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543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课,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

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运用数学中排除法的思想,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情况,本单元将以游戏形式为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会根据提示或信息,使用排除法进行判断,初步获得简单的推理经验。

2.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1.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能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教材从常见的问题出发,对简单的推理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学生不一定是按最佳方案理解的。

在这里,通过实际生活和活动让学生体会排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情境,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饶有兴趣地学习。

除了把握好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尽可能地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的思想和方法并可以实际应用。

1 简单的推理1课时

2 练习二十一1课时

简单的推理。

(教材第109~110页)

1.通过形式多样的猜测活动,使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重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儿会游戏吧,看谁猜得又对又快,好不好?

小明妈妈的年龄可能是30岁,也可能是32岁。

你猜是多少岁?

师:

如果老师提示,小明妈妈的年龄大于31岁,你猜呢?

生:

(齐)32岁。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一共有两种可能,排除其中一种可能(30岁),就只能是另一个答案32岁了。

师:

很聪明,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儿这样的游戏,看你能不能找到其中的窍门。

【设计意图:

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从最简单的随意猜测到简单推理,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1.教学例1。

师:

请看题,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9页例1)

生1:

我们可以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进行排除。

生2:

我们已经知道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剩下了数学和品德与生活;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就只能是品德与生活这本书;剩下的最后一本数学书就是小刚拿了。

师:

哪种方法都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要注意分析的条理性。

看下一题。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第1题)

生:

从题中我们知道“笑笑是最轻的”,所以重5千克的是笑笑;又因为“乐乐比欢欢重”,9千克>7千克,所以重9千克的是乐乐,重7千克的是欢欢。

师:

很好,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的词句来分析,这对于分析推理很重要。

下面的题呢?

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第2题)

生:

已经知道“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说明小冬是一班的,小雨只能是二班的。

【设计意图:

由于有前面几次猜测作铺垫,学生基本上都有能力独立解决“做一做”的问题,因此这个环节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教学例2。

师:

现在我们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

教材第110页例2)

学生可能会说:

·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1,3,2,说明A一定是4。

·A如果是4,B所在的行和列出现的有2,3,4,这样B只能是1。

……

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后,完成填空,集体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互相交流,学生说的过程正是他思考的过程。

让学生在“玩”与“思”的过程中拓展思维】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简单的推理

排除

1.变教师讲解为学生自主表达,化被动为主动,表面看是说给老师听,实际学生讲述的时候已经在不经意间经历了一个猜测、推理的过程,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

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同时收获了知识与情感。

2.适当的练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学生说的过程正是他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玩”与“思”的过程中拓展思维】

A类

李冰,王亮,胡江,张风一起排队上车。

张风在李冰和王亮的中间。

胡江在最后。

李冰不是第一个。

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考查知识点:

简单的推理;能力要求:

运用简单的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B类

小卖部有三种冰激凌,分别是奶油味、水果味和巧克力味的。

小刚、小红和小芳分别买了不同的冰激凌。

小芳:

我没买水果味的。

小红:

我买的是奶油味的。

小刚:

你们猜我买的是什么口味的冰激凌?

(考查知识点:

简单的推理;能力要求:

运用简单的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王亮 张风 李冰 胡江

B类:

小刚买的是水果味的

教材习题

第110页“做一做”

B是3

1

3

4

2

2

4

3

1

3

2

1

4

4

1

2

3

思考题:

甲是数学老师,乙是语文老师,丙是体育老师。

练习二十一。

(教材第111、第112页)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事例,从中体会推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重点: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难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课件。

师:

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推理游戏,你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遇到在方格中填数的题目,我知道怎么思考了。

……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所学知识看还能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巩固简单推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找笑脸的游戏,其中真的用到了数学知识吗?

