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238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docx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可行性方案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金融交易服务系统

可行性分析报告

 

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

 

目录

1.概述4

1.1.背景4

1.2.建设必要性4

1.3.建设可行性5

1.4.建设目标7

1.5.简要结论8

1.6.参考资料9

2.业务需求9

2.1.交易过程9

2.2.源数据需求11

2.3.信息服务方式需求12

2.4.性能需求12

3.建设方案12

3.1.功能体系结构12

3.2.网络体系结构14

3.3.建设内容14

4.投资估算14

5.组织机构15

6.建设进度安排15

7.经济评价16

8.项目风险分析16

9.可行性研究结论16

10.附表17

1.概述

1.1.背景

金融信息服务是全球信息市场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效益最好、需求最活跃、影响最大的业务,通讯社在全球信息服务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路透、彭博、道琼斯等通讯社占据了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份额的80%,路透更是在国内金融信息服务领域占有垄断性地位,对中国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国家主权构成极大的威胁。

依据社党组要求:

要博采众长,形成具有新华社特色的信息品牌,增强新华社影响力,实现信息跨越式发展,提高我社信息产品国际竞争力,把信息业务作为新华社新的增长点。

依据中共领导批示:

要加强新华社提供经济信息产品的能力,从根本上要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新华社把信息事业作为履行四项职能的重要方面,作为三种报道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依托多媒体数据库,采取“集成研发、整体推进;快速切入、重点突破;做强资讯,搭建交易平台;先国内市场后周边市场”的发展战略,实施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三年内完成,实施步骤是:

一年内,开发出新华社金融信息终端——新华资讯终端,部分替代路透3000Xtra;两年内,以人民币市场为切入点开发金融交易平台,在国内金融机构中逐步推广使用;三年内,开发英文“新华资讯”产品,推向海外市场。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主体项目是金融交易服务系统,配套项目是经济金融数据库,资讯行情报价服务系统,金融研究实验室。

本文档针对金融交易服务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

建设必要性

(1)由于没有本土化的、权威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金融产品的定价权掌控在境外机构手中,导致我国金融发展受制于人;金融投资的预测和风险信息引导权掌控在境外机构手中,导致我国金融投资被境外操纵;金融交易的来往数据在境外平台上,导致我国金融信息泄漏甚至被恶意利用;金融资讯发布权掌控在境外机构手中,导致金融监管困难。

严重影响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2)由于没有统一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大量投资者/交易员分散地在路透终端上看资讯、在彭博终端上看行情,在网络上看数据,在红顶或彭博终端等上做分析,在外汇交易中心终端或路透交易终端等上交易,在其他系统中做风险控制,为投资/交易带来极大不便和延迟。

(3)由于没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和持续服务能力,国内机构或公司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无法满足国内外高端金融投资领域客户的需求,也无法和路透、彭博等国际通讯社的金融交易服务产品竞争。

(4)由于没有统一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新华社已有信息服务水平难以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市场难以进一步拓展,信息服务能力难以进一步提高并发挥成效,深层次金融交易服务产品研发工作根本无法开展,直接限制了金融信息服务产品化进程,阻碍我社经济信息服务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建设可行性

(1)市场需求可行性

金融市场容量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且发展迅速,按照金融市场市值和GDP比例,西方国家通常是100%-200%,我国仅为30-40%,仅人民币市场2005年交易总量约20万亿元,2006年预计突破30万亿元,2007年预计达80万亿元。

金融交易服务需求

我国金融市场秩序混乱,金融产品品种繁杂,金融交易服务杂乱且质量较低,市场处于割裂状态,严重缺乏本土化、权威的、统一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以整合各类金融产品、理顺金融市场关系、提高交易服务质量。

金融交易服务份额

我国金融高端市场方面,国际通讯社金融交易服务产品刚进入,中端市场方面,台湾红顶等交易服务产品正在开拓市场,低端市场方面,国内机构提供的金融交易服务层次低且难以满足需求,企业服务市场方面,几乎没有金融交易服务产品。

(2)资源整合可行性

内部资源整合

我社多年来在资讯、信息服务方面,积累了大量成果(如多媒体数据库等)、人才和经验,拥有大量可以整合的资源,有能力在金融交易服务方面,迅速并持续培育各类金融投资业务和技术专业团队,有能力通过部分希缺资源的引进、外部力量的协作,逐步建设一个完整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

