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笔记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1633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中医笔记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笔记汇总.docx

《中医笔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笔记汇总.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笔记汇总.docx

中医笔记汇总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心。

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前半夜。

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下午。

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上午。

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

阴在内,阳之守也。

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

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

阴中求阳。

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

热极生寒。

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

心。

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

肝。

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

肾。

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

肺。

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

实寒证。

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

虚热证。

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

实热证。

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

虚寒证。

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

阳中求阴。

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

阴病治阳。

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

热者寒之。

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

热者寒之。

23.“木”的特性是:

曲直。

24.“水”的特性是:

润下。

25.属于“金”的音是:

商音。

26.属于“水”的音是:

羽音。

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

金。

28.水的“所胜”之行是:

火。

29.金的子行为:

水。

30.火的母行为:

木。

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水。

32.木的“母”之“所胜”是:

火。

33.肝病传脾的是:

相乘。

34.肝病传心的是:

母病及子。

35.肺病及肾是:

母病及子。

36.木火刑金是:

相侮。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

相乘。

38.“水气凌心”属于:

相乘。

39.喜胜:

悲。

40.恐胜:

喜。

41.属于“火”的是:

喜。

42.属于“金”的是:

悲。

43.属于“水”的是:

耳。

44.属于“土”的是:

口。

45.属于“水”的是:

咸。

46.属于“木”的是:

酸。

47.属于“水”的是:

黑。

48.属于“金”的是:

白。

49.“君主之官”指:

心。

50.“将军之官”指:

肝。

51.“生之本”指:

心。

52.“罢极之本”指:

肝。

53.“气之根”是指:

肾。

54.“气之主”是指:

肺。

55.“先天之本”是指:

肾。

56.“后天之本”是指:

脾。

57.“生气之源”指:

脾。

58.“主气之枢”指:

肺。

59.“生痰之源”指:

脾。

60.“贮痰之器”指:

肺。

61.主行血的是:

心。

62.主统血的是:

脾。

63.朝百脉的是:

肺。

64.主生血的是:

脾。

65.通调水道的是:

肺。

66.运化水液的是:

脾。

67.主行血的是:

心。

68.主藏血的是:

肝。

69.司呼吸的是:

脾。

70.主纳气的是:

肾。

71.主疏泄的是:

肝。

72.主闭藏的是:

肾。

73.气血生化之源是:

脾。

74.五脏六腑之大主是:

心。

75.主血的是:

心。

76.主气的是:

脾。

77.藏神的是:

心。

78.调畅情志的是:

肝。

79.主治节的是:

肺。

80.主升清的是:

脾。

81.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

肾。

82.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

心。

83.心的功能为:

行血。

84.肝的功能为:

藏血。

85.肾的功能为:

纳气。

86.肺的功能为:

主气。

87.称为刚脏的是:

肝。

88.称为娇脏的是:

肺。

89.“中正之官”指:

胆。

90.“受盛之官”指:

小肠。

91.“主津”的是:

大肠。

92.“主液”的是:

小肠。

93.主受纳的是:

胃。

94.主化物的是:

小肠。

95.“水谷之海”指:

胃。

96.“州都之官”指:

膀胱。

97.有“精血同源”关系的是:

肝肾。

98.气机升降之枢是:

脾胃。

99.有“水火既济”关系的是:

心肾。

100.与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肝肺。

1.“髓海”指:

脑。

2.“血府”指:

脉。

3.肺在体为:

皮。

4.肝在体为:

筋。

5.肾在体为:

骨。

6.心在体为:

脉。

7.心在志为:

喜。

8.肾在志为:

恐。

9.肝在志为:

怒。

10.脾在志为:

思。

11.脾的华为:

唇。

12.肾的华为:

发。

13.心的华为:

面。

14.肝的华为:

爪。

15.肝在窍为:

目。

16.肾在窍为:

耳。

17.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是:

推动作用。

18.与血液运行有关的是:

推动作用。

19.精血转化依靠气的:

气化作用。

20.津液运行依靠气的:

推动作用。

21.肾所摄纳之气是指:

清气。

22.三焦所通行之气是指:

元气。

23.脉内的气是指:

营气。

24.脉外之气是指:

卫气。

25.宗气是:

积于胸中之气。

26.卫气是:

行于脉外之气。

27.脾肺共同化生的气是:

宗气。

28.肺所宣发的气是:

卫气。

29.生化血液的气是:

营气。

30.推动心脏搏动的气是:

宗气。

31.贯心脉的气是:

宗气。

32.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

元气。

33.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气能生血。

34.“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

血能载气。

35.“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

津血同源。

36.“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津能载气。

37.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

足少阴肾经。

38.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

足太阳膀胱经。

39.分布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

足太阴脾经。

40.分布于下肢内侧中线的是:

足厥阴肝经。

41.足三阳经的走向是:

从头走足。

42.手三阳经的走向是:

从手走头。

43.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手少阴心经。

44.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手太阴肺经。

45.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经脉是:

足太阳膀胱经。

46.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足厥阴肝经。

47.起于中焦的经脉是:

手太阴肺经。

48.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

足少阳胆经。

49.别络的生理功能为:

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

50.经别的生理功能为:

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51.冲脉的功能是: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52.跷脉的功能是:

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53.太阳经病可见:

头项痛。

54.厥阴经病可见:

巅顶痛。

55.“十二经脉之海”是指:

冲脉。

56.约束纵行诸经的是:

带脉。

57.“阳脉之海”是:

督脉。

58.“阴脉之海”是:

任脉。

59.最易导致“行痹”的邪气是:

风邪。

60.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

湿邪。

61.火热之邪致病可见:

狂躁妄动。

62.湿邪致病可见:

四肢困倦,胸闷呕恶。

63.其性凝滞者为:

寒邪。

64.其性粘滞者为:

湿邪。

65.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

湿邪。

66.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燥邪。

67.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易伤阳气。

68.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

易于伤肺。

69.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

开泄。

70.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

凝滞。

71.其性收引的邪气是:

寒邪。

72.其性升散的邪气是:

暑邪。

73.易袭阴位的邪气是:

湿邪。

74.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风邪。

75.情志为病,过喜则:

气缓。

76.情志为病,过悲则:

气消。

77.过度悲伤可引起:

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

78.暴喜可引起:

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79.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可导致:

肾盛乘心。

80.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辛可导致:

肺盛乘肝。

81.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

劳神过度。

82.可损伤脾胃的因素是:

过饱。

83.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邪气。

84.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是:

正气不足。

85.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

虚实夹杂证。

86.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

实证。

87.正气不足,邪气已尽,所形成的是:

虚证。

88.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是:

真实假虚证。

89.阴盛格阳证属于:

真寒假热证。

90.阳盛格阴证属于:

真热假寒证。

91.阳虚则寒出现:

虚寒证。

92.阳胜则热出现:

实热证。

93.阴虚则热可引起:

虚热证。

94.阴胜则寒可引起:

实寒证。

95.外感寒邪的病机是:

阴偏胜。

96.过食生冷的病机是:

阴偏胜。

97.邪热内盛可出现:

阳盛格阴。

98.阴寒内盛可出现:

阴胜则寒。

99.“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

阴邪为病,阳气受损。

200.“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

阳热亢盛,阴液受损。

1.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为:

阴虚则热。

2.阳邪致病,导致阳偏盛为:

阳胜则热。

3.阳偏盛所导致的证候是:

实热证。

4.阳偏衰所导致的证候是:

虚寒证。

5.阴偏衰所形成的证候是:

虚热证。

6.阴偏盛所形成的证候是:

实寒证。

7.气脱病变,常见:

汗出不止。

8.气滞病变,常见:

闷胀疼痛。

9.气闭可见:

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10.气滞可见:

闷胀疼痛。

11.气升举无力的病变是:

气陷。

12.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多形成哪种证候:

气虚。

13.气脱属:

气的出入异常。

14.气闭属:

气的出入异常。

15.气闭或气脱的病机,主要是指:

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

16.气陷病机,主要是指:

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

17.血热是指:

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亡行。

18.血瘀是指:

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瘀阻停滞。

19.血虚是指:

血液不足或濡养功能减退。

21.气滞可见:

胸胁胀满疼痛。

22.气不摄血可见:

面色无华,疲乏无力,便血,皮下出血。

23.反治属于:

治病求本。

24.用寒远寒属于:

因时制宜。

25.正治属于:

治病求本。

26.既病防变属于:

治未病。

27.虚人感冒应选用的方法是:

标本同治。

28.二便不利应选用的方法是:

急则治其标。

29.寒因寒用属于:

反治。

30.实则泻之属于:

正治。

31.热因热用属于:

反治。

32.热者寒之属于:

正治。

33.扶正法适用于:

虚证。

34.祛邪法适用于:

实证。

中医诊断学

1.称“庭”的是:

额。

2.称“藩”的是:

颊侧。

3.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称:

主色。

4.随气候生活条件而改变的面色称:

客色。

5.失神的表现是:

精神萎靡,两目晦暗。

6.得神的表现是:

面色荣润,目光精彩。

7.脾虚湿阻的面色多表现为:

黄胖。

8.小儿疳积的面色可表现为:

乍黄乍白。

9.肾精久耗者最常见:

面色黑而干焦。

10.瘀血证最常见:

面色青紫。

11.黄疸:

面目一身俱黄。

12.萎黄:

面黄枯槁无光。

13.望色十法中色浊主:

病在阴。

14.望色十法中色泽主:

生。

15.面色白,多为:

阳气虚衰。

16.面黄虚浮,多为:

脾虚湿蕴。

17.心血瘀阻见:

面色口唇青紫。

18.脾虚湿阻可见:

面黄虚浮。

19.脏腑精气衰竭则:

肉消著骨。

20.中焦有火则:

形瘦食多。

21.瘫痪的特征是:

四肢不用,麻木不仁。

22.痿证的特征是:

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

23.痹证的特征是:

关节肿痛,肢体动作困难。

24.热邪壅肺则:

鼻翼煽动。

25.肺胃热毒则:

咽喉红肿溃烂。

26.肝风内动可见:

横目斜视。

27.小儿慢脾风多见:

昏睡露睛。

28.肾精耗竭可见:

瞳仁扩大。

29.黑珠属肝称:

“风轮”。

30.白珠属肺称:

“气轮”。

31.瞳仁属肾称:

“水轮”。

32.筋之精为:

黑睛。

33.骨之精为:

瞳仁。

34.血之精为:

眼络。

35.耳流白脓为:

缠耳。

36.耳流臭脓为:

耳疳。

37.气阴两亏,虚火上浮,可见:

色淡红不肿,微痛反复发作。

38.肺胃热毒壅盛可见:

咽红肿疼痛,甚则溃烂。

39.肺胃热毒伤阴重证可见:

咽喉出现白色假膜,刮之不去或随即复生。

40.肾在舌分属部位是:

舌根。

41.心肺在舌分属部位是:

舌尖。

42.湿热内阻可见:

舌苔黄厚腻。

43.痰饮水湿内停可见:

舌苔水滑。

44.胃阴耗损,胃气虚弱:

舌苔剥。

45.舌淡白、胖嫩而滑,多属:

脾肾阳虚。

46.舌瘦薄、色淡者多属:

气血两虚。

47.提示胃气大伤,胃阴枯竭为:

舌光无苔。

48.提示正气渐复为:

舌苔由厚变薄。

49.舌苔由薄转厚为:

邪气入里。

50.舌苔厚腻骤然消退为:

胃气绝。

51.胃之气阴两伤可见:

镜面舌。

52.湿热可见:

黄腻苔。

53.热盛津伤可见:

燥苔。

54.瘟毒内盛可见:

粉白苔。

55.湿病化热,津液暴伤可见:

苔白糙裂。

56.素体阴虚火旺复感风寒之邪可见:

