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3561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怀瑾讲演录 大会计.docx

南怀瑾讲演录大会计

大会计?

时间:

二零零四年十月廿三日

地点: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六百人报告厅

听众: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员,高级专业会计硕士兼财务总监学员,及其他班学员;长江商学院部分学员;以及闻讯而来的官员、学者、商界人士等,共约一千人。

录音记录:

刘煜瑞

初步校对、编辑:

马宏达

第一讲

夏大慰院长:

尊敬的南老师,各位来宾,各位学员: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能参加第七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论坛!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

大家都知道,随着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在引进并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却有被遗忘的危险。

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点,奔走疾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心力。

国学大师南老师便是其中之一。

南怀瑾老师被尊为学者楷模,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道德文章,名闻天下,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南老师学问博大精深,著作等身,内容涉及儒,释,道,融合了诸子百家的学说。

因为有特殊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所以他的生命体验,往往与纯粹的学者不同。

不仅如此,南先生的学说还深入浅出;他常常能把深奥晦涩的命题,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得普通大众能够容易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南先生的为人处世,同样值得我们后辈好好领悟和学习。

无论身处困境时的安贫乐道,尽心著述,还是名满天下后的谦虚谨慎,都显示了一种安之若素、虚怀若谷的人格精神。

近年来,南先生还不断地在推动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活动,希望通过下一代的培养,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保存。

先生字里行间都在鼓励现代人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风雨艰危中的精神。

他还主张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教训,作为当下决策的参考,这些都是启发智慧,发人深省的观点。

今天来我们学院的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高级专业会计硕士兼财务总监班(EMPAcc)和其他项目的学员,以及各位来宾,都是各界的精英,相信大家都能够从南老师的学说和演讲中,领悟到不少做人做事的真谛。

我想这可能也是今天在座的各位学员和来宾,最想收获的。

这也契合了我们学院举办SANI论坛的宗旨。

大家知道,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至今,一直非常注重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日常的培训中,不仅注重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更时刻以“不做假账”为校训,时刻注重提升专业人士的职业操守和个人素养。

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学员,通过SANI论坛这一交流平台,博采众长,获取信息,从而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次能邀请到一代宗师南怀瑾先生主讲,对于论坛本身来说,拓宽了研讨的学科范畴,是一次大的突破。

对在座的各位学员来说,能得到这样一位贤师的口耳相传,亲身传授,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今天我碰到很多学员和来宾,大家问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你们怎么能够请到南老师?

有学员跟我说,看南老师的书本身就是一种激动,更不用说能够亲耳聆听南老师的演讲。

所以在此,我要对我院高级专业会计硕士兼财务总监(EMPAcc)二期学员双林律苑住持体悟法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没有她的极力促成,我们也无缘聆听到南老师的精彩演讲,一睹大师的风采。

下面,我们大家以热烈掌声欢迎南老师给我们作精彩演讲(掌声)。

 

南师:

诸位先生,刚才院长讲的一番话,我一边听,大概大家隔得很远,没有看到我脸红(众笑)。

我觉得,院长一定是个学油漆的人,把一个人的脸上漆得非常光彩(众笑)。

我向大家介绍我自己,对于自己有一个评论,活了一辈子到现在,八个字:

平生“一无所长”,同时也“一无成就”。

偶然有一点虚名在外而已。

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件事,世界上有一个东西最骗人的就是虚名。

什么叫虚名呢?

徒有其名,没有真正的内容。

所以,古人有两句诗很好:

“原来名士真才少,偏是僧家俗气多。

”有名的人,不见得真有学问,这就是“原来名士真才少”。

下一句牵涉到体悟法师及下面两位法师,出家人,“偏是僧家俗气多”,本来出家人应该很高雅的,没有俗气,结果出家人变得俗气了。

比如院长讲到,因为体悟法师的关系,拉我来了,这是体悟法师变成非常俗气的缘故(众笑)。

刚才院长也提到,很多朋友看过我的书。

所有的书,我到现在自己一概不承认。

人家问我著书干什么?

