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01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docx

53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

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

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

 

造纸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息息相关,纸和纸板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

造纸工业资金技术密集,规模效益显著,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且产业关联度高,对林业、农业、环保、印刷、包装、化工、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为了济宁市造纸工业实现由传统造纸工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造纸工业转变,根据市委、市政府“1351”百千亿产业培植工程要求,结合济宁造纸实际,特制定《济宁市造纸工业“十二五”后三年加快发展规划》。

一、产业现状

济宁造纸工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优势。

2012年,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纸及纸板年生产能力480万吨,自制浆年生产能力90万吨,纸及纸板产量369万吨,销售收入390亿元,利税17亿元,利润11亿元。

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185吨,为全国的1.48倍。

  

(一)林纸一体化取得成效,原料结构有所改善。

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大力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加强废纸回收利用和关停落后草浆生产线,改善了原料结构。

太阳纸业在老挝建设林业基地20万公顷,华金集团在吉林白城建设芦苇基地5万亩。

目前,全市自制木浆产能80万吨/年,自制苇浆产能10万吨/年。

木浆、废纸浆、草浆用量比例为79:

11:

10。

  

(二)引进与创新相结合,技术装备水平提高。

我市造纸工业引进技术装备与自主创新并举,建成了一批技术起点高、装备先进、单机生产线规模大的项目。

2011—2012年,新增年产20万吨及以上各类中高档纸机和纸板机5台,新增先进产能120万吨,重点骨干企业率先完成由传统造纸业向现代造纸业的转变,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产品结构有所优化,出口势头强劲。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改善工艺技术与装备等一系列措施,使纸及纸板产品结构更加适应消费结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少品种向多品种转变,增加了高档纸及纸板的生产能力。

目前,白板纸、白卡纸、食品包装纸、无碳复写纸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

2012年出口机制纸及纸板28万吨,同比增长48%。

高档产品产量已提高到60%,铜版纸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企业联合力度加大,产业集中度提高。

有实力的企业通过与国际纸业巨头联合,促进了企业向集团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优化了造纸工业组织结构。

目前,太阳纸业浆纸产能已超过400万吨/年,华金集团浆纸产能已超过100万吨/年。

2012年,两家企业生产量占到全市的9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料供求矛盾突出。

由于原料林基地建设迟缓,供材有限,非木浆发展受到清洁生产新技术开发滞后和废纸回收率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造纸纤维原料自给率难以提高,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我市造纸工业对进口纤维原料的依存度高达60%以上。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市造纸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产学研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足,在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开发上缺乏自主创新的产业化重大成果。

  (三)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目前我市造纸工业中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的产能仍占15%左右,物耗、水耗、能耗是造纸行业的主要污染源,其COD排放量约占行业排放总量的30%,产品质量、物耗、污染负荷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要求,急需加大改造或淘汰的力度。

  (四)企业规模仍然偏小。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数量少,其影响力、带动力有待提高,小企业、弱势企业多,行业规模效益水平低,造纸工业小而散的局面急需改观。

2012年规模以上造纸企业16家,其中大型企业2家,占12.5%,中型企业2家,占12.5%,小型企业12家,占75%。

  三、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由于受到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的约束,造纸工业加快技术进步,正朝着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现代化大工业方向持续发展,企业规模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功能化、生产清洁化、资源节约化、环保低碳化、林纸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产业全球化,以及绿色发展是造纸工业的突出特点。

  

(二)制浆造纸装备的大型化以及从植树到污染防治工艺技术的全面改进,使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到较低水平,增强了造纸工业低碳、绿色、可循环发展的潜力,今后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伴随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造纸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落后产能的淘汰,也为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市乃至全国造纸工业已由“数量主导型”步入调结构、上质量、上水平的“质量效益主导型”发展的新阶段。

(四)中国造纸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年消费纸及纸板75kg,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美国人均年消费量的21%,为香港人均年消费量的35.7%。

从人均年消费量上分析,造纸业发展潜力巨大。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济宁造纸产业转型升级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造纸工业为目标,充分发挥造纸工业绿色、低碳、循环的特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全市造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结构调整原则。

坚持调整存量,优化增量,由过去以量扩张为主,逐步到以质取胜,科学理性投资,提高行业运行质量。

2、抓大扶小原则。

抓好骨干企业发展,推进战略合作,促进做大做强;扶持特色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搞好与大企业的配套,实现提质增效。

3、自主创新原则。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科技创新运营模式和体系,不断优化和改进激励机制,壮大人才队伍,增强行业持续发展动力。

4、低碳发展原则。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产能,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过程;加强“三废”治理,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之路,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5、集聚集约原则。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步推进产业转移,鼓励兼并重组、收购租赁国内外企业,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三)发展目标

1、经济指标。

到2015年,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利税36亿元、利润23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05倍、1.13倍、1.11倍,年平均增长27.06%、28.7%、28.3%。

机制纸及纸板产量600万吨,比2012年增长62.6%,年平均增长17.6%。

2、技术进步。

到2015年,创世界造纸企业50强1个,创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创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1个,创省企业技术中心2个。