外部资源整合

我社有很多外部资源可以利用,可以和国内外各大金融监管、投资、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资讯数据资源、业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度的配合,共同推进金融交易服务系统的建设。

资源优化组合

我社有能力将内外部资源进行合理搭配和优化组合,使内外部资源能够在金融交易服务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发挥最大的作用。

(3)应用可行性

目前的资讯检索、行情技术分析、数据智能化分析、金融投资分析等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支持资讯应用、行情应用、数据应用、金融分析等。

我社能够结合业界应用模式和成功实践,组织用户不断清晰化需求和应用要求,不断评估应用易用性,能够组织业界相关专家或者厂家不断开展相关应用的研究和原型开发。

(4)金融信息技术可行性

结合业界成功经验和本项目实际需求,能够制定可行的、合适的软硬件及网络性能、容量、可靠性等要求,能够制定合理的、可实施的应用功能、性能、安全等要求。

同时,目前社内系统建设和网络资源环境方面完全可以支持本项目建设,市场上主流的软硬件和应用服务提供商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相关技术建设要求。

我社强大的宽带网能够提供带宽、多用户访问、安全和信息交换等方面良好的支持。

(5)平台实施组织可行性

信息编辑部和通信技术局分别利用专长,密切合作、联合建设,共同推动项目进行。

本系统基础平台的规划和建设由通信技术局负责落实,新华资讯终端的规划和建设由信息编辑部负责落实,和Web应用和产品的研发、服务由双方共同落实。

建设目标

依据社党组关于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要求,考虑到现有业务状况和系统建设的复杂性,社内外专家经过多次深入探讨,最终明确了金融交易服务系统分阶段建设目标,并且依据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制定了第一阶段建设方案,第一阶段指2006年5月~2007年7月。

一、总体建设目标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主要职责是:

提供人民币市场债券、外汇、股票、期货、贵金属等品种的场外交易系统。

组织相关市场做市商和受市商进行场外交易,为交易提供清算结算监督功能。

提供相关市场信息服务。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目标是:

(1)面向全金融投资领域客户,覆盖全金融市场交易品种,支持金融投资前中后台全过程,支持个性化信息终端和Web服务方式。

(2)通过实时报价信息共享和分析、损益分析、估值分析、前台头寸和资产管理等支持投资决策。

(3)支持各类金融品种的公开报价、对话报价、匿名报价、交易撮合等支持不同前台交易模式。

(4)支持各类金融品种集中的风险管理。

(5)支持各类金融品种后台清算结算接口和清算结算预警管理。

二、2006年底前建设目标

以国内人民币本币市场为主,面向国内金融投资机构,搭建基础平台,

(1)以数据库方式,存储并管理交易数据和至少6个月的实时行情数据。

(2)以报价共享和实时交流对话方式支持间接交易。

(3)建设人民币市场基础指标体系及应用,建设固定收益指数、收益率分析,支持金融投资分析。

(4)建设面向构件的集成信息展示环境,灵活嵌入经济金融数据库的数据应用、资讯行情服务系统的资讯行情应用、金融交易服务系统的金融投资分析应用。

(5)新华资讯终端原型投入试用,支持个性化信息定制和交易前台。

三、第一阶段建设目标:

以国内人民币本币市场为主,面向国内金融投资机构,搭建基础平台,

(1)以数据库方式,存储并管理交易数据和至少6个月的实时行情数据。

(2)以报价共享和实时交流对话方式支持间接交易,以下单管理方式支持直接交易。

(3)建设人民币市场基础指标体系及应用,建设固定收益指数、收益率分析、估值分析模型及应用,支持金融投资分析。

(4)建设面向构件的集成信息展示环境,灵活嵌入经济金融数据库的数据应用、资讯行情服务系统的资讯行情应用、金融交易服务系统的金融投资分析应用。

(5)以新华资讯终端为主、Web网站为辅的方式,支持个性化信息定制和交易前台。

(6)以固定收益为切入点,研究风险管理,并开发原型。

四、第二阶段建设目标:

在第一阶段工作基础上,面向国内外人民币本外币市场金融投资机构,扩展基础平台,信息终端和Web网站方式并重。

(2)拓展资讯、行情和数据源。

拓展资讯、行情和数据源,丰富信息表现形式,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全面支持人民币市场动态及时、准确把握。

