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38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doc

天人一体和谐共生

——上海市延安中学

2010-2011学年度国际生态学校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2011年6月

一、上海市延安中学概况:

上海市延安中学创建于1946年10月,1960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5年成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校园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学校具有一流的教学设施,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设施最新的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

学校绿化面积占40%,是上海市“花园单位”。

以“老老实实办事,呕心沥血育人”的办学精神,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并在长期的教育追求中,形成了环境教育特色,先后荣获上海市首批环境教育特色学校和上海市绿色学校的称号,2002年学校被授予“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我校有着二十多年的环境教育的基础,广泛开展环保活动,学校是上海市“绿色学校”和全国“绿色学校创建先进单位”。

黄浦江水资源调查等一系列环保课题荣获市级、全国一等奖。

全校师生普遍对环境保护比较重视。

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是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利用我们的环境教育网络,向周边学校辐射,推广绿色校园环境管理项目,共同营造绿色的校园,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之一。

因此,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她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人们倡导低碳、绿色生活,这是一种与自然相和谐,又科学、健康、适意的生活方式。

提倡低碳生活、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引领他们走向健康的低碳绿色生活。

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责无旁贷。

同时,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环保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抓好青年学生的环保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程,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历年来我校的环保教育方面,始终跟随着时代在前进,尤其在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以后,学校根据国家环保宣教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创建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要求,遵循现代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理念。

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我校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的基本理念是:

以学生发展为本,人际关系、人地关系和谐,天地一体,和谐共生,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全面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学会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师生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并带动教师和学生的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又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它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照片延安中学全景照片

二、七步法实施情况

学校具有创建生态学校的历史条件。

我校是上海市环保教育起步较早的学校,从1983年开始实施环境教育,具有优良的环境教育校风传统,鲜明的办学个性,曾荣获上海市首批环境教育和上海市绿色学校的称号。

学校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获得了“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铜牌)示范校”,首批“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并首批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验收。

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EPD)项目,参加了瑞典龙德大学开发的全球“环境小硕士”网上培养项目,参加了《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绿色家园教育系列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国家级课题的研究,连续六年对黄浦江源头水质进行考察,该活动受到市长、社会有识之士的肯定,获全国福特汽车环保奖,形成了校本课程,并出版发行。

建立二十多年的上海市延安中学学生社团多次获得“上海市明星社团”称号。

2009年12月学校在原有的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委员会的基础上,根据国际生态学校“七步法”实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调整组建了延安中学生态委员会,郭雄校长为学校生态委员会主任,教导主任华平生老师为具体执行实施协调负责人;学校教师代表由地理特级教师王维明、生物特级教师严重威为主以及地理、化学、物理、生物、英语、心理等学科7位教师组成;学校学生环保协会的学生理事长、理事为学生代表约7位;学校家委会的代表为家长代表主要由高一、高二年级家委会家长组成;由学校总务处主任张平为主的后勤人员如茅台路、中环路的门卫、设备部主管、餐饮部主管以及校卫生室医生2名校医等组成学校非教学人员代表;上海市长宁区仙霞居委会当支部王书记和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的张卫平老师,为我们学校所在社区和区域的代表;上海市长宁区环境监测站顾炯站长、区环保局宣教科唐囯妹科长为我们地区环保机构代表;学校生态委员会聘请了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上海市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中小学办公室)赵才欣、彭瑞怡、冯缨等、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赵云龙等组成专家代表。

将生态国际学校的“七步法”实施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校委员会根据全校师生意见和根据本学校环境教育的特点,听取校委员会专家们的意见,决定在2009学年–2010学年开展“节约型学校创建的行动”(主题活动A)和“保护黄浦江水资源”(主题B)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一)主题活动A节约型学校创建的行动

1、学校生态委员会对本活动讨论决定

2009年2月学校生态委员会建立后,在委员会代表们会上,讨论关于实施“节约型学校创建的行动”主题活动的方案和实施计划。

在讨论中,学校委员会代表认识到,在全国和全校存在的浪费或不节约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赋予我们教育者的责任。

节约需要从小处抓起,更要从大处着眼,抓小更不能放大。

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发自内心的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学校不远了。

感到校园节约文化同时也是节约型学校建设的深层次软件要素,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道德的软约束,通过这一主题活动,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正式我们开展本活动的目的所在。

决定在学校中进行“节约型学校创建的行动”的主题活动,以开展节约教育,逐渐形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让节约成为每一位师生员工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以此活动为契机,通过节约型学校的创建和管理,形成独特的校园节约文化。

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关于<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通知指出:

