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62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建设工程

2、建设性质

新建工程

3、建设地点

XXX省XXX市XXX区双富路中段一中西侧

4、建设单位

XXX市职业技术学校

5、项目法人代表

何祚才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6、建设规模

本次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建设工程包括:

新建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总建筑面积5080㎡,其中机械加工与焊接实训室建筑面积2916㎡,综合实训室建筑面积2164㎡。

7、项目建设期

17个月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XXX省实施细则》DB23/1269-2008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

8、国家有关法令、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的通知》

9、其它现行相关规程规范及标准

(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建设单位基础资料:

1、设计委托书

2、XXX市职业技术学校现状图1:

1000

3、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提供的发展资料

4、其他相关材料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政策背景

统筹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内容包括:

1、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2、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

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

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二)社会背景

国家实施拉动内需政策,大力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拉动内需政策提出后,国家各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加大对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今年国家对地区安排的投资要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本项目正是在此政策指导下进行建设的。

在新的形势、环境影响下, 现代职业学校应重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管理经营发展战略,正确理解并顺应政策的改革, 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主动抓住时机, 拓宽经营视野, 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准确定位,在市场中找到并找准自己的位置,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且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硬件条件、技术水平、服务半径、当地的经济水平及竞争对手的情况搞好自己的市场定位, 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建设工程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战略决策,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XXX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带动本区域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还是在促进XXX市职业技术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教育发展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要是:

国民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机制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需要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与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教育始终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而且对于进一步巩固和稳定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殊意义。

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政策的。

(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急待发展的知识技术性服务产业,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初级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统筹规划各类教育资源,在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避免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失。

本项目的实施,将使XXX市职业技术学校充分发挥三十余年办学的历史积淀,利用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的潜力为XXX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市场的竞争中根据自身情况,在培养职业人才、教学研究及具体方向上做出自己选择,形成多种模式办学。

(三)项目的建设是现代大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现代制造业不断壮大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新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企业对机械加工这一新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导致机电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

近年来,“技工荒”和“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机电技工”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机械制造业在东北三省更是方兴未艾,齿轮制造、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机床制造、电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均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较高地位,机械加工技术的人才需求迫在眉捷。

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加快XXX市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为XXX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潮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项目的建设是全面实现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功能的可靠保证

实现充分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是解决现阶段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将是XXX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工艺的改进,一方面,社会的需求要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在岗人员需要继续学习,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培训,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以技能教育为特色的职业教育在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可以将目前的教育结构由平面型转为金字塔型,增强教育服务社会的链条,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并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其它中职学校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XXX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这无疑给技术院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体, 技术学校应该主动适应时代发展, 深化内部改革, 调整经营战略,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做好坚实的保障。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既需要研究型、开发型人才,更需要多层次、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推进“三个转变”的有效载体和保证,从更新的高度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新的历史性跨越,为XXX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储备,促进XXX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该项目的建设刻不容缓。

五、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位于XXX市XXX区双富路中段一中西侧,其工程条件、社会条件均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同时,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方面基础保障都能得到落实,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均有利于该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用地条件

项目选址用地为XXX市XXX区XXX市职业技术学校院内(现XXX市师范学校院内),为独立地块。

建设地点地势平缓,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周边已有建筑未发现地质不良条件引起的建筑物基础下沉、倾斜、地面或墙体断裂现象,适宜建筑工程建设。

(二)交通条件

本工程建设地点为XXX市XXX区,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因此,无论是项目所需建设材料还是设备运输均能得到可靠保障。

(三)供水条件

根据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提供的现状资料,新建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工程水源由XXX市市政供水管网供给,校区现有DN150生活给水管道和加压设备,能够满足本工程建设的用水需求。

(四)供电能力

该区域供电电源采用国家电网,其供电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过程中及以后本项目建设完成后生产、生活用电要求。

(五)供热能力

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建成后,供暖采用校园集中供热,由龙堂公司XXX热电厂提供。

(六)通信条件

校区在移动、联通信号覆盖范围内,网通、铁通等运营商也可以为校区提供通信、网络服务。

(七)施工组织

工程建设施工采用招投标制。

严格控制施工队伍的资质及施工力量,优化施工队伍,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八)资金条件

