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932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完整版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从人文主题来看,教材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经典语录: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从语文要素来看,一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二是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材简析

《囊萤夜读》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篇。

文章选自《晋书▪车胤传》,根据《晋书·车胤传》记载:

车胤,(约333年—401年),字武子,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人。

车胤(yìn)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功成名就。

文章是激励学生励志读书的典型题材,也启示学生要善于思考,在逆境中解决问题。

学情解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已经涉及文言文,三年级上册24课安排了小古文《司马光》,三年下册在第五课安排了文言文《守株待兔》,四年下册安排了《文言文两则》。

从编者意图来看,要引导学生从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学习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经典,发扬国学。

因统编语文教材今年刚使用至三年级,现在的四年级学生在过去的教材中从未接触到过文言文,所以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从阅读兴趣开始,以诵读为主线,渗透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认识4个会认字,在教学过程中指导练写6个字会写字,重点利用字理识字法指导写“囊”。

2.用借助注释、对照插图、组字成词等方法指导学生自主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

3.在理解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通过鲜活事例写人物高尚品质的写法。

4.拓展一到二篇小古文,学生自主选读,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正确、流利的朗读、诵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古文中学习人物的高贵品质,学习通过事例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预习;2.学生带上新华字典;3.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

1.同学们,刚刚主持人的介绍你们都明白了吗?

我姓什么?

来自哪里?

2.再听听,我自己的介绍,看看能否听明白?

出示:

我乃陕西人士,姓陈名忠云,爱好甚广,尤以跑步为乐也。

交流:

谁听明白了什么?

(有古人讲话的味道)

3.穿越回古代了,谁来试着介绍介绍自己。

(评价:

甚聪慧、幸会、久仰)

教学过程:

一、回顾经典导课题

(一)古人讲话言简意赅,值得品味,请看这几句。

出示句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3.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经典的语言出自经典的著作,虽时光已久,但依然百读不厌,朗朗在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同样选自经典——《晋书▪车胤传》

出示:

囊萤夜读

(二)揭示课题,书写课题,解读课题,读好课题。

1.板书课题:

囊萤夜读。

(“囊”字乍一看好复杂,其实不然。

你看,这一横代表的绳子,口就是口袋,一竖代表袋子里有东西,一横一竖形成了一个十字表示把口袋扎紧,放在案子上。

下面是一个襄省去了点横。

2.读课题。

读准囊萤的字音。

3.读着,看着,写着;拿出你的笔把课题在文稿上写一遍。

汉字是我们祖国文化的根,写字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敬意来书写。

4.写着,想着,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谁囊萤?

什么是囊萤夜读?

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5.带着你们的思考再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抓关键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拿出课文,自由地朗读三遍,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朗读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

主要是否读准字音,读出正确的停顿。

2.如遇“盛”学生无法确定读音,请教“字典”老师来解决。

3.我觉得还缺少点古文的味道。

老师来读一读。

4.学生自主练习,再次展示朗读。

能读得正确、流利,准确停顿,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即可。

(三)感知车胤是一个什么样人?

1.读着,想着,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车胤?

2.引导学生画出“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先看陈老师写,然后自己在文稿上写一遍。

3.小结读书的方法:

通读全文抓关键

三、自主习法解文意

(一)提出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1.怎样才能轻松的读懂课文呢?

谁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小结:

注释插图一起看

(二)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想想每句话都在讲什么?

1.交流。

为了降低难度,我先来看看第一句。

出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2.交流恭勤不倦的理解,还可以换成那个词?

请写在旁边。

(孜孜不倦  学而不厌 刻苦勤奋 勤奋好学)

3.交流博学多通的理解,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请写在旁边。

(博览群书  知识渊博 多才多艺 聪明睿智)

4.师生练习:

我说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你可以说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到这里你又在思考什么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

阅读+思考)车胤是天才吗?

不是,那我们眼中的天才是怎么炼成的呢?

6.出示“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书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7.指名交流。

引导从哪个字知道他家很穷。

“贫”你想到了那个词:

贫穷 贫困 贫困潦倒 一贫如洗 (自车胤的父亲被冤害以后,他的家就变得如此贫困不堪。

8.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贫”的旁边。

板书:

组字成词

9.在车胤心里,贫困不是借口,贫穷不是理由,他怎么做?

10.想想他怎么捉萤火虫?

创设情境:

夏夜,蝉鸣蛙噪,车胤在院子里发现有几只萤火虫,他_____________。

发挥想像,车胤为了能读书肯动脑筋,克服没有灯光读书的难题。

板书:

想画面

10.一读就是多长时间?