我说为了吃饭,卖稿费(众笑)。

真正我要说的话,我要写的书,到现在还没有动手。

因为这个八九十年当中,要写东西,真话不好说,假话不愿意说,所以就没有写真正的书了。

至于现在写的书啊,都是为了吃饭的。

清朝有个名士叫龚定庵,他有一句话,“著书都为稻粱谋”,写文章为了吃饭的。

这是我对院长刚才这一番话,好像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

院长是原告,我是被告(众笑)。

他把我说得太漂亮了,很多靠不住的,他是恭维我的。

我看了很多书,现代人的书我也看了很多,随时有好书都看。

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生的经验,我说有时候我愿意读那个人的书,但不愿意看到他这个人。

因为我相信三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引用司马迁讲的话。

我觉得司马迁的话还不够,依我的经验,还要加一句,交一万个朋友,各行各业很多朋友都要认识,那样才真正能够了解人生。

我发现有些人,看了他的书,觉得非常好,非认识这个人不可。

一见到这个人啊,完了,心里就跳出来古人讲的四句话: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众笑)因为看了这个人心中感觉很难受,就很后悔去见面。

有时候刚好相反,有些学者学问很好,愿意跟这个人做朋友,却不能读他的书,因为文章写得一塌糊涂。

所以,两样配合不起来。

刚才院长讲我的这一番话,现在说明了这些道理,大家就可以了解了。

这一次到这里来,是向大家做一个报告,我有一个感触:

我一辈子在大学里教书,有一个习惯,就是上课不点名。

过去在大学里,训导处还站在旁边点名,我就把他轰出去了。

我说,如果上课要你来点名,把学生押来听课,我就不要教了。

会吹牛的人,一定把人家哄来的。

这是说明我这一次来的心情,我每次上课就是让大家来考我,现在我也是这样。

因为我上课不点名,所以我也不看人的,因为看了人以后难为情,万一有句话讲不好,再见面不好意思。

这一次能够来,说起来是很远的事情。

因为吴毓武老师、陈定国老师,这两位都是我的老朋友,讲了很久了,后来再有体悟法师的关系,夏院长礼贤下士,又特别来看我。

加之我是唯情主义者,因此我想,这一次必须要来了。

可是这里是会计学院,我是到现在连钱都不会数的人(众笑),跟你们坦白报告,我从小用钱到现在,只晓得一把抓。

因为我是独子,被妈妈宠惯了。

我们当年用的是银元、铜钱,所以我妈妈怕我用钱不方便,她用一个竹篓子放在我枕头边,我用钱的时候一把抓,不管是铜钱,银洋,往口袋一放就跑了。

因此,我到现在都不会数钱。

而且,我还有个习惯,不喜欢用旧钞票。

旧钞票一摸,我一身毛孔立起来了,觉得好脏啊,不晓得有多少手摸过多少次了。

所以摸了旧钞票,一定要洗手的。

我喜欢用新钞票,也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新钞票有时候不容易数,数不清,结果就变成你数吧!

所以有时候多给人家一、二张,少拿一百块也有。

熟的同学都知道,我要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就把钱抢过去说,老师我去买吧。

因此,一个不会数钱的人,到会计学院来讲,真是好奇怪的事。

而且我的数学啊,从小就打零分的,大概除了会加会减以外,别的都弄不清楚。

我年轻的时候也学过打算盘,而且人家说我打算盘打得很好,因为别人赞叹我,我就不打了。

等于我一辈子不会写毛笔字,有些人偏要叫我写字,我就很痛苦。

因为当初我写字的时候,有些老师是名书法家,说:

“哟!

你写得真好,将来一定成书法家。

”我听了这句话就不写了,为什么啊?

唉!

我写字写一辈子,就是给你们挂着去玩哪!