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教材第112页第7题)

学生可能会说:

·找笑脸的游戏规则:

点开的方格中的数是几,就表示周围八个方格里有几张笑脸。

这与扫雷游戏的规则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根据方格里填的数整理思路来玩游戏,就比较容易过关了。

·我们还应该注意在排除的过程中要考虑全面,尤其是相互影响的方格之间。

……

师:

大家说得不错,究竟能不能把所有笑脸都找出来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检查。

在学生交流想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最后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

练习形式多样,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练习层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体现生活化、自主化、开放化。

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升,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步】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1.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从最简单的随意猜测到简单推理,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参与到活动中来。

2.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利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促进了知识的互补。

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A类

小偷藏在一家共有六个房间的宾馆里,目击者反映该小偷的特征是男、20多岁、一米八左右。

服务员说:

①②⑤号房间住的都是男的;

②号房间的客人是⑥号房间客人的爸爸;

③号房间住的人只有一米六左右;

④号房间住的人30多岁,是①号房间的妹妹;

⑥号房间住的是个20来岁的姑娘。

提问:

你能猜出几号房间住的是小偷吗?

(考查知识点:

简单的推理;能力要求:

能运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B类

小王、小李和小张三人,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战士。

现在知道:

①小李比战士年龄大;

②小王和农民不同岁;

③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请问他们中谁是工人?

谁是农民?

谁是战士?

把他们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考查知识点:

简单的推理;能力要求:

能运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⑤号

B类:

小李是农民,小王是战士,小张是工人。

 小张>小李>小王

教材习题

第111、第112页“练习二十一”

1.小林拿的是狗,小青拿的是猫,小明拿的是兔。

2.小娟31下,小亮32下,小云30下。

3.小雨是第三名,小东是第二名,小松是第一名。

4.B是3

5.B是2,C是1。

6.

   

 (答案不唯一)

  7.

1

×

1

×

2

2

×

1

×

×

×

×

×

×

1

×

1

1

1

1

×

×

×

1

1

×

×

1

×

1

×

1

1

1

×

×

1

×

×

×

×

×

×

×

1

1

1

×

×

×

×

                (答案不唯一)

本单元的复习内容包括本册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

本学期的数学广角内容,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在编写时,突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集中起来复习,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各部分的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整理知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总结收获1课时

2 练习二十二1课时

总结收获。

(教材第113~115页)

1.通过总复习,学生可以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

2.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提高计算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

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

难点:

计算能力提高,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复习吧。

【设计意图:

看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1.这学期有什么收获?

师:

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你这一学期有什么收获?

整理出来,然后向全班汇报。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收获,并做好记录,进行整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认识了万以内的数。

师:

对于万以内的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

我知道数位,会制作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生2:

我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无论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生3:

在读数的时候,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生4:

我知道数位表示的意义,也就知道了每个数的组成,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万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万……

生5:

我知道在生活中不仅有准确数,很多情况下还存在近似数。

生6:

我知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可以看成几个百或几个千加减几个百或几个千,这样当作一位数进行加减计算,就简单多了。

师:

总结得不错,就这样继续归纳我们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继续努力。

·学习了除法,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1:

我知道了“平均分”就是每份的数量一样多,“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生2:

我知道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3:

我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计算起来很简便,就是想跟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生4:

我还会用竖式计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了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生5:

我知道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是同级运算就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不是同级运算,就要先乘除后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生6:

运用这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师:

说得真详细,归纳得也比较有条理。

·学会了怎样调查,也知道了怎样记录和整理结果。

师:

对于“数据收集整理”这部分知识,你想说什么呢?

生1:

在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一一调查,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这样得来的结果是有代表性的,比较合理。

生2:

我们在收集数据时,可以用画“正”字法记录,这样简便容易计算。

·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知道了平移和旋转。

师:

这部分内容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1:

轴对称图形可以沿着一条折痕对折使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生2: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在很多建筑物中都有体现。

生3:

我们运用图形的变换,可以制作美丽的图案。

师:

不错,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2.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

师: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图形的运动很有趣。

师:

为什么会觉得图形的运动有趣呢?

生1:

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现象,例如蝴蝶、蜻蜓它们的身体是轴对称的,我们的天安门也是轴对称建筑……

生2:

我们用的桌布、床单上有很多由一个或几个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形成的美丽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绚丽多彩。

……

师:

生活中的图形非常多,你仔细分析会发现很多都是运用我们的数学知识创造的,希望你们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出更加美丽的图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数学广角很有趣。

师:

怎么会觉得数学广角有趣呢?

