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30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包含的都是物理变化的是

A.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瓶口看到白雾;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后质量增加

C.工业上用硫酸清除铁锈;碳酸氢钠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白磷用作体育比赛的发令枪弹,军事工业制造烟幕弹;氢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变质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

B.配制溶液

C.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

D.过滤液体

3.使用下列物质可以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区分开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碳酸钠溶液D.稀盐酸

4.水和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可以使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C.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和灭菌等过程,可以变为生活用的自来水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

2,在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增强水的导电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6.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

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氮元素和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7.冰毒是一种毒品。

吸食初期有多语,对种种刺激过敏、焦躁、抑郁循环性病态。

继之,在幻听、幻视的错乱状态下,呈现被杀、被跟踪、嫉妒等多种妄想症,我们应该远离毒品。

某种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4NO2Cl,下列关于该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6种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为215.5g

C.N、H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D.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8.某种家用的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O+NaCl+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B.反应中用到的NaOH俗称纯碱

C.该化学方程式中涉及到两种盐D.反应前后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9.“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价值看:

该反应能减少空气污染,延缓温室效应

B.从物质分类看: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包含3种化合物

C.从微观构成看:

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从微粒个数看: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原子个数均不变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基本反应类型

A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4Fe+3O2

2Fe2O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化合反应

B

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至过量

H2SO4+NaOH=NaSO4+H2O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复分解反应

C

将CO2通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

CO2+H2O=H2CO3

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由紫色变为红色

化合反应

D

将打磨过的铁丝插入稀盐酸中

2Fe+6HCl=2FeCl3+3H2↑

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置换反应

A.AB.BC.CD.D

11.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水碱性最强

B.用pH试纸测得牙膏的pH约为9.2

C.葡萄汁的酸性比西瓜汁强

D.食醋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合金中含有金属元素,则含有金属元素的一定是合金

C.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二、填空题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

(2)生活中常用盐酸除铁锈。

若适量的盐酸与铁锈Fe2O3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

14.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Na2SO3)和70%左右的硫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到0.1%)。

(2)t3℃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此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如图所示,试管内装有A、B、C三种物质之一的饱和溶液,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由此判断试管内的溶液是______(填   “A”或”B”或“C”)物质的溶液。

三、实验题

16.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17.如图是有关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

在该实验操作中,防止发生爆炸,应先______(填“通一氧化碳”或者“加热”)。

18.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常见的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用装置J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__的物理性质,且气体应从导管______(填“c”或“d”)端通入。

(3)D、E、F的实验中:

①装置E中蜡烛熄灭,同时装置F中溶液变浑浊,则装置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从G、H、I中选择收集D产生的气体,可选择的装置有______。

②若实验时装置E中蜡烛燃烧更旺,装置D中实验室制备该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③装置D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a.打开或关闭K时,可以使装置D中的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形成液封,防止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且节约药品

④实验结束后,要将F中的混合物变得澄清,可用的方法有______(填序号)。

a.将混合物过滤             b.向其中加肥皂水          c.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四、计算题

19.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试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3)若用100g3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乙酸溶液,需水的质量是______g。

20.向160g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写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______(填写化学式),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五、流程题

21.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

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图1所示几个阶段。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样得到的是“粗盐”,析出固体后剩下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属于氯化钠的______(填“饱和”或者“不饱和”)溶液。

(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2):

写出流程图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3)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______(填字母)。

A.过滤法B.沉淀法C.多级闪急蒸馏法D.分解法

(4)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粗盐中含有MgSO4、CaCl2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列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a.适量稀盐酸       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c.稍过量Ba(OH)2的溶液

②“NaCl+H2O+NH3+CO2═NaHCO3+NH4Cl”是第II步的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该条件下的溶解度NaHCO3的比NH4Cl大

B.配制饱和精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C.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D.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5)写出步骤V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

明明同学猜想:

滤液中溶质是NaCl;

亮亮同学猜想:

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____(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红红同学猜想:

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活动与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

则______猜想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______现象证明亮亮猜想成立。

【问题讨论】

(1)明明同学认为要证明亮亮猜想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钠溶液。

你认为明明同学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红红同学认为要证明亮亮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

你认为红红同学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______。

【归纳与总结】在分析溶液中溶质成分,需要考虑的是生成物,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瓶口看到白雾,是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是浓硫酸的吸水性,都没有生成新物质,都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用硫酸清除铁锈,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碳酸氢钠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胃酸的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可与稀盐酸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白磷用作体育比赛的发令枪弹,军事工业制造烟幕弹,是利用了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氢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变质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故A选项错误;

B、量筒用于量度液体体积,不能配制溶液,在烧杯中配制溶液,故B选项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正确的操作方法: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不可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待测溶液,故C选项错误;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分析】

