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176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docx

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

省级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项目

 

2014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

云岭乡雨崩片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单位:

云南润滇节水技术推广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二〇一五年一月

项目名称:

2014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片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项目单位:

德钦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编制单位:

云南润滇节水技术推广咨询有限公司

批准:

肖贵阳

核定:

马俊松

审查:

吴郭锐

校核:

高光周

编写:

贺杨普

翟同可

朱蓓

协助人员:

鲁茸取品

尧蓉

 

一、附表

附表1项目预算表

附表2项目区图纸

1.综合说明

1.1项目概况

德钦县位于东径98°03′56″-99°32′20″,北伟27°33′44″-29°15′02″之间,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中段,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北靠西藏自治区芒康县,西连西藏自治区左贡县、察隅县及我省怒江州贡山县,南接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东临四川省巴塘县、得荣县。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依次从北至南纵贯全境,处于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

云岭乡位于德钦县西南部,地处澜沧江峡谷地带,三江并流腹地,东以白茫雪山山脊为界与奔子栏镇接壤,西靠梅里雪山与怒江州、西藏地区相连,南与燕门乡毗邻,北与佛山乡、升平镇山水相连,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0km。

云岭乡依托独有的地理奇观,开发并发展出以梅里雪山为主的明永冰川、雨崩神瀑、红坡喇嘛寺等。

全乡总面积为94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1945米,平均海拔在2730米,地形地貌特征是峡谷长、大山重叠。

辖有斯农、西当、红坡、果念、查里桶五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39个村民小组。

有农耕面积5887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1081.2亩。

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少部分村以旅游服务业及生物产业为主。

全乡总土地面积1589.11km2,乡境内以傈僳族和藏族为主体民族,平均海拔为2362.6m,年平均温度在10.7℃,年平均降雨量726mm。

本次项目共计解决和保护雨崩片区内西当河流域1600亩的农田灌溉任务。

由于现有取水枢纽老化严重,引水干渠建设标准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取水口布置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部分渠道泥沙淤积严重,加之管理不善,有的渠道现已荒废不能使用。

导致了流域两岸的农田不能满足基本的灌溉要求,进而影响农民的粮食产量,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部分农田由于长期受废水冲刷腐蚀,无耕种能力。

为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套灌溉设施,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扩大灌溉面积,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因此,兴建和保护西当河流域灌区工程是当地政府和农牧民群众期盼已久,迫切希望的。

该项目的建成,不仅将改善云岭乡雨崩片区内的农田灌溉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德钦县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加上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的积极参与,德钦县人民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向上级争取实施2014年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片区生态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本项目以生态综合治理为主题,有主要建设水利措施等内容。

1.2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2.1项目建设范围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德钦县云岭乡雨崩片区,工程范围为西当河沿线灌溉区域,本次规划建成1600亩基本农田灌溉设施。

1.2.2项目建设规模

2014年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片区生态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建成1600亩基本农田灌溉设施,在云岭乡雨崩片区实施。

根据《灌区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06)规定,本项目工程等别为V等,主、次要建筑物等级均为5级。

1.2.3项目建设内容

2014年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生态综合治理建设项目主要完成:

衬砌渠道总长度2000米,新建排导槽840米,便捷农桥4座。

1.2.4项目建设工期

该项目建设于2015年1月完成项目前期所有准备工作,2月开工建设,2015年6月进行整个项目的检查验收。

1.3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3.1投资预算

2014年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片区生态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总投资200万元,全部为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其投资建设内容为:

(一)水利措施投资182.38万元,均为财政资金。

1)新建渠道2000米,投资57.38万元,均为财政资金。

2)排导槽840米,投资119万元,均为财政资金;

3)便捷农桥4座,投资6万,均为财政资金;

5)勘测设计和监理费:

工程监理费按照国农办(2004)49号文取值,按财政投资的2%进行计算。

勘察设计费按照建筑工程投资的2.5%以内取值。

水利措施工程监理费3.65万元,勘察设计费3.65万元。

(二)其它工作及措施10.31万元(项目管理费按财政投资的3.5-1.5-0.5%计提,工程维护费按财政投资的1%计提),均为财政资金。

(1)项目管理费6.38万元,主要用于前期工作经费、工程验收和工程管理等;

(2)工程管护费1.96万元,主要用于工程完工后的维护。

(3)项目建设碑及项目公示牌1.97万元。

1.3.2资金筹措

经过实地测算,将采取“国家引导、各级财政投入”的办法筹集。

该项目投资200万元,全为省级财政资金投入。

1.4效益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各项治理措施的增加和完善,水土流失治理将得到有效治理,使大量的降雨入渗,拦蓄大量径流,减少大量的土壤流失,保护了土地肥力,提高土壤水份,增强了抗旱能力。

