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43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docx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汇编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多么美的歌声,多么美的节奏呀!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起,想起我那慈祥的母亲.

  每天清晨,是谁起来为我们做营养的早餐;夜深人静,当我们熟睡时,又是谁为我们盖被子;当我们遇到挫折使,又是谁给我们勇气;当......那每天忙碌着的身影,那每天为我们付出的人,是谁,是我们的母亲啊!

我的妈妈同样有着天下父母的慈爱.无私,妈妈对教育子女这方面非常关心,每个星期都会到书城去看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电视旁,电脑前,都会看到妈妈,.她一定又在看书,她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全方面完美的教育;她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十全十美的人.为此,妈妈又去买了儿童饮食方面的书;每天都会让我吃到香甜可口的饭菜.虽然我们家庭条件不好,但是妈妈为了我什么都、愿意做.可是我们也会闹点小别扭,只不过妈妈依然不打我,依然爱着我.快小学毕业了,妈妈为了让我读一所好的中学,天天地奔波在各个中学,天天询问着哪个中学好......每天回来累得腰酸背痛,却不叫一声苦.

  我心里知道,妈妈冒者生命危险生下了我;我生病时,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学习方面,妈妈也抓得很紧,每天做作业快到十点了,但妈妈也拖着疲劳陪着我.我也不会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我也一定会怀着感恩的心考进好的中学,让妈妈不再因为我操劳奔波.

  让我们这一生怀着感恩之心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分钟感恩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要演讲的是感恩父母!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父母便养育着我们,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教育我们成长。

你是否想过要报答父母,你是否想过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每当我们在幸福的生活时,你是否想过父母在这背后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父母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哪怕我们不小心把身体碰破了一点皮,你是否注意过父母是多么的焦急,在父母批评我们时,你如果嫌父母唠叨,那你有没有注意过父母在背后是多么的伤心,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学会感恩父母!

  在父母生病时,你给他们倒了几次水?

哪怕你给父母泡一碗方便面,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他们的心里都已经感到了无比的安慰。

父母在用他们的汗水养育着我们,父母的付出远远的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的自私自利,忘记了父母曾今的付出,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给父母一片孝心,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不管你有多优秀,有多大的成就,如果没有那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也就没有今天的你和我。

请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父母,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快乐!

  谢谢大家!

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

目录

第一篇:

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

第二篇:

西南大旱

第三篇:

西南大旱的根源是制度问题

第四篇:

西南大旱的启示

第五篇:

爱护校园环境演讲稿

正文

第一篇:

一分钟演讲稿-西南大旱,爱护环境

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这两天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大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农作物绝收,百姓吃水艰难让人触目惊心!

尤其是云南,那曾经是风景秀丽、雨水充沛的地方啊!

我就西南的旱灾原因发表三点意见:

第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造成气候异常现象增多。

第二、西南地区发生的旱灾主要是由于人为的乱砍乱伐、种植有害植物、破坏原始植被从而造成地表水汽循环严重紊乱,最终造成该地区降雨量逐年减少。

第三、对河流水资源的无序开发,例如云南中小型的水电站立项建设混乱,对当地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

基于上面三点原因,最终西南地区出现今天的灾难性局面。

所以我要说:

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呵护植被,人人有责!

节能减排、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谢谢!

第二篇:

西南大旱

西南大旱简介:

西南大旱简介:

XX年中国西南大旱是XX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XX年7月,至XX年3月,受灾人口逾5000万人;仅贵州一省,由于受灾严重需要救济者就高达310万人.同月旱灾蔓延至湖南西部.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介绍,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两重原因共同作用,加上持续时间很长].任福民介绍,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雨季和干季分明.去年雨季时降水量就很少,八月份后降水逐渐停了,相当于雨季提前结束.之后降水量一直偏少,跟历史同期比较,云南,贵州都是历史最少的.与此相反的是,在这200天里,气温平均偏高1到2℃,跟历史相比,云南气温同期历史最高,贵州排第三.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云贵一带从XX年初到现在一直处在降水偏少,温度偏高的大气候背景下.今年应该说在最近这几年持续降水偏少,温度偏高的大背景下,旱情更严重了.

