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46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美学原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docx

《美学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学原理.docx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一、填空

重要美学家

1.柏拉图――最早对美学的问题做深入哲学思考的人

①著作:

《大希庇阿斯篇》,提出“美本身”与“美的事物”不一样,是美学史上首次专题探讨审美本质的文献。

②黑格尔称赞他:

“柏拉图是第一个对哲学研究提出更深刻要求的人”

③朱光潜将其核心思想译为“理式”

④从本体论高度重视审美直觉对于人类认识本体的特殊功用

2.鲍姆嘉通――美学之父,标志美学的形成(唯理主义哲学家)

①他在对“诗”(广义的文学艺术)的研究中,重新认识了人类思维,致力于创立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新学科――“感性学”

②鲍姆嘉通:

丑是人类不完善的感性认识

3.亚里士多德

①亚里土多德以“如何存走”(“怎样”“怎是”)回答“在在是什么”,“秩序、匀称与明确”这此事物具体風性范畴的宾词从此承担了“美本身”的“存在”,这也就是审美对象的本质。

②亚里士多德:

揭示了喜剧区别于悲剧的本质特征

4.黑格尔

·关于审美问题

①放弃自然而独尊艺术美

②审美的本质在于“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于悲剧方面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

①悲剧原因:

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

②悲剧快感

·关于艺术

①黑格尔是真正意义上艺术终结论者

·关于崇高问题

①崇高是理念大于感性形式

5.康德

·关于审美本质的观点:

①将休谟的主观心理经验审美观转变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论

②批评并超越了鲍姆嘉通的感性认识论美学观,将主体的认知、意志、情感与哲学上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三分鼎立――美学成为哲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德国古典美学从此成为美学的传统范型。

(席乐将康德作为通向“善”的桥梁的“美”提升为人类自由解放的目的本身;谢林提出了作为哲学拱心石的艺术哲学命题,黑格尔放弃自然美而独尊艺术美。

③审美无利害,艺术自律

·关于崇高的观点:

1.康德《判断力批判》

①把优美与崇高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深入研究

②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快度庭社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数量的崇高),以及力量的无比强大(力的崇高)

③快感原因:

理性征服恐惧压抑(超越主体的精神)

6.马克思

①马克思将审美的本质归结于自由的劳动。

(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人的本质)

②审美的本质归结于自由劳动

③泛义的“劳动”(“生产”)是“内在尺度”需求目的)与“外在尺度”(对象环境规律)寻求统一达成实现的活动。

绪论章

1.战国时代公孙尼子撰写的《乐记》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东西方几乎同时问世。

2.欧洲的17、18世纪被称为“理性的时代”

3.“美学思维”是审美意识的观念化

2.古代发生时期:

有了语言文字

3.18世纪初,德国唯理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沃尔夫建立唯理主义哲学体系

4.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美学学科的发现者,著作:

《新科学》,将人类思维分为“诗”和“逻辑”

5.①研究人的理性认识――逻辑学

②研究人的意志――意志学

③研究人的情感――感性学

6.休谟研究英国经验哲学的“道德感”与“内感觉”

7.法国夏尔·巴图神父:

《归结为单一原理的美的艺术》(1746)提出“美的艺术”――艺术凭借美的特质而从传统广义技术中独立出来。

8.谢林提出了作为哲学拱心石的艺术哲学命题

9.19世纪末叶费希纳提出“自上而下”的心理学经验美学模式,取代“自上而下”的哲学美学形而上学思辨。

这一模式产生出“移情说”、“内模仿说”、“心理距离说”、格式塔知学完形美学、潜意识精神分析美学等一系列审美经验理论。

10.艺术是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

11.20世纪逻辑经验主义与语言分析哲学衍生出分析美学。

美学的文化学转向三个重要背景:

一是随着机器复制、通信与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文化市场的形成,艺术的性质和存在方式生活形态化。

二是从环境到服饰、从外形到材质。

三是在艺术批评模式上,出现了后结构主义。

12.审美活动的构成:

审美意识、审美对象

13.美学研究研究的对象:

艺术、美、审美经验

14.美学的研究方法:

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经验描述

15.审美活动的构成:

审美意识、审美对象

16.审美活动(存在领域):

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美育

17.审美范畴:

崇高、悲剧、喜剧、优美、丑。

18.迄今的人类知识形成三大现代分类: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第一章审美的本质

1.西方思想史上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①柏拉图

②亚里士多德

③古罗马普洛丁—新柏拉图主义者:

将中心从“美的事物”属性重新返回高于其上的“美本身

④休谟: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

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⑤康德

2.对审美本质的探讨是美学思想史的首要传统

3.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美学研究美,美学研究审美经验,美学研究艺术。

第二章审美经验活动

1.审美经验的根源

①夏夫兹博里“内在感官”

②哈奇生“第六感官”

③.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的“移情说”,移情说著名代表人,《美学》

(进一步明确的把审美对象本身也归并入审美意识,认为前者只是审美意识情感外移所产生的结果;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

④英国心理学家布洛的“距离说”,《作为一个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1912)

(把审美的发生解释为一种心理距离所造成的结果,“心理距离”说强调距离的连贯,实质上仍是一种“审美态度”说)

2.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以实践为母体结成审美活动关系,双向发生,双向发展,彼此促进,相互依存。

3.①费耶阿本德—重情感直觉②柏拉图—从本体论高度重视审美直觉对于人类认识本体的特殊功用

4.审美心理要素:

①感觉

②知觉:

选择性、适应性、整体性

③想象:

一是简单想象:

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二是高级想象:

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

④情感

⑤领悟:

情感性、非概念化与感知性、趋向无限性、直觉性

5.审美移情

①菲舍尔明确提出移情说

②立普斯将移情分为四种:

一是对象的形式被赋子生命;二是向自然界移情;三是氛围移情;四是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

③朱光潜将“移情”当作物质对象的感情移入

④移情包括两种:

由我及物、由物及我

第三章形式美

1.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色、形、声、质

2.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对称与匀称、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

第六章自然美

自然美的代表模式:

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宇宙模式、天成之美

第七章艺术美

1.艺术美作为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完美再现;艺术美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艺术美作为审美共通感交流的结晶

2.艺术终结

①1550年,意大利美术史学家乔治奥·瓦萨里《大艺术家传》

②黑格尔是真正意义上艺术终结论者

③丹托在《艺术的终结》认为特定的叙事走向了终结,当代艺权对传统艺水概念的抛弃。

第八章作为审美范畴的优美与崇高

1.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博克《论崇高和美》

①优美的特征是小的、光滑的、不能构成棱角,要有娇柔纤细的结构,不带任何显著的强壮有力的外貌,颜色要清洁明快但不刺目,姿势和动作悠闲自若、圆满和娇柔等。

②联系心理经验详细区分了崇高与优美产生的心理根源。

③情感可以归结为:

自我保全、相互交往两类(崇高出于自我保全的需要,美是出于相互交往的需要)

2.康德《判断力批判》

①把优美与崇高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深入研究

②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快度庭社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数量的崇高),以及力量的无比强大(力的崇高)

③快感原因:

理性征服恐惧压抑(超越主体的精神)

3.黑格尔:

崇高是理念大于感性形式

3.后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贫困:

韦尔施、哈呗马斯

第九章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1.英国学者加德纳:

悲剧是艺术品

2.朱光潜:

悲剧是伟大诗人运用创造性想象创作出来的艺术品

3.亚里士多德:

有过失的好人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

①悲剧原因:

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

②悲剧快感

第九章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1.柏格森

①大自然中没有悲喜剧

②用“生命的机械化”来解释喜剧及笑产生的原因

2.亚里士多德:

揭示了喜剧区别于悲剧的本质特征

3.霍布斯:

“突然荣耀感”

第十章作为审美范畴的丑

1.鲍姆嘉通:

丑是人类不完善的感性认识

2.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表达了一种有关美丑共存的辩证思想

3.丑的审美范畴:

怪、酷、荒诞、恐怖

第十一章美育

1.蔡元培:

“美育代宗教”学说

2.王国维:

《论教育之宗旨》(1906),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都得到发展的“完全之人物”,相应的提出“完全之教育”即用体育发展人的“身体之能力”,用心育发展人的“精神之能力”。

3.德国哲学家席勒:

《美育书简》吸收并改造了康德的思想,正式提出美育的概念,历史上第一部以美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著作,是美育理论形成独立体系的标志,被人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

4.马卡连柯提倡德智体美劳的和谐统一,使美育寄寓于德智体美劳当中。

二、名词解释

1.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2.社会美

社会美是以人类基础性生存活动,――劳动为核心所形成的审美形态。

它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的各种社会活动中的感性显现。

3.自然美

对应于作为内在天性的自然的三种内涵,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也就了三个层面的内涵:

(1)作为宇宙本体论美学范畴,自然(美)主要是天地万自在自足的本然状态;