结合绿色学校校园环境管理项目开展之际,要在全校范围内再次掀起环境教育、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新高潮,对全校师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环保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动员,要求人人参与环保绿色行动,争做校园绿色的主人。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做绿色使者,把绿色带进社区,用绿色行动美化社区。

把环境教育和环保实践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活动,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

1)广泛普及环保知识;2)大力提高环境意识;3)积极参与环保实践;4)初步学会环保技能;5)培养一定的环境科研能力。

通知就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煤气、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照片A1-1学校生态委员会工作会议

2、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环境评审

(1)由校团学联、环保社团组成环保啄木鸟小组开展环保小卫士行动。

(2)有各班级组成环保啄木鸟小组开展环保小卫士监督行动。

(3)环保小卫士职责:

积极发现校园中不环保、不节能降耗现象和行为,督促身边老师和同学改进其行为,做积极地绿色低碳者,同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及时汇报发现的问题。

(4)发动全校师生积极为节约型校园建设献计献策,如节约降耗措施、学校在节约方面存在的漏洞等,并制定节约校园建设的标语。

(5)各方在调查评审结束时以数据报表或书面报告的形式,向学校有关部门汇报。

组成了三方环境评审调查组,一是学校管理人员与总务后勤人员以及学生代表组成对学校校园硬件环境评审;二是学校办公人员和学校师生组成对校园管理的软环境进行评审;三是学生在各班主任的组织和协调下,在学校生态委员会的专家指导下进行了以课题为主的调研,学生将课题项目前阶段调查的事实和数据提供给学校环境评审调查组。

通过对学校环境评审,发现我校在新建校舍时,由于当时没有进行生态环保评估,学校的设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硬件改造等方面尚有一定改造的余地。

由学校总务主任牵头,打算进行校园环境系统分析和经济核算,改造更新部分设施,从而降低能耗。

照片A2-1学生在进行校园垃圾分类

学校通过综合分析评估校园环境状况,节能从水、电、煤和垃圾分类处理着手,结合学校修缮工程进行适度的综合改造,重点解决耗能大户食堂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项目调研,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校园中,水、电、粮食、纸张、图书、实验器材等的浪费现象经常发生,追求名牌、追求享受、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对我们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说也并非罕见。

3、制定实施“节约型学校创建的行动”计划

计划行动目标:

学校通过综合分析评估校园环境状况,结合学校修缮工程综合改造,决定增加对学校设备改进的投入,从节约水、电、煤和垃圾分类处理着手,重点解决耗能大户食堂所存在的问题。

计划行动内容和步骤:

(日期从2009学年—2010学年二年间完成)

节约用水 由于全校只有一个水表,在节约用水方面做文章有些难度,领导小组研究分析后,决定校园环境管理项目分阶段、分项目、分部门、分重点逐步开展节能节水。

(1)先从用水较多的食堂着手。

学校食堂由两家承包商分别经营,学校决定分楼层安装小水表,把节约用水的指标落照片A3-1学生进行节能行动照片,

实到食堂,落实到责任人,独立核算,把节约用水与经济利益挂钩。

(2)学校足球场是一块天然草坪,每年夏季天气炎热,地面干燥,原来采用人工灌溉的办法,一个人从早忙到晚都来不及,仍然有部分草皮枯死,既花费人工又浪费水。

学校已经把浇水方式改为自动喷灌,虽然花费一些钱,但是起到节水省工的作用,绿化效果更为可观。

(3)对学生厕所进行改造,试用智能型泡沫环保厕所和免冲水小便器,以达到明显的节水效果。

(4)给学生浴室安装电子射频计费系统,使同学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起到节水作用。

(5)根据季节变化,宿舍限时段供应热水。

公共浴室使用IC卡计量收费,减少煤气用量,提高节能效果。

A3-2校园内浴室计费装置

节约用电  学校内部电网多路复杂,布局不合理。

据测算,要改造校内电网设施的花费较大,得不偿失,一时也无法进行。

只有在将来借校舍大修之际改造电网。

因此,在节电上我们选择了更换部分节能灯的措施。

(1)学校体育馆原有32盏高压钠灯,每盏400瓦,温度高,开启时间一长就容易烧坏。

每年近半数的灯泡、灯具需要更新。

采用LVD电磁感应灯,每盏120瓦,免费保质10年,达到同样的效果,又能节约电能。

(2)校园原有路灯96盏,每盏双灯头200瓦,玻璃灯罩易碎易损,每年

损耗三分之一。

为了节约能源,改用LVD电磁感应灯,每盏23瓦免费保质10年,经济实惠,美观实用,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能源。