灾情及影响:

灾情及影响:

及影响

云南省云南省是此次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仅农业损失便高达172亿元人民币.云南此次三季连旱,致使780万人,48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绝收1417万亩,全省小春粮食比上年减产50%以上.贵州省从XX年秋天起,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少雨至无雨的天气.至XX年3月,贵州省有84个县市受灾,影响人口达1700万人,有500多万人,200多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城市工业用水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四川省四川省农业厅称,这次旱情已经造成该省6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截至XX年3月16日,该省小春作物受旱517万亩,重旱78万亩,其中重灾区攀枝花有近40万亩已栽种作物受旱,10.8万亩绝收.

西南5省区市已投入抗旱资金28.20亿

为支持当前西南地区抗旱减灾,中央和地方加大资金投入,合力解决旱区人畜饮水,农村水利和农业生产中的突出困难.国家防总,水利部积极商国家有关部委加大对旱区抗旱资金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共拨付中央应急综合抗旱资金12.92亿元,其中特大抗旱补助经费1.55亿元;提前下拨西南5省(区,市)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经费63.63亿元,其中54.8亿元用于解决13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3.09亿元用于1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5.74亿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补助.此外,水利部正在积极与国家发改委协商,争取及早下达用于西南5省(区,市)大型灌区后续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资金.受旱地区各级政府千方百

计加大抗旱投入,鼓励干部群众开展抗旱自救.目前,西南5省(区,市)已投入各类抗旱资金28.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拨款14.60亿元,群众自筹8.56亿元,接受社会捐赠5.04亿元.

西南大旱仍将持续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增88万

目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五省区市大旱仍在持续,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增加.国家防总的统计显示,3月23日至26日,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减少154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增加88万人.不过,由于近期迎来降雨,局部地区耕地受旱面积有所减少.据国家防总统计,截至3月23日,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654万亩(占全国的85%),有1805万人(占全国的79%)因旱饮水困难.截至3月26日18时,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500万亩(占全国的84%),有1893万人(占全国的80%)因旱饮水困难.

国家防总:

或现"南北同旱"国家防总:

北方旱情露头或现"南北同旱"局面

目前,中国抗旱面临严峻形势.在西南地区旱情仍呈持续发展的同时,北方地区旱情已经露头.如果出现不利天气,中国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国家防总统计,截至3月26日18时,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多年同期均值1.0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8829万亩(重旱2849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372万人,1555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144万人,893万头).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北方地区旱情也已露头.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现少雨温高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在西南大旱持续的同时,河北,山西,甘肃,宁夏等不少北方省份也出现严峻旱情.受50年一遇干旱影响,目前河北省已有48万人饮水困难,其中12万人需要出村拉水.地处黄土高原的三晋大地,十年九旱是当地的寻常现象.山西农业部门12日统计,全省因旱还造成48万人,11万头大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甘肃方面,截至本月15日,该省受旱面积1628.3万亩,72万人,76万头大牲畜出现较为严重的饮水困难,抗旱春耕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西南大旱,西南大旱,如何稳灾区及全国粮价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王立彬)随着我国西南旱灾持续发展,社会上产生了关于灾区粮油供应及其对全国市场影响的担忧.灾区粮油供给是否有保障,旱情发展对全国市场是否有影响,目前国内粮油市场总体运营如何?

