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305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掌握本单元重要诗人、作家的简要介绍。

2、熟读本单元诗词,直至成诵并默写。

二、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诗词,领会品味诗词意境。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

三、德育目标:

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单元阅读指导

本单元课文以诗词为主。

鉴赏诗词,应从形象出发,充分考虑到所创造的形象的特点。

中国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

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

从诗词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

山行

杜牧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

1课时

四、课型:

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

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

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板书诗题)

(二)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

二十六岁中进士,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

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解题:

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

(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四)学习诗文

1、诵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

(2)通过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根据学法自学古诗。

(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3、交流总结,教师重点指导:

①字词方面:

远上:

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

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

石头小路。

斜:

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

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

因为的意思。

爱:

真爱,留恋的意思。

枫林晚:

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

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

比……还红。

二月花:

春天的花。

②指名让学生根据词义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驱车沿着遥远而又蜿蜒的山路向寒山行进,

远望山顶白云缭绕那里居住着几户人家。

我不时地停下车来欣赏,因为这枫林晚景太美——

这经霜变红的枫叶远远胜过二月盛开的红花。

4、精读赏析,品味美句。

①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写了哪些景物?

它们有层次吗?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相机板书: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

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

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铺垫作用。

③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什么?

说什么呢?

④比较阅读

《渔家傲》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

它描写了边塞的萧瑟风光和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

上片以写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

“塞下”句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字统领并笼罩全篇。

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景渲染情。

《苏幕遮》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乡愁。

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见景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

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调却都是“悲”。

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

(五)小结: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碧山,石径,农舍,白云,红叶,枫林,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诗人一反历来秋景萧条的写法,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使秋色显得生机盎然,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让读者感到隽永清新。

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完成本课配套习题。

(七)板书设计:

山行

杜牧

远景: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

枫林,霜叶

教学反馈:

在学法指导上,要注意同中求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提问,生字生词掌握的比较好。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二、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三、教学方法:

讲读课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古诗。

请先听一段音乐。

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

(学生谈感受。

)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

(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

今天,我们就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朗读:

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介绍作者: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3、介绍元曲的相关常识

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又一种艺术形式,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和小令(又叫叶儿)。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三)学习这首小令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

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

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2、感受意境美。

(提示:

怎样的景、怎样的人?

怎样的情感?

①译文: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ǔ)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②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

明确:

凄凉、萧杀的晚秋景象。

③提问:

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

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

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

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

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

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

小结:

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3、归纳写作特点:

①寓情于景。

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怎不让作者生出思乡之情呢?

②构思精巧,句法别致。

全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野夕照图。

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连缀巧妙,构成一个整体。

(四)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见课后题三)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这和诗中的一系列景物富有这类情调的特征而且妙合无垠有密切关系。

其他三首比较模糊,甚至不统一(如白朴)。

②“断肠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之笔,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

在,而且这一名使全诗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多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

③写的是羁旅愁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

2、提问:

你还可以联想出一两句关于思乡主题(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诗句吗?

你还知道哪些新诗?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河楼》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

还可联想到现居美国的诗人彭邦桢的新诗《月之故乡》表达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读了后我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本课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一些提升。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2、从画面感受意境;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

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完成本课配套习题。

(七)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

教学反馈:

在诗词的背诵默写中,掌握的还不错,在名句的理解方面还需要加以指导。

 

秋词(其一)

刘禹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默写全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目标二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

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

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资料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

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

(三)教师范读,并解说题目。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四)学习《秋词》(其一)

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2、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对比手法。

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

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

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秋天胜过春朝。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明确:

“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明确:

《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题4、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明确:

《天净沙•秋思》。

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明确: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

“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

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

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

“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

明确:

同:

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

《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问题7、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明确:

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

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

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体会“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蕴。

古人云:

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

“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

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六)小结: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毛泽东的文学常识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由议论而转入写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寓深情于秋光的宏观概写之内的特点。

3.训练学生诵读能力,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4.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

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三、学法指导: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伟大领袖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

诗情画意,最为浓郁。

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

3.全班诵读,背诵。

(三)分析课文

1.写作背景

在1929年6月下旬于闽西龙岩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上,毛泽东未能继续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于是暂时离开了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岗位。

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后,在闽西一边养病,一边指导地方工作。

本篇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2.课文讲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上阕着重抒发面临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时的深沉感慨。

它有数层含义。

首先是感慨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

人生,人的生命或人的一生。

每个人的人生,在容易衰老这点上都是一样的,每过一年任何人都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而天呢,大自然呢,宇宙呢,其变化相对说来却是缓慢的,甚至难以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明显地看出来。

可不是这样吗?

