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613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东莞市规划展览馆工程

 

深基坑及边坡支护监理实施细则

 

编写:

审批:

 

东莞市鸿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监理部

2011年12月28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

四、施工阶段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一)桩孔灌注桩

(二)预应力锚索施工

(三)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

(四)土方开挖施工

(五)降水排水

(六)土钉施工

五、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监理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东莞市城区旗峰路,拟建建筑物包括展览馆、公示厅和配套用房,其中展览馆地下室为一层,局部两层,需进行基坑支护。

公示厅北侧道路形成挖方高边坡,根据场地道路及场地设计标高,上述挖方边坡高度介于5.0m到19.0m之间。

展览馆场地中央现状为一片低洼的鱼塘,北侧及南侧为山丘。

一层地下室底板底高程为21.1m,两层地下室底板底高程为16.0m,设计考虑0.1m厚垫层后,其相应的基坑坑底高程分别为21.0m和15.9m,基坑开挖深度为3.33~12.1m,基坑支护周长约336.5m。

基坑设计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自支护结构完工之日起计为一年。

边坡支护按永久边坡进行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本工程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根据勘察结果,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第四系地层主要有填土层、冲积层和残积层,基岩为花岗岩。

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室主要为上层滞水、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类型,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中细砂及基岩分化裂隙中。

场地地下室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

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静止水位埋深为0.7~11.50m左右,大致相当于标高19.95~27.3m,平均21.30m,其稳定水位受场地地形控制,并随季节性气候影响而有所波动,波动幅度一般在±2.0m。

场地内分布的中细砂层透水性较好,属中等-强透水性地层,其余土层属弱-微透水性地层,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

边坡采用钢筋混凝土格构梁+锚杆(索)进行支护,格构梁采用人字梁,截面尺寸350×350mm,格网间距2.5×2.5m,混凝土采用C25。

地下室南北两侧基坑支护方式采用钻孔桩+预应力锚索,桩间坡面内挂φ8@200×200钢筋网,喷射C20细石混凝土100mm厚;一层与二层地下室交界处采用放坡方式,局部淤泥不稳定区域采用堆砂袋护坡处理。

二、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

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111-98);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9、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BJ/T15-20-97);

10、《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范》(CECS22:

90);

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6、经过审查论证批准的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图及要求说明。

17、东建〔2006〕60号文《东莞市建设局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18、工程项目建设文件及有关批文。

〈各种批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地勘报告等〉

19、已经审核审批的监理规划。

20、施工现场的高压线、电话线、地下管线〈管道、电缆等〉,地下构筑物、地下埋设物以及邻近区域内的建筑结构和使用性质情况的调查资料。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

1、督促完善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工作,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各项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必须满足有关规定。

2、组织图纸会审。

3、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主要机器、设备报审文件。

4、审批基坑支护工程开工报审文件,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5、督促施工单位排除各种有碍孔桩施工作业的障碍物,对可能受到施工影响的地下管

线必需采取措施迁移。

6、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排水措施。

7、督促施工单位对基坑支护施工中将使用的临施(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房等)

均在开工前准备就绪。

8、按照设计施工图检查各定位控制点及水准控制点。

四、施工阶段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一)钻孔灌注桩

1、主要的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

(1)检查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

◆场地或工作平台应满足基桩设计平面、钻机数量和机座平面尺寸、钻机移动和机具堆放的要求。

◆场地或工作平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最高地下水位0.5-1.0m。

◆旱地钻桩时场地内应平整坚实。

工作平台承载力应满足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全部重力,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护筒检查验收

◆护筒结构、尺寸及埋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护筒长度应适应地层的情况且应保证孔口不塌为限,一般不小于2m,软基地层应增加护筒长度。

◆护筒的顶标高应高出地面30cm或水面1.0~2.0m,应高出承压水头2.0m以上。

◆检查护筒中心位置。

允许偏差为5cm。

◆检查护筒顶标高:

施工中一般以护筒顶标高作为测量孔深的基准。

测量工程师应严格复核护筒顶标高,用以控制孔深及孔底标高。

(3)钻孔、清孔的检查

A、开钻前检查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人已经完全就位且对中的钻机进行再次复核,要求钻杆顶吊钩、卡盘中心、钻尖与桩位中心四点成一线。