针对当前粮油市场形势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27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称,从目前情况看,西南地区粮油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总体平

稳.XX年全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受灾地区粮油库存充裕.据国家粮食局统计,2月末滇黔桂渝川各类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同比增加128.7万吨,食用油增加47.6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同比增加114.7万吨.仅西南地区的大米库存,就可以保证当地城镇人口半年口粮.从监测情况看,春节前西南5省区市粮油价格基本稳定,节后成品粮价格略有上涨,食用油价格略有下降.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受灾较重地区可能夏粮绝收,西南地区夏粮可能减产,需要调入小麦数量将增加.受减产预期影响,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品种粮油出现阶段性价格上涨可能性,如果灾情持续发展,国家将及时增加稻谷,小麦和玉米调入.国家粮食局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西南旱灾情况,加强监测分析,及时研究制定保证灾区粮油市场供应具体措施,加大了灾区市场粮油投放数量和后续粮源调运力度.目前,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充裕,品种齐备,可以保证市场供应.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强调,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XX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丰收,粮食产需总量平衡有余,国家库存充裕,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国内粮油(更多请你搜索:

..)市场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势头.

从近几年情况看,西南受旱5省区市粮食产量仅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5%左右,当前西南受旱灾影响较重的夏粮作物,又仅占当地粮食总产量较少部分,如云南省夏粮仅占本省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5%.因此,目前西南的旱情不会对全国粮油市场供应造成大的影响.只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粮源组织调度,完全有能力保障国内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国家有关部门将密切关注西南地区旱情发展,加强粮油市场监测,视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通过运用储备粮轮换,移库等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继续督促各地做好粮油保供和应急工作,确保受旱地区及全国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新华时评:

以丰补歉,种粮抓粮更要打起精神

大旱启示:

大旱启示:

启示

大旱启示:

不要让"水利"变成"水害"

许多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骨干工程,都被赋予了发电,供水等诸多功能,但"熊与鱼掌不可兼得",许多功能本身就互相矛盾,所以实际上功能常常被单一化,使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剧.长江上游来水减少,也和上游主要支流乌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已建成的梯级电站群蓄水有关.许多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骨干工程,都被赋予了发电,供水等诸多功能,但"熊与鱼掌不可兼得",许多功能本身就互相矛盾,所以实际上功能常常被单一化,使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剧.去年至今的中国南方大旱,暴露出两个问题:

对广大农村最为重要的基础水利工程或年久失修,或投入不足;近年来大江大河上大量建设的水电工程

与民争水,加大了水资源供求矛盾.把干旱全部归咎于天灾,是最省事最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眼下抗旱的问题,更重要的也许是对水资源战略和水利模式的反思与改进.中国南方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与年均降水量300mm,近半地区在150mm以下却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以色列相比,我们的水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要好很多.中国是一个水利工程很多的国家,尤其是1949年以后,不同时期都伴随着大兴水利工程之风,目前已是世界上水库数量和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家之一.但已有专家指出,近三十年来,真正对于解决地域广阔的农村供水和农业用水的水利投入却处于恶化趋势,已有的工程系统大量病损,导致应对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近年来,相对于农村的基础水利工程备受冷落,大大小小的水电工程特别是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水电工程却备受各级政府青睐,在西南地区各流域遍地开花,如火如荼.个中缘由,不难理解.农村水利建设是长期利益,见效缓,对gdp贡献小,无财税之利,无政绩之显.而河流水力资源的出让寻租,和经营土地,矿产等公共资源一样,都是不断给政府带来利益的"摇钱树".

许多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骨干工程,都被赋予了发电,供水等诸多功能,但"熊与鱼掌不可兼得",许多功能本身就互相矛盾,所以实际上功能常常被单一化,使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剧.例如,当西南地区众多的水利工程都是以发电为首要功能时,水库的"调丰补欠"就成为一种宣传的误导,由于电站水库的基本运行模式就是汛期泄洪,枯期蓄水,所以往往造成汛期洪峰加剧,枯期流量更枯的效果,在具有梯级水库集群的大河干流上,这种情况更为严重.XX年初,嘉陵江多个梯级电站的坝下都出现历史低水位,甚至人可涉水而过的状况,**主城区因取水困难出现危机,后责令上游水库放水才得以缓解.三峡水库在XX年,XX年两次试图蓄水到175米的过程中,都使下游出现罕见低水位,导致严重干旱.XX据年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10月份三峡库区的平均入库流量为12500立方米/秒,而因蓄水下泄流量可低至6500立方米/秒,后为了缓解下游旱情,责令入库流量大于9500立方米/秒即按9500立方米/秒下泄,小于9500立方米/秒则来多少放多少,最终使三峡水库无法蓄水到175米.长江上游来水减少,也和上游主要支流乌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已建成的梯级电站群蓄水有关.长江水利委员会有专家已指出,三峡水库以及湘江和赣江上游众多电站水库的蓄水,是近年来洞庭湖,鄱阳湖冬春季水荒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在乌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干流上,还有数量更多,库容更大的电站集