3、节能减排。

到2015年,重点企业达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要求。

全行业单位产品平均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平均取水量分别比2012年降低6%和8%,污染物COD排放总量降低9%。

五、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发展方向

为满足市场有效需求,机制纸及纸板正向低定量、功能化、高品质、多品种方向调整,各类纸品向差异化、系列化、轻量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

(二)发展重点

1、林纸一体化工程

(1)化学木浆

(2)化学苇浆

(3)化学机械木浆

(4)太阳纸业、华金集团原料林(苇)基地

2、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质精炼工程

(1)化学纸浆生产线技术改造

(2)碱回收白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改造

(3)污泥干化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4)生物质精炼技术及其衍生产品

3、产品升级换代工程

(1)低定量含机浆文化纸

(2)高档生活用纸

(3)低克重、高强度包装纸板

(4)功能性特种纸及纸板

六、保障措施

(一)改善原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

  提高木纤维比重。

一是继续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林纸一体化,提高企业可控制林业基地比重,提倡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和适当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提高基地供材能力;二是扩大利用林业间伐材、小径材、加工剩余物和木片;三是鼓励企业到境外进行林木资源开发或投资建设大型林纸一体化项目以及造纸原料林基地。

四是鼓励企业从国外进口木材、木片,在国内建设商品木浆项目。

加大废纸利用力度,科学合理利用非木纤维。

“十二五”后三年,非木浆总量保持在60万吨以上。

  

(二)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

  1、重点研发低消耗、少污染、高质量、高效率制浆造纸技术。

重点研发清洁高效的制浆技术、造纸纤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液综合利用适用技术;生产过程节能、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技术;高性能纸基功能性新材料、特种纸及纸板生产新技术;高效造纸化学品及应用技术;制浆造纸生物技术。

建立制浆造纸工艺技术创新联盟。

2、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建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集成平台,提高研发和集成能力。

建设信息网络,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

3、加快大项目建设进度。

“十二五”后三年,全行业总投资220亿元。

其中太阳纸业投资120亿元,新上30万吨/年浆、200万吨/年高档纸及纸板和木糖醇项目。

华金集团投资48亿元,新上30万吨/年浆、30万吨/年特种纸项目。

联合纸业投资50亿元,新上100万吨/年高强瓦楞纸项目。

  4、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对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工程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

二是以适应现代化造纸生产为基本要求,加强中等教育和职工培训,培养基层一线高水平的操作技工。

三是进一步优化人才知识结构,逐渐形成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三)推进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1、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大力节约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对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防治污染。

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制浆造纸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以水污染物防治为重点,兼顾废气、废渣处理,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减少“三废”的排放。

3、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发展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

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优化企业结构,推进兼并重组

  1、着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整合造纸资源,推进企业战略重组,扶持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支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整合和“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形成三个大型骨干制浆造纸企业和企业集团。

2015年形成纸及纸板年产100万吨以上企业3家(太阳纸业、华金集团、联合纸业),木浆年产100万吨以上企业1家(太阳纸业)。

  2、引导中小造纸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通过实施横向联合和企业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不能达标排放的小企业,改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局面。

引导中小企业在细分市场上做到专业化,在产品质量上做到精细化,在产品品种上做到特色化,在产品开发上做到创新化。

  (五)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1、开发低定量、功能化纸及纸板新产品。

增加纸及纸板新品种,大力发展特种纸及纸板,形成造纸工业新的增长点。

重点开发低定量含机械浆的未涂布和涂布印刷用纸、信息用纸、食品包装纸及纸板,低克重、高强度瓦楞原纸及纸板、功能各异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种纸及纸板、引导低碳消费的低白度纸产品生产等。

2、大力发展环保型纸产品。

鼓励造纸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扩大废纸利用,积极发展环保型纸产品。

3、发展造纸新兴产业生物质精炼衍生产品,使其成为新的增长极。

要将纸厂变成生物质精炼厂,产品从传统的纸浆、纸、纸制品到生物质化学品和生物质能源,塑造生物质向产品转换的产业增值链。

太阳纸业已经利用木浆中的纤维素生产溶解浆,作为造纸原料或纺织原料,同时投资3000万元建立分厂,从事木糖醇等相关衍生品生产。

生物质精炼是一个由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生产的过程,也是造纸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加强协会建设,搞好行业服务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发展行业协会的意见》(国办发[2007]36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发[2008]4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市纸业协会要积极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和法规条例等。

研究制定造纸企业利用制浆黑液、高浓废水、污泥和废渣等废弃物生产生物质能源的鼓励政策。

加强调查研究和信息沟通,推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做好造纸产业检验检测、标准化、科技研发、人才培训、信息化、物流等工作。

配合政府部门维护行业正当权益,积极反映企业资金、税费等问题,参与和组织对反倾销调查的应诉工作。

加强行业统计工作,准确反映行业发展情况,为加强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依据,推动我市造纸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济宁市轻工纺织工业办公室

2013年4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