国家实施拉动内需政策,大力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国家各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地区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加大对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本项目资金来源有充分保证。

因此,无论是从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还是具体实施上来看,该工程都是可行的。

六、建设基本原则及可行性的研究范围

(一)建设的基本原则

1、树立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安全、适用、经济、节能等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安全、舒适、卫生的校园空间。

3、树立节约思想,注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达到节约投资、节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4、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XXX市总体规划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下,工程建设统筹考虑,近远期相结合,不但要满足近期需要,也应考虑满足今后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范围

1、论证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楼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及方案,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节能、消防等措施;

3、工程进度安排;

4、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七、建设项目构成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土建工程、场区工程、配套管网工程及相关的设备设施等。

工程项目构成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备注

1

机械加工与焊接实训室

2916㎡

新建

2

综合实训室

2164㎡

新建

3

管网工程

包括水、暖、电等相应附属设施

4

设备设施

购置必要教学、实训设备设施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规划总用地

9000

1

建筑用地

3637

2

道路用地

1763

3

绿化用地

3600

总建筑面积

5080

1

机械加工与焊接实训室

2916

2

综合实训室

2164

建筑密度

%

40.4

容积率

0.56

绿化率

%

40

工程总投资

万元

1488.79

注:

以上指标仅为本工程用地技术指标,非校园综合技术指标。

九、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1、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XXX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条件,使该学校尽快达到规范化标准,对保证学校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该项目的建设将为XXX市创建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和谐健康的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提升人才培训都具有重要意义。

3、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基本国策,顺应当前及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符合XXX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建设规模适当、经济、合理,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均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建设地点基本概况

一、自然条件概况

1、地理位置

XXX市位于XXX省东北部三江平原的西南部,东经130°54′—131°37′,北纬46°25′—46°46′之间,东与宝清县、友谊县接壤,西南与桦南县相连,北与集贤县毗邻。

XXX市区分为中心城、岭东区、四方台区和宝山区,其中中心城由XXX区、双福新区和福利区组成。

XXX区位于完达山北麓,三江平原南端,地理坐标东经130°54′北纬46°20′,东与四方台区为邻,南和西与岭东区毗连,北与双福新区交界。

四方台区坐落于XXX市区东南部,距XXX区14公里,岭东区位于XXX区南9公里处,宝山区位于XXX东南部,距XXX区27公里,福利区位于市区北部,距XXX区7公里,在XXX区与福利区之间为双福新区。

2、气象

XXX市地处中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温热而多雨。

(1)气温。

年平均气温3.3℃,极端最高气温36℃(2001年6月25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1970年1月)。

(2)降水。

全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年最多降水量857.2毫米(1981年),年最少降水量302.8毫米(1975年),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最大积雪深度为56厘米(1985年2月),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3)霜期。

初霜平均在9月9日出现,(南部半山区在9月19日出现,最早在9月7日出现)终霜期平均在5月14日结束,(南部半山区在5月22日结束,最晚在6月5日结束)无霜期平均137天。

(4)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年平均风速4.3米/秒。

春季风速较大,平均风速5.1米/秒,夏季风速最小,平均风速3.5米/秒,1968年12月2日,1982年5月11日出现2次12级大风,风速34米/秒。

(5)日照。

年日照2480小时,其中:

春季月平均日照232小时,秋季210小时,冬季169小时,最高日照值是6月,月日照244小时,最低日照值是12月,月日照仅146小时。

3、地形地貌

XXX市坐落在完达山脉北麓的低山丘陵区,属古老山地,XXX市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众多河流贯穿其间。

XXX市因城东北两座形似卧鸭的山峰而得名。

从西南至东北依次是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

4、水资源

XXX市境内主要河流有安邦河、扁石河、七星河、横道河、马蹄河,由南向北,分别流入松花江和侥力河。

最大流量为493立方米/秒。

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产生年径流量为2.36亿立方米。

境内共有水库8座,均是1958年以后人工修建的,库容总蓄水量为1,503万立方米,灌溉能力达5万亩。

市区境内地下水资源,按照水文地质条件可分为沙层孔隙水,风化裂隙水,裂隙空隙水和裂隙溶洞水4个含水层,60年代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为埋深1至2.3米,属潜水型地下水最大出水量为260吨/小时,进入70年代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乡人口不断增加致使地下水资源超量开发,地下水资源出现严重贫乏,地下水位埋深在10米以下,储水量0.74亿吨。

