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29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doc

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美辑编译

  结果与讨论(ResultsandDiscussion)是原创性论文的结果部分,是描述由科学实验获得的客观结果以及对此结果的评价性认识,旨在交待做出了什么,据此又能得到什么,使有待实践证明的假说、经过科学思维形成的理论认识得到证实,证明作者提出的假说是合理的、科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结果是研究的直接目标,没有结果,研究就失去依据;讨论是研究的最终目标,没有讨论,结果就停留在表象,研究就失去意义。

  一、内容与结构

  结果与讨论常合并来写,冠以一个总标题(ResultsandDiscussion),也可分开写,有各自独立的标题(Results和Discussion)。

有时还可将“讨论”与“结论”合并为“讨论与结论”或“结论”。

  01

  结果的内容及结构

  结果是论文的依据部分,是科学研究探索的答案,直接决定了研究工作能否成功、研究目标能否实现。

全文的一切分析、讨论由结果引发,一切推理、判断由结果导出,一切结论、结语由结果得出。

结果的内容及结构通常为:

  

(1)结果介绍,指出结果在哪些插图、表格或相关文本表述中列出;

  

(2)结果描述,描述重要的实验或观测结果;

  (3)结果评论,说明、解释结果,并与模型或前人结果进行比较。

  02

  讨论的内容及结构

  讨论是论文的精华部分,对结果进行思考和辩论,给出意见,阐述意义,阐述作者自己的见解,说明与前人结果不同的原因。

重点在于对结果解释、推断,说明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等。

讨论的内容及结构通常为:

  

(1)对主要或重要研究结果、发现的概述,通常先交待研究的目的,再概述最重要的结果与发现,但不与结果简单重复。

  

(2)对结果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阐释,将实验、观察、研究所获资料、数据及科学界公认的理论、原理作为论据,适引参考文献,围绕结果论证、阐明作者自己的学术观点,从深度和广度达到对结果的进一步认识。

  (3)主要研究目的或假设的回顾,充分比较和分析结果,探讨所得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如未达到,则要说明原因;将自己的结果与前人的进行比较,如果结果相似,则进一步讨论二者的差别,说明自己结果的新意,但如果相异,也不要断然肯定自己而否定他人。

  (4)对自己研究结果优势和局限的说明,阐述优势,尽显科学价值,但局限也应明确交待,并给予合理解释。

实际上,审稿人对研究的局限可能更加关注,如果作者对局限能如实指出并合理解释,则容易获得审稿人的理解,反之如果刻意掩盖缺陷,审稿人容易心生疑惑,甚至怀疑是否还有其他未发现的缺陷,进而助于对论文给出否定的评审意见。

  (5)对研究结果科学价值和意义的恰当总结。

大体包括:

有何新的发现及理论意义,能否支持、反驳或修正相应领域中现有的理论,能否证明以前的假设或提出新假设;有什么实用价值,能否将所获的新发现、新方法、新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工程价值),或扩展到其他领域,有助于理解更广泛的领域。

  (6)遗留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加以分析和解释,指出局限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给出相关设想和建议等,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问题或方向。

  因研究领域、内容的不同,讨论不可能有固定的内容和顺序,但一定要以论证作者的个人学术观点为主,再引用文献进行比较或辅助说明。

避免喧宾夺主,将讨论变成综述而冲淡了作者对结果的深度剖析,而应有目标、有重点、有条理和分层次地展开。

  03

  结果和讨论合写

  “讨论”和“结果”可写为“结果与讨论”,合写更为常见,但这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写作时作相应的内容顺序和格式调整即可。