(2)作为社会存在论美学范畴,自然(美)即自在,是人生最高境界的自由状态;(3)作为艺术及艺术美学范畴,自然(美)即“芙蓉出求”(与它相对的是“错彩镂金”),自然(美)是艺术的审美理想或最高境界。

4.艺术美

艺术形态的审美对象称为艺术美。

艺术美的产生有两条基本线索:

它既是现实审美发展的自觉形态,又是艺术自身经历人类活动分工化而独立的产物。

这二者在现代性背景下结合为“美的艺术”。

5.优美

优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

优美以感性形式的通谐为主,其审美意蕴、情力度柔和平稳,呈现为秀丽、妍雅清新、明媚、轻盈、宁静等风格,具有小东平静、舒缓、圆畅、单纯等表现形式。

优美的诸多特质是由其审美关系的内本质所决定的。

6.崇高

崇高是一种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对立,情感力度异常强烈,具有以痛感、压初成为基础,由不和谐到和谐、由痛感到他成复杂心理体验,并以狂放、暴烈、无限、模糊、神秘等为基本特征的审美范畴。

7.悲剧

悲剧,又称悲剧性或悲剧美,是指具有值得人同情、认同的个体,在特定必然性的社会冲突中,道遇不应有却又不可避免的不幸、失败甚至死亡结局的同时,个性遭到毁灭或者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伤害,并激起审美者的悲伤、怜悯与恐惧等复杂审美情感,乃至发生某种转变的一种审美形态。

8.喜剧

喜剧,又称喜剧性或喜剧美,是指有这样那样的弱点、缺陷甚至虚假、丑恶特性的人或对象,在特定的矛盾冲突或不和谐情境事件中暴露出自身的不协调与自相矛盾性,从而引人发笑的审美形态。

9.丑

丑,有时也称为“丑陋”,是一个特殊的否定性的审美范畴。

与”天,“丑”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丑与广义的美相对立,是现实对人的本质的否定是孔目的与规律相统的破坏与背离。

狭义的丑则与狭义的美(优美)相对立,如果说优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实现,是现实对人的本质的最完满、最充分的肯定,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是纯粹的美;那么,丑就是对优美的这种纯粹性、完满性与和谐性的否定和破坏。

10.怪、酷、荒诞、恐怖(丑的审美范畴)

怪:

怪是对正常的人和事及其间关系的正常尺度的一种夸张式变形,是一种极端反常化,即不是按事物的本来面貌,而是以一种变了形的面貌出现,这种变形不是西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集中化、典型化、概括化或抽象化,而是各种“古怪与夸张”组合而成的变形。

酷:

酷”作为丑的市美范畴之一,是人的本质对象化过程的=个特定阶段和特殊形态,在其中,现实以包容的方式否定人的本质,目的性与规律性发生有限的偏离,是对于偏离于和谐性、完满性的个性气质的自恋式认同。

在审美感受上,“酷”是排除了伦理道德内涵的满不在乎和开心陶醉。

(酷的本质包含自恋情结、超然的嘲讽、享乐主义三种性格因素)

荒诞:

荒诞是人的本质对象化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或特殊状态,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的本质的分解、弥散或缺位,使对象化过程变成种无根基无秩序、无归宿的解体过程。

换言之,荒诞是对无意义无本质无深度无价值本身的对象化计码因而也是对虚无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虚无。

恐怖:

“恐怖”作为丑的审美范畴之一,主要是对“异形”反常的丑的形式的桌有组合,是对形式背后可能的内容和支配力量的“升格”或神秘化,其市美成受是恐惧感、惊博感、崇拜感和厌恶感的混杂。

11.移情

移情即情感或感受从自我向对象的投射。

这种情感的移人,有两个方向:

一是将自我的情感向外界的移人,即由我及物,如心情悲观沉丧,便天昏地暗:

;与之相反的方向是对象状态移人主体而成为情感共鸣,即由物及我,如面对跳跃的小鹿,主体受到感染面心情活泼。

三、简答题

绪论: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

1.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①美学研究艺术

这是历史最为悠久影响也最大的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见解。

其提法可以不同,或直接规定为“艺术哲学”,或认为艺术是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美学主要经由研究艺术来研究审美等,但在这观念指引下的美学分析,艺术都几手成为唯一关注的对象。

②美学研究美

一个多义的“美”不宜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范畴术语。

如果将“美"理解为美学原理中广义的“美"即“审美的本质”或狭义的审美范畴即“优美",虽然“美”获得了理论严密规定,但美学的研究对象却失去了存在地位而转化为美学理论范畴,美学与美学的研究对象成为美学自身范畴逻辑的循环:

美学研究美学。

何况“优美”不包括崇高等审美范畴。

③美学研究审美经验

这个词基本相当于“审美意识”一词。

前面已经提到,美学研究的对象从以美美的本质问题为重心,转变到以审美经验为重心,这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一大转折美的这转折的理论意向之是用主体的审美经验建构取代审美对象的客观性质。

(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审美活动的构成:

审美活动:

审美对象

审美意识

按照审美活动的存在领域,美学对象的范围可作如下勾勒:

审美活动:

社会生活中的审美:

社会美

自然环境中的审美:

自然美艺

术形态的审美:

艺术美

审美教育与修养:

美育

按照审美活动形态类型又有如下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

崇高、悲剧、喜剧、优美、丑

(三)思考题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在美学探讨中涉及哪些内容?

答:

美学研究对象见问题

(一),涉及内容见问题

(二)

2.美学的研究方法?

答:

①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

美学的哲学思维性质首先体现在对审美本质的把握上,这要求遵循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研究原则。

这也是美学原理最抽象的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美学历来因其哲学抽象性遭受批评。

但学习美学原理并非通俗意义的审美欣赏,哲学思维的训练是必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会不仅提高理论素养,而且深化审美感受。

②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

美学(特别是美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有审美体验的意向性描述。

这也正是人文科学与纯思辨哲学的一项精微区别。

人文科学的哲学思维(甚至思辨)保持着对精神体验的意向性目光。

一般的心理感受区别于精神化体验:

黑暗感区别于阴暗或神秘感、疼痛区别于痛苦、疲倦区别于厌倦、光亮也不等同于光明感....后一序列是人类深层精微的精神现象,审美感即属于这类精神感受。

它们既不能以自然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分析,也不能以概念抽象概括。

3.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因为它的存在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我国先秦的老子、孔子和庄子都有相当完备的美学体系。

说它年轻,

因为直到18世纪中叶,它才从哲学和文艺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

古老是因为历史悠久,人类从最初诞生就开始与各式各样的美结下不解之缘,虽然各时期对美的标准不一。

年轻,是因为其生命力旺盛,同时会不停吸纳每一个时期不同的元素,不断更新,不断成长。

第一章审美的本质

(一)关于审美本质的探讨历程

1.美的本质问题的提出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大希庇阿斯篇》中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提出来的。

2.西方美学史上对审美本质的探讨

①从精神世界出发

·柏拉图:

“美是理式”即美本身,即美是永恒存在的事物。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美是取客观现实、现象、形象的外在形态,内部却体现着理念、概念、思想。

这里,理念是客观的,绝对的。

柏拉图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两个问题,极力找出美的普遍性,但他的美本身是一种概念性的存在,否定了美的客观现实根源与基础。

·普洛丁:

神才是美的来源,凡是和美同类的事物也都是从神那里来的。

·托马斯阿奎那:

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神住在它的里面。

·休谟:

“美就是美感”(英国经验派美学家)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

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美与价值都是相对的,都是一个特别的对象,按照一个特别的人的心理构造和性情,在那个人心上所造成的一种愉快的感觉。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

事物某些属性是由自然安排得适当而产生特殊的感觉。

·康德:

无利益兴趣和无概念(思考)

“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

康德从美感出发研究美的本质,研究“鉴赏里的愉快”是一种无利益兴趣和无概念(思考),却仍然具有普遍性和直接性的愉快,在纯粹美感里,不应渗透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

审美是无私心的,纯是静观的。

他静观的对象不是那里对象的会引起人们的欲求心或意志活动的内容,而只是它的形象,它纯粹的形式。

康德完全割接了美和真善之间的联系。

·黑格尔:

与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说法相比较,黑格尔提出的美是理念是“理在事中”,从主观出发将概念和实在统一起来了。

黑格尔强调了人与现实审美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克服了美学史上长期来单纯从对象、形式、属性去规定美的本质的片面性。

②从客观世界出发

·毕达哥拉斯学派:

“美是和谐与比例”

·亚里士多德:

美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

“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

“美也同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相关。

·荷边兹:

“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贯”,他认为“所以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而产生。

·博克:

美是物体的属性

美的原因不在比例、效用和完善,他把美的客观性质归纳为七个方面的特性:

比较小、光滑,各部分出现变化,这些部分不需要棱角,彼此像火容成一片,身材娇弱,不是突现孔武有力的样子,颜色鲜明,但不刺眼:

如果有刺眼的颜色,也需要配上其他颜色,使它在变化中得到冲淡。

3.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研究人的本质必须联系于人的本质,“美的本质是人的本力量质的对象化”,人的本质从自然与人的关系来看是自由的有意识的。

