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80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docx

测量专项施工组织书方案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业主提供地工程测量控制点成果

1.3兰州天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居G0855号宗地工程2#楼图纸

2.工程简况

本工程为兰州天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安宁住宅小区工程,工程位置:

东临银滩路以东规划内路,南邻众邦电缆厂,西邻S578#城市规划道路(银滩路),北临B589#规划道路.工程分一期、二期,共计7栋高层及部分商业区、地下停车库等,工程总建筑面积15.3万平M.

本工程一期含1#、2#、3#楼,A、B、C区商铺及1-22轴地下汽车库、其中,1#、2#楼地下两层、地上1#楼34层、2#楼地上分两段,分别为22层,26层.3#楼地下三层,地上31层,A、B、C区商铺分别为地下两层、地上两层,车库为地下一层.一期建筑面积7.8万平M、建筑最大高度:

103.75M.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基坑土方开挖,筏板基础施工,基坑支护等工作均已完成,现场地势基本平坦,可直接进行施工定位测量放线工作.

3.2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地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地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主要仪器名称及型号

精度

数量

全站仪(T2000+DIS)

2±(5mm+5ppm×D)

1

电子经纬仪(DJD2)

2”

1

自动安平水准仪

30”

2

精密水准仪(WILFD)

2”

1

激光铅垂仪(DZJ3)

1/40000

1

其它工具:

钢尺(50MTajima防水、防锈)、塔尺、卷尺、线坠、墨水、墨斗等.

3.3技术准备

3.3.1施测组织

1)本工程部特派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业主提供地工程测量控制点测量成果地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地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地工作进度逐日安排,由班长根据工程地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2)测量人员及组成:

测量放线负责人:

1名.测量员:

1名.放线员:

2名.

3.3.2技术要求

1)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地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地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

3.3.3施测原则

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地宗旨.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地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地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地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地工作方法.

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地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地工作制度.

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工作作风.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4.1座标及高程引入

4.1.1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

根据业主提供地工程测量控制点测量成果,得知场外座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见下表:

点号

X坐标

Y坐标

高程

位置

BM1

57963.481

33836.574

1532.3517

配电房角

BM2

57960.711

38707.896

1531.5626

变压器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地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地地方,本工程上部结构与地下室结构轴线重合,因此上部结构采用地下室平面轴线控制网.由于本工程由一个标段分块负责施工,因此测量控制桩由一个标段联合布设,并进行相互校核,以免不同标段使用地测量控制桩存在误差而使现场结构施工在不同标段交界处产生偏差.

4.1.3引测控制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

4.1.3.1控制点

进场后,我们将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对甲方提供地桩点进行交接验收,根据各点地坐标值、高程数据用全站仪及水准仪检核其方位角、距离、相互间位置,看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点之间高程是否吻合.检验合格后,利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引测控制点到施工现场,作为本工程地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全站仪引测采用极坐标定位法,高程引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控制点测放完毕后,汇同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对此控制点地定位和高程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此控制点就做为整个工程地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从现场场地地实际情况来看,本标段整个基坑场地平整,所以布设地控制点要求通视,便于保护且施工方便.本标段测量控制点共设置2个,其中1个设置在配电房角上,1个设置在变压器边,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4.1.3.2施工平面轴线控制网建立

根据设计图纸基坑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上部塔楼与基础轴线重合,故上部塔楼施工可直接利用基础控制轴线),确定本标段控制控轴线共5条,分别为:

V,L,1,38,70轴.

控制轴线采用全站仪从本标段测量控制点按上述轴线在总平面定位图中标示地坐标引测,放完控制轴线后,汇同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对各轴线进行复测,验线无误后即可作为结构控制轴线使用,验线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

L≤30M

30M<L≤60M

60M<L≤90M

L>90M

允许偏差

±5mm

±10mm

±15mm

±20mm

本标段平面轴线控制网见后附图.

4.1.3.3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网地建立

现场高程控制通过引测到现场地高程控制点进行控制.基坑施工期间可在塔吊标准件上标记高程控制标记,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核测量,如高程发生变化,即时进行调整.

4.2测量控制方法

4.2.1轴线控制方法

基础部位主要采用“轴线交会法”,主体结构主要为“内控天顶法”.

4.2.2高程传递方法

基础部位主要采取“钢尺挂垂球法”,主体结构为“钢尺垂直传递法”.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工程

2)地下结构工程

 

3)地上结构施工

 

4.3基础测量放线

4.3.1轴线投测

1)土方开挖:

由于本工程基础土方大开挖已完毕,同时平整板底土方.开挖前根据控制点放出基坑边上口线,以此控制基坑地开挖尺寸.

2)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十字控制墨线,并进行校测后,作为砖砌胎模地控制依据,用于抹灰层、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砖胎膜砌筑时压线砌筑.

3)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为防止轴线上墙、柱钢筋、模板影响测量观测,故采取轴线偏离80~100cm设定施工观测控制线.再按施工观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施工观测控制线地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基础部分电梯井、集水坑,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确定其长短边方向地中心线对称放样,以便复核.

5)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将施工观测控制线弹设到基础底板面上,在控制线交点上设钢板标志.

4.3.2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地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地标高.

2)标高地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地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地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地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地偏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地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边坡立面位置上,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3)为了控制基槽地开挖深度,当基槽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木桩,使木桩地上表面离槽底地标高为一固定值.为施工时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M均测设一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平桩上表面挂线检查槽底标高.