  2.写作方法

  01

  结果的写作方法

  1)高度概括和提炼实验或观测结果

  不能简单地将实验记录数据或观测事实堆积到文字中,尤其要突出有科学意义和具代表性的重要数据,避免重复一般数据,重复一般数据得不到实质内容。

写作时如果囊括所有一切而不遗漏任何细节,并不能表明作者拥有无限的信息,只能说明作者缺乏甄别的能力。

描述结果的顺序取决于研究目的,可按某种属性或从某一角度来进行。

  2)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表达数据

  合理使用文字和图表,根据数据具体情况和表达需要来确定采用何种表达方式。

表格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呈现大量准确的数据或资料,插图则能够形象、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尤其是对不同组数据间的比较、关联、趋势等。

表格和插图本身还具备“自明性”,即图表题名和注释应准确而清楚地表达出数据或资料的含义。

  3)适当说明原始数据以帮助读者理解

  如果论文中还包括独立的讨论,则应将对于研究结果的详细讨论留到讨论中,但结果中应提及必要的解释或说明,以便让读者能清楚了解作者本次研究结果的意义或重要性。

对于讨论部分原始数据的说明要适当,不是将全部原始数据都在这里呈现出来。

  4)明确给出相关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对实验分析有时是十分重要的,通常需要提供的统计数据包括:

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均值的标准误差(standarderrorofthemean)、中位数和四分位数的间距(medianandinterquartilerange)、双侧检验(two-sidedtests)、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s)等。

必要时还要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说明或阐述,尤其要注意统计的科学意义。

  5)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洁、清楚

  避免使用冗长的语句来介绍或解释图表。

避免把图表的序号作为段落的主题句的开头(主语),应在句中指出图表所揭示的结论,并把图表的序号放入括号中。

例如:

避免使用“Figure1showstherelationshipbetweenAandB”,建议使用“AissignificantlyhigherthanBatalltimepointschecked(Fig.1)”。

  02

  讨论的写作方法

  讨论属议论、描写、评价,写作难度较大。

总体上以作者的学术观点论证为主要内容,使用正确的论证方法,表明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使论证具有说服力,具有可信性。

  1)开头重新说明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一段提纲挈领,简述研究目的(想做什么)、开展过程(做了什么)、发现的结果(做出了什么),但不宜重复引言、结果,语句简短为好。

  2)仔细选择需要深入讨论的结果

  结果可能由多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轻重之分,有的较为重要,需要给予详细讨论,而有的可能不怎么重要,无需讨论,或仅需简单讨论,一笔带过即可。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果组成部分(分结果)作为深入讨论的对象。

通常可根据以下原则来判断:

结果如果体现了实验的独特性,是其他研究所没有的,就列入讨论对象;如果和前人的研究一致或无显著性差异,就无需深入讨论。

讨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出区别于他人的显著特点,区别大小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是要有区别,只要有区别就是创新。

  3)对结果按一定层次多角度讨论

  对所得结果特别是数据结果展开讨论,重在分析,不要重复结果,还要适当引用文献,用以支持相应的结果。

对于与别人不同的结果,不要回避,而要深入讨论。

鉴于科学研究的复杂性,选择的结果(问题)通常不只一个,两个以上结果很常见。

不同结果的层次不同,因此需要按一定层次来讲述,说理要有根据,问题要讲清楚、透彻。

一般来说,宜把重要的放在中间,次之的放在开头和末尾,这样的顺序,前面是铺垫,后面是总结,中间则是核心,容易将阅读情绪逐渐带至高潮。

  4)对讨论所得结果进行有效表述

  对讨论所得结果(结论)进行有效表述,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指明本研究表明了什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如果自己的理论观点、研究设计、所用技术和方法等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特点,则也要提出来进行讨论。

  5)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

  将本研究与前人工作联系起来,通过对照来比较优劣,全面总结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

指出得出不同于别人结果的原因,而且不要掩盖自己的缺陷,断言自已正确而别人错误。

如果有短处而未加讨论,审阅者会对论文的信任发生动摇,产生是否还有其他未发现的短处的疑惑。

如果研究本身的设计、实验手段、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等有什么缺陷,也要进行剖析,便于读者有客观和清晰的解读。