审美主题通过劳动实践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结在客观对象上,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是“内外尺度”(需求目的)与“外在尺度”(对象规律)寻求一致的活动。

“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人的本质”三个概念三位一体。

“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与现实劳动的辩证关系。

“美的规律”体现着人的本质及其劳动的理想性。

“美的规律”所指向的自由劳动属于社会化与历史性的现实生成运动,最终创造出“人的全面发展”。

4.审美本质及其逻辑

①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根源于审美内在于劳动所代表的实践活动的费遍必然关系:

就根源言,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相统一的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

;就功能言,审美的本质是能动协调规律与目的的自由活动方式;就价值言.,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

审美本质所揭示的审美与劳动的根源、功能与价值关系也就是审美的内容:

(1)劳动是审美的基础与来源(这被表述为“审美起源于劳动”“劳动积淀为审美”);

(2)审美是劳动不可或缺的运行协调功能机制。

因而审美与劳动互为因果:

产生自由形式的过程(劳动积淀为审美)与自由方式运行协调功能(进行劳动离不开目的与规律相统一的自由形式协调),是劳动有机体自我建构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自由形式是自由形式(方式)参与劳动实践而自我生成的;(3)审美是劳动的理想价值形态,它体现着人类自我超越的自由方向。

②审美作为目的与规律相统一的自由形式,这一马克思主义审美本质观包含着需要展开理解的一系列内容,同时揭示了美学史代表性理论的深层基础:

(1)以劳动工具及其使用(进而制造)技术为中心,劳动双向陶冶着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

(2)与启蒙运动以来视劳动为人类征服(统一)自然的片面理解不同,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劳动观念重心在于劳动对人类自身任性欲望的陶冶。

(3)自由形式不能如工具积淀说所片面归结的,视规律与目的的相统一的衍生物积淀的结果,也是积极协调,整合统一规律与目的的实践中介功能机制。

(4)审美作为自由形式,其本源形态乃是以劳动为原型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介方式,或者更通俗的说,原初的审美其实就是人感受到超越实用性的自由的生活方式。

(5)作为活动中介方式的自由首被活动者内外体验,但自由方式――形式不仅会被后续扩展的劳动母体持续生产出来,而且势必摆脱从属劳动的自发状态,被人类第一个文化形态巫术吸收并扩展再生产为独立的符号世界。

(6)规律与目的的相统一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过程。

思考题: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2.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

第二章审美活动经验

一、审美活动经验的根源

(一)从审美主体寻找审美经验的根源

◆夏夫兹博里“内在感官”

◆哈奇生"第六感官”说

◆立普斯的“移情说”

◆布洛的“距离说”

(二)审美经验的发生

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不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先后生成的静观认识,而是作为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审美活动关系的建构。

两者的起源是共同的,基于实践劳动母体的事美活动关系的发生起源。

(三)审美经验的发展

1.生产劳动的分工状况制约规定板市美经验的分化独立状况。

2.上层建筑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的重要制约影响作用。

3.艺术对市美意识的巨大促进作用。

4.审关对象对审美意识的促进作用。

5.审关经验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审美感受特性

(一)美感并非认识而直觉地合规律性,美感并非意志(意欲)

而直觉地合目的性。

1.认知总是对具体的规律内容的认识,这个意义上的认识及其规律内容在审美积淀过程中已经蒸馏掉了,所积淀于审美心理结构的是抽象而普遍的规律形式(它表现为节奏感、对称感、均衡感等)。

美感的这种对规律形式的感受不能还原为特定的规律认识,否则美感将失去普遍性与自由性而回复到具体而局限的前积淀状态。

就此而言,美感是非认识的。

但另一方面,美感对规律形式的普遍性把握却又对特定具体的规律有着包涵性与适宜性,因而美感又普遍地合规律性。

2.特定的意志欲望表现为具体有限的目的,这个意义上的目的内容同样在审美积淀过程中被蒸馏掉了。

3.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在美感中是统一于一体的,它们统一于特定的审美感受(如匀称感、节奏感等)中。

4.审美直觉性包含了多层涵义。

作为审美直觉,它所把握的又不是特定个别对象的本质,而是更为普遍的内在联系和人生至关重大的价值定向,因而所把握的对象不仅超越了认识与伦理等领域的界限,而且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二)审美经验活动的共性(普遍性)与个性(差异性)

共同性即审美经验的普遍性与共同性。

个性即美感的差异性,审美经验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共性。

1.差异性根源

①时代:

受特别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