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707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docx

专题11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150天化学备考全方案之纠错补缺解析版

专题11 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不能理解铝与NaOH反应的实质

误认为Al和NaOH的反应中,Al作还原剂,NaOH作氧化剂。

Al和NaOH的反应实质是Al先和H2O反应生成Al(OH)3和H2,由于Al(OH)3具有两性,又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因此Al作还原剂,H2O作氧化剂。

【易错典例1】取两份铝粉,一份投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中,一份投入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产生等量氢气。

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

A.1∶2B.1∶3

C.3∶2D.1∶1

【答案】D

对铝热反应认识不清

误认为Al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均能组成铝热剂。

其实不然,该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金属活泼性应比铝弱才能与Al组成铝热剂。

【易错典例2】

(1)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________。

A.KClB.KClO3

C.MnO2D.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铝及其化合物常见的易错点学+科网

1.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蚀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误认为Fe或者Al在常温下遇到浓硫酸没有发生反应,其实发生了钝化,只是在表面上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发生而已。

3.Al(OH)3不溶于氨水,实验室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制备Al(OH)3。

4.泡沫灭火器所用试剂为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

5.明矾净水只能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不能杀菌消毒,而液氯只能杀菌消毒,不能沉淀悬浮的杂质,二者原理不同。

【易错典例3】在洪水过后缺乏饮用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明矾进行净水。

下列关于明矾净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明矾具有杀菌消毒之功效

B.明矾在水溶液中形成胶体,起到吸附作用

C.明矾在水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起到杀菌作用

D.明矾溶解于水,水中的离子浓度增大,具有杀菌作用

【答案】B

【解析】明矾溶解于水,其中的Al3+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多孔,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起到净水的目的。

 

二、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不能准确判断铁的反应产物

Fe与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而不是Fe2O3;Fe与盐酸、稀H2SO4反应产物是FeCl2和FeSO4,而不是FeCl3和Fe2(SO4)3;Fe在Cl2中燃烧,无论Cl2过量还是不足均生成FeCl3。

【易错典例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B.证明溶液中含Fe2+不含Fe3+的方法是先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然后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

C.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粉,然后过滤

【答案】B

不能掌握混合物中Fe3+、Fe2+的除去方法

1.除去Mg2+中混有的Fe3+的方法: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Mg、MgO、MgCO3、Mg(OH)2中之一,与Fe3+水解产生的H+反应,促进Fe3+的水解,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2.除去Cu2+中混有的Fe3+的方法: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CuO、CuCO3、Cu(OH)2、Cu2(OH)2CO3中之一,与Fe3+水解产生的H+反应,促进Fe3+的水解,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3.除去Mg2+中混有的Fe2+的方法:

先加入氧化剂(如H2O2)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然后再按1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3+。

4.除去Cu2+中混有的Fe2+的方法:

先加入氧化剂(如H2O2)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然后再按2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3+。

【易错典例2】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________生成沉淀。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4H++2NO

Cu2++2NO2↑+2H2O或3Cu+8H++2NO

3Cu2++2NO↑+4H2O Au、Pt 

(2)将Fe2+氧化为Fe3+ 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Fe3+、Al3+ (3)加热脱水

FeO、Fe3O4、Fe2O3与酸反应应注意的问题

1.FeO中Fe为+2价,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H2SO4)反应时生成Fe2+;与氧化性酸(如HNO3)反应时生成Fe3+。

2.Fe3O4的组成可理解为FeO·Fe2O3,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生成Fe2+和Fe3+;与氧化性酸(如HNO3)反应时生成Fe3+;与还原性酸(如HI)反应时生成Fe2+。

3.Fe2O3中Fe为+3价,与非氧化性酸或氧化性酸反应时只生成Fe3+;与还原性酸(如HI、H2SO3)反应时生成Fe2+。

【易错典例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O固体放入稀硝酸中:

FeO+2H+===Fe2++H2O

B.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反应:

Fe+4H++NO

===Fe3++NO↑+2H2O

C.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Fe(OH)2+2H+===Fe2++2H2O

D.向Fe(OH)3中加入氢碘酸:

2Fe(OH)3+6H++2I-===2Fe2++I2+6H2O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氧气

B.若甲为NaAlO2,则丁可能是盐酸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12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答案】C

【解析】A、若甲为焦炭,丁为O2,则有

符合转化,故A正确;B、若甲为NaAlO2,丁为盐酸,则有

,符合转化,故B正确;C、若甲为Fe,丁为与氯气,不能发生

的转化,故C错误;D、甲为NaOH溶液,丁是CO2,则有

,符合转化,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都将金属直接氧化为最高价,铁和氯气反应直接生成氯化铁,此为本题的易错点。