◆检查记录钻头高度、直径,钻杆长度。

◆检查钻架有无倾斜、位移,护筒有无位移。

B、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记录:

◆孔倾斜度:

保证钻孔倾斜度不超过1%。

◆孔深及地层的地质情况:

随时记录钻孔深度的地层变化情况,尤其要检查核实各层界面的标高,以便与图纸地质剖面图相核对。

当发现地质情况异常时,应及时报告结构监理工程师。

◆了解钻进过程中是否有塌孔现像,并应有详细记录。

C、钻孔到设计标高,清孔完毕后,验孔检查:

孔深、孔径、孔位偏差、孔倾斜度、泥浆指标(一般包括比重、含砂率、粘度)、沉淀层厚度等。

D、以上各项检查合格后,可以吊放钢筋笼。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护筒

顶面位置

50mm

测量检查

倾斜度

1%

2

孔位中心

50mm

3

倾斜度

1%

(4)钢筋笼的检查

◆钢筋笼的制作,必须按照设计图纸配筋,电焊工必须要有上岗证书,否则不允许从事钢筋焊接施工。

钢筋笼的绑扎、焊接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特别注意主筋接头的布置,必须错开。

钢筋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保护层,钢筋笼制作完成后才允许开钻。

◆钢筋笼应在吊放前分段制做,监理应检查钢筋主筋的长度、根数、规格,检查钢筋笼螺旋筋间距、钢筋笼直径以及保护层的设置。

对预先加工的钢筋笼段作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同意吊放。

◆钢筋笼对接时,上端应自由悬吊,要保证接头平顺垂直,在同一直线上。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焊接完毕,因此必须安排2~3个焊工同时施焊,尽量缩短成孔的空置时间,防止塌孔。

焊接处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检查钢筋笼的搭接的焊接质量,包括:

钢筋、电焊条的品种、型号、规格以及质保书和验证试验报告。

焊缝的长度和焊层厚度等。

要注意钢筋笼的中轴线必须对直,不可产生偏角。

◆钢筋笼在吊放过程中应掌握钢筋笼的垂直和对中及周围保护层。

◆钢筋笼吊放到位后,要检查顶面标高和中心位置,钢筋笼准确安放定位后,应固定在护筒上,固定应牢固,防止钢筋笼掉落孔底以及移位。

(5)水下砼灌注的旁站检查

A、在灌注砼之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各项准备工作,认可后才允许灌注,检查内容包括:

◆导管检查: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

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宜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宜大于10cm,连接时连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

试压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

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应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

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

有条件时可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但必须有防松装置。

◆沉淀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灌注砼前,要重测孔深,并计算沉淀层厚度,在沉淀层厚度超标时,必须重新清孔,直到合格为止。

◆漏斗和储料斗检查:

漏斗和储料斗的容量应能保证首批混凝土封底并满足导管的混凝土埋深不得小于1m。

漏斗安装高度,要求漏斗底距泥浆面的高度应为4~6m。

检查漏斗口是否设有可靠的隔水设施,隔水栓或隔水阀是导管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关键措施,待漏斗和储料斗存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后,方可启动栓或开阀。

◆拌合现场准备就绪,拌制砼坍落度、和易性均应符合要求,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

B、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

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

漏斗底口处必须设置严密、可靠的隔水装置,该装置必须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

C、在灌注过程中,应保证砼灌注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导管埋深在2.0~6.0m范围内。

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

D、旁站监理工程师应做好以下检查和记录:

◆按时抽检砼坍落度和砼抗压强度试块,对砼坍落度不合格、和易性不好的砼,不得用于灌注,以防卡管断桩。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1~3m范围。

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应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确定混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以上1.0m左右。

记录灌注砼的方量和相应的砼顶面标高,记录分析扩颈、缩颈等情况。

◆记录是否有塌孔等异常情况。

◆发现钢筋笼上浮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灌注速度,并报告监理工程师处理。

◆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应予重钻或上报监理组待处理。

E、砼灌注结束检查

灌注结束时应检查砼的超灌高度,砼顶面应高于设计标高50~100cm。

并检查钢筋笼是否上浮。

(6)桩检查验收:

桩的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桩前,由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测桩顶标高和平面位置,结构监理工程师应逐桩检查桩头混凝土质量,要求混凝土密实,无残余松散现象。

并按设计要求频率指定测试桩位。

◆所有钻孔桩桩身混凝土质量均应进行低应变动测法检测。

◆浇筑混凝土时,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一组,对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要求每根至少有一组试块。

◆对质量有问题的桩,采用钻芯取样进行检测,监理人员见证检测并检查检测报告。

附表:

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备注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JTGF80/1-2004附录D检

2

桩位

(mm)

群桩

10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深(m)

不小于设计值

测绳量:

每桩测量

4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值

探孔器:

每桩测量

 

5

钻孔倾斜度(mm)

1%桩长,且不大于500

用测壁(斜)仪或钻杆垂线法:

每桩测量

 

6

 

沉淀厚度

磨擦桩

不大于设计标准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

每桩测量

 

嵌岩桩

不大于设计标准

7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

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反算

 

 

2、钻(冲)孔桩监理工作流程

3、钻(冲)孔桩常见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是采用不同的钻孔方法,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钢筋骨架吊入井孔中,灌注混凝土,成为桩基础的一种工艺。

成孔后的混凝土灌注施工是保证桩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全,预防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

(1)导管进水

A、现象

灌注桩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泥浆及水从导管下口灌入导管;灌注中,导管接头处进水;灌注中,提升导管过量;孔内水和泥浆从导管下口涌入导管等现象。

B、原因分析

◆首次灌注混凝土时,由于灌满导管和导管下口至桩孔底部间隙所需的混凝土总量计算不当,使首灌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下口,而是全部冲出导管以外,造成导管底口进水事故。

◆灌注混凝土中,由于未连续灌注,在导管内产生气囊,当又一次聚集大量的混凝土拌和物猛灌时,导管内气囊产生高压;将两节导管间加入的封水橡皮垫挤出,致使导管接口漏空而进水.

◆由于接头不严密,水从接口处漏入导管。

◆测深时,误判造成导管提升过量,致使导管底口脱离孔内混凝土液面,使水进入。

C、治理方法

首灌底口进水和灌注中导管提升过量的进水,一旦发生,停止灌注。

利用导管作吸泥管,以空气吸泥法,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拌和物全部吸出。

针对发生原因,予以纠正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2)、导管堵管

A、现象

导管已提升很高,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接近1m。

但是灌注在导管中的混凝土仍不能涌翻上来。

B、原因分析

◆由于各种原因使混凝土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

◆由于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使混凝土堵管。

C、治理方法

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堵管时,可用长杆冲、捣或用振动器振动导管。

若无效果,拔出导管,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将已灌入孔底的混凝土清除,换新导管,准备足够量的混凝土,重新灌注。

(3)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上浮

A、现象

钢筋笼入孔,虽已加以固定,但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向上浮移。

B、原因分析

混凝土由漏斗顺导管向下灌注时,混凝土的位能产生一种顶托力。

该种顶托力随灌注时混凝土位能的大小,灌注速度的快慢,首批混凝土的流动度,首批混凝土的表面标高大小而变化。

D、预防措施

◆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处与护筒相接固定。

◆灌注中,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间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

◆混凝土液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

但注意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应不小于2m。

(4)灌注混凝土时桩孔坍孔

A、现象

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现护筒内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为坍孔征兆。

如用测深锤探测混凝土面与原深度相差很多时,可确定为坍孔。

B、原因分析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孔内外水头未能保持一定高差。

在潮汐地区,没有采取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

(2)护筒刃脚周围漏水;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机械振动,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时坍孔。

(3)导管卡挂钢筋笼及堵管时,均易发生坍孔。

C、治理方法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还要防止护筒及孔壁漏水。

◆用吸泥机吸出坍入孔内的泥土,同时保持或加大水头高度,如不再坍孔,可继续灌注。

◆如用上法处治,坍孔应不停时,或坍孔部位较深,宜将导管、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钻孔。