随着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发挥综合效益,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日渐良好,过去穷山恶水逐步变为青山绿水,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的方向改变,人们安居乐业。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实现改善灌溉面积0.16万亩,节约水量35.59万m³,项目建成正常投产后,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

粮食增产38万kg,经济作物增产21.13万kg,项目区年增加收入为195.74万元。

2.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2014年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片区生态综合治理建设项目位于德钦县云岭乡雨崩片区,共建设和保护1600亩基本农田灌溉设施。

德钦县位于东径98°03′56″-99°32′20″,北伟27°33′44″-29°15′02″之间,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中段,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北靠西藏自治区芒康县,西连西藏自治区左贡县、察隅县及我省怒江州贡山县,南接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东临四川省巴塘县、得荣县。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依次从北至南纵贯全境,处于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

云岭乡位于德钦县西南部,地处澜沧江峡谷地带,三江并流腹地,东以白茫雪山山脊为界与奔子栏镇接壤,西靠梅里雪山与怒江州、西藏地区相连,南与燕门乡毗邻,北与佛山乡、升平镇山水相连,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0km。

雨崩片区位于澜沧江西岸,隶属云岭乡西当村民委员会,世居民族为藏族。

项目区位于雨崩片区内西当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东临尼龙自然村,西、南、北三面坐落于梅里雪山怀抱,地势西高东低,海拔2900--3100米,年降雨量1100㎜,年均温7°C,年日照时数1900小时,年晴日230天,主要土壤类型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暗棕壤,森林覆盖率90%,据《迪庆生物资源调查研究》,雨崩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发生最明显的区域,在方圆1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900种植物品种。

2.1.2自然条件

项目区的气候属寒温带山地季风性气候。

气候受海拔的影响较大。

纬度影响不甚明显。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增大,大部分地区四季不分明,冬季长夏季短,正常年干湿两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636.5mm,5~10月雨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7.5%,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在660mm以下,东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在850mm左右。

年平均气温4.7℃,年极端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27.4℃日照时数为1980.7h,日照百分率为4.5。

平均初霜日在9月30日,终霜诶在5月23日,最早初霜日为8月28日,最晚终霜日为6月12日。

有霜期每年一般为236d,无霜期仅129d左右,旱象居多,长旱、短旱、插花旱、霜冻洪涝加冰雹和雪。

2.1.3土壤条件

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有亚高山草甸土、暗棕壤二个土类,土地肥沃,宜耕性好,沙质壤土,易挖掘,含水量高,土壤剖面深度1.5米—5米。

2.1.4植被条件

项目区森林覆盖率90%,山体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槠栎、沙棘、高山杜鹃、西南桦;村缘农田及村庄附近分布有白杨、高珊柳、高山刺玫、高山柏等树种,林下或草地有秦艽、野蒜及莎草科、禾本科各类植物。

2.1.5水源条件

雨崩片区由于自然降水量大,森林覆盖率高,两条主干河流年平均流量1.2立方米。

此外,片区内村民小组附近溪流众多,目前已完成人畜饮水工程,其水量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工程建设需要。

2.2社会经济状况

云岭乡共有1020户,总人口5435人(男2719人,女2716人),其中农业户数1005户,人口5344人,藏族占全乡人口的97.5%,傈僳族占占全乡人口的2.2%。

农村实有劳动力3044人(男1613人,女1431人),粮食总产量为2048083公斤,人均有粮309公斤,经济总收入为1391.8万元,人均纯收入为2503元。

年末大牲畜存栏数为6492头,小牲畜存栏数为14394只。

全乡有贫困户531户,贫困人口267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9.1%,其中相对贫困户247户,人口135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4.9%,绝对贫困户284户,人口131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4.3%。

全乡有五保户4户(4人)。

种植业收入1161902元占全乡经济收入的8%,林业收入3912772元占全乡经济收入的28%,畜牧业收入1074537元,占全乡收入的7.7%,旅游服务业收入5894026元,占全乡经济收入的42%。

项目区以农业为主,辅以旅游观光服务。

2013年,共有77户,总人口379人(男 185人,女194人),农村实有劳动力 239人(男122人,女117人),粮食总产量143384公斤,人均有粮378.3公斤,经济总收入56989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86元,年末大小牲畜存栏1271头。

2.3农村基础设施情况

项目区通过开展扶贫攻坚战,大部村屯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基本解决了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与外界的联系。

