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6804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doc

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二1-12020采煤工作面为汝州市瑞平蜈绍窝煤业有限公司技改后的首采面,该工作面平均可采走向长192m,平均采长95米,煤层倾角平均26°,煤层厚度平均3m。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采煤法。

工作面装备:

ZH1600/16/24ZL型悬移支架77架,上下安全出口使用DZ-25型单体柱配π型钢梁,首采面设备及配套电器设备已于2013年9月在地面检验完毕,并报经矿机电、生产、技术等部门验收完毕。

现在二1-12020工作面安装基本结束,工作面设备联合试运转已具备条件。

二、采煤工作面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

(一)试运转前准备工作

1、试运转前,应将试运转期间所需的工具,材料,易损配件准备齐全,检查确保完好。

2、试运转所需的各类油品准备齐全,各种牌号的油要准备充足,保证满足试运转期间的需求。

3、试运转前要保证供水水量充足、供电能够正常供给,水质要求清洁无杂物。

4、试运转前,各台设备所需用油应按要求添加,油量要符合要求,油品牌号应与设备所明书要求所用油品牌号一致。

5、试运转设备的传动部中有液力耦合器的,要按要求提前加入水或难燃液,充液量要合适,按容积的95%添加。

6、按《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对供电系统、供液系统、通讯、照明系统以及其余各台转运设备进行外观及静态测试检查,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试运转工作。

7、所参加试运转人员,上岗前先学习有关措施,经考试合格方可入井,必须按工作安排持相应证件上岗,并按章作业。

8、试运转时应按顺序依次对工作面供电系统、通讯、照明系统、供液、供水系统、刮板输送机、悬移支架、带式输送机进行单机试运转(空载)。

最后各单机设备运行正常时可放炮作业进行联合试运转。

(二)试运转步骤及要求

1、供电系统

①各相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验电,确证验电器良好。

②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电工进行千伏级电器作业时,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靴、绝缘手套,监护人备好与工作电压相符的验电器、万用表、接地线、停送电警示牌。

③对整个系统进行外观检查和静态测试。

包括所有电器设备,高低压开关主回路,电动机电缆的绝缘值测试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测试。

④检查测试完后,如果符合以上技术要求,则可以进行试送电工作。

⑤通电测试时按顺序逐台进行,自检、实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台设备的操作。

⑥对保护装置应进行3次短路及漏电测试,每次均应可靠动作,并给出显示信号。

⑦按以上步骤和要求对所有电器设备进行合闸、自检、整定。

合闸自检、整定程序按从高压到低压,从变电站到开关、从干线到支线依次、逐台、分段进行。

各台电器开关保护整定值按《12020采面供电系统图》计算的数值进行整定。

2、供液、供水系统

①检查各管路,仪表连接正确,各接头螺栓紧固,润滑油面高度合适,乳化液配比合格。

②用手转动连轴器,使其转动4-5圈,检查各运动部件是否转动灵活。

③打开手动卸载阀,先起动一下,观察电机转向,应和旋向标牌方向相同后才可启动进行试运转。

④起动后要放尽腔内空气,先空载运行5-10分钟,应无异常噪音、抖动、管路泄露等现象。

⑤经空载运转后,关闭手动卸载阀,让泵逐渐升压当卸载阀开始自动卸载时,打开压力表观察卸载压力,如不符合规定值,则需调整到规定压力值。

⑥运转时,按额定压力的25%、50%、75%逐级调定升压观察安全阀及卸载阀动作情况。

⑦调节先导阀的弹簧预紧力,由最松至最紧,反复三次观察压力表的读数。

⑧以上检查正常,可开机进行试运转。

3、刮板运输机

①试运转前应按技术要求的标准检查,保证试运转是在设备达到完好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

②试运转前先打开机头、机尾冷却水。

③试运转前要安排专人在机头机尾及中间处观察刮板机运转情况,如有异常要保证能够及时停机。

④试运转时先分别启动一下机头,机尾电机,观察转向要一致。

⑤如无异常情况,可开机进行试运转,并观察运转情况。

4、悬移支架:

①试运转前应检查支架上各零部件和管路系统应齐全,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应符合图纸要求。

②试运转期间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结构件、零部件不得有变形、开焊和裂缝等损坏现象。

