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91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docx

柳州专版版中考物理夺分复习课时训练10神奇的压强试题

课时训练(十) 神奇的压强

(限时:

50分钟)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2019·绥化】图K10-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图K10-1

2.【2019·杭州】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PaB.2500Pa

C.5000PaD.12500Pa

3.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大

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5.如图K10-2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探究(  )

图K10-2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6.【2018·北京】如图K10-3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图K10-3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7.【2018·海南】如图K10-4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图K10-4

A.p1=p2=p3B.p1

C.p1>p2>p3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8.如图K10-5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

则(  )

图K10-5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2

B.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

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

9.如图K10-6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  )

图K10-6

A.

hB.

hC.

hD.h

10.【2018·柳州】将8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K10-7甲、乙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等于(  )

图K10-7

A.5∶3B.5∶2

C.10∶9D.3∶2

二、填空题

11.在物理学史上,首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实验;首次较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    实验。

 

12.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 

13.【2019·绥化】如图K10-8所示,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简单的   。

若水对壶底的压强是1.5×103Pa,则壶中水深   cm。

(g取10N/kg) 

图K10-8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K10-9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图K10-9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的大小。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选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图乙、图丙和图丁,可以得到: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在图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ρ盐水=1.2×103kg/m3) 

(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5.利用容积为1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K10-10所示,水平向右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

 

图K10-10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的长度为5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测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6)提出一条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建议:

             。

 

四、综合应用题

16.如图K10-11所示,质量为500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80cm2,内装有1.5L的水,已知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图K10-11

(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2019·安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K10-12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图K10-12

A.图甲中的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乙中对瓶内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倒置后,向瓶底浇冷水,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C.图丙中用吸管吸饮料时,杯里的饮料是被嘴的“吸力”吸上来的

D.图丁中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2.【2019·青岛】如图K10-13所示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

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

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

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图K10-13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3.如图K10-14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a=3Sb,高度hb=2ha,对地面的压强pa=p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10-14

A.ρa=ρb,Fa=FbB.ρa=2ρb,Fa=3Fb

C.ρa=

ρb,Fa=

FbD.ρa=

ρb,Fa=3Fb

4.【2015·柳州】如图K10-15所示是两边管子粗细相同,足够高的连通器,其水平细管足够长,中间有一个可无摩擦移动的活塞。

则开始活塞固定不动,两管液面相平,左管的液体是酒精(ρ酒=0.8×103kg/m3),右管的液体是水(ρ水=1.0×103kg/m3),现松开活塞,重新稳定后(  )

图K10-15

A.右边液面下降1cm

B.右边液面下降2cm

C.右边液面比左边液面低1cm

D.左右液面一样高

5.如图K10-16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图K10-16

A.p甲F乙B.p甲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

6.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K10-1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10-17

A.若甲与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与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7.【2019·上海】如图K10-18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

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Δp甲、Δ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K10-18

A.p甲Δp乙B.p甲

C.p甲>p乙,Δp甲>Δp乙D.p甲>p乙,Δp甲<Δp乙

二、填空题

8.【2019·荆州】小明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制了一个如图K10-19所示的气压计,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当他将自制气压计由楼下拿到楼上时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他将这个瓶子装满水,戴着隔热手套捏瓶子,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也能上升,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

他还发现将装满水的瓶子放入热水中,细玻璃管中液面仍能上升,这又成了一支自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      ,在此过程中瓶内水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K10-19

9.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精确地测出来大气压的值;如图K10-20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 Pa。

 (ρ水银=13.6×103kg/m3,g取10N/kg)

图K10-20

10.【2019·贵阳】将重6N、面积为0.02m2的玻璃板平放在足够大的粗糙水平桌面中央,理论上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强是    Pa,实际上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强比理论值要更    一些。

(不计空气浮力) 

11.【2019·徐州】一位同学体重为600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2.【原创】如图K10-21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A、B是距底面高度相同的两点,则A、B两点的压强pA    p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   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   p乙'。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K10-21