“岁岁重阳”,年年岁岁都有重阳节,去年有,今年有,明年有,岁岁有,而且年年岁岁都似乎相似。

人是岁岁老,重阳是岁岁照旧来,这不确确实实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吗?

用诗句揭示唯物辩证法,既是概括揭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不可违抗的客观自然法则,也是在自勉和启迪众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度珍惜有限的人生,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不争分夺秒和竭尽全力怎么行呢?

因此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应毫不气馁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

接着,毛泽东又着重抒发了对“战地黄花”的深切感受。

“今又重阳”,今年的重阳节又来了,今日又适逢重阳节了。

这里的重复咏叹,不仅给人以回环起伏的旋律感,而且细察语气,含有今与昔之重阳节已有所不同的意味。

不同在何处?

就在于“战地黄花分外香”。

这是毛泽东的独特感受。

重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时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两个阳数相重,故名重阳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九月九日,日月并应。

最为长久,因而颇重视此节日。

毛泽东突出地歌颂今年的重阳节,他感到今年战地上的“黄花’格外芳香。

黄花,即菊花;这里的季秋即秋季的末一个月,秋季三个月,分为孟秋、仲秋、季秋;每年秋季末月,黄色的菊花就开了。

毛泽东词里的“黄花”是指开放在战地上的金黄色的野菊花。

1929年秋,红四军在闽西歼灭了土著军阀势力,解放了上杭,这当然是毛泽东提炼出“战地黄花分外香”词句的原因之一。

在秋季,在南国山地里,金黄色的野菊花是随处可见的。

都可能参与他提炼“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词句。

在战争频繁的岁月度重阳,照样赏菊,而且深感生长在战地的野菊花,比闲庭盆菊清香得多,这是毛泽东当年的豪情与感受,这种豪情与感受,充分表达于他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使词的基调更加高昂了。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下阕进一步抒发他对整个秋天的深沉感慨。

重阳的季节是秋天,因此这阕把笔触扩展到描绘整个秋天是十分自然的。

它着重描绘秋色的壮美,江天的辽阔。

秋,每年都是要到来的,一年一次,而且都要刮起一阵阵秋风;劲,强劲之意,毛泽东感到“秋风”带有一点强烈的意味,也就是带有“劲”的特点,因此它确实不同于春日的景致。

春光也是美好的,毛泽东也是喜爱春光的。

但是,在这首词里,毛泽东更强调的却是秋,是“秋风劲”的秋,他说这种秋“胜似春光”,这就确实与常人的性格有些不同了。

“似”是多义词,可当“像”解,有近似、类似之意,词中前一个“似”即用此义;“似”还有表示“超过”之意,词中后一个“似”即用此义。

毛泽东既觉得秋光“不似春光”,同时又觉得秋光“胜似春光”,秋天的景致胜过春天的景致,这种观感也是既独特又辩证的。

为什么“胜似春光”?

因为放眼望去,“寥廓江天万里霜。

”寥廓,即辽阔;江天,指江面和天空,江面是那样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霜,这里实指箱天后的秋色,万里,极言其纵横广阔。

于是活画出了汀江流域天高气爽,江天一色、秋光万里的景致。

可以说其中既包括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味,也包括着“万木霜天红烂漫”的意味,还包括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味,这么美好的景致,比起暮春三月来,岂不果真好得多吗?

岂不的确值得热爱与赞美吗?

岂不别有一番滋味吗?

从这种对红色根据地万里秋光的无限赞美中,可以展望到光辉的前景,可以感受到坚强的信心,可以想见到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可以感染到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使词的意境更加高远、激越了。

这是一首重阳述怀词,没有伟大的情怀,难以创造出如此动人的词句。

全词扣准“重阳”词题,反复咏叹“重阳”。

重阳离不开赏菊的举止,因此它自然而然地写菊、赞菊;重阳的时令正值秋天,因而它继而写秋风,赞秋色,顺势将情意步步向前伸展。

它起句突兀挺拔,充满唯物思辩色彩;它结句意境宏大,余韵无穷。

从起句到结束,都洋溢着乐观、高昂的情调。

其笔法前后阕大体相似,都是由议论而转入写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寓深情于秋光的宏观概写之内,其感慨独特激越,意象瑰丽宏远,可谓情深意永,令人击节称赞。

(四)难点分析

此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并非主题单纯的词,它带有多义性,它可让人从多角度深思。

当然,其旨意也并非毫无轻重之分的。

它所寄托的乐观主义情怀和精神,是它的重心所在,而它的基调则在于革命的人生观。

“寥廓江天万里霜”,“战地黄花分外香”,“胜似春光”,岂不都抒发出一种乐观情怀吗?

而无论乐观精神,奋斗精神,还是战斗豪情,战争观或者对革命前景的信心,信念等,同人生观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