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环境影响的范围、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

b环境法律,法规遵循情况;

c相关方关注程度。

5.2.2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包括:

5.2.2.1是非判断法: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环境因素,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a违反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污染物指标偏高等);

b使用国家法规或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或限制替代使用的物质(如使用淘汰的工艺、设备等);

c属于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废物(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内污染物等);

d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如化学品意外泄漏、火灾、环境设备故障或人为事故的排放);

e环保主管部门或组织的上级机构关注或重要控制的环境因素;

f损坏自然资源且不易恢复的。

5.2.2.2打分法:

5.2.2.2.1按表1的项目、程度分别打出分值。

表1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分值

序号

项目

程度

分值

a

影响的范围

企业范围以外

5

企业范围以内

3

车间范围以内

1

b

发生的频率

持续发生

5

经常发生

3

偶尔发生

1

c

影响的程度

环境影响严重

5

环境影响较重

3

环境影响一般

1

d

持续的时间

影响持久

5

影响持续数日

3

瞬时(短暂)

1

e

相关方关注程度

相关方极度关注

5

相关方一般关注

3

不甚关注

1

5.2.2.2.2根据以上5项得分,总分∑=a+b+c+d+e≥15分时,则可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5.2.3评价环境因素程序:

5.2.3.1评价环境因素首先采取是非判断法;

5.2.3.2当用是非判断法不能准确确定时,采用打分法。

5.3环境因素的更新

5.3.1环境因素应定期识别、补充和更新,一般情况下,每年年初由安环部组织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和评价。

5.3.2发生以下情况导致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应立即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a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b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

c公司的方针目标发生变化,或管理评审确定需要更新的内容;

d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新的要求或发生环境事故后;

e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

5.3.3凡新建项目均须识别、评价环境因素。

5.4重要环境因素控制

5.4.1针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方案。

方案中须明确:

责任部门、责任人、地点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控制的措施。

5.4.2对重要环境因素实行分层管理和控制,其中:

安环部根据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整体管理水平及技术、财务可行性,组织制定《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各部门根据各自评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编制车间级《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5.4.3定期进行检查,安环部每月检查一次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各部门每月进行一次重要环境因素检查。

6相关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记录控制程序》

《相关方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第8页共8页

附录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序号

产品

活动

服务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评价

环境因素得分

重要

程度

影响对象

状态

时态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废物污染

土地污染

噪声污染

资源能源消耗

其他环境问题

正常

异常

紧急

过去

现在

将来

影响范围

发生频率

影响程度

持续时间

相关方关注程度

一般

重要

部门(部门)审核人:

填表人:

审核日期:

填表日期:

附录2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

区域分布

状态

地点

控制措施

说明:

控制措施中指A:

应急准备与响应B:

运行控制C:

目标指标及方案控制

部门(部门):

审核人:

填表人:

审核日期:

填表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