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516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docx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

卖炭翁精全阅读与答案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对宫市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揭露与抨击(1分)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

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2分)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

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

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3分)

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1分),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2分)。

(如果只答到“表现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1分)

4•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3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

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需求_

(2)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希望___)

(3)翩翩两骑来是谁(骑马的人)(4)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7.“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

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8.(2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如何理解“身上衣正单”却“愿天寒”?

答:

“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却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

在“卖炭得钱”上,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

诗人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9.(3分)“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_第一,写出已经结了冰,天很冷•说明卖炭翁的辛苦;第二,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卖炭翁的勤劳•为下文一段黄布换炭车形成对比,写出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0.全诗的主旨是“苦宫市也”,诗人为什么用很多笔墨来写卖炭翁烧炭和运炭之苦?

请说说你的理解。

_•诗人写卖炭翁烧炭运炭之苦是为下文写宫市(或炭被抢夺)之苦做铺垫。

烧炭运炭固然辛苦,但卖炭翁还是充满希望的,只要炭能卖个好价钱,日子还能过下去,但是炭被宫使抢走,希望就彻底破灭了。

通过层层铺垫,揭示了宫市的黑暗。

1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牛困人饥日已高”是侧面(间接)来写的)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

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

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12.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裳和口中食。

(2分)

1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2A1(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14.“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做什么用。

15.

翁无可奈何的心理。

18.“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

宫市的霸道不公

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

19.《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贱愿天寒。

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2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23.全诗反映了圭寸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24.下列对《卖炭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诗中并没有刻画卖炭翁对统治者的

反抗。

据此,选项C的理解是错误的)

A.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B.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

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

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

2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处境,故选B)

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27.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叙事诗不是抒情诗;B.卖炭翁希望天气寒冷,

并非埋怨;D.作者并非直接议论抒情,而是深沉含蓄地表达。

正确C)

A.这首抒情诗通过卖炭翁被剥削、压迫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因此卖炭翁埋怨天气寒冷;诗人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C.诗歌第二节中连用“手把”“口称”“回”“叱”“牵”一连串动词,将“宫使”仗势

欺人、凶残霸道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D诗人在结尾的情节叙述和人物形象描写中直接议论抒情,令人深思回味。

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两鬓苍苍”可见其苍老,“十指黑”可见其生活艰辛。

故选B)

A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际上是公开的掠夺,“宫使”,即为皇宫的使者。

“南山”指的是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黄衣使者”指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B诗歌的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生活。

先写“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艰苦劳动过程。

次写卖炭翁的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可见其生活之艰辛,“两鬓苍苍十指黑”则可见其苍老。

最后写到“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更是写出了老翁精疲力尽的情态,也可以看出卖炭路途的遥远和难行。

c•诗的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

“翩翩”原意是轻快洒脱的样子,而这里则是为了写出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

“而卖炭翁悲惨的结局也在诗的最后写了出来,用数量极少,对于老翁根本没有用的红绡和纱换走了老翁全部的生活的依托。

D.在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宿紫阁山北村》中所说“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与本诗的“手把文书口称敕”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写出了宦官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

作者表达的都是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9.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十指黑”强调了卖炭翁劳作到伸手不见十指。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0.“半匹红绡一丈绫”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

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宫市的霸道不公,横暴掠夺。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31.作为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了哪些事?

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

32.诗中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宫

使掠夺的残酷—;用“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反衬_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及卖

炭翁生活的艰辛。

33.下面对这节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表现的是卖炭翁的生活的艰难、辛苦,不是勤劳、善良。

故选B。

A.—、二句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件,高度概括卖炭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伐薪烧炭的生活。

B.三、四句是肖像描写,通过对主人公面孔、鬓发和手指的描写,突显了主人公“伐薪烧炭”这一职业特点,表现了卖炭翁的勤劳、善良。

C.“衣正单”和“愿天寒”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D.后面四句写卖炭翁运炭到集市上去卖,“一尺雪”和“辗冰辙”强调了卖炭翁冒雪运炭,路途艰难,牛和人又累又饿,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无比同情的思想感情。

34•《卖炭翁》故事中有哪些矛盾点?

