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530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法基础绝密资料第一章.ppt

经济法基础,宏兴会计培训学校会计实战培训领导品牌咨询热线:

22279670,一、学前说明1、总分100分,共59题。

单:

24*1=24分多:

20*2=40分判:

10*1=10分不定项:

13*2=26分,2、学习方法“60分万岁”:

考试就是放弃的艺术。

比如:

行政复议相当难。

紧紧围绕考试大纲。

“通过率”=0,不要迷信通过率,哪怕是95%,如果不踏实学习,你就是那不通过的5%。

理解+背诵=通过!

第一章总论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和法律、法的本质与特征

(二)掌握法律关系的要素(三)掌握仲裁与民事诉讼(四)掌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五)熟悉法律事实、法律责任(六)了解法的形式与分类、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七)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第一节法律基础一、法和法律

(一)法和法律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狭义的法律:

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的法律:

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道德通过自觉实现)(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二、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或者说,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1、主体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

机关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2、内容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注:

权利义务责任(第二性义务)权利义务相辅相成,不存在“无义务之权利”,亦不存在“无权利之义务”。

只有违背义务才会产生责任。

3、客体物:

有价值、能支配非物质财富:

知识产品、道德产品行为:

作为、不作为人身:

整个活人不得为物行使权利应合法、合乎道德对人身行使权利不得超权,三、法律事实(熟悉)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

通常划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是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

法律行为是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行为作不同的分类,如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等。

四、法的形式与分类(了解)

(一)法的形式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行政规章等。

(二)法的分类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2、根本法和普通法(内容、效力、制定程序)3、实体法程序法(内容:

实-是什么;程-怎么做)4、一般法和特别法(时空效力、对人效力)5、国际法和国内法(主体、调整对象、渊源)6、公法和私法(法律运用的目的),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了解)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又称部门法。

一个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主要法律部门: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法律体系一国国内法现行法,六、经济法概述(了解)经济法是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对象:

1、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进行规划、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如国家计划调控关系、财政调控关系、金融调控关系等。

2、市场规制关系。

市场规制是指国家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引导、监督、管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也同时规范、约束政府监管机关的市场监管行为,从而保护消费主体利益,保障市场秩序。

具体表现为完善市场规则,有效地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掌握)一、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经济纠纷是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

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二、仲裁

(一)仲裁的特征仲裁是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对纠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

仲裁的特征包括

(1)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

(2)仲裁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仲裁机构)进行裁判;(3)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1.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2.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而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

(1)劳动争议的仲裁;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三)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解决纠纷原则;3.独立仲裁原则;4.一裁终局原则。

(四)仲裁机构(民间组织机构)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五)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书面约定。

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

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仲裁协议的内容包括: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3.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六)仲裁裁决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仲裁不公开进行。

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三、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二)审判制度1.合议制度。

2.回避制度。

3.公开审判制度。

4.两审终审制度。

(三)诉讼管辖诉讼管辖是各级法院之间以及不同地区的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职权范围和具体分工。

管辖可以按照不同标准作多种分类,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1、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案情繁简、影响范围,来确定上、下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地域管辖。

按照地域标准也即按照法院的辖区和民事案件的隶属关系,确定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称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又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等。

(四)诉讼时效1、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诉讼时效期间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

2、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也称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民事普通法规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诉讼时效期间。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也称特殊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民事普通法或特别法规定的,仅适用于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

下列事项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3.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1)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

(2)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全归于无效。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基于某种正当理由要求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时效期间,经法院审查确认以后决定延长的制度。

(五)判决和执行1.判决。

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如果在上诉期内当事人不上诉,第一审判决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第二审法院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

2.执行。

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其他应当履行的法律文书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申请执行,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四、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范围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二)行政复议申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依照行政复议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称之为行政复议机构。

(四)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五、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诉讼管辖1.级别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2、地域管辖。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起诉和受理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

(四)审理和判决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合议庭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经批准程序。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经批准程序。

(五)侵权赔偿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

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第三节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法定的义务而应承受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狭义的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和法律制裁紧密相连。

违法行为是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要求的或超出现行法律允许范围以外的危害社会的活动。

广义的违法包括一般违法和犯罪,狭义的违法是不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行为。

法律制裁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法律关系主体作出了违法行为,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

二、违法的构成要素违法行为由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个要素组成。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一)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形式主要有: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二)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1.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给予的法律制裁。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行政处分是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被授权、委托的执法人员所实施的内部制裁措施。