绛舌薄白苔。

57.气营两燔的舌象:

绛舌黄白苔。

58.里热挟湿的舌象是:

红舌苍老滑苔。

59.风痰病机是:

肝风挟痰。

60.寒痰病机是:

寒伤阳气,气不化津。

61.湿痰特点是:

痰多色白滑。

62.寒痰特点是:

痰白而清稀。

63.疹的特点是:

高出于皮肤,摸之不碍手。

64.斑的特点是:

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

65.湿疹的病机是:

风湿热留于肌肤。

66.缠腰火丹的病机是:

肝火妄动,湿热薰蒸皮肤。

67.隐疹的病机是:

营血虚,风中经络。

68.小儿指纹紫为:

内热。

69.小儿指纹色淡为:

虚证。

70.热扰心神则见:

谵语。

71.心气大伤,精神散乱则见:

郑语。

72.太息表明:

肝气郁结。

73.呃逆表明:

胃气上逆。

74.实热证则:

咳吐粘痰黄水。

75.虚寒证则:

咳吐清水痰涎。

76.胃阴虚则:

干呕。

77.食滞则:

呕吐酸腐。

78.呼吸困难,短促急迫为:

喘。

79.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者为:

短气。

80.喘息气粗,声高息涌为:

实喘。

81.咳嗽胸闷,纳呆,泛恶,头晕目眩,苔腻脉滑者为:

痰饮。

82.湿温特点是:

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83.阳明实热特点是:

日晡热甚,汗出大便干结。

84.阴虚火旺则:

午后低热。

85.湿热交阻则:

身热不扬。

86.阳虚可致:

自汗。

87.阴虚可致:

盗汗。

88.里热亢盛则:

蒸蒸汗出。

89.气血运行不周则:

半身汗出。

90.头顶痛属:

厥阴经。

91.前额痛属:

阳明经。

92.有形实邪闭阻气机为:

绞痛。

93.湿邪困遏气机为:

重痛。

94.真心痛的诊断依据是:

胸痛持续不解,面色青灰。

95.肺痈的诊断依据是:

胸痛而咳吐脓血。

96.肺痈为:

胸痛、身热、咳吐脓血腥臭痰。

97.肺阴虚为:

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

98.肝火炽盛可致:

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99.肝气郁结可致:

胁胀痛,太息易怒。

100.胃脘冷痛多因:

寒邪犯胃。

1.胃脘隐痛多因:

胃阴虚。

2.蓄血可见:

小腹剌痛,小便自利。

3.虫积可见:

绕脐痛,起包块。

4.行痹可见:

四肢关节游走窜痛。

5.著痹可见:

关节疼痛重着不移。

6.实热便秘特征是:

高热,腹满胀痛,舌红苔黄燥。

7.阴虚便秘特征是:

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8.湿热蕴结大肠多见:

便溏如臭糜,泻下不爽。

9.脾虚中气下陷可见:

肛门有下坠感,甚则脱出。

10.肝胃蕴热则:

口中泛酸。

11.火邪炎上则:

口苦。

12.迟脉为:

脉来一息不足四至。

13.代脉为: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

14.结脉为:

脉来一止,止无定数。

15.虚脉见于:

气血两虚。

16.微脉见于:

阳气衰微。

17.濡脉与弱脉不同处是:

部位。

18.短脉与动脉不同处是:

流利度。

19.促脉与疾脉不同处是:

节律。

20.浮脉与散脉不同处是:

力度。

21.实脉的脉象是: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22.洪脉的脉象是:

状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23.滑脉的脉象是:

脉来流利,应指圆滑。

24.突然大出血时多见:

浮大中空。

25.长期慢性出血,而致气血不足可见:

浮而细软。

26.气血耗散,脏腑精气欲脱可见:

浮大无根,按之消失。

27.浮脉可见:

脉象轻按即得。

28.实脉可见: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29.肝郁化火多见:

弦数脉。

30.气分热盛多见:

洪数脉。

31.内热食积多见:

滑数脉。

32.肝火夹痰为:

弦滑脉。

33.阳明热盛为:

洪数脉。

34.寒凝血瘀为:

沉涩脉。

35.表证挟痰为:

浮滑脉。

36.虚脉的脉象是:

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37.芤脉的脉象是: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38.滑脉的脉象是:

流利圆滑如珠走盘。

39.数脉的脉象是:

脉来数一息五至以上。

40.濡脉的脉象为:

浮而细软。

41.细脉的脉象为:

脉形小而应指明显。

42.微脉的脉象为:

极细极软,若有若无。

43.疮疡阳证为:

高肿灼手,根盘紧束。

44.疮疡已成脓为:

按之边硬顶软,有波动感。

45.痞是:

心下满,按之柔软无压痛。

46.积是:

腹内有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

47.聚是:

肿块时聚时散,痛无定处。

48.症见恶寒发热,腹痛泄泻是:

表里同病。

49.症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是:

半表半里。

50.舌苔黄白相兼是:

由表入里。

51.实热证可见:

蒸蒸汗出。

52.亡阳证可见:

冷汗淋漓。

53.畏寒肢冷,少气乏力,舌淡嫩是:

虚寒证。

54.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是:

表虚证。

55.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是:

表实证。

56.外感寒邪出现恶寒发热为:

阴胜则寒。

57.久病体虚出现畏寒肢冷为:

阳虚则寒。

58.阴虚证可见:

渴不多饮。

59.温病热入营分可见:

渴不多饮。

60.热极似寒属:

转化。

61.寒极似热属:

真假。

62.阴阳两虚属:

同病。

63.属转化关系为:

因虚致实。

64.属错杂关系为:

上热下寒。

65.属格拒关系为:

真寒假热。

66.表寒里热属:

错杂。

67.上盛下虚属:

错杂。

68.表证和里证,同一时期出现属:

同病。

69.邪实为主、正虚为次者是:

实证夹虚。

70.正虚为主、实邪为次者是:

虚证夹实。

71.正虚与邪实均十分明显者是:

虚实并重。

74.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暖,大便稀溏,此属:

上热下寒。

75.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烦躁,口渴,脉浮紧,此属:

表寒里热。

76.身热面赤,口渴,脉大,但欲盖衣被,渴喜热饮,脉大无力,此属:

真寒假热。

77.风邪致病的特点是:

发热恶风,头痛汗出。

78.火邪致病的特点是:

发热口渴,谵妄吐衄。

79.暑邪致病的特点是:

恶热汗出,口渴乏力尿黄。

80.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多见于:

外感风邪。

81.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肢体麻木多见于:

血虚动风。

82.心悸失眠,健忘,纳呆,神疲者属:

思伤。

83.遗精滑精,二便自遗者属:

恐伤。

84.气血耗散,脏腑精气欲脱脉象可见:

浮大无根,按之消失。

85.外感病脉象可见: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86.寒邪致病特征是:

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

87.湿邪致病特征是:

头胀而痛,胸闷身重,脉濡。

88.少阳病的临床表现为:

寒热往来,胸闷食少。

89.表热证的临床表现为:

发热微恶风寒,咽喉红痛,脉浮数。

90.伤暑的临床表现为:

身热多汗,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赤短,脉濡数。

91.阴虚证可见:

渴不欲饮。

92.瘀血证可见:

但欲漱水不欲咽。

93.突然大出血时多见:

脉浮大中空。

94.长期慢性出血者多见:

脉浮而柔细。

95.胸胁胀痛,咳唾更甚是:

饮停于胸胁。

96.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是:

饮停于肺。

97.瘀血证时,面部颜色可见:

黑色、青色。

98.水湿内停时,面部颜色可见:

黄色、黑色。

99.血虚的病机是:

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

200.血瘀的病机是:

血液循行不畅或停滞。

1.气随血脱者为:

大量出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脉微欲绝。

2.气不摄血者为:

面色淡白,而无华气短乏力,漏下不止,舌淡,脉细弱。

3.气滞血瘀的临床表现可有:

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剌痛拒按,舌紫暗,脉涩。

4.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可有:

眩晕,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

5.气虚血瘀的临床表现可有:

面色暗晦,身倦乏力,剌痛拒按,舌淡暗,脉沉涩。

6.肝气上逆的临床表现是:

眩晕、昏厥、呕血。

7.气滞的临床表现是:

胀闷、疼痛。

8.痰迷心窍可致:

神志昏糊,或癫或痫。

9.痰停经络可致:

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10.痰滞胃脘可致:

脘闷纳呆,恶心呕吐。

11.痰滞于胃则:

眩晕呕恶。

12.痰滞经络则:

肢体麻木。

13.痰结皮下肌肉则:

痰核瘰疬。

14.胸胁胀闷作痛是由于:

饮停于胸胁。

15.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是由于:

饮停于肺。

16.痰饮内停见:

渴喜热饮。

17.热盛津伤见:

口渴喜饮。

18.肝火炽盛多见:

弦数脉。

19.食积内热多见:

滑数脉。

20.肺热壅盛为:

咳嗽气喘,咯痰黄稠。

21.肺痈为:

咳嗽胸痛,咯吐脓血脓臭痰。

22.燥邪犯肺为:

咳嗽,痰少粘稠难咯。

23.小便混浊如米泔多属:

中气下陷。

24.黄疸色晦暗如烟薰多属:

寒湿困脾。

25.阴挺多属:

中气下陷。

26.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胸闷纳呆者多因:

湿邪困脾。

27.头面浮肿,继而遍及全身,恶风发热者多因:

风水相搏。

28.女子宫寒不孕是:

肾阳虚。

29.男子滑精早泄是:

肾气不固。

30.女子经少经闭或崩漏是:

肾精虚。

31.肝气郁结的诊断依据是:

胸胁胀痛而走窜。

32.胸痹的诊断依据是:

胸痛彻背时作时休。

33.痰热蕴肺的诊断依据是:

胸痛而咳吐脓血痰。

34.头晕昏沉,胸闷,苔腻脉滑的病机是:

痰湿内阻。

35.头晕胀痛,头重足飘的病机是:

肝阳上亢。

36.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的病机是:

气血两虚。

37.肝气上逆则:

喉中痰鸣。

38.胃气上逆则:

恶心呕吐。

39.脾胃湿热可见:

眼睑红肿湿烂。

40.心火可见:

目眦赤。

41.痫证的病机为:

肝风挟痰。

42.狂证的病机为:

痰火扰心。

43.脾胃气虚可见:

大便干结。

44.肝郁乘脾可见:

大便时干时稀。

45.脾胃湿热可见:

黄腻苔。

46.胃之气阴两伤可见:

花剥苔。

47.消谷善饥见于:

胃火亢盛。

48.饥不欲食见于:

胃阴不足。

49.心阳虚的临床表现有:

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畏冷肢凉、舌淡胖,脉微细。

50.心阴虚的临床表现有:

以上都不是。

51.瘀阻心脉为:

痛如针剌、舌质紫暗。

52.阴寒凝滞心脉为:

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缓,畏寒肢冷。

53.热邪壅肺为:

发热胸痛,咳吐脓血。

54.肺阴虚为:

咳嗽无痰,盗汗颧红。

55.肺气虚为:

咳喘无力,气短音怯。

56.痰湿阻肺为:

咳嗽气喘,痰易咯量多。

57.燥邪犯肺为:

咳嗽,痰少粘稠难咯。

58.热邪壅肺为:

发热胸痛,咳吐脓痰。

59.风热犯肺为:

咳嗽痰稠色黄,恶风发热。

60.胃寒证可见:

胃脘冷痛。

61.胃热证可见:

胃脘痞闷。

62.食滞胃脘可见:

脘腹胀满,嗳腐吞酸。

63.中气虚弱可见:

便溏纳差,腹胀乏力。

64.肝气犯胃呕吐可见:

脘胁胀满,脉沉弦。

65.食滞胃脘为:

脘腹胀痛,厌食,呕吐酸腐食臭。

66.寒湿困脾为:

脘腹痞闷胀痛,口淡不渴,头身困重。

67.中气下陷为:

食入则胀,脘腹重坠。

68.胃阴不足为:

脘痞隐痛,饥不欲食。

69.脾不统血为:

便血、尿血、面色淡白。

70.肝火上炎为:

吐血,衄血,面红目赤。

71.瘀血出血为:

大便黑褐如柏油。

72.湿泻为:

泻下如水,便次多,兼有胸闷,肢体酸重,肠鸣,腹痛轻微,舌淡苔腻脉缓。

73.脾虚泻为:

纳少腹胀,大腹隐痛,便溏神疲形瘦。

74.寒泻为:

泻下稀水,色白无臭或完谷不化,如鸭溏清彻,舌淡苔白,脉沉迟。

75.脾胃湿热可见:

面目黄如橘子。

76.脾不统血可见:

便血肌衄。

77.寒湿困脾可见:

头身困重。

78.胃阴不足则:

干呕呃逆。

79.肝胆湿热则:

口苦泛恶。

80.胃寒则:

口泛清水。

81.热极生风则:

角弓反张。

82.肝血虚则:

肢体麻木,肌肉掣动。

83.肝阳化风则:

突然昏倒,半身不遂。

84.脾不统血则:

便血,面色白,脉缓弱。

85.肝火上炎则:

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吐血衄血,脉弦数。

86.肝气上逆则:

头痛、眩晕、呕血。

87.胃气上逆则:

恶心、呕吐。

88.肾阴虚可见:

遗精。

89.肾精不足可见:

小儿骨骼痿软。

90.肾气不固则:

小便失禁。

91.膀胱湿热则:

小便频急而痛。

92.呼吸浅表,呼多吸少,动辄气喘,此为:

肾不纳气。

93.少气不足以息,此为:

肺气不足。

94.太阳病传入少阴属于:

表里传。

95.太阳病传入太阴属于:

越经传。

96.病初起表现为太阴经证候,称为:

直中。

97.病初起表现为三阳经同病,称为:

合病。

98.身热,面目俱赤,便秘,腹胀,口干咽燥,呼吸气粗,苔黄,脉沉涩,此属:

中焦病证。

99.身热不扬,胸闷不饥,头胀身重,小便不利,大便不爽,苔黄腻,脉濡数,此属:

中焦病证。

300.厥阴病证属于:

寒热错杂证。

1.少阳病证属于:

半表半里证。

2.肺胀,喘咳,胸部满闷,缺盆中痛,其病变属于:

手太阴肺经。

3.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其病变属于:

手少阴心经。

中药学

1.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

四气。

2.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

升降浮沉。

3.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中药性能是:

归经。

4.反映药物作用安全程度的中药性能是:

有毒无毒。

5.甘味的药物能:

缓急。

6.酸味的药物能:

收敛。

7.辛味的药物能:

发散。

8.咸味的药物能:

软坚。

9.具有发散作用药物的药味一般是:

辛味。

10.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药物的药味一般是:

酸味。

11.升浮药物大多具有的性味是:

味辛、甘,性温、热。

12.沉降药物大多具有的性味是:

味酸、苦、咸,性寒、凉。

13.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称为:

相畏配伍。

14.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为:

相杀配伍。

15.一种药物的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减弱或消除,称为:

相恶配伍。

16.两种药物合用,能够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为:

相反配伍。

17.属于相使的是:

黄芪与茯苓配伍。

18.属于相反的是:

甘草与海藻配伍。

19.属于相恶的是: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

20.属于相须的是:

石膏与知母配伍。

21.与乌头相反的药物是:

瓜蒌。

22.与黎芦相反的药物是:

细辛。

23.十九畏中郁金畏:

丁香。

24.十九畏中人参畏:

五灵脂。

25.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

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

26.入汤剂宜布包煎的药物是:

某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药物。

27.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

芳香性药物。

28.入汤剂宜另行烊化的药物是:

胶质的药物。

29.生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