(5)、埋导管事故

A、现象

导管从已灌入孔内的混凝土中提升费劲,甚至拔不出,造成埋管事故。

B、原因分析

◆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一般往往大于6m。

◆由于各种原因,导管超过0.15m未提升,部分混凝土初凝,抱住导管。

C、治理方法

◆埋导管时,用链式滑车、千斤顶、卷扬机、挖掘机、铲车等设备进行试拔。

◆若拔不出时,按断桩处理。

(6)、桩头浇注高度短缺

A、现象

已浇注的桩身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桩顶标高再加上15~110㎝的高度。

B、原因分析

◆混凝土灌注后期,灌注混凝土产生的超压力减小,此时导管埋深较小。

由于探测时,仪器不精确,或将过稠的浆渣、坍落土层误判为混凝土表面。

◆测锤及吊索不标准,手感不明显,未沉至混凝土表面,误判已到要求标高,造成过早拔出导管,终止灌注。

◆灌混凝土中,有一层混凝土从开始灌注到灌注完成,一直与水或泥浆接触,不仅受侵蚀,还难免有泥浆、钻渣等杂物混入,质量较差,必须在灌注后凿去。

因此,对灌注桩的桩顶标高计算时,未在桩顶设计标高值上,增加15~110㎝的预留高度。

从而在凿除后,桩顶低于设计标高。

C、治理方法

◆尽量采用准确的水下混凝土表面测探仪,提高判断的精确度。

当使用标准的测探锤检测时,可在灌注接近结束时,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鉴定良好混凝土面的位置。

◆对于水下灌注的柱身混凝土,为防止剔桩头造成桩头短浇事故,必须在设计桩顶标高之上,增加015~110m的高度,低限值用于泥浆比重小的、灌注过程正常的桩;高限值用于发生过堵管、坍孔等灌注不顺的桩。

◆无地下水时,可开挖后做接桩处理。

◆有地下水时,接长护筒,沉至已灌注的混凝土面以下,然后抽水、清渣、按接桩处理。

(7)、夹泥、断桩

A、现象

先后两次灌注的混凝土层之间,夹有泥浆或钻渣层,如存在于部分截面,为夹泥;如属于整个截面有夹泥层或混凝土有一层完全离析,基本无水泥浆粘接时,为断桩。

B、原因分析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小,集料级配不良,粗骨料颗粒太大,灌注前或灌注中混凝土发生离析;或导管进水等使桩身混凝土产生中断。

◆灌注中,发生堵塞导管又未能处理好;或灌注中发生导管卡挂钢筋笼,埋导管,严重坍孔,而处理不良时,都会演变为桩身严重夹泥,混凝土桩身中断的严重事故。

◆清孔不彻底或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而继续灌注的混凝土冲破顶层与泥浆相混;或导管进水,一般性灌注混凝土中坍孔,均会在两层混凝土中产生部分夹有泥浆渣土的截面。

C、治理方法

◆断桩或夹泥发生在桩顶部时,可将其剔除。

然后接长护筒,并将护筒压至灌注好的混凝土面以下,抽水、除渣,进行接桩处理。

◆对桩身在用地质钻机钻芯取样,表明有蜂窝、松散、裹浆等情况(取芯率小于40%时);桩身混凝土有局部混凝土松散或夹泥、局部断桩时,应采用压浆补强的方法处理。

◆对于严重夹泥、断桩,要进行重钻补桩处理。

(二)预应力锚索施工

1、锚夹具合格证、锚索张拉设备(包括千斤顶、油泵、油管、压力表等)及监测仪器的率定校正资料。

2、钻孔孔口的定位,必须用测量仪器进行放样,成孔直径为150mm,孔位允许偏差±10cm。

3、锚索孔孔径应不小于设计孔径。

钻孔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且不大于设计孔深20cm。

钻孔孔斜控制在3%以内。

4、孔口地质缺陷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压陷或垫座剪切破坏,处理方式为加大垫座受力面积或采用岩面锚杆及抗滑插筋。