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示例:

卖炭翁“衣单”的现实与“愿天寒”心愿之间的矛盾;“晓驾车”与“日已高”环

境描写中展现的矛盾;“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不对等的事物价值方面的矛盾。

(任

答一点即可)

35.本诗对卖炭翁的刻画主要运用了外—、心理和动作描写。

36.诗歌多处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

出宫使掠夺的残酷,用“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及卖炭翁生活的艰辛__。

3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卖炭翁》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描写了一个卖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由此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B.“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通过描写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反映了他悲惨的生活境遇。

C.“晓驾炭车辗冰辙”既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38.阅读下面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宫使驱将惜不得”应是刻画了卖炭翁无法反抗的悲愤与辛酸。

故C)

A.“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指终南山,荒无人

烟,“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写出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B.第一节写卖炭翁艰难悲苦的生活。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其中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

C.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

前四句描绘“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把”、“称”、“叱”、“牵”等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后四句写被掠夺的

结果。

“宫使驱将惜不得”刻画了卖炭翁想要反抗而不能的软弱性格。

D.这首诗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身世、磨难、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形象地告诉人们宫市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苦处以及人民在这种残暴的掠夺下又是怎样的难以生活。

39.请结合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描绘出卖炭翁的外貌。

卖炭的老人在烟熏火燎下,满头满面都是烧炭的尘,他两鬓已经斑白似雪,十个手指头都

漆黑似碳

40.围绕着卖炭翁的“卖炭”,诗歌写了哪三个层次的内容?

烧炭,运炭,炭被抢。

41•分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碳车辗冰辙”中“辗”字的表达效果。

“辗”是“轧”的意思,既写出了天寒地冻,又写出了碳车的重量,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和勤劳。

4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通过刻画卖炭翁的外貌,写出劳动的艰辛故选Co)

A.白描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之一。

B.“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C.“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刻画卖炭翁的心理活动,写出劳动的艰辛

D.“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两句诗用同情的口吻,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

43.请结合诗句分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是天寒,卖炭翁衣服单薄却希望天气更冷些,好让木炭更值钱的矛盾心情,二是抒发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44.全诗紧扣“苦”字来写,请结合全诗分析,卖炭翁有哪些“苦”?

一是在遥远的南山中终年伐薪烧炭之苦,二是雪厚路难行的运炭之苦,三是饥寒中的卖炭之苦,四是被宫使廉价掠夺满车木炭之苦。

4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刻画,表现了卖炭翁吃苦耐劳的精神。

B•“把”“称”“叱”“牵”四个动词,描绘出宦官的蛮横。

C.“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

D.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换一车炭,揭露了当时宫市掠夺的本质。

46.“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外貌描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牛活的困苦、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7.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请填“A”,错误的请填“B'。

(1)诗开篇用“伐薪”“烧炭”两个词,概括了卖炭翁漫长的劳动过程及烧炭的地点。

(__B__)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

(—A__

(3)卖炭翁“满面尘灰”与宫使“翩翩两骑”对比突出了劳动者与宫使的地位悬殊。

(___A__

(4)“把”“称”“叱”“牵”几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A___

(5)“宫使驱将惜不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卖炭翁对那一车千余斤的炭的惋惜心理。

(_B

(“对那一车千余斤的炭的惋惜心理”错,表现了“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8.这首诗既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全诗主要写了一个卖炭翁辛苦劳动所得的千余斤炭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③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错误,刻画了卖炭翁忍气吞声不敢反

抗的形象)

A.本诗既是讽喻诗,又是叙事诗,它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心”、“牵”几个简洁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官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翩翩”本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恶。

D.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50.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A.本诗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罪恶。

B.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外貌描写刻画。

D.“惜不得”三个字,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愤、心酸和懦弱。

故D错误。

故选Co)

A.诗的题注为“苦宫市也”,可见诗人意在反映当时宫市的痛苦。

B.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

C.“把”“称”“叱”“牵”等词,表现了宫使如狼似虎的蛮横。

D.“惜不得”三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愤、心酸和懦弱。

51.对卖炭翁人物描写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项“勾画出卖炭老人衰老瘦小、孱弱的样子”错误。

改为:

勾画出卖炭老人的辛苦、贫困、衰老、遭难的外貌。

A.“伐薪、烧炭”,动作描写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也表明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

B.“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肖像描写勾画出卖炭老人衰老瘦小、孱弱的样子,反映出辛苦贫困的生活,使人见之同情,思之痛心。

C.“心忧炭贱愿天寒”,是矛盾心理的刻画。

卖炭翁在“衣正单”时“愿天寒”,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环境描写,“一尺雪”写出卖炭路途的艰辛,“晓”写出卖炭翁为生计所迫一早出发的艰难处境。

52.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项“说理透彻”错误。

A.本诗描写出卖碳老人的身世、磨难、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说理透彻,使读者更加清楚、深刻地了解到当时阶级对立的现实,激起强烈的爱憎感情。

B.对卖炭翁形象的描写刻画细腻、通真,使读者从人物形象中受到强烈的感染。

与下文“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形成对比,更能激起读者对狐假虎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的痛恨。

C.“手把文书”的“把”,“口称敕”的“称”,“回车”的“回”,“叱牛”的“叱”,“牵向北”的“牵”,这五个急迫连续的动作,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暴露无遗,也使卖炭

老人的悲苦形象更加突出。

D整首诗中人物形象鲜明,主题突出,语言通俗而生动,叙事简洁而完整。

并以事实和形象本身来显示作者的倾向性,留给作者丰高的想象余地,让读者自己去作结论。

53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含有讽刺、挖苦的意味,揭露了这两员太监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嘴脸。

故选C)

A“满面尘灰烟火色”道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B“牛困人饥日已高”描写了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翩翩两骑来是谁”描绘了两宫使的风度翩翩。

D“宫使驱将惜不得”写出了受欺凌者的悲愤和心酸。

5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老翁是百般不舍”。

故选D)

A这首诗的体裁是乐府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B诗歌通过描写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描写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句中“惜不得”意思是说宫使把炭抢走了却并不珍惜。

55.请对“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自选角度加以赏析。

使用设问修辞,具体准确地写出了太监及其随从娇纵恣意、得意洋洋的丑态。

56.阅读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

城外的荒野被昨夜的一场大雪覆盖,没膝深的白雪几乎让人无法行走。

卖炭老翁赶着牛车,借着清晨的微光在雪中艰难行进,沉重的炭车晃晃悠悠地往前挪着,车后留下两行深深的辙印。

57.下列关于《卖炭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矛盾)

A.第一节描写了卖炭翁的外貌,“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面容的苍老和生活的艰辛。

B•“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希望炭卖出好价,不顾寒冷给别人带来不便的扭曲心理。

C.第二节“回车叱牛牵向北”一句,通过对宫使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他们蛮横霸道的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唐朝统治阶层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8.“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卖炭翁劳动艰辛,家境贫寒,年事已高,为下文写他的悲惨境遇作铺垫?

59.“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刻

画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强取豪夺、压榨百姓

60.“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有什么表达效果?

不仅使文势跌宕,摇曳多姿,而且拓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

这位劳动者已被剥肖U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

61.这首诗讲述了卖炭翁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

中歇”的全过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显现卖炭翁的艰难不易,反衬统治者的凶残与毫无人性。

62.诗歌最后说“半匹红纱一丈绫”就换走了“一车炭,千余斤”,这说明了什么?

深刻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

63.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有误,用“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

故选B_)_

A.这首诗是白居易因“宫市”低价强购货物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用“两鬓苍苍”突出人物的老迈,用“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复杂的工序。

C.加横线的句子采用设问的修辞,一问一答,通过叙写卖炭翁愿望的卑微,巧妙地表现出其生活的贫困。

D.“惜不得”富有表现力,生动地描绘出老人炭被夺走,尽管可惜却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64.下列对这首古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翩翩”一词写出了使者的动作轻快、姿态优美、风度绝佳。

B.“黄衣使者白衫儿”是采办货物的太监及助其抢购货物的人。

C.“一车炭,千余斤”写出了车上货物沉重及拉车回宫的艰辛。

D.用“红绡”“系向牛头”,意在表彰卖炭翁烧的炭质量上佳。

65.“宫使驱将惜不得”的“将”字的意义和用法是什么?

将: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