(3)拓展人民币市场投资决策支持功能。

建立人民币市场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评估、预测模型,通过多样化的技术分析工具和展现方式,为投资决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信息。

(4)提供固定收益交易中台产品。

通过风险评估和定价模型等,支持交易中台的风险控制和金融产品定价等。

(5)提供下单紧密相关的资产管理、投资组合管理功能,丰富交易前台。

(6)开展电子化交易前台和交易后台产品研究。

一、四、第三阶段建设目标

在第二阶段工作基础上,拓展金融产品,逐步形成并完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体系。

完善市场培育体系和维护机制,通过高质量、持续的信息服务运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完善多渠道资讯服务和多来源行情应用服务,深化经济金融结构化数据应用服务,通过多样化的检索、分析、展现工具,提供翔实的基本面信息和技术分析决策支持。

完善金融市场价值评估体系、绩效评估体系、风险评估体系、定价体系等,通过易用的查询、分析、展现工具,直接支持投资决策。

丰富交易方式,建设竞价、询价等电子交易前台,强调中台风险管理,完善后台清算和核实接口等服务。

简要结论

本工程将完成金融交易服务平台——金融交易服务系统第一阶段建设,在社内已有资源和研发成果基础上,集成并展示资讯、行情和数据应用,支持固定收益投资分析和运算,支持报价共享和实时对话交流方式的间接交易,支持下单管理直接交易。

系统容量应满足2007年底前金融交易服务容量需求。

建设规模包括三部分,软硬件平台、应用和原型研制、物理设计和开发。

常规建设项目总体投资共计2918.00万元(含数据库软件210.00万元)。

预计新华资讯终端原型2006年11月投入试用,系统基础平台和报价共享、实时交流对话2006年11月底上线试运行,下单管理和Web网站2007年3月上线试运行,系统预验收2007年4月,系统正式验收2007年7月。

本项目第一阶段完成后,可作为我国本土化、权威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填补我社乃至我国金融信息服务产品的空白,基本满足人民币市场金融投资机构对基础金融信息的需求,基本满足投资者分析和决策需求,多种方式支持做市商人民币金融产品交易。

参考资料

本文档参考了如下资料:

《关于提高我社经济信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总方案》

《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之二-金融交易服务系统建设工作方案》

中、农、工、建行用户座谈会资料

信息部、技术局、营销平台多次调研资料等

2.业务需求

交易过程

金融投资领域完整的交易过程如下图:

交易员、投资者代表做市商或受市商,进行授权范围内的金融投资或交易。

交易员/投资者每个工作日工作内容包含上图中的1、2、3、4、5。

1、每日市场走势判断和投资策略制定

(1)需要收集并进一步汇总加工利率、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国际收支、国内外重大事件、货币政策等基本信息,运用技术分析和图表分析走势和模式,以便对当天的市场走势做出判断。

(2)从业界专业分析师或经济学家处,获取并分析市场预测或报告等,以便做出交易决策。

(3)代表做市商或受市商向客户和银行等机构报价。

(4)查看、计算并分析当前头寸情况。

2、投资决策

(1)对关注的交易品种,以在线查阅各方报价,观察相关消息动态,进行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2)对可能的交易机会,运用各种收益计算或估值工具,估算收益情况。

3、交易意向确定

通过在线交流或电话方式,和可能的交易对方交易员/投资者进行互通。

4、交易前台

(1)确定交易意向后,进行下单,管理当前资产。

(2)交易系统或清算系统反馈给交易前台,通知交易员/投资者。

5、交易中台

(1)中台自动对交易风险进行计算和控制。

(2)风险允许范围内的交易指令传递到交易所/银行的交易系统或银行清算系统。

因此,服务于金融投资领域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必须能够支持交易员/投资者日常投资相关工作,需要提供1、2中的投资决策支持,需要提供3中的交流介质,需要提供4中的交易前台,需要提供5中的交易中台,需要能够和交易所/银行的交易或清算系统连接。

源数据需求

序号

数据类型

数据来源

1

货币市场统计数据,同业拆借市场清算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

2

外汇牌价数据,同业拆借本外币数据,银行间债券交易数据,债券一、二级市场发行和回购数据,现券市场数据,票据市场数据,黄金市场数据

外汇交易中心

3

外汇储备数据,外汇统计数据

外汇管理局

4

债券登记数据,债券结算数据,统计数据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5

统计数据,本币每日报价数据,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回购、拆借报价数据,黄金市场报价,未达标金价,债券买卖报价,双边报价券种