生1:

从数学广角中我学会了用排除法推理问题。

生2:

我觉得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很有趣,像大侦探在破案。

生3:

我愿意学数学了,因为它可以帮助我打游戏过关!

……

师:

是啊,数学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并思考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地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并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2.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和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复习计算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适当安排练习题,一般的学生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机会,有所提高。

A类

(考查知识点:

混合运算;能力要求:

能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考查知识点:

混合运算;能力要求: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5×9-15=30(个)

B类:

3×9+6=33(个)

教材习题

第114、第115页“练习题”

1.

(1)72÷8=9 53÷9=5……8 40÷5=8 36÷7=5……1 48÷6=8

72÷8=9表示把7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9。

求商时要想乘法口诀:

八九七十二。

(答案不唯一)

(2)96-47=49 63+28=91 2000+700+8=2708

3000+600=3600 13+34+27=74 100-19=81

笔算加、减法时应该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减法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

(3)81÷(26-17)=9中先算26-17=9,再算81÷9=9。

26+(70-24)=72中先算70-24=46,再算26+46=72。

32÷4×2=16中先算32÷4=8,再算8×2=16。

75-66+23=32中先算75-66=9,再算9+23=32。

(4)略 (5)3000 2999 3001 (6)略

2.

(1)有,画图略 

(2)(3)略

练习二十二。

(教材第116~119页)

1.在练习中,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件。

师:

通过上一节课的复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认识了万以内的数。

·学会了除法计算、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学会了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

·知道了图形的轴对称特点,认识了平移和旋转。

·认识了克和千克。

……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再进行一次整册内容的检验,希望你能认真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提示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1.计算。

师: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

教材第116页第2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如果出现错误,请其他学生指出并纠正。

2.解决问题。

师:

认真读题,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

教材第119页第14题)

学生认真读题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想法。

[此题解决的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每位客人都需要一个碗和一副筷子,而一副筷子是2根,所以14÷2=7(副),可以给7位客人,剩余1个碗]

3.统计。

师:

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记录单,请你帮忙完成整个统计过程,并作出简单的分析。

(课件出示:

教材第118页第11题)

学生整理数据填写表格,并根据问题作出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怎样整理数据,回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对于提问题并解答,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

4.图形。

师:

下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课件出示:

教材第117页第9题)

生:

除第一个之外其余都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可以把这些图形沿一条线对折,如果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不能,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

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进行针对性地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师: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课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你们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1.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难点。

A类

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考查知识点:

轴对称图形;能力要求:

能辨认轴对称图形,可以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B类

算一算,填一填。

(考查知识点:

除法;能力要求:

能正确计算除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教材习题

第116~119页“练习二十二”

1.6 24÷4=6(个) 3 24÷8=3(个)  4 4  24÷5=4(个)……4(个)

2.7……4 3 8……1 5  6……1 8……4 9……1 7……1 竖式略

3.74 56 65 56 80 6

4.2506 读作:

二千五百零六 1605 读作:

一千六百零五 4320 读作:

四千三百二十

5.6000+80 4000+300+8

6.7000 8000 8500 9000

7.0.5千克 30克 4千克

8.先算出已经栽了多少棵,再用总数减已经栽的棵数。

 65-6×8=17(棵)

9.第2,3,4个是轴对称图形

10.第三个 第五个 第六个

11.20 14 15 25 9  

(1)毽子

(2)喜欢乒乓球和跳绳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0+15=35(人)(答案不唯一)

12.24 35 4 36 8 8 7 9  7 6 64 36 8 1 5 9

13.

(1)略  

(2)六千 六千零一 六千零二 六千零三 六千零四

14.14÷2=7(副) 给7位客人。

15.小亮 小英 小青

16.20÷5=4(元) 15÷3=5(元) 6元 10÷2=5(元) 买第一种最划算。

1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