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117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关键词:

企业大学;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50.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4311(2016)24-0212-04

  0引言

  步入“互联网+”时代,如何重新定位企业大学、如何更广泛地发挥企业大学的作用、如何开拓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中提出了进一步进行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的要求。

  因此,尝试与企业共建企业大学,是我院职业教育教改的重大机遇,将采用课堂教学和虚拟教学相结合,为企业培养一批战略支撑者、企业变革推动者和行业领军型人才,为社会培养一批创新创业者,研究和实践出共建企业大学的新模式。

  1企业大学概况

  1.1企业大学的现状

  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是企业培训部或培训中心的升级版。

企业大学的师资来自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师和一流的商学院教授,教育模式为案例研讨、实战模拟、互动教学等,培养目标为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供销合作者。

企业大学是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

  自1955年,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通用电气公司克顿维尔学院正式成立,企业大学在全球迅速崛起,在2010年已达到3700所,财富世界500强中近80%的企业,拥有或正在创建企业大学。

  1993年,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成立,这是中国境内企业大学诞生的最早开端。

截止2011年底,中国已建成的企业大学超过400所(其中外企在华创建的企业大学超80所,中国本土企业大学超320所)。

[1]目前中国的企业大学开始出现爆发性的增长,统计显示平均每天增加3所,而总的数量也超过了2600所。

  1.2企业大学的存在问题

  第一,名不副实。

很多企业大学还仅仅是“挂牌状态”,大学有了名字,但是一直没有实质内容。

还有些企业太小,企业并不处在稳定增长期,不具备办企业大学的条件,有做秀的成分。

  第二,落伍时代。

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冲击着整个社会。

企业、产品、模式和制度,都需要以“互联网+”的思路进行重构。

很多产品“半年一改变,三年就换代”已经成了常态。

传统企业大学的定位、培养目标、学习平台、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都需要重构。

  第三,缺乏社会性。

传统的企业大学的服务对象是特定人群,是“小众服务”。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民大幅增加,据调查,年轻网民平均15分钟就要翻看一下手机,对信息、知识和交流的渴望已经成为大众需求,因此,企业大学要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1.3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在“互联网+”背景下,快速学习、快速变革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学习重要载体的企业大学,产生了旺盛的需求。

  第二,企业大学已经从做秀转变为更多的思考内在本质,更多的追求实际效果,这是由于现实给予了巨大的压力和深刻的教训。

  第三,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满足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提升到战略支撑者和变革推动者。

  第四,移动化、碎片化和社会化属性已经成为企业大学的学生群体的特征,企业大学将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重构。

目前,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关注重点。

  2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大学新模式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省示范建设单位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a类品牌专业之际,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下属物联网与软件技术学院已分别与感知技术无锡有限公司共建“无锡感知科技大学”,产业信息部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建“云计算研究所”,北京神州祥升软件有限公司共建“移动互联江苏省品牌专业”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感知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是我国物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所在行业的知名企业,北京神州祥升软件有限公司是创业板首批上市的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300002)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他们都有涉及职业教育领域。

尝试和他们共建企业大学创新模式,是我院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机遇(见图1)。

  2.1综合管理部

  主要职能为财务、招生和就业安排。

  招生。

通过与领军企业合作,能为该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培训的功能。

面向社会招生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培养目标:

初级班能培养一批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中级班培养一批能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高级班则培养一批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研发型高级人才,是企业的战略支撑者和变革推动者。

  就业。

对需要安排就业的学生建立必要的档案资料,对需求人才资源的企业实行预订和定向培养,并安排到需求企业“顶岗实习”,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对外协作。

配合学生学习,承接外包;对需要外协完成的(如制作视频)对外发包;组织短期培训等。

  2.2专业建设部

  根据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与感知技术无锡有限公司共建“无锡感知科技大学”、产业信息部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建“云计算研究所”和北京神州祥升软件有限公司共建“移动互联江苏省品牌专业”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移动互联、物联网和云计算三个专业。

由专业建设部完成和完善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要采用系统化和碎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企业大学在开发课程时会很注重课程的系统性,要逻辑的层层分解,从理论到实践,反复修改完善。

学生群体移动化、碎片化和社会化的属性使得传统培训对课程的定义要重新审视。

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碎片化”也就是一种“多元化”。

[2]移动化和碎片化要求学习内容足够短小精干、足够有趣有用,社会化则要求学习内容能够不断成为学生传播与产生更多内容的引子。

  课程内容除了有内部专家和外部咨询公司进行,还要根据“用户生成内容”的原则,“学习尖子,微课达人”,尝试让学生自己开发课程,在院校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2.3学习平台运作部

  教学网站。

教育网站是专门提供教学、招生、学校宣传、教材共享的网站。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现有的教育网站属于工作网站,将构建新一代教育网,体现教学和教材共享的特点,并将融入整体的教育云平台当中。

