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701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级正确完整版答案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

二者是互相交织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者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

(1)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1)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赔款,劫掠财富,侵占中国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2)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3)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根本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朽。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知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2.经济技术的落后。

(1)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自然经济水平。

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2)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

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建立完善可行的社会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包括作战能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侵略者应得教训。

(5)在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这一切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2)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3)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4)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认识。

(5)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失败的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性质:

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既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失败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而洋务派官员企图依赖外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企业内部充斥官场恶习,无法维持企业正常运行。

3.洋务运动失败教训:

(1)要改变封建制度,以发展近代企业、维护民族资本、培养洋务人才。

(2)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独立自主(3)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

应给予商人一定发言权,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

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失败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1)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2)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3)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4)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1.中国共产党诞生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存在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他们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

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

两个中国之命运: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

或者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为什么: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各种新思潮的涌流无法遏制;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途径,为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地;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日程。

2.怎么样: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工人阶级为主,联合农民、学生等各界群众的新的社会力量的不断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与自身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成立,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组织基础。

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了肥沃的土壤。

(2)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李大钊起着主要的作用。

他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3)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的斗争,帮助一批请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推动他们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与1921年举行。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探索: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连续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均告失败。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吸取经验教训,终于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开辟:

大革命失败后,事实清楚地表明,在中国特殊条件和当时特定形势下,必须实行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

即由城市转向农村;由着重发动工人转向主要依靠农民;由民众运动转向开展武装斗争。

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武装斗争的序幕。

(2)“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新认识,这在客观上要求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由工人转向农民,由民众运动转向武装斗争,从而为我党实现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奠定了基础。

(3)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的开端,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血的经验教训。

(4)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进军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由城市斗争转向农村斗争的光辉起点。

在井冈山,毛泽东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整顿和恢复地方党组织,建立红色政权,从而成功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初步实现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向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农村展开新的进攻的序幕,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走向复兴。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接触组织者和鼓舞者。

3.中国共产党然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席上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渊泉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是一只重要力量。

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奔走呼号。

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贡献,为维护政协会议进行过不懈努力。

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大多数人同共产党站在一起,并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发展工业,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另一方面是要建设新的工业。

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办好原有的国营工业,并依据需要和可能改建、扩建这些工业。

建设新的工业,首先和主要的,也是要发展国营工业。

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发展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增加。

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要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五分之一。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并且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力很低,不可能把中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虽然原有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也是中国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是这些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这些企业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对这些企业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业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基本因素。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一个时期有过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实行在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这种发展又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为个体农户耕地很少,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工具严重不足,贫雇农每户平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资金十分短缺。

事实上,在土改以后,许多地区的农民从发展生产的需要出发,已经在探索组织起来的各种途径,开始有了实行互助合作的实践。

这也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中国农村在1955年下半年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来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因素之一。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

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什么援助,而且连进行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

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

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4.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