XXX市水资源水质好。

PH值6.7—7.3,矿化度小于0.15—0.74g/L。

地下水条件好,属重碳酸盐水,水质清澈,污染较小。

按着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在5个指数和30个参数上,可达到国家同类标准用水。

二、社会经济概况

1、行政区划与人口

XXX市现辖XXX、XX、XX、XX四县和XXX、XXX、XXX、XXX四区,共有42个乡镇。

境内有12个国营农场,40个国营林场。

总面积224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767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151万,市区人口51万。

2、国内生产总值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6亿元,增长33.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5.2亿元,增长6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85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5479元,增长12.8%。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1.8亿元,增长5.2%。

粮食产量达194.2万吨,增长11.5%,创历史新高。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8家,增长6.3%。

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

新建奶牛、肉牛、生猪规模养殖小区10个,畜牧业产值达到36亿元,增长12.5%。

渔业无公害养殖面积5.2万亩。

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2万人,转移13.3万人,实现收入6亿元,分别增长12.5%、2.2%和8%。

三、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概况

1、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概况

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中专、技工、职业高中教育与各种短期培训于一体化的多功能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XXX市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78年,现占地面积9.5万㎡,建筑面积2.7万㎡,专任教师96人,高级教师95人,中级教师51人,初级教师12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4人,高级工62人,专任教师中文化课教师30人,专业课教师56人,实习指导教师10人。

学校已建立了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游戏技术、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七个专业群,设立相关专业14个,现有在校学生2583人。

学校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开展各级各类短期培训班,年均培训学员5000人次。

学校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的办学方向,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校门对准厂门,对准技能岗位抓教学,与市内27家企业联合办学。

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技术工人近3万人,为高职院校输送学生6300余人,就业率达98%以上。

毕业生中有100多人已成为企业的领导者,有70多人已成为处级以上干部,80%以上的工人成为生产技术骨干。

在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X市职业技术学校投入近1260万元建成了省级一流水平的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教育和初中生劳技实训基地6个。

学校与市内大型企业、教育机构建立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前教育等校外实训基地8个。

一个集教学、实训、师训、生产经营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设备先进、管理一流的综合实训基地已经建成。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

X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青年下岗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基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XXX基地、XXX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劳动预备制培训基地、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退役士兵培训中心、低保家庭创业培训基地、动漫技术与人才培训基地、就业培训基地、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初中生劳技实训基地。

2、现有教学基地及设备条件

①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建筑面积3258㎡,设备价值375.6万元。

有机械加工、焊接技术实训室16个,配有各种普通车、铣、钻床、数控机床、钳工实训台共206台套;

②焊机技术实训基地:

设备价值44.2万元,有手弧焊室、二保焊室、氩弧焊室、埋弧焊室4个,有各种焊机60台,焊接工位90个;

③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建筑面积1065㎡,设备价值167.0万元;

④汽车维修与驾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建筑面积670㎡,设备价值219.1万元。

有4个实训室,配有设备131台套;

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建筑面积760㎡,设备价值318.3万元。

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备课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8个,配有设备468台套;

⑥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

建筑面积712㎡,设备价值30.1万元,有9个实训室,配有钢琴、电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等83台套;

⑦美术教育专业实训基地:

建筑面积280㎡,设备价值4万元,有5个实训室,配有静物、画架等261件;

⑧工民建实训基地:

建筑面积300㎡,设备价值34.1万元,有3个实训室,配有测量检测设备42台套;

⑨初中劳技课实训基地:

建筑面积340㎡,设备价值27.0万元,监控设备17.5万元,实验柜3.7万元,座椅4.5万元。

 

第三章社会需求预测与拟建规模

一、社会需求预测

在该项目中社会需求预测即生源人数量预测。

XXX市职业技术学校近五年的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