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45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docx

二轮辩证法矛盾观

一、5年高考试题分析1.试题基本情况

年份

题号

涉及考点

2007

23

矛盾的同一性

25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28(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008

23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29(6)

矛盾的对立统一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2009

24

辩证的否定观

28(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0

28(3)

辩证的否定观

2011

29(3)

矛盾的观点及矛盾分析法

从分值看,所占比重高。

辩证法是生活与哲学内容中的考查重点,每年都会有题目出现,在历年高考中所占分值比重很高。

从题型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

从知识分布看,注重知识联系。

如唯物论与辩证的联系,辩证法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呈现形式看,多以漫画图表、诗词名言、民间俗语、科技文化热点等形式出现。

根据对既往考情的分析,2012年高考备考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把握重点知识。

本专题的考点将一如既往地成为命题重点,其中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创新理论等更需要重点把握。

其次,要关注“方法论”原则。

强调方法论是辩证法的一个特点,也是辩证法的现实意义所在。

再次,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如:

用发展的眼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阐述“十二五”期间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以创新理论分析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水平超级计算机的开发、高铁运行等方面的案例;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运用矛盾特殊性,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考点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原理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统一性)

斗争性(对立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表现

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条件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

内容

方法论

矛盾的

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

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矛盾普

遍性与

矛盾特

殊性的

关系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例3】某班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丙组同学讨论时发生了争论:

部分同学认为“经济建设更重要,国家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部分同学则提出“文化建设更重要,应该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

 

解析:

要注意准确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准确解答本题要注意设问对所运用知识的限定范围,否则极易出现偏差。

 

答案:

(1)对立: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不同。

在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和文化建设支出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建设支出和文化建设支出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2)统一: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为前者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或片面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是错误的。

要全面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实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解答本题,要用到与唯物辩证法有关的矛盾分析法的一个重要观点,下面是对矛盾分析法进行的归纳总结:

考点二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区别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与从属、决定与非决定)

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能有多个

联系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区别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和被支配、主导和非主导)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联系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3.辨析比较: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比较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

不同

在复杂事物中(多个矛盾中)

在每一事物中(矛盾双方中)

作用

不同

对复杂事物的发展

方向起着决定作用

对某一事物的性质起着主导作用

研究

问题

不同

同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的诸多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许多矛盾的发展不平衡

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矛盾两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

方法

论不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

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联系

二者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各自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客观的;二者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两点中包含着重点,两点离不开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两点之外的一点,重点离不开两点。

离开重点谈两点和离开两点谈重点都不是辩证法的观点,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如图所示:

 

考点三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

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

肯定的

关系

辩证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

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

发展和

联系的

关系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自我发展的中断,是联系的中断

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

 

2.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

结论

辩证

的否

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创新意

识是辩

证的否

定观和

辩证法

的革命

批判精

神的共

同要求

辩证

法的

革命

批判

精神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

第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发展。

第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结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例4】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辩证的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是辩证否定的过程,表明了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故选②③。

①没有正确理解辩证否定。

④与题旨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