三、综合应用题

13.【2019·长春】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0.8kg的保温杯,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2×103Pa,g取10N/kg。

求:

(1)保温杯对桌面压力的大小。

(2)桌面的受力面积。

 

14.【2019·上海】如图K10-22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m,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

(g=9.8N/kg)

(1)若水的质量为2kg,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2)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容器乙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196Pa,求液体乙的密度ρ液。

图K10-22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D

2.D 【解析】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对地面的压力约为F=G=mg=50kg×10N/kg=500N,初中生的每只鞋的底面积约为200cm2,所以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S=200cm2×2=400cm2=0.04m2,对地面的压强约为p=

=

=12500Pa,故选D。

3.D 4.D 5.A 6.C 7.B 

8.D 【解析】因p=ρgh,

则pA=ρAghA,pB=ρBghB,

已知pA∶pB=1∶3,ρA∶ρB=1∶2,

=

=

所以

=

×

=

它们的高度之比为hA∶hB=2∶3。

因为F=G=mg,

所以p=

=

即pA=

pB=

已知pA∶pB=1∶3,两圆柱体的底面积相同,

所以

=

=

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A∶mB=1∶3。

9.C 10.C 

11.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12.6×104 2.5×105 不变

13.连通器 15

14.

(1)高度差 

(2)B (3)相等 (4)变大 (5)500

15.

(1)p=

(2)排尽筒内空气

(3)刚被拉动 

(4)带刻度部分

(5)9.5×104

(6)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

16.解:

(1)m水=ρ水V水=1.0×103kg/m3×1.5×10-3m3=1.5kg,

F=G=m总g=(m容+m水)g=(0.5kg+1.5kg)×10N/kg=20N,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2.5×103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3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p水S=103Pa×80×10-4m2=8N。

能力提升

1.C 2.D 

3.B 【解析】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Sa=3Sb,pa=pb,

所以,由p=

的变形式F=pS可得:

=

=

×

=3∶1,即Fa=3Fb,

因p=

=ρgh,且hb=2ha,

所以,

=

=

×

=

×

=2∶1,即ρa=2ρb。

4.A 

5.B 【解析】切去部分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G甲剩=G乙剩,即ρ甲hS甲g=ρ乙hS乙g,所以ρ甲S甲=ρ乙S乙。

由题图可知,乙切去的高度更大,故G乙切>G甲切;

则G甲

又因S甲>S乙,由p=

可知,p甲

6.C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

若甲与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A错误;若甲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则根据p=ρgh,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B错误;若甲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设想把容器凹进去的补平填满液体,则需要添加的甲液体的质量较大,而填满后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仍然相等,压力也相等且等于里面液体的重力,这样可以得出填满之前甲液体质量较小,C正确;若甲与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设想把容器凹进去的补平填满液体,则需要添加的甲液体的质量较大,这样填满后甲液体的总质量较大,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较大,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也较大,补平后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补平前相等,所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D错误。

7.B 8.减小 形变 液体的热胀冷缩 变小

9.托里拆利 1.36×104

10.300 大

11.600 小 0.03

【解析】当人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的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即为600N,双脚站立比行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压力不变,故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小;由于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p=2×104Pa,则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S=

=

=0.03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2.大于 等于 等于

13.解:

(1)由于保温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保温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保温杯自身的重力,F=G=mg=0.8kg×10N/kg=8N。

(2)由题意可知,桌面的受力面积S=

=

=4×10-3m2。

14.解:

(1)水的体积V水=

=

=2×10-3m3。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水gh水=1.0×103kg/m3×9.8N/kg×0.08m=784Pa。

(3)由p水=ρ水gh水可得,Δh水=

=

=0.02m,

h液=h水+Δh水=0.08m+0.02m=0.1m。

开始的时候,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ρ水gh水=ρ液gh液,ρ液=

=

=

=0.8×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