就不写了,此其一。

第二,我看了许多书法家,临老满屋堆的都是纸,到死的时候,这个字债都还不清。

我想我字写好了,变成书法家,不是一辈子干这个事吗?

就不写了。

打算盘也一样。

我年轻时,因为我家里有好几个店,有绸缎店、米店、南北货店。

所以,我在店里跟着小店员也学打算盘,我学得快,还打得比他们好。

他们说,你这样将来一定是“算盘”啊,也就是会计第一。

我说,我不打算盘了,一天坐在柜台上管账,当那个账房,多麻烦啊!

我是志在天下的人,哪能天天给你管钱!

我是要用钱的,所以不管账,就这样学不会了。

所以我心里想,要到会计学院讲什么题目好,真想不出来。

可是我对会计非常有感情,也有一套想法。

因此,院长没有问我,吴毓武教授、陈定国教授也没有问我讲什么题目。

他们晓得我素来讲课乱七八糟的,吹牛乱吹,反正使人家觉得吹得好听,就叫做上课了嘛!

因此忽然一想,这一次题目就叫做“大会计?

”我对院长说,你要用笔写“大会计”三个字,下面打一个问号,就是讲这个问题。

讲到这里,我先要讲个笑话给大家听,诸位听了不要见怪。

我在台湾的时候,有一位大学教会计的教授,非常有名,福州人,头发白了,我非常敬佩他。

我笑他一辈子安静得像处子,处子就是处女,温文尔雅,学问又好。

我们俩讲笑话,我说我在美国听人家讲,学会计、财经的人,一辈子圈子越画越多,本来十块钱,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以后多少亿。

当时我们讲,像搞银行、财经、海关、金融、会计的,都是这个格式。

当然圈子越画越多嘛,地位高了,看的账数目越来越多了,车子是越坐越新,房子越来越大,人就越来越渺小了。

因为懂了会计,什么都不敢放手,所以越来越渺小。

老了以后,儿女也长大出国了,两老住在家里,房子也大,车子也新,看着电视,两老的感情也差不多了,背对背看电视,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众笑),就是这么一个人生。

这是一个笑话。

可是这个笑话,大家注意哟!

不一定只讲会计师,只讲学金融的人:

我看了整个的人生,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

第二个故事,我在美国的时候听到的,我想大家也知道。

这个故事后面有内容,你们自己去想吧!

有个老板,他要招考一个总经理,考了很多人,有经济博士,什么博士都有,都没有录取。

这个老板已经考得很烦了,考了好几天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总经理,最后来一个年轻人,他问:

“你学什么的啊?

”说学会计的。

“喔,那好,我们这个公司招考的内容你都看了,请你做总经理,而且兼管财务,你要怎么样管理啊?

”这个人站起来,在老板耳朵旁边讲一句话:

“老板,你叫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众笑)这个老板就用了这个人了。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在美国听到的。

一个老板招考总经理,也考了好几天都没有结果。

后来有一个人进来应试,看到丢在地上的小小一张报纸。

这个人一边走,一边看着这个报纸不舒服,就把报纸拿起来,叠得好好的,放在茶几上,再进来跟他谈。

这个老板一看,好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就是请你做总经理。

”“老板,就是这样可以了?

一见面就可以了?

”“可以了!

”因为老板这张报纸放在那里,就是考试,那么多人,谁都不理,都只想求职业,没有管环境。

这个人就不同,所以就请他做总经理了。

这三个笑话讲完了,都是有关做会计的。

我刚才讲过,我不懂会计,连钱都不会算。

可是对会计非常有感情,这中间有个道理。

诸位都看过很多小说吧!

我想大家跟我一样,最喜欢看小说。

我对于小说,乃至最黄的禁书,都看的(众笑)。

我看书是这样的,一边是佛经,一边是些很难思考的问题之类的书,一边又是最黄的书。

因为看到思想不通的时候,就抓起那个黄的书来看,哈哈一笑(众笑),把脑筋换一换。

这是做学问的办法喔(众笑)。

真的喔!