5、孔内地质缺陷,主要是孔内内锚固段存在裂隙破碎带,岩石强度低,并可能产生相邻孔窜漏,从而影响内锚固段灌浆效果;或孔深不能穿过断层影响带,内锚头的围岩质量不高。

孔内地质缺陷一般可采用孔道固结灌浆的方法处理,必要时经各方研究应当加大孔深,以提供良好的内锚受力岩石地段。

6、锚索的下料长度和制作工艺,均应满足设计要求,严禁采用不当的下料方式。

钢绞线应平顺,不能打绞,钢绞线下料只能采用风械设备切割,要保证切口平整,无散头现象。

7、锚索上安装的进回浆管管路系统耐压值需大于设计灌浆压力的1.5倍。

8、止浆环使用的材料与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气囊耐压不小于0.8Mpa,应用压力表检查止浆气囊有无漏气现象,止浆环环氧封填密实,无漏水,止浆环安装位置偏移不得超过10cm。

9、锚索编束中使用的架线环、导向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架线环绑扎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与锚索索体绑扎牢固。

10、锚索编制如在现场完成,应做到随编随用,现场保存时间不应超过10天。

存放时应将锚索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检查防水防油污染措施。

11、锚索穿索安装按以下要求控制:

(1)穿索时应保证锚索无明显弯曲、扭转现象,孔口段应保持平顺,施工场地要满足锚索转弯半径≥5。

(2)要尽可能保证外侧绑孔的回浆管在孔道上方。

(3)锚索安装过程中,要防止锚索直接受力,防止与硬质物体碰撞、磨擦,不得损坏锚索结构,如有结构损坏,应停止施工,重新进行锚索编制验收。

12、内锚固段灌浆前,承建单位应对锚索进行止浆检查,做压水试验,并检查灌浆设备,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签发准灌证。

若压水试验中渗漏水量较大,应查明原因,如因止浆环破损,要退索后重新施工。

13、内锚段灌浆时应按以下要求控制控制:

(1)灌浆压力在2~3Mpa之间;

(2)回浆管返回浓浆,其比重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开始并浆,并浆时间≥30min,并浆压力0.2Mpa;

(3)并浆期间若吸浆量小于0.4L/min,则结束并浆;

(4)结束并浆后,应由二期进浆管进水冲洗锚索张拉段,防止有水泥浆串渗至张拉段影响张拉施工,进水冲洗水压<0.2Mpa。

14、灌浆过程应认真准确做好原始记录,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监理,并抽检施工记录。

15、每一批内锚段灌浆,承建单位应进行浆液现场取样试验,并做好试块的养护工作。

16、内锚固段灌浆完成后,按照三检制的要求,逐孔填写预应力锚索灌浆质量检查验收,在内锚段灌浆结束24h后,方可开始垫座的进浇筑施工。

17、张拉台座砼浇筑过程中应控制:

(1)砼垫座基础壁面清洁干净,壁面与锚索孔道应尽量垂直,如交角小于700,则按孔口地质缺陷进行处理后,方可立模。

(2)立模时可将一期进回浆管在孔口处割断,二期进浆管用钢管引出,注意保持二期进浆管在钢管中是否能自由活动。

(3)立模时应保证预埋钢套管轴线与锚索孔道轴线重合,钢套管与承压钢垫板垂直,以保证良好的受力条件,模板固定要牢固。

(三)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

1、喷射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材料应先送检合格,有实验室出具的砼配合比报告。

(2)喷射混凝土混合料拌制:

如果人工拌料,拌制次数不小于三次,混合料的颜色要一致,要随拌随用,装入喷射机前要过筛。

(3)喷射砼作业应分片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初喷砼厚度50mm,第二次喷砼厚度50mm。

(4)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距离宜为0.6~1.2m。

(5)在锚杆部位,应先喷锚杆下方,再喷上方。

(6)控制好水灰比(0.45-0.55纯水泥浆),保持砼表面平整,无滑移流淌现象。

(7)喷射后应淋水养护至少7天。

2、钢筋网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网应在喷射第一层砼后铺设。

(2)钢筋网与锚杆按设计要求连接牢固。

(3)钢筋搭接长度至少35d,绑扎3道,采用焊接则焊长不少于10d。

(4)钢筋网铺设完成后必须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喷射面层砼。

 

(四)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