2.下列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减少的是

A.二氧化硪通过灼热的镁粉B.铝粉与Fe3O4发生铝热反应

C.含有铜屑的NaNO3溶液加入少量盐酸D.铜丝插入AgNO3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硪通过灼热的镁粉,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固体质量增加;B.铝粉与Fe3O4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固体质量不变;C.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向含有铜屑的NaNO3溶液加入少量盐酸,铜可以溶解,固体质量减少;D.铜丝插入AgNO3溶液中,铜可以置换银,固体质量增加。

本题选C。

3.将1.12g铁粉加入25mL2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学+科网

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5:

1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5

【答案】B

4.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溶被的pH值随着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A102-+4H+=Al3++2H2O

B.向c点溶液中滴加氨水,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13++30H-=Al(OH)3↓

C.c~d段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13++3H2O

D.向c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A13++CO32-+3H2O=2Al(OH)3↓+CO2↑

【答案】C

5.将0.1mol镁和铝的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稀硫酸中,然后滴加1mol/L的NaOH溶液。

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1=150mL时,金属粉末中镁粉的质量分数为50%

B.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400mL。

学科-网

C.若其中镁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mL2mol/L稀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mL1mol/L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a的取值范围为

D.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为V2时,溶液中溶质为NaAlO2

【答案】D

【解析】A、当V1=150mL时,此时溶液是MgSO4、Al2(SO4)3和Na2SO4混合液,由Na+离子守恒可知,n

的氢氧化铝全部和氢氧化钠反应,结合B选项:

v1=400mL,再加入5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所得Al(OH)3沉淀完全溶于氢氧化钠生成偏铝酸钠,Al(OH)3+NaOH=NaAlO2+2H2O,Al(OH)3最大取值0.05mol,即0<n(Al)≤0.05mol,n(Mg)+n(Al)=0.1mol,则0.5≤n(Mg)<1,即0.5≤a<1;D、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为V2时,溶液中溶质为NaAlO2和Na2SO4混合液,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图象和混合物反应的计算相结合,题目难度较大,解题关键:

明确每一段图象发生的化学反应、知道拐点代表的含义及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结合方程式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解题技巧:

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

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对于图象分析题的解题规律:

难点是C选项,D选项为易错点。

6.实验室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至分解完全并确定分解产物成分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分解的固体产物可能有FeO、Fe2O3 和Fe3O4,气体产物可能有NH3、N2、H2O、SO3 和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②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试剂X 最好选用碱石灰

B.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并除去SO3和NH3

C.取①中固体残留物与稀硫酸反应并滴加KSCN,溶液变红,则残留物一定为Fe2O3

D.装置④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2气体生成,装置⑤用于收集生成的NH3和N2

【答案】B

【解析】A.装置②的作用是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故试剂X 应选用无水硫酸铜,选项A错误;B.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若有SO3气体生成则装置③中酸性条件下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并用氯化钡和盐酸除去SO3和NH3,选项C正确;C.①中固体残留物中也可能还含有FeO,也可能不含有Fe2O3而含有Fe3O4,而不一定只有Fe2O3,选项C错误;D.NH3极易溶于水,若分解产物中有NH3,则NH3被装置③中的溶液所吸收了,气体生成,装置⑤中不可能收集到NH3的,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7.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被称作“电器工业的主角”铜主要是黄铜矿炼制,焙烧时发生反应2CuFeS2+O2

Cu2S+2FeS+SO2,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焙烧时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B.在焙烧时氧化剂只有氧气

C.粗铜精炼时用粗铜做阴极D.Cu2S可以用于火法炼制铜

【答案】D

点睛:

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电解原理、金属冶炼等为解答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B,焙烧时Cu元素由+2价降低为+1价,S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氧气中O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

8.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杂质SiO2、Fe2O3、MgO。

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沉淀C的成分是__________;

(3)沉淀F转化为物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由物质M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D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O2Fe(OH)3、Mg(OH)22Al(OH)3

Al2O3+3H2O2Al2O3(熔融)

4Al+3O2↑AlO2-+CO2+2H2O=Al(OH)3↓+HCO3-

(3)沉淀F为Al(OH)3,加热分解得到M为Al2O3,方程式为2Al(OH)3

Al2O3+3H2O,故答案为:

2Al(OH)3

Al2O3+3H2O;

(4)Al2O3经电解可得到Al,方程式为2Al2O3 (熔融)

4Al+3O2↑,故答案为:

2Al2O3 (熔融)

4Al+3O2↑;

(5)溶液NaAlO2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故答案为:

CO2+AlO2-+2H2O═Al(OH)3↓+HCO3-。

学+科网

点睛:

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对此类题型的考查通常用结合铝及其化合物。

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铝三角”的相关反应。

本题的易错点是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