当一个问题研究不清的时候,你在那里想,在那里研究,会发疯的。

最好看另一种学问,一种跟这个主题不相干的,这样脑子就换过来了。

这是真的读书经验告诉你,所以我的案头什么书都有,连武侠小说也看得非常多。

不久前在上海给清华大学学员讲课,讲完了,有一位提出问题,问我看过武侠小说没有?

我说,对不起,要说武侠小说,古今中外武侠小说,我看过十万卷以上,这是真的。

大家看了那么多小说,有一个大问题出来,尤其武侠小说。

在台湾写武侠小说的人,我差不多都认识,都叫我老师。

有一次吃饭,都是他们这些人。

我说,你们这个武侠小说啊,我都看了。

写是乱写,可是我喜欢看(众笑)。

我问他们怎么写的?

老师啊,看你的书来写的啊。

我说这什么意思?

他们说,你的书写佛写道,我们懂个什么啊,就照你那个样子编出来的(众笑)。

此其一。

第二,我说你们写小说,有些内容真无聊,那些大侠,每一次请客,叫的都是些馆子莱,端上来都是红烧蹄子、樟茶鸭……我说你们一辈子就吃过这一点东西吗?

各地有各地的菜嘛!

我告诉你,过去有一部旧小说,叫《蜀山剑侠传》,也叫《峨眉剑侠传》,这个人还写了《青城十九侠》。

我说他真会写小说,他把各地各样的莱怎么做都写出来,写小说要知识渊博啊!

第三,我说你们写小说有个问题,重大的问题,这些侠客懂不懂会计啊?

(众笑)上来只管叫来满桌子莱,吃完了以后,嘴一擦就走了,好像钱都没有付(众笑)。

而且每天到处吃,吃了以后,这个钱哪里来的啊?

(众笑)

爱情小说更糟糕了,只要有爱情,就不要吃面包,也不要吃干饭,好像饿着就是爱情。

奇怪吧!

买一束花送给这个小姐,这个花多少钱啊?

都不懂会计!

你们看《三国演义》,刘、关、张结义,三个穷光蛋,刘备是卖草鞋的,关公是逃犯,张飞是卖猪肉的,他们起来招兵买马,但是第一笔钱谁给的啊?

(众笑)《三国演义》里头没有写吧?

你们看看,这都是会计问题喔。

(众笑)所以说,读书要懂会计。

《三国演义》没有写出来钱的问题,我开始想,张飞是卖猪肉的,屠户一定有钱,大概是张飞出钱。

其实不对,后来我才查出来,他们三个人起义时,是两个大老板给他们第一笔革命的钱,这两个大老板是马贩子的头子。

那么曹操这个集团的钱哪里来的呢?

是夏侯家的。

曹操本不姓曹,他是夏侯家的孩子送人做养子的。

夏侯家是大家,有钱的。

至于东吴的孙权呢,反正是地痞流氓,钱是占来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我的,这样抢来的(众笑)。

这是钱的问题,也是会计问题喽!

还有,你们喜欢研究《红楼梦》,《红楼梦》每天的账单花了多少钱,都没有人研究。

所以,古今中外的小说,都忽略了会计这一点,整个问题因而就出来了。

人类的秩序,到底还是与钱关联的,还是要会计。

所以,你们到会计学院上学,多伟大!

学了这个真伟大。

因此,我跟院长谈,出了这个“大会计?

”题目。

现在我们上海有了这个会计学院,这是历史上第一个。

可是我们研究全世界的会计,是中国人开始的,是大禹开始的,所以把大禹的数据特别给大家找出来。

我们的历史几千年,所谓三代公天下。

公天下是民选的,唐尧、虞舜,都活了一百多岁喔!