就这样一整夜,一整夜的读书,直到天明。

就叫“以夜继日”。

请拿起笔圈起来。

从此,每当夏月有萤火虫的时候,他总会囊萤夜读。

(指课题)

11.小结方法:

组字成词想画面 用学到的方法说说第二句话讲了什么事?

指名交流。

12.思考:

选文第一句就写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能否不要后面这一句呢?

(引导事例就是为把人物写的更加鲜活,形象。

(三)同桌比赛,把故事讲生动。

1.两句话,却是一个感人、生动的故事。

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位同学讲,一位同学补充,然后互换。

2.展示。

评价:

我们似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似乎看到了车胤正在微弱的萤光下苦读。

3.小结:

大家看,只要我们有了阅读的方法,其实阅读古文也很简单。

板书:

学习古文甚简单

四、研读文本诵经典

(一)车胤夏月“囊萤夜读”,冬月、春月、秋月呢?

1.指导想象,练习表达。

2.冬月寒风刺骨,你仿佛看到车胤___________;指导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3.春月鸟语花香,你仿佛看到车胤___________;指导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4.秋月风清月圆,你仿佛看到车胤____________;指导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二)情景诵读。

1.没有书读了怎么办?

没有墨汁写笔记怎么办?

为了能读书,一切困难在他面前都是纸老虎。

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少年车胤发愤图强,成为了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最终成为了户部尚书 ,是户部的最高级长官。

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3.少年立志,一生奋斗,功成名就,是晋朝赫赫有名的大学者。

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三)配乐诵读

古文诵读,配以古曲则又是一番感觉。

(四)心灵诵读

1.选文末尾还有这样一句话:

时人誉之,誉就是赞美,拿起你手中的笔,你就是当时的人,你会怎么来赞扬他,可以试着用古文的感觉,也可以用我们现在语言。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

时人誉之:

______________

3.展示,评价。

五、触类旁通重拓展

(一)像这样的经典故事,还有很多。

这里为同学们准备了三篇,请大家结合所给的资料。

自由选读一篇。

孙康映雪

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注释:

晋:

晋朝人

孙康:

人名

家贫:

家境贫寒

常:

经常

映雪:

借雪映之光

读书:

看书、阅书、诵读

清介:

清正耿直,

交游:

朋友或结交朋友

不杂:

不杂乱、不混杂、不混淆(意即不乱结交朋友)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

匡衡:

西汉经学家。

逮:

到,及。

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穿壁:

在墙上打洞。

穿:

凿。

         江泌映月

泌少贫,昼日斫屧(zhuóxiè)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注释:

江泌:

南齐考城人,少勤学

昼日:

白天

斫屧:

做鞋

升屋:

爬到房顶上去

更:

(二)展示交流。

诵读自己喜欢的篇目,交流读后感受(读懂了什么?

)及时评价。

六、传承经典咏流传

(一)自编古文,以读诵之。

(二)配乐诵读。

古有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者车胤囊萤夜读、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江泌映月,举不胜举。

吾辈当以其为榜样,立鸿鹄之志,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圆华夏之梦!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通读全文抓关键

车胤                 家贫       注释插图对照看

恭勤不倦                组字成词想画面

博学多通                学习古文甚简单

囊萤夜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囊萤夜读》。

3.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学习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引入课题,初识文言文

师:

我们上一篇课文的题目是《古诗三首》,一篇古诗用一首来表示,今天我们要学的小古文有两篇,所以称作“两则”。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小古文,其实呀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文言文。

文言文是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它的特点呢短小而精炼。

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

2.齐读课题。

指导读好“囊萤”。

师:

谁来读一读课题。

(指导读准后鼻音)

3.随文识字“囊”。

师:

“囊”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很有趣。

你看,这一横代表的绳子,口就是口袋,一竖代表袋子里有东西,放在案子上,下面是要把口袋用绳子扎紧。

这个字笔画较多,每部分要写紧凑些。

同学们在书上写一遍。

4.回忆学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

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和注释。

2.检查读书情况。

师:

谁来读一读课文?

和我们平常学过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读起来你有什么感受?

3.相机指导多音字

师:

(预设学生读对了拼音或者读错了)课文有两个多音字没有拼音,咱们来瞧瞧(出示多音字)谁来读一读这两个多音字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一)学习第一句,教方法

1.学习第一句

师:

刚才有同学读胤/恭勤不倦,也有人读胤恭/勤不倦。

这到底怎么读?