行政处分种类有: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三)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即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

1、主刑包括: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包括: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历年真题演练】单选1、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10年】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2、甲、乙发生合同纠纷,继而对双方事先签订仲裁协议效力发生争议。

甲提请丙仲裁委员会确认仲裁协议有效,乙提请丁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

关于确定该仲裁协议效力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10年】A.应由丙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B.应由丁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C.应根据甲、乙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或丁法院裁定D.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1、【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B.选项A“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不包括“常委会”;选项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选项D“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制定。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总论”的“法的形式”知识点。

2、【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所以答案是B.【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总论”的“仲裁”知识点。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罚金B.吊销许可证C.警告D.没收违法所得4、甲、乙因某不动产发生纠纷,甲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其选择诉讼管辖法院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甲只能向甲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B甲只能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C甲只能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D甲可以选择向乙住所地或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3、【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规定,行政处罚分为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财产罚(罚款、没收财物)和声誉罚(警告)等多种形式。

选项A“罚金”是“刑事责任”:

“罚款”才是“行政处罚”。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总论”的“行政处罚”知识点。

4、【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试题点评:

本题考核诉讼管辖。

5、甲、乙因买卖货物发生合同纠纷,甲向法庭提出诉讼。

开庭审理时,乙提出双方签有仲裁协议,应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对该案件的下列处理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仲裁协议有效,法院驳回甲的起诉B仲裁协议无效,法院继续审理C由甲、乙协商确定纠纷的解决方式D视为甲、乙已放弃仲裁协议,法院继续审理6、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B.法是由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获得普遍遵行效力,5、【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

当事人双方签有仲裁协议,发生纠纷,一方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律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试题点评:

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效力。

6、【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

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不是社会全体人们意志的提现。

7、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的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8、某企业对甲省乙市国税部门给予其行政处罚的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

下列各项中,应当受理该企业行政复议申请的机关是()A.乙市国税部门B.乙市人民政府C.甲省国税部门D.甲省人民政府9、在下列法的各项分类中,以法的创制形式和发布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是()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般法和特别法,7、【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

一般法和特别法是根据法的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或对人效力所作的分类。

8、【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9、【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的分类。

以法的创制形式和发布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是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10、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A.该决定书作出之日B.该决定书送达之日C.作出之日起第l5日D.送达之日起第60日11、甲、乙因房屋买卖纠纷欲提起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该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是()A.甲住所地法院B.乙住所地法院C.房屋所在地法院D.甲、乙协议的法院12、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则诉讼时效期间计算适用情形是()A.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不受影响,继续计算B.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C.已经过诉讼时效期间无效,待障碍消除后重新计算D.权利人可请求法院延长诉讼时效期间,1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决定书的生效时间。

根据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11、【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的专属管辖。

根据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题中,管辖权的法院应该在房屋所在地。

12、【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中止。

根据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应该予以中止,也就是“暂停”。

【真题多选】13、下列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合伙企业D.个人独资企业14、甲、乙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裁决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该案件仲裁裁决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B.应当由仲裁庭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裁决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13、【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根据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自然人、机构和组织、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所以本题答案是ABCD.【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总论”的“法律关系主体”知识点。

14、【参考答案】AC【答案解析】根据规定,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总论的仲裁裁决程序知识点。

15、甲企业得知竞争对手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策略将会进行重大调整,于是到乙企业设在N地的分部窃取乙企业内部机密文件,随之采取相应对策,给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造成重大损失,乙企业经过调查掌握了甲企业的侵权证据,拟向法院提起诉讼,其可以选择提起诉讼的法院有()。

A、甲住所地法院B、乙住所地法院C、M地法院D、N地法院16、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

A.当事人提起诉讼B.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C.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D.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15、【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本题中,侵权行为实施地是N地(N地的分部实施窃取行为),侵权结果发生地是M地(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策略),被告是甲企业。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总论的“诉讼管辖权”知识点。

16、【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根据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总论的诉讼时效中断知识点。

17、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18、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A自然人B发明专利C劳务D物质资料19、下列争议解决方式中,适用于解决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的有()A仲裁B、民事诉讼C行政复议D行政诉讼,17、【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

题中四个选项,均属法的本质与特征。

试题点评:

本题考核法的本质与特征。

18、【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

自然人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他三项均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试题点评:

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9、【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其中,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适用仲裁和民事诉讼方式解决。

试题点评:

本题考核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

20、属于我国行政复议范围的有()A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