尧交给舜,舜交给大禹;大禹修了黄河长江,九年把水利修好了,奠定了中国农业国家的基础。

我们今天这个国家,当年没有机械,大禹九年当中把黄河长扛,以及其他小的水利,统统修好了,把泡在洪水里的一个国家,变成以农业立国的国家。

大禹把中国水利修好了以后,接手做皇帝,八年就死了。

我们中国历史有个特别的方法,叫做干支纪年,这叫六十花甲。

不管哪个政权,哪个人当皇帝,以历史发展的时代,六十年一轮转,用这个天干地支纪年。

我相信你们这个年龄都没有好好研究中国文化,换一句话说,你们没有中国文化的根,中国历史不懂,地理也不懂。

像我个人,对不起,我要向你们吹牛了,我十三岁已经把中国四五千年的历史读了三次了,读的还是原文,也没有老师教我喔!

寒暑假一个人在山上庙子里补习来的。

下面你看这一篇摘录《纲鉴易知录》卷一:

“癸未,八岁”,大禹接手做皇帝。

按现在西方的历法计算,指公元前二一九八年,距现在四千二百零二年了。

这个民主的皇帝,是把水利完成后,舜才禅位给他,他做了八年。

“巡狩江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都叫做江南。

过了长江,就到江南视察,召见诸侯们,防风氏因迟到而被斩,大禹后来是死在会稽山,也葬在会稽山。

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做茅山,因为大禹当初召集了全国的诸侯来,“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所以会计两个字是这样来的。

大禹把国家的水利修好了,然后划分为九州岛,所以中国称九州岛。

九州岛不是九个省喔,是划成九个区域。

在九州岛区域里头有很多的诸侯,所谓诸侯是在一个小乡镇,像一个县长,就是诸侯了。

一个县是方圆一百里,所以我们古代文化称一个县长叫百里侯。

大禹到绍兴来,创立了会计制度,可是诸位把这个忘记了。

中国历史讲财经的,讲经济的,好像都没有提出来过吧?

也许有人提出来过,我读书不多,看到的很少,现在我特别给大家提出来这一段,你们学会计可以把他放得大大地供起来,我们的祖师就是这个大禹。

一点也没有错,大会计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倒推回去是四千多年以前,会计在绍兴这里开始的,那时西方文化还没有会计,还谈不上,上海话是“谈都不要谈啦”!

“没谈”,“没关系的啊”(众笑)。

上海在一百多年前还是个小乡镇,像我们小的时候读了中国历史,后来到上海来看到华亭镇、徐汇区,我说怎么搞的,把这些大河都填掉,华亭在那里是条大河,慢慢填起来,砌出了华亭镇。

徐汇区是三角地带,水在那里汇合,也是河填出来的,上海就是这样。

大禹四千多年以前就有会计的范围了,他创了大会计以后,今天有这里的会计学院。

大禹是夏朝嘛,我们夏院长也是姓夏(众笑)。

这是真实的历史哦,好奇怪吧!

(掌声)这个很奇怪,四千年以后,朱镕基这个老板嘛,他大概喜欢搞会计,所以建立了会计学院。

当年北京有人打电话给我说,“南老师啊,不得了,中国还缺四十万会计啊”,我说,“那你不要跟我说,我不懂”。

那个朋友讲,“还有件事,中国还缺三十万个法官呢”。

我说这两件事我都帮不上的,你不要找我帮忙啊。

我说因为这个都是要钱的事情,我拿不出来。

那个时候我正在修浙江这条金温铁路,我说这个也是上海话说的“谈也不要谈了”,这个东西归你们自己去办。

结果你看,大禹之后直到现在,终于成立了国家会计学院,很奇怪吧?

所以我们晓得,会计的来源是这样大。

你们将来在家里,除了供一个学会计的祖师爷大禹皇帝以外,还有个副祖师爷孔子。

孔子小的时候做过会计(众笑)。

因为他家里穷,爸爸死掉了,他妈妈还带着前母生的兄弟姐妹。

孔子要帮忙维持家计,所以也做过会计,也收过税,什么事情都管过。

所以,人家问孔子大圣人,你的学问怎么那么渊博呢?