新一代教育网、校园网、班级网,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跨平台使用并且手机短信支持联通、电信、移动全网覆盖。

  研发型实践基地。

完成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的建设工作。

一是完成感知展厅智能家居项目建设,使之具备展示及实训功能。

二是通过指导科技社团,力争将1~2个展厅项目开发、优化为实际教学实践项目,应用于教学储备。

三是通过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平台,及时获取专业建设中所需信息,使其成为区域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的交流沟通平台。

  职业技能大赛。

通过与承办全国技能大赛“云安全技术应用”赛项的产业信息部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与承办全国技能大赛“移动互联”赛项的北京神州祥升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培养一批实践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并为我院提供了与国内高职院校交流的平台,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

  2.4教育方法研究部

  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教育方法来实现。

“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学习借鉴互联网思维开展培训创新,如自媒体、移动学习、翻转课堂、ted、mooc、微课等就涌现出不少有参考意义的实践案例与模式。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具有个性化、便携化、场景化、碎片化、嵌入化、社会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培训具备了能向学生直接提供学习服务的可能。

优质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直接推送、直接组织学生的互动、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推动所学内容的案例运用。

移动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益与培训和绩效支持等手段相结合,成为推动组织学习的重要支撑手段。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模式是:

通过设置课前预习,将知识输入前置,如此一来,原本需要花70%的课堂时间用于讲授的内容,只需要30%就可以完成,而70%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互动,包括集中讨论、交流和个性化辅导。

翻转课堂的本质在于,促进了针对性的学习反思与一定频次的有效互动。

  ted。

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即技术、娱乐、设计,是2002年由克里斯.安德森接手改造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定期邀请各领域精英进行简短的演讲(通常不超过18分钟),现场录影后在网络上免费传播,每天的浏览量约300万次。

企业大学的ted,应该抛弃传统的会议讲台,不出钱请演讲者,定期邀请企业家、专家、教师、学生在18分钟内将自己最核心的观点、最深刻的体验、最有影响的洞察分享给学生,形成内部有影响力的创新学习品牌和平台。

  mooc。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2014年5月,中国教育部爱课程网和网易合作推出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培训项目,可以采用“在线学习+主观题作业+在线考试”模式进行,学习阵地为企业大学网络学院。

  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4]企业大学的培训产品其核心就是学习内容,碎片化时代最常见的就是微课程。

微课设计要坚持“有趣、有料、有结构”三原则,微课的制作还要包含素材搜集、脚本制作及美术实现三步骤。

  通过与知名企业近一年的合作,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等,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见表1。

  3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大学的前瞻

  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大学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但是具有生命力的。

如何依靠互联网思维将高职教育向社会开放,满足小众要求,也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3.1近期目标(二年内)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作,一是成立“云计算研究所”;二是建设云计算实验实训室,为学生安排云平台运维岗位、移动开发岗位;三是邀请工程师开展技术讲座;四是合作编写专业课程教材,并在若干门课程的考试中尝试使用公司的学生考试系统;五是双师型师资培养,派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六是为省级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大赛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感知集团的合作,一是完成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的建设工作,定期将教育项目充实进去,丰富展厅展示的内容;二是完成感知展厅智能家居项目建设,使之具备展示及实训功能;三是通过指导科技社团,力争将1~2个展厅项目开发、优化为实际教学实践项目,应用于教学储备;四是建成具有一定社会服务功能的无锡感知科技大学,校企共同制定物联网人才评测标准、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和开办物联网工程师证书的行业从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证工作。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北京神州祥升软件有限公司合作,一是完成课程与数字化资源建设,共同研发“互联网+学堂”信息化教学平台;二是实训条件建设,共同完成2个专业实训室和建设1个移动互联协同创新中心―智能穿戴研发室。

三是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四是国内外教学合作交流,建设全国移动互联专业建设研讨协作组、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承办省移动互联技能大赛和承办移动互联师资培训班,组织团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移动互联赛项等。

  3.2长期目标

  首先,要完成和完善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院校对社会开放的企业大学的构建,并正式运作。

同时,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开展建设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

  其次,要加强课程开发,特别是微课程的开发,将碎片化的微课程集纳化,形成新的系统化,建立自己院校的移动互联资源库,建立自己院校的移动互联资源课程开发商。

  最后,要将现有的移动互联为主要专业扩展到其他专业。

使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现有的师资、软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再发展建立一所面向社会招生、培训的,以网络为教育平台的企业大学,为区域内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4结论

  ①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做到了资源优化配置。

  ②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方面开展了合作研究。

  ③高职院校的企业大学,一方面通过与领军企业合作,提高学校师资的科研水平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领军企业合作,能为该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培训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