群正在建设,一旦建成,长江流域冬春季的水荒将更为严重.黄河已有前车之鉴,当黄河干流上的水库库容远远超过黄河的年均径流量时,黄河断流就难以避免了.在上述情况下,我们是应该花相对较少的钱,去切实改善广大农村小型分散的水利设施,还是花更多的钱,不顾客观的水资源量,在大江大河建更多的大型,巨型工程,显然是值得思考的.

第三篇:

西南大旱的根源是制度问题

西南大旱的根源是制度问题,非天灾而为人祸

西南大旱绵延数省,连续数月,现在才开始在主流媒体上得到披露。

见诸报端的是军民抗旱齐上阵的动人情景,但是有谁思考过这场旱灾的真正根源呢﹖不去思考灾难的真正根源,我们就只能被灾难玩弄于股掌之间。

缺水不一定成灾,只有在人类无力有效地应对缺水的局面时,才会成灾。

应对缺水的最有效方法是对异常气象的精准预报和完善的水利设施,无力的个人当然无法担此重任,而这些恰恰是服务型政府的最基本职能。

悲剧性的是,由于巨大的制度缺陷,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微乎其微。

无论是气象预报系统,还是基础水利设施都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但由于财政监管制度的极其不健全,中国的财政成为了世界上最荒谬的财政。

中国人有着最沉重的税负,但同时也有着最铺张浪费的政府。

官员们在建设豪华办公楼、购买豪华公务车﹑公款吃喝上十分大方,在民生方面却显得悭吝﹑一毛不拔。

当财政收入用于维持这低效,臃肿,腐败无能的政府时,水利设施的残破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民在财政支出的方向上根本没有话语权,更何谈监督权。

西南地区本来就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自主性发展能力弱,财政收入本就严重不足。

中央政府本应将东部大地区的部分税收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所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但现今政府做出的努力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更别提在财政转移过程中的层层克扣,截留,真正到达基层政府手中的资金所剩无几。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空喊了这么多年也未见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中央政府的资源分配在很大上被东部发达地区的既得利益集团所操控。

俗语云,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但目前的情况是,中西部即使再哭再闹,中央也不会给纯正的母乳喂养,顶多是给几口三鹿奶粉。

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是农村,对城市基本上不产生什么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日渐衰退,根本无法承担起建设维护水利设施的重任。

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也没有能力兴办如此巨大的工程。

在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人口的自由流动根本无法真正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在城市中获得稳定的生活,(他们充其量只是城市的廉价劳动力)农村仍然保持着庞大的人口压力。

生产资料由于人口众多只能保持高度分散的状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只有规模经济才能具有独立地建设维护水利系统的能力。

(规模经济的优势想必大家都明白)。

还是在旧有的城乡体制下,城市只是把农村经济当作附庸无休止地掠夺经济资源,政府政策很难向农村做实质性的倾斜。

现在所谓的新农村建设只是有名无实,走走过场罢了。

在高度民主化社会,各种信息会得到及时充分的披露,这是因为传媒拥有相当大的自由空间,这对于政府的适时决策有非常大的帮助。

但在中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

(这在根本上源于政府对自身执政合法性地位的高度不自信。

)对新闻传媒做了不适当的大尺度监控,刻意隐瞒社会负面消息。

以至于去年秋天已经开始的旱情,现在才开始大规模的报道给民众。

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就公布旱灾的真实情形,及时采取对策,事态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么?