但由于项目区地处边远山区,基础差起点低,基础设施人仍旧落后。

2.3.1交通条件

本工程建设所在地雨崩片区内西当村委会,距德钦县城48公里。

目前有古水电站进场路正在修建,但不影响村民及施工的正常通行。

2.3.2电力、通信条件

项目区目前已完成农村10万千瓦电网改造,已完成移动及电信网络建设任务。

电力线路及负荷承载力可满足施工用电的需要。

2.3.3工程材料条件

钢材、燃料、炸材、水泥必须从德钦县城购进,砂、石、木材可在就地生产供应。

2.4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4.1改善水利设施现状的需要

项目区位于梅里雪山融水灌区,水源充足,部分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但仍存在一些田间水利设施改造尚未完成,导致水利用率偏低,项目区排涝设施不完善,导致部分农田受到严重的损坏。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项目区内水利设施落后的现状,保证基本农田灌溉供水。

项目实施后将有利于河道行洪安全,降低附近居民和农田受洪灾的风险,同时也能提升和美化沿河环境。

2.4.2改善项目区农田基本现状的必要

经对项目区进行实地勘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资金投入较低,致使项目区内农田的灌排水沟渠十分紊乱,多数田块,灌排水不分,农业生产用水不能得到适时的保证;项目区内无防洪排涝设施,村内生活污水及灌溉用水直接排放到农田中,常年冲刷下冲毁农田,水土流失面积80亩。

项目区内的古水电站进场公路正在修建,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流域内生态系统较脆弱,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使耕地日愈瘠薄,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项目点建设防洪排导槽,将杜绝灌溉用水及生活污水排放不利直接冲刷农田的现象,有效遏制项目区内水土流失。

在排导槽过路地段修建4座便捷农桥,保证村民、小型农用设备及大小牲畜的正常通行。

2.4.3项目实施是保障农业生产,促进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土壤肥力较低,农业机械化落后,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和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滞后的农业生产条件难以保证农产品高产稳产,更难以促进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

通过对项目区部门农田进行节水灌溉改造,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农业到观光农业的转变,使当地农民真正体会到观光农业带来经济效益,并努力将绿色旅游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3.1.4项目实施是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助力的需要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坚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举,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资源发挥其长远商业价值所必需的,而生态观光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产业链条非常长,可以和农林产业紧密结合,云岭乡雨崩片区河道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实现整合山区资源,以生态观光旅游带动农林产业以及民俗旅游产业的局面,促进乡村逐渐退出以外出打工产业为主体的局面。

同时由于当地农户能切实参与经济活动,在促进当地就业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山区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当地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联系与协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

因此,提升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部分硬件设施条件。

3.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3.1水资源概况

3.1.1项目县水资源概况

一、气象

项目区的气候属寒温带山地季风性气候。

气候受海拔的影响较大。

纬度影响不甚明显。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增大,大部分地区四季不分明,冬季长夏季短,正常年干湿两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636.5mm,5~10月雨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7.5%,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在660mm以下,东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在850mm左右。

二、水资源

项目区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36.5mm,西当河河平均来水量39.4m3/s。

(1)降水

全县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量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海拔高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德钦县县城平均降水量见表3-1。

表3-1德钦县县城月平均降水量

月份

站点

海拔高度(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县城

3305

16.9

6.5

60.1

47.4

23.6

80.1

89.7

146.5

74.8

152.7

3.1

701.4

(2)降水量

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出入境水量比较多,降雨多集中于汛期,5~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造成年内水资源分配极不均匀,而年际间的变化相对于年内变化要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一。

(3)水资源区内分布

项目区虽然降雨多,但山高谷深,受地形条件限制,汇流面积小,加之经济发展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较低。

3.1.2项目区可供水资源分析

 本次项目位于德钦县云岭乡梅里雪山脚下,境内水资源为积雪融水,常年四季均有融水。

根据实地调查,项目区夏季5-10月份平均流量为0.19m3/s,冬季11月至次年4月份平均流量为0.125m3/s,可供灌溉水量丰富。

3.2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定额

3.2.1灌溉设计保证率

项目区主要灌溉作物以旱作物为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0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规定,结合本灌区实际情况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及生态灌溉节水的要求,按项目建设前后进行水土平衡分析。

分析现状年为2013年,设计水平年2015年。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06),结合项目区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水方法和经济效益等实际情况,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取75%。