  6)注意保持讨论和结果的一致性

  某一结果要和相应的讨论对应。

不能出现按照讨论的内容可以推出与实验结果相反的结论。

若出现了这种情形,则表明作者所进行的讨论是失败的,所做的实验是失败的,当然本研究也是不成功的。

因此“讨论”对语言文字表述准确、严密性的要求更严、更高。

  7)点明尚待解决问题及未来方向

  首尾呼应,再次对本研究的发现、意义给予评价,突出科学贡献和创新之处,并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8)选择使用合适的层次结构体例

  科学研究往往是复杂的,某研究的总体目的即使只有一个,但研究过程中的目的可能有多个,结果有多个方面当属正常,讨论中要将各方面的结果有效串接起来,写作上需要重复以上环节或步骤。

这样,讨论部分的写作格式不可能固定,按需可以有灵活的层次结构体例,有时还需要组织几个或多个下级层次标题。

统一写作结构会降低写作篇幅,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但难度较大,现实中也会受到限制。

  3.示例分析

  2.悬垂不定式

  2.悬垂不定式

  3Resultsanddiscussion

  3.1Diffusionreactionoftitaniumpowderandaluminumpowder

  TheintermetalliccompoundofTiandAlelementalpowderswassynthesizedbydiffusioncontrol,includingthegenerationofTiAl3,TiAl2,andTi3Alintermediatephases.WhenthetemperatureislowerthanthemeltingpointofAl,TiandAlparticlesoccurdiffusionreactiontoformTiAl3phaseontheTi–Alparticleinterface,andgraduallyformTiAl2,Ti3Al,andothervariousintermediatephasesasthereactionproceeds.TiAl2andTi3AlphasescompeteforformationatthesametimewhenTiAl3persists.AfterTiAl3consumesup,theamountofTi3AlandTiAl2phasesdecreasesandthatofTiAlphaseincreases.ThefinalreactionproductisthemixtureofTi3AlandTiAlphases,andtherespectivephaseratioisrelatedtothecompositionofthematerialandthespecificprocess.

  Inshort,thesynthesisofTiandAlisdividedintothreesteps:

theformationofTiAl3phase,theformationofintermediatephasesTiAl2andTi3AlandasmallamountoftheTiAlphases,andtheformationofTiAlphase,whichcanbespecificallydescribedbythefollowingthreereactions[12,13]:

  6Ti+6Al"4Ti+2TiAl3

(1)

  4Ti+2TiAl3"Ti3Al+TiAl+2TiAl2

(2)

  Ti3Al+2TiAl2+TiAl"6TiAl(3)

  Figure5ashowstheinternalstructureofalloypowderspreparedbytitaniumpowderandaluminumpowderheatedat500℃for2hand600℃for1.5h.AsknownfromtheEDSresults,theatomratiosofTitoAlofPoints1–4inFig.5aare42.88:

57.12,64.97:

35.03,65.09:

34.91,and99.29:

0.71,respectively.ItcanbeseenthatthecontentofTigraduallyreducesfromtheinsidetotheoutside,andinthemiddlepartofthepowderitisrelativelypureTi.AvarietyofmetaphaseswhichmaycontainTiAlalloyphaseareobservedinPoints2and3inFig.5a,andtheoutermostisacompoundofTiandAlwhichalreadyexists.Thereisnosinglealuminumandaluminumspreadstothetitaniumtoformalloy.Inthemiddleofthepowder,itstillcontainssometitaniumphaseduetothefactthatthereactionisnotcomplete.Itcanbeinferredthatthespreadofthediffusionprocessmainlycomesfromaluminumatommigration.

  Figure5bshowstheinternalstructureofalloyedpowderspreparedbytitaniumpowderandaluminumpowderheatedat500℃for2hand600℃for3h.AsknownfromtheEDSresults,theatomratiosofTitoAlofPoints1–3inFig.5bare47.19:

52.81,48.21:

51.89,and47.84:

52.16,respectively.Itcanbeseenthatahomogeneousalloyphasefinallyforms.TheaboveanalysisisinaccordancewiththeresultsofXRD.