传媒与信息管理体制事关社会公众态度和政府决策。

政府传媒上的控制政策无疑是不得人心的。

频繁的自然灾害不是环境突变的必然结果,而恰恰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政府的无能和体制的腐朽。

把灾难归咎于上帝发脾气,是一切伟大的party优秀的government惯用的伎俩。

恰如惨绝人寰的1959-1961,本来是风调雨顺的三年,但为了掩盖制度的悲剧,却硬要说成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三年。

被历史书骗了一辈子的人,现在又要被政府操控的主流媒体所欺骗。

第四篇:

西南大旱的启示

西南大旱的启示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

编者按

不久前,一场百年大旱肆虐西南大地,大旱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引发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在极端气候现象增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极度缺水的省份,陕西的决策者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假如百年大旱在陕西”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所谓未雨绸缪,方可防患未然。

西南大旱期间,省水利厅厅长王锋同志及时撰写了《西南大旱的启示》一文,较全面地剖析了西南大旱的特点,客观地分析了我省抗旱设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务实地提出了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的六条具体措施。

今天本报全文刊载这篇启示,一方面,是通过本文向读者解析我省水利系统应对大旱的能力和措施;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刊发能够向全社会再次敲响警钟,在陕西这个缺水地区要有防抗极端干旱的思想和行动准备,切不可“临渴掘

井”。

善治秦者先兴水。

正如王锋同志在文中强调的,无论从陕西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西南大旱的启示来说,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建设西部强省和小康社会的基础牢牢地扎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和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南五省刚刚遭受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

看西南,想陕西,值得我们深思。

一、西南旱情的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

自去秋以来,西南五省出现秋、冬、春连旱,持续受旱时间已长达半年以上,目前旱情仍呈发展态势。

截至3月30日,西南五省耕地受旱面积达9716万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250万亩,其中云、

贵两省占全国一半以上。

因旱受灾人口达613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二是饮水困难突出,威胁民生。

西南大旱造成五省1939万人、1189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75%,而云南、贵州两省占到全国的58%。

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马帮驮队和男女老少齐参战背水的景象,饮水困难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

三是江河来水严重偏枯,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西南五省去秋以来降雨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少7成以上,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主要江河来水偏少3—8成,水利工程蓄水比去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许多中小库坝有效蓄水锐减,部分无水可用。

四是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

西南大旱不仅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作物受灾严重,而且森林和荒山火点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大米短时间涨价,云南鲜花价格上涨造成了全国鲜花价格大范围的上涨,大旱致全国六成水电告急,多地火电机组吃力。

特大干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三下西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国家有关部委专家组深入灾区指导抗旱,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32.3万人次,车辆机械2.2万台次,防抗干旱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西南大旱的启示

这次西南大旱,虽然是极端气候原因造成的气候性缺水,但也严重地考问了当地水利工程建设。

西南五省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总量占全国44%。

云南省在全国排第三位,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

到3月中旬,云南省库塘蓄水仅为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亿立方米。

贵州省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

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特别是缺少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再加上云南、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状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虽然西南特大干旱仍在继续,抗御特大旱灾的斗争也在不屈不挠地进行着,但这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带来了深刻启示。

启示一:

客观辩证地认识陕西水情,牢固树立水的忧患意识,切实做到未雨绸缪。

我省南北狭长,由南向北分为三个不同气候带,除陕南比较湿润以外,关中、陕北均属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带,基本上是年年有小旱,三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连续两三年的特大干旱大致是三十年一次。

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决定了水资源紧缺的省情。

全省水资源总量仅423亿立方米,列全国第19位,人均1138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不足云南省人均量的八分之一;耕地亩均772立方米,占全国平均水平42%。

而关中人均和耕地亩均分别只有285和215立方米,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陕北更为缺水。

从时空分布上看,秦岭以南长江流域面积占全省35%,水资源占到全省的71%;秦岭以北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65%,而水资源仅占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