各商业银行

3

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工具交易数据,指数,资料

上海证券交易所

4

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工具交易数据,指数,资料

深圳证券交易所

5

衍生品报价、交易数据、指数,资料

上海金融衍生品交易所

6

香港证券交易实时数据(股票、资料)

香港证券交易所

7

世界主要资源类商品数据(能源、粮油、金属、衍生工具、资料)

第三方

8

金融市场资讯

新华社、第三方

9

宏观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

10

区域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

11

9类行业月度、年度财务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

12

行业、企业产品月度产量/价格数据

国家统计局

13

国内大中型企业月度、年度财务数据

国家统计局

14

海关4位码进出口贸易数据

国家海关总署

信息服务方式需求

信息终端方式

支持个性化界面板块定制,支持资讯、行情、数据的个性化定制和实时展示,支持基本面分析,支持行情技术分析,支持收益估算和分析,支持估值分析,支持报价共享,支持实时交流对话,支持下单管理。

Web网站方式

以统一的Web网站,按频道支持资讯、行情、数据的延时展示,支持数据查询、分析,支持信息发布,支持论坛,支持专家知识库,支持客户个性化博客。

标准数据定制服务方式

支持用户特色数据定制要求。

性能需求

第一阶段,系统用户数定义为2000个以内,并发用户数为100个,峰值200个。

3.建设方案

功能体系结构

平台功能体系结构见下图:

金融交易服务系统以新华资讯终端和Web网站方式为银行、交易所、投资公司、重点企业、分析师等提供金融投资支持和交易服务。

金融交易服务系统通过应用接口接入资讯行情服务系统和经济金融数据库的应用。

接收做市商和受市商的报价,接收、入库资讯行情服务系统的实时行情数据。

金融交易服务系统包含4个层面,分别是接口层、实时数据存储层、业务应用层和信息展示层。

(1)接口层

接入资讯行情服务系统和经济金融数据库的应用。

接收并检查做市商和受市商的双边报价数据和报价券种。

采集来自外汇交易中心(银行同业拆借中心)、外汇管理局、银行和其他金融投资机构的交易数据和结算结果数据。

(2)实时数据存储层

存储并管理报价数据和采集到的交易、结算数据。

基于交易服务数据,建立金融投资计算和分析模型。

(3)业务应用层

通过统一的、可嵌入组件的应用展示环境,集成资讯、行情和数据应用,提供实时交流对话管理功能,提供下单管理功能,提供投资分析预测功能,提供套利和收益计算功能等。

(4)信息展示层

通过新华资讯终端和Web网站方式,为用户提供金融交易服务。

系统拓扑结构

 

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见10章附表。

4.投资估算

充分考虑社内已有资源和研究成果,可利旧的部分是:

北郊卫星接收发送设备、社宽带网、多媒体数据库的光纤存储局域网和主机(需要扩容)、多媒体数据库的Oracle数据库软件(需要扩容)。

本项目常规建设内容的总体投资是2918.00万元(含数据库软件210.00万元),分为应用和原型研制部分792.50万元、物理设计和开发部分195.50万元、软硬件平台部分1520.00万元,金融研究实验室410.00万元。

具体投资情况如下表:

分项名称

投资估算(万元)

常规建设项目总体投资3460.00万元

一:

应用研制和产品开发部分2000.00万元

1

交易终端研制

 

2

下单管理研制

 

3

报价管理研制

 

4

实时对话交流管理研制

 

5

电子撮合管理研究

 

6

套利、损益试算管理研制

 

7

信息查询和市场分析研究

 

8

风险管理原型研制

 

9

安全和证书管理开发

 

二:

系统集成部分50.00万元

三:

软硬件平台部分850.00万元

1

服务器和工作站

 

2

存储、网络和配件

 

3

数据库软件

 

4

应用和管理软件

 

四:

金融研究实验室560.00万元

1

债券收益和估值分析研究

 

2

指数研制

 

3

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研究

 

4

证券和基金分析研究

 

5

金融数据库设计研究

 

6

数据校验方法研究

 

7

专家费

 

8

工作环境装修、配套设施费

 