4)根据标高线分别控制垫层标高和混凝土底板标高,墙、柱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上定出墙、柱标高线.柝模后,抄测结构1M线控制顶板高度,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地工具.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1)在首层平面复测校核楼层施工主控轴线,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要求细分二级控制点.在首层平面施工时留置二级控制线交叉内控点,预埋钢板(200×200×10mm),在内控线地钢板交点上用手提电钻打φ1mm小坑并点上红漆作为向上传递轴线地内控点.以后所有上层结构板均在同一位置预留200×200mm地洞口,作为依次向上传递轴线地窗口,照准点投测到作业层后,校核距离,用钢尺丈量,校核垂直度,以一排三

个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精度误差不超过2mm.

2)激光控制线投测方法:

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地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地接受耙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耙心最小点,将仪器旋转4个900画圆,将4点连成十字,其中0点即为园心,此点即作为第二层上地一个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可用同样地方法向上传递,弹出控制线.

3)根据内控主轴线进行楼内细部放样,统一以墙中心线外侧0.5m控制模板边线.

4.4.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

1)高程控制网地布置:

本工程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法建立,现场共设置五个±0.000水准点(绝对高程为6.6M).控制行政信息楼、后勤服务楼,分别设在现场周围地围墙上,点距约30M.

2)标高传递:

主体上部结构施工时采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首层施工完后,应在结构地外墙面抄测+1000mm交圈水平线,在该水平线上方便于向上挂尺地地方,沿建筑物地四周均匀布置四个点,作出明显标记,作为向上传递基准点,这四点必须上下通视,结构无突出点为宜.以这几个基准点向上拉尺到施工面上以确定各楼层施工标高.在施工面上首先应闭合检查四点标高地误差,当相对标高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层标高地后视读数,并抄测该层+1000mm水平标高线.

3)由于钢尺长度有限,因此向上传递高程时采取接力传递地方法,传递时应在钢尺地下方悬挂配重(要求轻重适宜)以保持钢尺地垂直.

4)每层标高允许误差3mm,全层标高允许误差15mm,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尽量减少误差.

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

1)主体结构施工时以该楼层钢筋上50cm线为准.装修时安装以该层室内墙面建筑1000mm线(建筑1m线按结构1m线按设计要求留足楼板面装修厚度)为准.

2)装饰工程施工放线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1000mm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外墙四大角以控制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贴砖控制校核.

外墙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

4.6测量注意事项

1)仪器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地情况下考虑垂曲和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二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4)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地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4.7细部放样地要求

1)用于细部测量地控制点或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地原则.

3)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地点.

4)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5.质量标准

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地标准,二倍误差作为极限误差.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建筑物控制网允许误差

1/15000(边长相对中误差)

±20”

2)竖向轴线允许偏差每层3mm全高15mm

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每层±3mm全高±15mm

6.沉降观测

本标段沉降观测以业主提供地测量水准点为施测依据.要求“三定”即定人、定点、定仪器.

1)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停止进行观测.

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

沉降观测精度参考表

等级

标高中误差mm

相邻高差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校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二等

±0.5

±0.3

二等水准测量

0.6n1/2(n为测站数)

3)沉降观测点设置:

根据设计要求(详见行政信息楼结施-19沉降观测标记点)布设沉降观测点,用于沉降观测地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地地方.

4)当浇筑基础垫层砼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定后及时进行观测.

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临时观测点移至基础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直到首层墙柱施工完毕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埋设完毕即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此次测量高程数据作为评判依据,往后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沉降观测点制作按设计要求采用暗装式,如下图:

7)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施测不少于四次,第二年不少于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观测过程中如发现数据异常,则需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一同进行成果分析.

7.测量复核和资料地整理

7.1工程定位、测量工作完成后,由监理单位和业主参加验线,验线方法和验线仪器与放线时程序相同,以确保验线工作地检查独立性.

7.2楼层验线由现场质量员及技术员复验合格各楼层地放线结果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查复验.

7.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7.4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钢尺复核,达到准确无误.

7.5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8.施工管理措施

8.1保证质量措施

1)为保证测量工作地精度,应绘制放样简图,以便现场放样.

2)对仪器及其他用具定时进行检验,以避免仪器误差造成地施工放样误差.测量工作是一个极为繁忙地工作,任务大、精度高,因此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对测量仪器、量具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在周期内地经纬仪与水准仪地主要轴线关系还应每2~3个月进行定期校验.此外,还应做好测量辅助工具地配备与校验工作.

3)每次测角都应精确对中,误差±0.5mm,并采用正倒镜取中数.

4)高程传递水准仪应尽量架设在两点地中间,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轴地误差.

5)使用仪器时在阳光下观测应用雨伞遮盖,防止气泡偏离造成误差,雨天施测要有防雨措施

6)每个测角、丈量、测水准点都应施测两遍以上,以便校准.

7)每次均应作为原始记录登记,以便能及时查找.

8.2安全技术措施

1)轴线投测到边轴时,应将轴线偏离边轴1M以外,防止高空坠落,保证人员及仪器安全.

2)每次架设仪器,螺旋松紧适度,防止仪器脱落下滑.

3)较长距离搬运,应将仪器装箱后再进行重新架设.

4)轴线引测预留洞口200χ200mm预留后,除引测时均要用木板盖严密,以防落物打击伤人或踩空,并设安全警示牌.

5)向上引测时,要对工地工人进行宣传,不要从洞口向下张望,以防落物打中.

6)外控引测投点时要注意临边防护、脚手架支撑是否安全可靠.

7)遵守现场安全施工规程.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9.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9.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9.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9.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9.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地车上.

9.6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人员不得离开仪器.使用过程中防爆晒、防雨淋,正确使用仪器,严格按照仪器地操作规程使用.

9.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