(3)学校总务处组织学生环保协会的学生,在全部空调的明显部位张贴节电标志,根据气温高低,限时使用,以降低电耗。

(4)全校师生总动员,在教工大会、晨会进行宣传教育,提倡随手关灯,及时关闭电脑电源,从我做起相互督促,齐抓共管,节约能源,共建绿色校园。

节约煤气

(1)学校食堂、锅炉房、实验室原来共用一只煤气表,相互推诿扯皮,颇为浪费。

学校与煤气公司联系,改装成五只煤气表:

锅炉房一只,实验室两只和食堂两只表。

食堂的两家承包商单独计量,食堂分层安装煤气分表。

把节约煤气的指标落实到食堂,落实到责任人,把节约用煤气与经济利益挂钩,切实有效地节约煤气。

(2)加强管理,改进管理方式,落实岗位责任制,把节约煤气与员工的奖励相结合。

预计全年可节约煤气用量约1.5%。

节约纸张

(1)无纸化办公。

学校的通知、公告和新闻等都可以在校园网上查询;教学课件、录像和照片等资料都可以在学校内网上查找并调用,大量节省纸张。

(2)教学处严格控制练习、测验等,减少文印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复印纸双面使用,避免浪费现象。

垃圾分类处理教师办公室、教室和学生宿舍等教师、学生先自己对办公室、教室、宿舍的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再由保洁工进行二次分类清理,充分利用再生垃圾,做好废品回收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

4、行动的监测和评估

(1)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生态型节约意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让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学校的重要意义,不仅能对我校的节能环保和绿色校园建设产生直接效益,而且能帮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保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全体师生大会上进行宣传教育,促使全体师生员工加深对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脆弱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节能环保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节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效益意识。

利用校内媒体,大力传播节能环保知识,积极策划宣传学校各个部门节约的经验与做法,营造节约型校园文化氛围,常抓不懈,使节能环保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利用校园广播、图书室、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学校多媒体设备,开展“节约社会资源,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节电、节水、节粮、节材的宣传活动。

具体安排:

每周广播要进行1至2次的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学校宣传栏、教室黑板报每学期要出2至3期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方面的宣传知识,每周每班至少安排1节课进行节能减排教育活动,走进课堂,学校多媒体教室负责教师要在本学期内对每1个班至少播放1次节约型校园的科普宣传片,图书室有关方面书籍,有利于学生借读。

(2)根据行动计划的实施后,统计学校能源使用情况,将相关数据整理为数据表,从中可以看出水、电、煤的费用逐年减少,真正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上海市延安中学能源消费情况表消费金额单位:

千元

人工煤气(天然气)

燃料汽油(柴油)

2006年

349.18

873.16

594.02

45.81

2009年

303.90

737.01

366.73

55.45

2010年

228.13

631.04

334.81

70.11

与2006年比较

-34.67%

-27.73%

-43.64

+153.0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节约型校园的建设的行动,全体师生的节约意识的提高,学校的水、电、煤气都有大幅度的减少。

但在燃料汽油一栏增加不少费用,是因为学校车辆的增加,学校组织社会活动以及各种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的增多了,和油价的上涨等因素,使汽油费用增加。

这需要今后探究在学校用车进行相关改进的行动。

(3)在监测和评估过程中,学生被赋予主要监测和评估的职责人,尽可能让学生来实施监测活动。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校生态校园创建的主体意识,确保了学生在本主题活动中的主体性。

做法是让学生对具体节能项目进行读取数据,列出前后对比表计算所节约的能耗费用,来体现学校改进后的节能行动效果

照片A4-1学校宣传节能版面

l羽毛球馆节电方案的实施情况

学校羽毛球馆向社会开放,体育馆利用晚上、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间向公众

开放羽毛球项目,每天晚上4个小时,双休日和寒暑假每天长达13个小时。

是学校的用电大户,通过羽毛球馆电灯改造,减少其用电量。

学校体育馆原使用的是400瓦的高压钠灯,整个体育馆32盏灯,用120瓦的LVD电磁感应灯替换高压钠灯的用电量的对比:

全年可以节省用电量约

[(400-120)瓦*32盏*(4小时*30天*12个月+8小时*2天*52周+8小时*60天)]/1000=24657.92千瓦/小时

l校园节电方案的实施情况

延安中学校园灯共96盏,原来是双灯头白炽灯100瓦*2,损耗较多。

现采用23瓦的LVD电磁感应灯替代200瓦的白炽灯;同时在我们的改造建议后,学校每天22:

30后关闭校园灯,全年可以节省用电量约

[(200-23)瓦*4小时+200瓦*6小时]*96盏*30天*12个月/1000=65940.48千瓦/小时

A4-2校园内新旧路灯对比(左图LVD电磁感应灯,每盏23瓦,右图双灯头200瓦)