  3.2Diffusionreactionoftitaniumhydridepowderandaluminumpowder

  Titaniumhydridedehydrogenatesatacertaintemperatureandtime,whichvarywiththefactorsofpreparingrawmaterial:

theparticlesizeandheatingrate.Thedehydrogenationreactionprocessisasfollows[14,15]:

  Figure6istheDTAcurveofTiH2powder(averageparticlesizeof46μm)underaprotectiveatmosphereofargonatheatingrateof5℃·min–1.ItisapparentthatthedehydrogenationofTiH2isanendothermicprocesswhichhasasmallendothermicpeakat443℃andasecondlargerendothermicpeakat523℃,asshowninFig.6.TheendothermicpeakofthetwoseparationdescriptionrevealsthatthermaldecompositionofthedehydrogenationreactionofTiH2powderisamulti-stagereaction.ItcanbeaccountedforthedehydrogenationreactionofTiH2powderatheatingrateof5℃·min–1andtemperatureof440–550℃.TheTiH2andAlpowdersheatedat500℃for2haretheresearchobject,becausetitaniumhydridecanbealmostdehydrogenatedthoroughlyandpartiallyalloyedat500℃for2hbythepreviousstudies.

  Figure7ashowstheinternalstructureofalloyedpowderspreparedbytitaniumhydridepowderandaluminumpowderheatedat500℃for2h.AsknownfromtheEDSresults,theatomratiosofTitoAlofPoints1–4inFig.7aare43.12:

56.88,62.26:

37.74,65.32:

34.68,and99.16:

0.84,respectively.Itcanbeseenthatthereactionoftitaniumhydrideandaluminumpowderissimilartothatoftitaniumpowderandaluminumpowder,givingprioritytothediffusionofaluminum.Aluminumgraduallyspreadstotitaniumthatcomesfromdehydrogenationoftitaniumhydridepowder,formingmainlyaluminumalloyphaseatthesurface.Andfromoutsidetoinside,aluminumcontentgraduallyreduces,formingvarioussortsofmetaphases.Itisstilltitaniuminthecenterbecausethereactiondoesnotcometotheend.

  Figure7bshowstheinternalstructureofalloyedpowderspreparedbytitaniumhydridepowderandaluminumpowderheatedat750℃for3h.AsknownfromtheEDSresults,theatomratiosofTitoAlofPoints1–3inFig.7aare51.99:

48.01,52.60:

47.40,and50.65:

49.35,respectively.Itcanbeseenthatahomogeneousalloyphasefinallyforms.TheaboveanalysisisinaccordancewiththeresultsofXRD.

  TheTiAlalloypowderswerepreparedbydirectdiffusionreactionofTiandAlusingtitaniumpowderandaluminumpowderasrawmaterials,andusingtitaniumhydridepowderandaluminumpowderasrawmaterials,respectively.Theamountofdefectsincreasesinthetwokindsofrawmaterialsintheprocessofballmillingduetomechanicalforces,andthedefectswillgraduallyreleaseenergyatthesametimetopromotealloyinginthefollowingalloyingprocess.Thealloypowderscanbepreparedatarelativelowertemperatureduetodirectdiffusionreactionofthetitaniumpowderandaluminumpowder.Bycontrast,TiAlalloypowderscannotbegotfromtitaniumhydrideandaluminumpowdersatlowtemperaturesincethesystemenergyislowduetothelowlevelofdefectsandthatdehydrogenationreactionisanenergyabsorbingprocess.SotheheatingtemperatureshouldberaisedtomaketitaniumhydrideandaluminumpowderschangetoapureTiAlalloypowder.

  此例是一篇金属材料类(Metals)原创论文的结果与讨论,分两个主题(对应两个子标题),分别讲述钛粉和铝粉、氢化钛粉和铝粉的扩散反应,先描述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