支架试运转要在额定供液压力和流量下进行。

③在额定供液压力和流量下支架动作应准确、灵活、平稳、无外漏现象。

④操作阀手把至于各工作位置时,在额定工作压力下不得渗漏。

⑤每个工作位置动作准确、操作灵活。

⑥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其操作力矩不得大于规定值。

⑦连接销轴处转动不得有卡阻现象,侧护板无变形,推拉杆不得有弯曲现象。

立柱、千斤顶的伸缩极限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

⑧对液压系统拆卸或更换管路时要进行卸压。

⑨立柱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稳压2分钟不得渗漏。

⑩支架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稳压4小时不得有渗漏现象。

架内无杂物,浮矸不埋压管路和液压件。

5、带式输送机

①试运转时,输送机沿线各要点都必须安排人员观察情况。

如有异常要立即停机进行处理。

②运转一段时间后,要检查电动机,滚筒,减速箱温升是否正常,正常时方可连续运转。

运行中胶带不打滑、不跑偏。

上部胶带不超出滚筒和托滚的边缘,下部胶带不磨机架。

③胶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超过带宽的5%,中间纤维层破损面宽度不超过带宽的5%。

速度保护、防打滑、防跑偏、断带、满仓等保护装置齐全,试验灵活可靠。

④信号装置必须声光兼备,清晰可靠。

滚筒无破裂,键不松动。

胶面滚筒的胶层与滚筒的表面紧密贴合,不得有脱层或裂口。

滚筒、托辊齐全,转动灵活,无异响,无卡阻现象。

接头卡子牢固平整。

⑤机头架、无开焊和变形,连接件紧固,中间架平直无开焊,固定可靠。

浮动托辊架两铰接梁的高度尽量保持相同

⑥带式输送机要进行整体调直调平,巷道起伏的地方要保证机身平滑过渡。

⑦胶带输送机机头要备有两个合格的灭火器和灭火沙,机道要有消防水管,并且水管上要留有闸门和管接头,并配有胶管。

⑧如有横穿机道的地方,输送机上方应安装安全牢靠的过桥。

⑨、胶带输送机点开一次,然后进行连续运转,期间停开三次,检查起动控制装置和调速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响应灵敏性。

(三)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1、制定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的初采初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现场跟班,检查安全措施香肠落实情况,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

2、加强工作面和两巷超前支护的支护质量。

确保工作面支架支护质量,初撑力符合规定要求,在采面压力显现强烈时,超前支护的单体柱要穿柱鞋。

3、初采初放期间,采高必须控制在2m以内。

4、加强工作面顶板、煤壁管理,放炮后及时使用翻转梁进行护顶,带压进行移架;若片帮超过1m无法及时移架支护顶板时,必须架设走向木棚支护顶板。

5、初采初放期间加强矿压观测工作,由生产技术部门牵头成立矿压观测小组,收集观测数据,技术部门应及时掌握矿压显现及变化规律,并将结果反馈到生产单位和相关科室,指导初采初放工作。

6、工作面要确保达到“三直两平一净两畅通”的要求,架间浮煤、杂物清理干净。

7、加强液压系统和支架的日常检修和维护,确保完好,泵站压力不低于31.5Mpa,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值。

(四)顶板管理措施

1、工作面过断层及地质异常带前,技术科地质人员必须及时向矿分管领导、技术科、生产区队提供地质预报,施工单位及时编制技术安全措施。

2、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坚持对作业规程进行一月一复审制度,对工作面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3、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施工队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和安全质量班评估工作,对工作面安全隐患及存在问题必须处理好后方可正常回采。

4、支架要成线,柱距偏差不大于±100mm,排距距偏差不大于±100mm,支架要垂直顶底板,歪斜不超过±5°,与顶板接触严密,支架初撑力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5、支架保持完好,无窜液、漏液、不自动卸载,损坏部位及时更换。

(五)超前支护管理

1、风巷设计20m超前支护,煤壁向外20m范围内打双排支护抬棚,抬棚使用HDJA-1000型金属铰接梁,铰接梁要求一梁一柱,柱子为DZ-25型液压单体柱,支柱沿走向排成一条直线,迎山有力打在硬底上,用铁丝或绳进行连锁,防止自泄柱伤人,当底板松软时必须穿柱鞋进行支护。

2、机巷设计20m超前支护,煤壁向外20m范围为套棚段,套棚后沿转载机下帮打双排支护抬棚,抬棚使用HDJA-1000型金属铰接梁,铰接梁要求一梁一柱,柱子为DZ-25型液压单体柱,支柱沿走向排成一条直线,迎山有力打在硬底上,用铁丝或绳进行连锁,防止自泄柱伤人,当底板松软时必须穿柱鞋进行支护。

3、工作面上、下隅角要及时进行回收,与工作面切顶线保持一致,严禁滞后。

4、回收工作必须遵循“由里向外”的原则,逐棚回收,严禁金属间的碰撞产生火花。

回收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并保持退路畅通。

5、对两巷超前支护段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并做好矿压数据分析、整理工作,及时反馈到相关领导及施工区队指导生产。

2014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