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77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考点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 局部概括

“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

高考常见内容概括往往是原因概括和特点概括。

(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

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

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

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

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

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

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

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

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

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

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

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

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

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

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

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

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

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

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

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

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

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

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

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

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

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

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

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

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

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

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

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

“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

”我相信他的话。

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

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⑫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注】 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

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的分析概括。

对其原因的分析集中在第⑥至⑪段,逐段概括,然后根据内容划分层次:

第⑥段“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是现代商业对其的冲击;第⑧段“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是现代人对先人留下东西的不重视;第⑨段“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是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第⑩⑪段是写专家与政府对这种文化的不重视。

综合以上即是“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答案】①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②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③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④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题干示例

(2015·高考山东卷)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2015·高考重庆卷)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2015·高考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

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全文,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

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请分条概括。

明辨题型

(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

(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原因概括

原因概括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或结论),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点的理由或依据。

原因概括类题目答题流程

第一,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

原因概括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

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

散文大多是作者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

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尽量把“因”找全。

第三,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

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

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四,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特点概括

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环境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特点概括“

步走”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方向。

明确是什么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特点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形态、气味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

2.概括物象特点“三层次”

层次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层次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层次三,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区域。

题干中关键词出现在原文中的区域往往是要点所在区域。

第三步,根据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题型二 整体概括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和主旨概括。

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6·高考天津卷)阅读《在母语的屋檐下》(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一[例2]),完成后面问题。

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答: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从答题区间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将之概括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由标题的含义可知文章强调的是母语与人们之间的关系。

通读全文,母语的意义可概括为:

和少年时代的伙伴用家乡话谈起来感到过瘾,母语与世界的关系,母语可以抒发感情,母语可以守卫民族文化,母语可以让人找到安全感,母语创造了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共同精神财富。

【答案】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

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

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

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

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

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题干示例

(2016·高考天津卷)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2014·高考北京卷)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

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2014·高考湖南卷)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对某事的感悟是什么?

(2)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

明辨题型

题干中有“思想”“情感”“主旨”“观点”“态度”“感悟”等字样。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概括情感态度

散文作品阅读中的“概括情感态度”类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考向:

1.情感变化类。

题干要求多有“情感变化”字眼,如2013年大纲全国卷第17题“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情感梳理类。

如2014年北京卷第20题“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

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3.情感认定类。

题干要求多有“情感”“如何”等关键词,如2014年四川卷第16题“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因为有这些考向,所以解答此类题需要: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具体考向。

第二步,掌握各类概括情感态度试题的技巧。

1.情感变化类题型,可采用捋线串珠法。

文学作品中,自然要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作者的某种情感,而且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情感还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对于这种题型,最好的办法就是“捋线串珠”,即先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读下去,尤其是线的起端和终端;然后将文中关于心理描写的词语作为彩珠,串到这根红线上。

串珠时,千万不要把珠子遗漏了,那样情感变化就有可能脱节,对于那些情感相近的词语,可以不串到线上,防止简单重复。

在全文的彩珠串完以后,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就一清二楚了,就可以形成答案了。

2.情感梳理类题型,可采用分类归纳法。

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因人因事因物往往不同。

对于涉及“哪些”情感之类的题干指向,最好的办法是先圈定和摘录出所涉及的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所承载的感情倾向,分门别类,逐一感受体味,即可比较准确而便利地获取答案。

3.情感认定类题型,可采用语境感悟法。

就是根据题干所指的语境,或全文,或句段,进行理解和感悟,先分析大致意思,后理解主要内容,再设身处地感受,最后是领悟其中的感情倾向。

这种方法的重点对象是关键词句,即对感情色彩极为浓厚的词句,进行深入理解和体悟,涉及面小,感悟点集中,尤其是对某个句子的情感认定,这种方法最为恰当。

 概括主旨

概括散文主旨,包含两点:

一是文本思想意义概括,二是作者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概括主旨”需要“三”法:

(一)“三遍阅读法”

第一遍:

速读。

要求是快速浏览文本,概括各层大概意思,建立对文本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

第二遍:

精读。

要求是仔细阅读每句话,找寻、揣摩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词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句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也就是说,要能参悟一些重要的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第三遍,速读。

依文体,抓关键。

散文就是要抓住叙述和描写中那些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在前两遍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旨。

(二)“三种概括法”

1.“关键整体结合”法

就是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2.“段意串联”法

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在这里,概括不同于归纳,归纳指从不同事物中寻取共同点并抽取出带有共性的论断,概括不一定都寻找共同点,它更要求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

也就是说将每段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

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也是传统的方法。

是各层意思的相加且又是一种“意思的综合”。

3.“因文而异”法

不同文体运用不同方法来表达中心意思,写人记事散文常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状物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说理散文应看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概括文章主旨,往往需要综合以上各种方法,另外还要关注写作背景、小注等一些细节。

温馨提示

不论何种题型都需要:

1.读懂文章是前提

首先,概括每段段意。

概括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句间关系来概括。

(1)关键词句往往指每段首、尾的有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词句。

阅读时,需要标示出来。

(2)分析句间关系就是指根据句间关系确定段落重心,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句子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忘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其次,理清思路。

分析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只有对文章大意读懂了,在归纳概括时才不至于找不到方向。

2.学会归纳是关键

首先,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

并且还应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根据题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词语锁定具体的“信息块”,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

其次,在整合信息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

我们在归纳概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利用原文词句归纳。

就独立归纳而言,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并注意按分值采点。

(3)大多数考生做此类题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在某些题的某个点上是合适的,但大多数题的多数要点是不能用这种方法的。

解答此类题靠的是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合,换个角度转述,用一个更“上位”(上一个层次)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

注意:

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安全。

此类题常用的思维流程图:

摘取→合并→舍取→整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

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

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

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

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

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

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

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

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

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

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

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

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

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

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

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

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

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

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

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

细细一读,果然是好。

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

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被民众和文坛接受。

B.标题中的“田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本文采用了比较、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B [解析]A项,“宋代以前一直不被民众和文坛接受”的说法不准确,唐代已经有人对陶渊明有好评了。

C项,“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于文无据,从原文看,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到田园的原因不是“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而是回归自我去过自己的生活。

D项,“欲扬先抑”错,文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

2.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

答:

                                    

                                      

                                      

                                      

[答案]魏晋名士没有得到安静,也就没有找回自我的去处,或者当众而死,或者重返仕途。

屈原、司马迁得到过被迫的安静,身处安静,但心仍惦念朝廷。

安静使陶渊明彻底回归自我,身心解放,数百年后成为中国文化高峰。

3.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

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

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提示)可批评民众的短视帮助造就平庸;也可评价文人,赞赏那些能安静坚守终成大家,对民族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也可批评那些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终致平庸乃至留下笑柄的人。

(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