5、与课程建立联系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铸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在实施“节约型学校创建的行动”的过程中,通过与课程联系起来,尝试了节约型学校相适应的校本课程框架。

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总体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多类别、立体化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

(1)基础课程渗透教学

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培养节约意识和品格养成的教育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存在于各学科教科书的知识材料之中,这些内容是丰富多样的。

按其形式可分为显性的、隐性的和潜在的。

显性的内容是借助于教材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是“一目了然”的。

隐性的内容没有前者那么“直接”、“明了”,但在许多学科中都大量存在。

通过创建节约型校园行动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取心、诚实、正直、勤奋、刻苦、团结、协作、社会责任感、守秩序、守纪律等许多优秀品质都可以通过各科教学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教学环节得以培养和落实。

以下为各学科中渗透环境科学知识内容

物理学科高一年级

第一章

气体:

喷雾器不能乱扔

第五章

周期性运动:

潮汐发电

第六章

共振:

对物体的损坏

第七章

声波:

噪声污染

第十章

能源开发和利用

(高一物理由谢晓燕、刘定爽整理)

物理高二年级

1.节能与环保(新能源的利用)

2.各种射线对人的危害和防范

(高二物理由陈婷整理)

化学学科

年级

所属单元

学科知识内容

环境科学知识点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打开原子的大门》

原子的结构

元素的放射性

《开发海水中的资源》

卤素及其化合物

战争史上氯气做为化学武器

氯气的性质

氯气性质的注射器微型实验

海水提镁

提炼镁工厂选址问题

《评说硫、氮的“功”与“过”》

二氧化硫的性质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

用牵牛花调查酸雨造成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

我国是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

我国酸雨的情况

PH值

测定雨水的PH值;对上海的酸雨情况进行调查并且提出相应缓解策略。

酸雨的成因、危害、在英国分布

酸雨

化学肥料中的主角—氮

化肥的适用于环境问题

氮和硫在自然界的循环

汽车尾气与氮氧化物

烟道气中硫的综合利用

绿色化学

测量路口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收集有关大气污染资料。

年级

所属单元

学科知识内容

环境科学知识点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

烷烃

助动车汽油燃烧不完全与空气污染

乙烯

聚乙烯生产的零排放

煤化工与乙炔

了解塑料废弃物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了解苯及其同系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何防止苯中毒

有机生活垃圾进入江河;

一次性餐具大量使用危害

有机物带来的污染问题

《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燃料的充分利用

酸雨的防治—洁净煤技术—煤的液化与气化

化学能与化学电源

废电池的危害

燃料电池使用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铝是食品污染源

铜盐的制备

经济、技术、环保的观念来设计化学反应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

《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有机含氧化合物》

甲醛

家居装修中甲醛的污染

纯棉服装中的甲醛污染

禁用含甲醛的食品

甲醇

工业酒精禁止饮用

《漫游高分子王国》

蛋白质的变性

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

《分析影响水质的一些化学物质》

水质的分类与用途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与毒性物质

我国各大河流的水质调查情况

水质污染物种类介绍

水中溶解氧与水体污染的关系

简易水质分析方法

区域水质调研

南水北调

离子反应与物质鉴别

简单的河水净化

(化学由殷世胜整理)

生物学科

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生命科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章节内容及教学方法汇总表*

教材

章节内容

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领域正在研究的问题:

环境保护

运用多媒体资料,师生共同讨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

生物体中的化合物:

结合水的重要性开展讨论:

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

师生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达成共识:

从爱护树木花草做起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

第五章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

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

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要求学生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或小报,班级交流

第八章学习与行为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和影响因素: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教师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10章遗传与变异

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

变异:

引导学生讨论:

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易引起生物的变异,这是把双刃剑。

第十一章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生物进化理论:

物种的灭绝

教师通过多媒体资料对学生进行保护地球环境的教育。

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

第十二章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运用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实验12.4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水污染

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认识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实验12.3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酸雨的危害

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提升对酸雨危害的认识。

第13章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与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人口承受能力

网络探究学习,查找相关资料,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章节内容的编号依据生命科学试点教材中的章节编号。

(生物由陈岚整理)

照片A5-1学校陈岚老师开设的环境教学课

地理学科

教材

章节内容

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

专题1

《现代地理科学与社会发展》

地理科学的独特的环境视角。

高二上册《自然地理》

专题2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1、RS与森林火灾、,提供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基本状况和发展程度数据。

2、GIS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环境保护等领域。

3、GPS对地震预报、气象学、海洋学等方面应用价值高。

专题3浩瀚的宇宙

宇宙环境

专题9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教学重点:

太阳辐射

教学难点: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关键:

补天

上册

专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