我们就借助注释来读一读。

同学们看注释,课文选自哪里《晋书·车胤传》,主人公是谁?

(车胤)通过注释我们知道了是车胤在读书,句子中是怎么提到主人公的?

(胤)

2.理解“胤”,胤是他的名,文言文短小精炼的特点就把他的姓给去掉了,那这句话该怎么读?

3.理解“恭勤、通”

师:

找找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4.引导学生扩词理解。

没有注释怎么办?

以“倦”为例想到“疲倦”。

(出示方法:

扩词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这句中你看到还有哪个词可以用扩词语的方法?

(“博”字)你想到了哪个词?

哪个词放在句中合适?

(广博)

5.说理解。

师:

学到了这些方法,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6.正是车胤恭勤不倦才有了后来博学多通,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

1.小结第一句学到的方法,自学第二句。

师:

刚才我们学习第一句,用了看注释、扩词语的方法。

现在你能不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看看你能不能学懂第二句。

指生交流回答。

2.适时引导:

你是从哪里知道他是整夜都在读书?

(夜以继日)从晚上读到白天,一个词就是——夜以继日。

3.师:

全文用简短的两句话向我们介绍了车胤读书。

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呢?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区分“囊”不同意思

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

(白色的布袋。

)和题目中的“囊萤夜读”的“囊”意思一样吗?

是的,同一个词语,有时候表示事物名称,有时候表示一种动作行为。

指导朗读: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你读出了什么?

(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4.师:

他为什么要用萤火虫来照着看书呀?

是什么原因?

(“家贫不常得油。

”)理解句子:

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

句子的意思是:

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5.看插图,有感情朗读

师:

这是一个怎样的车胤呢?

图片讲了什么故事,请你根据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汇报交流

(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5.感悟任务品质

师:

从刚才到讨论中,你们感受到了车胤什么样的品质?

(珍惜时间、勤奋好学)

6.背景补充:

据《车胤传》记载:

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官至礼部尚书,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全文。

(配乐朗读)

7.结古文学习的秘籍:

(出示)反复朗读是关键,课文注释对照看。

扩充词语想画面,牢记方法在心间。

8.学以致用:

自己读一读下面这篇小古文《凿壁借光》

(出示)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9.学生自学,展示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给大家讲一讲。

追问:

你是怎么读懂的?

指名读。

(评价:

理解了你就能读得绘声绘色了。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22文言文二则之囊萤夜读

教学目标

借助注释,理解《囊萤夜读》中每句话的意思,初步体会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造成了理解难的现象,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差异较大,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所以需要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难点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认识不足造成了没有兴趣学习。

教学方法

1.通过配乐诵读和讲解,理解《囊萤夜读》中每句话的意思。

2.通过配乐诵读,初步体会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4】

1.同学们,古诗有很多喜欢读书,刻苦学习的孩子,你知道有谁吗?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故事《囊萤夜读》。

2.认识文言文。

3.认识车胤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5】

1.读通顺了吗?

读流利了吗?

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三、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6】

囊萤:

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

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

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

恭:

肃敬的意思。

练囊:

用白色绢子做袋。

练:

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

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预设:

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

预设:

从“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中,我体会到车胤刻苦努力,没有

条件努力创造条件的精神。

3.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4.预设交流【课件出示7】

(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2)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8】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3)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一、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课件出示12】

例:

胤恭勤不倦(疲倦)。

1.囊萤夜读()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3.以夜继日焉()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小结

【课件出示13】

1.这节微课让我们认识了车胤,虽然他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没有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2.同学们,学习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有不放弃,勤奋努力,学业才有进步,事业才会成功。

一、课前交流

1.刚刚主持人已经把杨老师介绍了一番,但是杨老师还想自我介绍一下,我的介绍稍微有一点不同,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听明白。

吾乃杨氏之女,尤以书画为乐也。

学生交流。

2.同学们能不能像杨老师这样,介绍介绍自己呢?

有古人说话的味道甚聪慧也你简直是古代才女呀这身材一看就是运动健将啊好读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刚刚一交流,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真是多才多艺啊

二、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则关于古人读书的文言文,选自《晋书·车胤传》里面的故事。

注意,描述文言文我们用的量词是:

则,古诗我们用:

首。

一起读读课题。

跟着老师书写课题,这个囊字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它很有趣。

这一横就像一根绳子,口就是口袋,这一竖表示口袋里面有东西,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笔画多的字我们在写的时候,每个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谁来读读课题?

(三人)谁来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拿出我们的课文来。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和下面的注释。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第一次读:

谁愿意给同学们读一读课文?