3.2.2灌溉定额

项目区旱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青稞、葡萄、核桃等。

由于灌区内无灌溉需水试验资料,故旱作物灌溉制度是通过对当地农科部门的访问调查,并参考我省类似灌区灌水情况,因此,旱作物灌溉制度采用丰产灌水调查法,按充分灌溉制定符合灌区作物的用水定额如下:

(1)玉米:

大春作物,灌水次数3次,5月中旬播种,11月收获,据其生理特性及当地灌水习惯,拟定5月中旬灌水30m³/亩、5月下旬灌水35m³/亩、6月下旬灌水45m³/亩、7月下旬灌水30m³/亩,灌溉定额140m³/亩。

(2)小麦:

小春作物,其生长期在11月至次年4月,灌水4次,拟在11月中旬灌水45m³/亩,12月中旬灌水50m³/亩,1月下旬灌水50m³/亩,2月下旬灌水50m³/亩,灌溉定额为195m³/亩。

(3)青稞:

生长期在9月至次年4月,拟在10月中旬灌出苗水一次,11月上旬、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3月上旬各灌水一次,灌水净定额分别为35m³/亩、40m³/亩、35m³/亩、35m³/亩、35m³/亩,灌溉定额为180m³/亩。

(4)葡萄:

全年生作物,拟在1月中旬、2月中旬、3月中旬、4月中旬、10月中旬、11月上旬、12月下旬各灌水一次,每次灌水净定额40m3/亩,5月中旬灌水一次,灌水净定额35m3/亩,灌水定额为315m3/亩。

(5)核桃:

全年生作物,1月下旬、2月中旬、3月上旬、11月上旬、12月下旬各灌水一次,每次灌水净定额15m3/亩,4月中旬、5月下旬、10月中旬各灌水一次,每次灌水净定额10m3/亩,全生育期灌溉定额105m³/亩。

表3-2项目区农作物灌溉制度设计表单位:

m3/亩

作物种类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合计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玉米

30

35

45

小麦

50

50

青稞

35

35

葡萄

40

40

40

40

35

核桃

15

15

15

10

10

作物种类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玉米

30

140

小麦

45

50

195

青稞

35

40

35

180

葡萄

40

40

40

315

核桃

10

15

15

105

3.3项目区现状供需水平衡分析

3.3.1项目区现状可供水量分析

本次项目位于德钦县云岭乡梅里雪山脚下,项目区境内水资源为雪山融水,水资源丰富。

由于原灌溉渠道均为土渠,可引水量较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现状年可供灌溉用水见下表3-3。

表3-3现状年可供水量表

表3-11现状年可供水量表

河流

名称

单位

1月

2月

3月

4月

合计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西当河

渠道可引水量

万m³

0.00

2.98

1.77

0.00

2.46

2.12

2.40

3.26

0.00

0.00

2.60

0.00

河流

名称

单位

5月

6月

7月

8月

合计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西当河

渠道可引水量

万m³

0.00

2.82

2.83

0.00

0.00

2.15

0.00

0.00

1.47

0.00

0.00

0.00

河流

名称

单位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西当河

渠道可引水量

万m³

0.00

0.00

0.00

0.00

1.20

0.00

1.53

1.50

0.00

0.00

1.40

1.07

33.54

3.3.2项目区现状需水量分析

一、项目区农经作物种植比例

根据灌区调查及基础资料,结合灌区气候特点及种植业区划,拟定现状年灌区农经作物种植结构,见下表。

表3-4现状年项目区作物种植比例

作物

水平年

现状年(%)

种植面积(亩)

大春

玉米

50.0%

800

小计

50.0%

800

小春

小麦

33.0%

528

青稞

22.0%

352

小计

55.0%

880

全年

葡萄

3.0%

480

核桃

10.0%

160

小计

13.0%

208

复种指数

131.0%

2096

二、万亩综合用水过程线

设计基准年为2013年。

根据灌区农作物种植比例及各农经作物的灌溉制度,进行万亩综合用水过程线的计算。

表3-5项目区设计基准年万亩综合供水过程(P=75%)单位:

万m3/万亩

作物种类

种植比例(%)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合计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玉米

50%

30

35

45

小麦

33%

50

50

青稞

22%

35

35

葡萄

3%

40

40

40

40

35

核桃

10%

15

15

15

10

10

万亩综合旬净用水过程

0.0

8.9

18.0

0.0

2.7

16.5

9.2

1.2

0.0

0.0

2.2

0.0

0.0

16.1

18.5

0.0

0.0

22.5

万亩综合月净用水过程

26.9

19.2

10.4

2.2

34.6

22.5

作物种类

种植比例(%)

7月

8月

9月

10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