9

软硬件和网络设备费

 

5.组织机构

6.建设进度安排

2006年11月底前新华资讯终端原型投入试用

2006年11月底前系统基础平台验收

报价共享上线试运行

实时对话交流上线试运行

2007年3月底前下单管理上线试运行

Web网站上线试运行

2007年4月底前系统预验收

2007年7月底前系统正式验收

7.经济评价

8.项目风险分析

9.可行性研究结论

实施本项目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分阶段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可行的。

10.附表

附表金融交易服务系统(第一阶段)建设内容建议

分项名称

备注

一:

架构调研和分析

1

数据源调研和分析

 

2

用户需求、使用特征调研和分析

 

3

应用、系统间关系调研和分析

 

4

数据库和网络调研和分析

 

二:

应用研究和原型开发

1

应用研究

1.1

数据源和应用接口研究

 

1.2

数据存储结构研究

 

1.3

实时对话交流应用研究

 

1.4

报价应用研究

 

1.5

下单管理应用研究

 

1.6

电子撮合应用研究

 

1.7

指标、套利、收益试算应用研究

 

1.8

收益、估值分析应用研究

 

1.9

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研究

 

2

交易终端原型研发

2.1

交易终端设计

 

2.2

交易终端原型研发

 

2.3

终端个性化定制

 

2.4

原型完善和移植

 

3

应用原型研发

3.1

数据源和应用接口方案

 

3.2

数据存储结构设计和测试

 

3.3

实时对话交流原型研发

 

3.4

报价原型研发

 

3.5

下单管理原型研发

 

3.6

电子撮合原型研发

 

3.7

金融分析应用原型研发

 

3.8

系统权限、安全和元数据管理设计

 

三:

平台开发和调整

1

平台设计和环境搭建

 

2

实时对话应用开发和部署

 

3

报价应用开发和部署

 

4

下单管理开发和部署

 

5

电子撮合开发和部署

 

6

交易终端开发和部署

 

7

套利、收益试算开发和部署

 

8

金融分析应用开发和集成

 

9

系统权限、安全和元数据开发和部署

 

10

系统联调和完善

 

四:

软硬件设施

1

服务器

用于应用、终端后台、Web门户、下单、报价、实时对话、数据库、中间件等

2

工作站

 

3

存储设备

SAN、磁盘阵列等

4

网络设备及配件

 

5

数据库软件

考虑双机集群

6

应用及管理软件

金融分析软件、中间件、安全管理等

五:

金融研究实验室

1

课题研究

1.1

债券收益和估值分析研究

 

1.2

指数研制

 

1.3

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研究

 

1.4

证券和基金分析研究

 

1.5

金融数据库设计研究

 

1.6

数据校验方法研究

 

2

配套设施

2.1

专家费

 

2.2

网络和软硬件配套设施

 

目录

1.概述4

1.1.背景4

1.2.建设必要性4

1.3.建设可行性5

1.4.建设目标7

1.5.简要结论8

1.6.参考资料9

2.业务需求9

2.1.交易过程9

2.2.源数据需求11

2.3.信息服务方式需求12

2.4.性能需求12

3.建设方案12

3.1.功能体系结构12

3.2.网络体系结构14

3.3.建设内容14

4.投资估算14

5.组织机构15

6.建设进度安排15

7.经济评价16

8.项目风险分析16

9.可行性研究结论16

10.附表17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1.1项目名称1

1.1.2项目建设性质1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性质1

1.1.4项目单位负责人1

1.1.5项目建设地点1

1.1.6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

1.1.7项目建设期限2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2

1.1.9资金筹措2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2

1.2.1编制依据2

1.2.2研究工作范围3

1.3研究结论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4

2.1项目建设背景4

2.2项目建设必要性6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8

2.3.1宏观政策面8

2.3.2资金筹措的可行性强8

2.3.3外部配套条件好8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9

3.1项目地址自然条件9

3.1.1地理位置9

3.1.2气候状况9

3.1.3资源优势9

3.2社会经济条件10

3.3工程地质情况11

3.4项目场外资源共享条件12

3.5项目配套建设条件13

3.5.1项目供电13

3.5.2供水与排水13

3.5.3供热及供气13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5

4.1主要职责15

4.2内设机构16

4.3派出机构17

4.4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17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18

5.1建设原则18

5.2指导思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