孔子说,我“少也贱”,我年轻时候家里穷啊,因为穷,要吃饭,什么事情都干过。

所以,孔子做过会计的,你看多光荣啊。

你们读会计学院,将来出去做个招牌,一边挂大禹像,一边挂孔子像,或者大禹像挂前面,孔子像挂后面(众笑)。

大家一看,做会计的真了不起。

孔子以后呢,我们历史上对会计就叫得不好听了,叫做聚敛之臣,都是帮忙老板诸侯聚敛的。

帮人家刮地皮收税的,这些事会计当然包括了。

会计的范围非常大,所谓经济、财政、税务,都是属于会计的范围。

古代一听到搞会计的,就叫账房,替人家算账的,很难听。

但是孔子的学生,所谓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有好几个都是替人家管会计的,也就是聚敛之臣。

但是,我们反转来看,几千年历史,重农轻商。

过去有没有阶级观念?

我不承认有阶级,但是过去的历史是士农工商分类,士是读书人,占第一位,第二是农人;第三是工人;第四是商人。

这是传统的文化。

但是这些会计,后来在历史上记载就不多了,都变成聚敛之臣了。

我们中国的文化,从周朝开始,自从周公制定初步礼仪以后,几千年政府是有个体制的,大致上是六部九卿。

在政府组织里的会计,清朝时会计,财政是归户部管的,同户口有关系,唐代和宋代有时候财经同会计叫度支部,也管审计,所以会计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介绍一下这一段书给你们,这是我从历史上特别抽出来的。

你们的祖师爷,也是夏院长的祖宗,夏朝的。

不过,夏院长的祖宗也有问题,我们中国文化本来是民主的,尧、舜、禹三代是公天王,到了夏朝以后变成家天下了。

大概是夏院长祖上的叔叔还是伯伯(众笑),传给子孙了。

所以家天下是夏朝开始的。

可是我们现在过的生活是夏朝的,比如我们喜欢过年,现在叫春节,是夏朝的历法,我们喜欢穿黑的白的,夏朝喜欢黑色。

夏朝的文化影响中国是非常大的。

夏以后就是商朝,商朝以后就是周朝。

你们读书好像历史都搞得不大清楚。

现在一般讲历史的,我尤其一打听,五六十岁以下,中国历史好好研究清楚的没有几个人。

一个国家民族自己的历史都不懂,你说叫什么国家?

等于是自己的家里,问你爸爸爷爷叫什么名字?

喔,那个老头子我不晓得他名字(众笑),那个婆婆姓什么?

喔,那个老太婆死了。

这个民族算什么?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的历史地理一定要搞清楚,这是文化的根本。

所以当人家说到中国文化,我常常问中国文化是什么啊,你们晓得的历史大概只有一百多年,也许大革命时代的历史懂得这么一点。

好吧!

现在我回转来给你讲会计历史。

刚才我提到过什么叫历史。

全世界四大民族的历史,希腊、埃及、印度、中国,历史真正最完整的是中国。

印度人没有历史,现在印度的历史,是靠外国人写出来的,写得也都不对。

所以我对印度朋友讲,我说求求你们学一下中文,到中国来把你们的文化拿回去好不好?

你们的文化出了一个伟大的圣人,释迦牟尼佛。

但是你们的历史文化,统统在我们中国,大部分资料在中国佛经保留着,大家没有看到。

希腊的历史是片片段段;埃及也是这样;只有中国历史几千年前就开始记载,都很完整。

中国第一部历史的书是孔子著的,叫《春秋》。

大家研究孔子,以为孔子只讲道德,很古板。

其实孔子不是这样的人,依我晓得的,孔子这个人非常伟大,风流潇洒,万事都懂。

我常常告诉出家同学们,你们学佛先要懂得做坏人,会做坏人而不做,才可以做圣人,因为圣人什么都懂。

等于一个很好的警察,自己做过小偷土匪的才会管坏人(众笑)。

我还常常告诉人,怎么做小偷,小偷有口诀的。

他们说老师你怎么知道的?