稀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澄清石灰水显碱性,三者都是无色、透明的溶液。

【详解】

A、稀盐酸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紫色石蕊试液无法区分开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A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中加入酚酞试液不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变红色,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酚酞试液变红色,酚酞试液无法区分开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B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冒出,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故用碳酸钠溶液可以区分开三者,C符合题意;

D、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均无明显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物质的鉴别是利用各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加以区别的过程。

鉴别时可根据几种物质的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的不同加以区别,必要时要用到化学方法。

4.B

【解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溶剂是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B、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明矾用于加速水中悬浮物的沉降,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通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符合题意;

C、天然淡水经沉降(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和灭菌(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过程,可以变为生活用的自来水,不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故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

2,纯水不导电,在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氮气78%,说法错误;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烟尘等,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

故选:

D。

6.A

【解析】

【详解】

A、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可得到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负电荷;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选项A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选项B不正确;

C、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镓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选项C不正确;

D、由氮原子和镓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和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7.C

【解析】

【分析】

冰毒是一种含有C、H、N、O、Cl五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详解】

A、冰毒中含有五种元素,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B错误;

C、根据物质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

,则冰毒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

,N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N、H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正确;

D、冰毒中共含有五种元素,故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只是CO2和H2O,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的原子依次是:

Cl、Na、O、H,原子的个数依次是:

2、2、2、2,反应后的原子依次是:

Cl、Na、O,原子的个数依次是:

2、2、1,所以X中含有2个H、1个O,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H2O;故不符合题意;

B、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不是纯碱,纯碱是碳酸钠,故符合题意;

C、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铵根离子)构成的,该化学方程式涉及到的物质中,NaClO、NaCl符合盐的定义,属于盐、Cl2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NaOH含有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H2O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所以共涉及两种盐,故不符合题意;

D、反应前,Cl2属于单质,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生成的NaClO和NaCl都是化合物,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所以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微观图示,反应物是2个CO2和4个H2O,生成物是2个CH4和4个O2,故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

CH4+2O2。

【详解】

A、CO2和H2O都不是污染性气体,CO2和CH4都是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从反应价值看:

该反应不能减少空气污染,延缓温室效应,A不正确;

B、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为甲烷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从物质分类看: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包含3种化合物,B正确;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正确。

故选A。

10.C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表述不正确;

B、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显中性,稀硫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表述不正确;

C、将CO2通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现象为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由紫色变为红色,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表述正确;

D、将打磨过的铁丝插入稀盐酸中,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为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C。

11.B

【解析】

【分析】

常温下,pH=7的溶液为中性;pH<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pH>7的溶液显碱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详解】

A、由图可知,肥皂水的pH最大,碱性最强,A正确;

B、pH试纸测得的pH结果只能为整数,不能是小数,B错误;

C、由图可知,葡萄汁的pH小于西瓜汁的pH,故葡萄汁的酸性比西瓜汁强,C正确;

D、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正确。

故选B。

12.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CaO+2HCl=CaCl2+H2O不是中和反应,A错误;

B、合金中含有金属元素,含有金属元素的不一定是合金,比如CaO、NaCl中均含有金属元素,但它们是化合物,B错误;

C、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比如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正确。

故选D。

13.

(1)Na2O

(2)Fe3+

【解析】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元素,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元素,O通常显-2价,Na显+1价,故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2O。

(2)

盐酸和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所得溶液为FeCl3溶液,FeCl3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的阳离子为Fe3+。

14.

【解析】

【详解】

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1)28.6%

(2)B>A>C

(3)C

【解析】

(1)

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在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A物质,故30g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8.6%

(2)

t3℃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且都是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但在t2℃时,B物质的溶解的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晶体析出,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此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3)

试管内装有A、B、C三种物质之一的饱和溶液,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由此判断试管内的溶液是C物质的溶液;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给装置分析,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氧气,氧气经过管道向右接触红磷和白磷。

【详解】

燃烧的三个条件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由题意,在80℃时,红磷和白磷都接触到了氧气,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白磷达到了着火点,而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故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通一氧化碳

【解析】

【详解】

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是3CO+Fe2O3

2Fe+3CO2,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加热CO和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故在该实验操作中,为防止发生爆炸,应先通入CO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再加热。

18.

(1)长颈漏斗

(2)    A    难溶于水    d

(3)    

    G    

    b    ac##ca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仪器名称、实验室制取气体原理、装置选取。

(1)

仪器a为长颈漏斗,故填:

长颈漏斗;

(2)

制备甲烷:

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装置J是排水法,用此法收集甲烷,说明甲烷难溶于水,收集时气体从短管d端导管通入,故填:

A;难溶于水;d;

(3)

①装置E中蜡烛熄灭,同时装置F中溶液变浑浊,说明装置D产生气体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选择G、H、I中G装置收集,故填:

;G;

②装置E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装置D中产生气体氧气,装置D为固液常温型,则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填:

③a.打开或关闭K时,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无法分离,不可以使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