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743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docx

高中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秦汉魏晋时期

★知识整合★

考点一 秦汉至魏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秦汉至魏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秦朝

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

推行郡县制,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爵制;以吏为师

汉朝

实行内外朝制度,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东汉末,州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但容易任人唯亲

魏晋

南北

朝 

出现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形成

实行九品中正制,品行、门第等成为授官依据

2.汉代政治的特点

(1)布衣将相:

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

汉代皇帝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宦官专权:

东汉后期宦官的政治影响力提升,皇帝利用宦官对抗外戚争夺大权。

(4)儒士受到重用:

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5)地方势力强大:

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

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3.汉承“秦制”与创新

(1)皇帝制度:

汉武帝借助董仲舒新儒学建立了君权统治的理论基础,皇帝制度神圣化。

(2)中央机构:

汉武帝建立中朝(内朝)架空相权,通过机构改革削弱相权。

(3)地方行政:

汉初郡国并行,滋生王国问题,“推恩令”颁布以后,中央集权重新加强。

(4)监察制度:

汉武帝派刺史负责监视13个州内之郡县,加强了地方监察,强化君主专制。

(5)选官制度:

采用察举制选拔官员,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巩固了秦以来的地方官吏任命体制。

1.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

这一转变是(  )

A.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B.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D.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封建”指分封制,“帝制”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是国家一体,故A项错误;西周不是集体统治,是地方贵族和周王统治,君主专制在秦朝最终确立,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均属于世俗统治,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

答案 D

2.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背景:

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

B.内容:

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

C.结果:

尾大不掉,事与愿违

D.意义:

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解析 首先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邑分弟”“与子弟邑”“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是汉朝的“推恩令”;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A项错误,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

B项错误,到汉代时皇位基本上还是由嫡长子继承,并未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

C项也与史实不符,“推恩令”的实行解决了王国问题。

D项是正确的。

答案 D

考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

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内容

实行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

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整顿吏治

实行俸禄制;考核官吏决定任期,制定惩治贪腐的办法

迁都洛阳

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实行汉制、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3.特点

(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

后期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4.意义

(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1.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主要内容:

男丁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授田。

据此可知,均田制(  )

A.加速了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

B.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C.导致了中原地区租佃关系盛行

D.限制了官僚贵族利益

解析 由材料可知,均田制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业转向农耕,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故A正确。

均田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故排除B。

中原地区租佃关系盛行与均田制没有因果关系,排除C。

均田制没有限制官僚贵族利益,排除D。

故选A。

答案 A

2.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

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A.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B.门阀世族政治强化

C.君权神授理论系统化D.夷夏观念日益固化

解析 依据材料“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分析可知,少数民族政权君主仿效华夏帝王的活动,接受汉族文化,体现了魏晋时期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故A正确。

答案 A

考点三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经济

1.秦朝:

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等,修驰道,加强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2.两汉时期:

汉初经济恢复和发展,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得以发展,汉武帝时期达到强盛。

(1)农业

①耕作方式:

牛耕逐渐普及;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和代田法等。

②生产工具:

西汉发明了犁壁、耦犁和播种工具耧车等。

③水利建设:

修建漕渠、白渠、龙首渠,王景治理黄河。

(2)手工业:

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3)商业:

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和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等政策。

(4)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3.魏晋时期

(1)农业:

实行均田制。

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分给农民,受田的农民必须交租、调并服徭役和兵役。

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方面:

发明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3)商业:

社会动荡,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业税收成为东晋和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南方出现草市。

(4)区域经济:

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

4.汉代田庄的特点

(1)土地来源:

汉代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土地私有制。

(2)经济形态:

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3)剥削方式:

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

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4)管理形式:

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

1.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

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

A.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B.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D.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解析 据材料“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宗族为生产组织”“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可知豪强地主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东汉豪强地主实力强大,而不是豪强地主的管理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东汉豪强地主实力强大,未涉及与朝廷对抗的关系,故C项错误;依所学,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2.东晋、南朝设置专门的侨州、侨县来安置各地的南迁移民。

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南徐州、南兖州、南豫州等,侨州内总人口为96万,从北方南迁的侨民,约占了人口的1/6。

由此可知,北民南迁(  )

A.促进了边疆的开发B.有利于南方经济发展

C.使全国人口分布均匀D.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

解析 材料反映东晋南朝时,南迁移民较多,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有利于经济发展,故B正确。

答案 B

考点四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君主权力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为人处世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

2.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

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仁政”“礼”“为政以德”“民本”等思想。

(2)发展

①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更加强调“君本”思想;又增加了“大一统、中央集权”思想,这些都符合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②兼收并蓄,融合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③孔孟儒学强调“教化”“个人思想修养”,而汉代儒学则逐渐官方化,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思想工具。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法律制度:

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立法的指导思想,秦代的严刑峻法被汉代的“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立法原则取代,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成为刑事审判的重要依据。

(4)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钳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儒学价

值观渗透到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对学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董仲舒《春秋繁露》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该主张旨在(  )

A.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B.强调遵从纲常伦理

C.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D.废弃郡国并行体制

解析 “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表明是对皇权的神化,故A项正确。

答案 A

2.东汉时期,注释律令章句的叔孙宜、郑玄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儒;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一般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

这表明古代中国(  )

A.在法学上没有建树B.以儒家经典取代法律

C.当时缺乏法律人才D.法律具有儒学化特征

解析 根据材料中“叔孙宜、郑玄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儒”“元明清三代,一般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可得出中国古代的法律呈现出以礼入法的特点,即法律具有儒学化的特征,故D项正确。

答案 D

★考向研析★

考向一 汉承秦制

(1)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2)从历史趋势角度考查汉代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影响。