我说我当年学武功的老师都是跟这一套打交道的。

小偷的口诀很多喔,“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刮风的时候可以去偷,人家以为风响,不知道是小偷;月亮大的时候不能偷,因为看得到的;下雨可以做小偷,下雪天不行,脚印就留下来了(众笑)。

这个叫做“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

中国文化连做小偷都有诗,很长的,现在只背了两句。

现在很想找那种老师,可惜死掉了。

中国的小偷文化都死光了(众笑)。

你看看,小偷都没有,何况大偷呢!

儒家孔子的文化,重要在《春秋》。

孔子有一句话:

“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他说我写了这一部书,把历史整理下来,给后人做榜样,知道什么叫做坏人,什么叫做好人,什么叫做伟大的政治家,什么叫做混蛋的不成家。

伟大的政治家同混蛋的不成家是对比的。

再说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呢?

(众笑)这就是问题喔!

读书要用思想,要提出问号,要怀疑。

我们现在正是秋天,秋分在八月,同清明以前二月的春分,这两个气节日夜相等,是平衡的,是温和的,所以历史称为春秋。

俗话说:

“二八天气乱穿衣”,像我今天已经换了三件衣服,我也想过,要上台表演,表演穿什么好呢?

本来想穿长袍,这些同学告诉我,老师啊,你长袍一穿,太严肃了。

我说,好吧,好吧,那我就另外换一套中山装。

有一个同学说,哎,老师,这个好;有个同学说这个也太严肃了。

我说,乱七八糟穿吧!

这个叫二八天气乱穿衣。

所以春秋是平和的,冬天太冷,太严肃了,政治搞坏了就是冬天;夏天太热了受不了,有缺憾。

第二部历史是《史记》,司马迁根据孔子写《春秋》的方法写的。

司马迁怎么吹牛呢?

司马迁的会计还是很厉害的啊!

所以,他把历史都衡量过,他写的是历史会计。

最后讲“藏之于名山,传之于其人”,这两句话大家都说很了不起。

我说司马迁在骂人呢,你们不会读书。

有的同学还说,老师,这没有骂人啊!

“藏之于名山”,一部书写出来,要藏起来,放在山的角落去,挖个洞让你看不见,“传之于其人”,等到一千年,一万年以后,也许有个人考古挖出来。

看到这两句话就是这样,实际上骂了当代的汉朝人,等于说你们都是混蛋,看不懂的啊。

将来有人会看懂我的书的!

这是文章骂人,骂得好,结果骂了人以后,大家还拼命背。

司马迁写《史记》,也非常伟大,因为身为太史公,对历史要公道,所以他写历史是放手写的。

比如说,汉高祖统一了天下,叫汉朝,皇帝就称本纪;宰相或者大臣,次于皇帝,称世家,可是《史记》把项羽也叫本纪。

换一句话,刘邦项羽两个人,刘邦因为打赢了才做了皇帝。

项羽了不起啊!

项羽当然是同我们有关,南方人嘛!

刘邦比较起来算是北方人。

我们南方人,还是捧捧南方人吧!

嘿嘿!

我常常对有些青年子弟说,你们是不是项羽帮的啊?

因为项羽是高干子弟出身,太风流潇洒,武功也好。

有一个诗人叫易实甫,有一首诗写项羽,写得非常好:

“二十有才能逐鹿,八千无命欲从龙。

咸阳宫阙须臾火,天下侯王一手封。

二十岁有才气,可以逐鹿中原打天下了,最后失败,他带的江南八千子弟,乌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