读了文言文有什么感受。

我觉得他们读得有点不一样,没关系,你觉得怎么读就怎么读。

四、细读课文

1.谁有好办法把文言文读懂呢?

(你一语道破天机啊)

自由读:

看注释,来读一读第一句,看你能不能把它读懂。

(自学)谁读懂了?

可以举起手来,让学生交流。

(我很好奇,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胤,这个人姓什么?

(借助注释去读书,他做到了)(文章里面只出现了他的名字,没有出现他的姓)

2.引出、讲授扩词法

我们结合注释,可以把句子读懂,那么杨老师有疑问了,这个句子不是每个字都有注释的,比如说:

倦,怎么理解呢?

他给倦组了一个词,那我们看看这个句子里面还有哪个字可以用这种扩词语的方法去理解呢?

勤,多组几个词,哪个词放在句子里面合适。

他选择勤奋为什么不选择勤劳呢?

要选择符合这个句子的词。

3.理解了这个句子后,你觉得这个句子该怎么读?

为什么要在这里停顿。

是不是有节奏感了。

指名读。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胤?

读一读。

(开火车读,5人左右,一起来读)读了第一句,我们看到了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车胤。

拿出笔,把这两个词语积累下来,老师把他们写在黑板上,你们就写在课文的空白处,咱们来比一比哪些同学写得既正确又美观,还要比一比速度。

(注意恭:

撇捺要舒展,勤:

左边笔画多,书写时略高,左边是两横一提。

回顾刚刚这个句子,我们是怎么把他读懂的?

(看注释、扩词语)

五、精读课文

1.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自学第二句。

谁愿意把你读懂的,和大家分享分享。

(你还读到了课文之外了)读懂了这一句的意思,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有拼音的字咱们可以借助拼音读,文中有两个多音字是没有拼音的,他们应该怎么读呢?

为什么?

他其实告诉了我们学文言文读多音字的秘密。

(扩词语知道意思后判断)有学生把多音字读错,怎么帮助他记忆?

(记词语意思,把拼音写在书上)再读(5人)读沉稳些

2.这个句子有点长,该怎么读?

断开之后,节奏就明显了。

3.读这个句子,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车胤?

(你说话有理有据)为什么第一句写勤奋的车胤,第二句还要写他的勤奋呢?

4.现在我们就走进囊萤夜读的情境中去,试想一下,如果你就是车胤,你为什么要夜以继日地囊萤夜读

车胤啊,车胤,你家里连灯油都买不起了,你干嘛还要读书?

(回答后,带着这种感受读第二句)

车胤啊,车胤,你很聪明,知道用囊萤来读书,可毕竟的萤光这么微弱,你怎么说?

车胤啊,车胤,你夜以继日地读书,多累呀,你怎么说?

(带着这种感受读第二句)

是啊,车胤虽然家贫,可志并不短。

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也要立志识遍天下字,发愤读尽万卷书(完善板书)

六、诵读课文

1.根据《车胤传》记载,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官至吏部尚书,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来读全文。

2.你们的朗读,仿佛把老师也带到了1600多年前的那个夜晚,老师也想读一读,看能不能把你们带到这个情境。

(配乐朗读)谁也像老师这样来读一读。

指名读。

来,我们和着古曲,一起来读一读。

3.郎朗的书声,就说明你们把这则文言文读懂了。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读懂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七、总结学文言文的方法

总结一下,你们说的方法,就是学习古文的秘籍。

反复朗读是关键

结合课文注释看

扩充词语想画面

牢记方法在心间

谁来读读这个秘籍?

八、拓展阅读《凿壁借光》。

看你用今天学的方法,能不能读懂他。

指名交流,你用什么方法怎么读懂的?

(2人)读古文。

他理解了就能读得绘声绘色。

像这样描写古人读书的文言文还有很多,杨老师给大家推荐两篇:

《孙康映雪》、《悬梁刺股》,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这两则文言文来读一读,并把这两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九、情感迁移

古往今来,有很多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

前不久,杨老师在网络上看到一张图片,河南洛宁一名14岁女孩因疫情期间要上网课,家里又没有网络,只好到村委会蹭网学习。

照片中,女孩端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刻苦用功,父亲则默默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儿。

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女孩都没有忘记读书学习。

她相信只要坚持读书,就会有希望。

真是古有囊萤映雪,今有寒夜蹭网。

孩子们,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今天的学习旅程就要告一段落了,杨老师真心地希望同学们可以多读书、读好书,愿大家读万卷经典,做中华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