(3)创设新情境,考查东汉察举制的特点及弊端。

(4)利用学者对汉代制度的论述,考查汉承秦制。

[考题例证1](2018年11月浙江选考)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

“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关联主干

汉承秦制

寻找题眼

“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

错点诊断

“刺史制度”“司隶校尉”是汉代的创新;“中朝”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

答案 A

拓展

教材

宽度

“汉承秦制”的体现

(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发展为刺史制度。

(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采用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发展为西汉的编户制度。

链接

新教

“推恩令”的实施及影响

汉武帝即位后,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

这一措施成功分解了诸侯王的势力。

加上采取其他一些打击手段,诸侯王势力逐渐衰落,不再对中央形成威胁。

感悟

核心

素养

唯物史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古代中国是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业社会。

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利于抵御自然灾害。

中央集权体制能够凝聚分散的人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考向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1)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及必然性。

(2)引用文献记载,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3)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交融的影响。

[考题例证2]北魏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记载: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A.民族矛盾阻隔了南北方交流

B.政治分裂推动经济发展

C.改革加速北方经济文化恢复

D.士族门阀政治已渐消除

关联主干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寻找题眼

“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强调了孝文帝的迁都,促进了洛阳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错点诊断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孝文帝改革时,沉重打击了门阀政治,但并未“消除”

答案 C

感悟

核心

素养

家国情怀——孝文帝汉化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提高了鲜卑族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链接

新教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考向三 秦汉至魏晋时期农业发展的曲折

(1)创设新情境考查西汉的土地和税收制度。

(2)以人口南迁为切入点,考查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

(3)以田庄的生产方式为切入点,考查汉代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4)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汉代的经济政策及影响。

[考题例证3](2018·全国Ⅱ卷,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关联主干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寻找题眼

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错点诊断

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主旨是强调农民负担沉重;税收多少及其形式由政府决定

答案 B

转换

思维

视角

  注意将复习备考的重心放在土地政策的演变、庄园经济的特点及经济重心南移上,用唯物史观及经济学原理解题。

注重理解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的关系,认识古代统治者均田、限田的本质目的。

挖掘

认知

深度

汉代的主要经济政策

(1)休养生息:

为了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限制土地兼并,对于辛勤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实行以农为先、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

重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政治上将商人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阻碍了商业的繁荣。

(3)盐铁官营:

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

感悟

核心

素养

史料实证:

学习和研究汉代历史有丰富的历史史料可供使用。

例如:

汉代画像石的有关史料可用以研究“汉代田庄经济”,这是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汉代政治的特点”“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等内容都可以在《史记》和《汉书》等文献中找到相关史料,可信度也很高。

考向四 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

(1)结合具体史料,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影响。

(2)以西汉教育为切入点,考查西汉中央官学的建立。

(3)以东汉言论为切入点,考查汉代儒学的特点。

(4)以具体案例创设情境,考查儒学思想的法律化。

[考题例证4](2019·全国Ⅱ卷,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关联主干

汉代儒学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寻找题眼

由材料“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可知道家和董仲舒的儒家学说都兼采众家之长以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

错点诊断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秦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奉行法家学说,打破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政策是国家对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制度性规定,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答案 C

拓展

教材

宽度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古代法律的影响

自汉代引经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

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伦理道德性,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知识

关联

比较

  一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本主张。

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代以后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法律、科技文化等。

还要注意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的区别和联系。

挖掘

认知

深度

汉代的治国理念

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提出“文武并用”的治国方略,维持政权的长治久安。

(1)礼法并用。

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指礼乐制度和伦理纲常;法是法家的思想精髓,指法律规范。

(2)“德主刑辅”。

“德”是指德教,就是教化;“刑”是指刑罚,把德治教化和刑罚惩恶作为治国不可或缺的两手。

(3)“民为邦本”。

原意是指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的治国理念,维护了社会秩序,保持了国家稳定。

★命题关注★

关注点1秦朝走向“大一统”

[史学新论]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命题思考] 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强调的家国一体、天下一统的理念,都对中国的长期大一统局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权威预测)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

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

这一制度(  )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C [根据材料对派出制度的阐述可知并没有削弱地方权力,故A项错误;秦郡县制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秦统一后在全国实施郡县制,同时设郡御史监察一郡地方官吏,这些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的方法,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故C项正确;根据郡县制的规定,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但不能保证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故D项错误。

]

关注点2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变化

[史学新论] 继秦而兴的西汉王朝,全面继承了秦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故有“汉承秦制”之说……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十三部(州)刺史,标志着它实现了制度化。

通过以上制度、政策的继承与调整,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在汉代得到了完善和巩固。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命题思考] 一方面汉承秦制,体现了政治文明的传承。

另一方面,汉代在中央体制、地方治理、监察体制及思想控制方面却“颇有所改”,体现了政治文明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2.(权威预测)《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C.社会演进趋势相同D.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C [根据材料“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可知,秦汉在各方面制度上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具有相同的趋势,故C项正确。

]

关注点3 汉初王国问题及其解决

[史学新论] 汉初的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景帝时期突然爆发的“吴楚七国叛乱”,把“郡国并行”体制的潜在危机,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平定了叛乱之后,景帝挟战胜之威,继续推行削藩政策,剥夺了诸侯王亲理国事的权力。

朝廷对封国的控制力已大大强化。

经过景帝、武帝两代经营,汉初诸侯王国的威势和地位不复存在,“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国家政体复归为典型的郡县制。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命题思考] 汉初郡国并存,封国是朝廷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王国问题的解决,加强了中央集权。

3.(权威预测)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

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这主要说明(  )

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A [郡县制和察举制下官员的任免都是依据才能而非血缘,所以说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使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故选A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故排除B项;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变化对中央集权的变化有主要影响,但促进社会转型夸大了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