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69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docx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

《编写动物童话习作指导及评改》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语文课程课标》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的第一条写着:

要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段话强调:

在中年级的习作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尤其重要。

通过习作训练,学生要有表达的愿望,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中的快乐。

(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习作动机”,因为“习作动机”可以推动孩子们表达和交流的念头。

通过习作教学中的训练,促使学生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自主表达的愿望。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在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的课文,在此后安排了“编写童话故事”的习作内容,是在学生对童话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学写童话。

2、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

三年级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真实想法其实都是非常精彩的,但在习作中,孩子的内心想法与最后习作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脱节的,往往很难表现出来。

为什么有想法却写不出来?

是因为他们自主表达的愿望是在以往的习作课堂中被唤醒,但是教师没有及时利用,学生又没有习作的动机和兴趣,没有及时变成书面语言。

我们常说:

“情动而辞发”,学生的情未动何来辞发呢?

基于以上不太成熟的思考,我将以第七单元为例,开始研究在想像作文的指导中如何能够激发学生习作的动机。

教学方式:

自主式合作式、对话、实践

教学手段:

在实践中提升言语

技术准备: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利用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关联,反三归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关注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2、引导学生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用所学到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创编童话故事,并且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

3、能够把自己的童话故事与大家进行分享。

分享习作之趣,以趣导学,以趣评学,以趣修改。

4、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给学生创设“情动而辞发”的情境和氛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用所学到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创编童话故事,并且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用所学到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创编童话故事,并且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预热激趣

谈话激趣

上课前,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

充分调动你的耳朵、眼睛、大脑,展开丰富的想像,下课时你会有一个大大的惊喜。

首先进入小游戏闯关环节

1、小游戏

第一关:

听声音,猜动物(布谷鸟、青蛙……)

第二关:

看动物部位,猜动物(梅花鹿角、松鼠尾巴……)

第三关:

猜谜语,猜动物(小狗、熊猫……)

师问:

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生:

抓住动物的一个特点。

师总结:

通过小动物特点来猜动物。

可以通过它们的叫声、外貌及语言描述等,发现特点,找到答案。

过渡:

其实,在你们的生活中,肯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师生交流:

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喜欢的动物有天上飞的,树上站的,地上跑的,还有海里游的……有庞然大物,也有小巧玲珑的动物。

3、猜内容

从上课到现在,我们都是在围绕着一个放话题在交流,就是---“动物”。

能猜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什么有关吗?

板书:

动物

【设计意图】从兴趣出发,通过不同的小游戏的引入,引出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引出描写动物的话题激发孩子们的“习作动机”

过渡:

这些动物曾经出现在我们的课文中,在它们身上发生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呢,我们把发生在动物身上的大部分故事称之为----“童话故事”

板书:

童话

(二)回忆以前学过的童话故事,寻找写作密码

师:

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以前学过的童话故事吗?

生:

《小蝌蚪找妈妈》《乌鸦喝水》《松鼠和松果》《小壁虎借尾巴》……

师:

这些动物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出示相关句子:

指导学生观察以上三组句子,得出结论:

1、主人公都是动物

2、小动物会说话、会唱歌、有想法

用同样的方法梳理以下三组句子的特点

 

师生共同梳理写作密码:

师小结:

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天上飞的,树上站的,地上跑的,还可以是海里游的……

也可以按体型大小进行分类,可以是庞然大物的动物,也可以是小巧玲珑的小动物。

方法:

让动物们会说话,有动作、有表情、有想法、有情感,故事情节神奇等

3、寻找命题方式:

从学过的童话故事中,我们发现有的是以动物来命题的,还有的是以植物或其它事物来命题的

【设计意图】引入例文,通过评析、欣赏,利用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关联,反三归一,学习语言,总结规律,提炼方法,寻找写作密码。

(三)运用写作密码写故事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的写作密码,现在请我们运用这些写作密码来创编属于我们自己的童话故事吧。

板书:

创编

1、出示要求

2、汇报:

主人公是谁?

3、猜故事。

请同学们猜猜他选的主人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其它同学认真听,是否有趣(会说话,有动作、有表情、有想法、有情感,情节神奇等)

4、评价故事。

请原创者说说他猜对了吗?

其它同学对创编的故事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

创编的故事是否有趣

选出最佳灵感奖、最佳创意奖

【设计意图】群体信息传递,激起思维碰撞,群体学生猜想,个体学生创作,挑起思维的冲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5、创编故事:

先想像一下你自己选择的主人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写的童话故事最有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反三归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关注语言,是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运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创编童话,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经历了“命题找内容---说故事情节-----动笔创编”的过程。

(四)展评作品

1、读作品

2、评选哪儿最有趣(内容、动作等)

(他的作品传递了一份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对动物的关心和热爱)

小结:

我们的故事可以加一些语气词、表情、动作等,使语言更有趣。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通过分享、倾听、评价,进一步明确一篇好的童话故事的标准,为后面的修改作品做了铺垫。

(五)修改作品,编成童话集

1、用修改符号修改故事。

小组一起分享修改后的加上“表情、语气词、表情、动作”等的童话故事,使自己的故事更有趣。

看着板书总结:

想像动物的特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场所、环境等。

2、把作品整理好,评选出童话大王,编成《动物童话集》

小结:

同样的三种动物,编出了不同的故事,因为你们是从场所、时间、动物特点等不同角度出发编写的。

【设计意图】分享习作之趣,以趣导学,以趣评学,以趣修改。

板书:

动物童话

选----------------想像--------------------------编

有趣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书面评价

创编童话,评价、修改童话

(二)量规评价

1、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创编童话,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

2、考查学生的“习作动机”,分享习作的兴趣和愿望。

六、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它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本教学设计引入例文,通过评析、欣赏,利用阅读与习作之

间的关联引入例文,通过评析、欣赏,利用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关

联,反三归一,学习语言,总结规律,提炼方法,寻找写作密码。

密码,关注了语言、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2、本教学设计我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创编童话,关注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

学生经历了“命题找内容---说故事情节-----动笔创编”的过程。

3、本设计关注到了学生分享习作的乐趣,能够以趣导学,以趣评学,以趣修改。

4、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让学生能够“情动而辞发”。

1)重关联,阅读与习作的关联(语言、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2)趣猜想:

群体信息传递,激起思维碰撞

群体学生猜想,个体学生创作,挑起思维的冲动。

5、本次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层层递进,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运用侪写的方法,提高学生习作兴趣,为学生搭建了创作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自由表达,给学生提供想像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