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553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7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docx

山东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要点

专升本《材料力学》复习大纲

一、考试内容

1.绪论:

熟悉材料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

掌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与应力的概念。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轴向拉伸与压缩及材料的力学性质:

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直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计算。

绘制轴力图。

了解斜截面上的应力情况。

安全系数与许用能力。

熟练掌握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及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杆件的变形计算。

掌握泊松比,虎克定律,弹性模量,抗拉(压)刚度。

掌握金属材料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了解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的一般解法。

3.联接件的强度计算:

掌握剪切和积压概念、剪切和挤压时的应力计算及联接件的设计。

4.扭转:

理解扭转、切应变、剪切虎克定律、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的概念。

掌握功率,转速和外力偶的关系。

掌握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的作法。

掌握圆轴扭转应力与扭转变形分析,圆轴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5.弯曲:

理解平面弯曲、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掌握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做法。

掌握剪力、弯矩和荷载分布集度繁荣微分关系及其应用。

掌握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及其推导,弯矩和挠度曲线曲率半径的关系。

理解抗弯截面模量,抗弯刚度。

掌握梁的强度计算设计。

理解提高梁弯曲强度和刚度繁荣一些措施,梁的合理截面及等强度梁。

掌握挠度和转角的概念。

6.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

掌握拉(压)弯组合变形、弯曲组合变形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材料力学复习

我分章节说说复习要点吧(按照宋子康主编的材料力学课本顺序)

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

看看了解一下概念就可以,不会出题目的。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这一章比较简单,复试上应该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要注意本章的考试重点是2-11节即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如果本章出题目一定是超净定问题,不可能出别的。

在拉压杆超静定问题中,大家重点把握住“节点位移图”,只要把“节点位移图”掌握了,题目都是比较容易做的。

我推荐的那本书上就有,别的材料力学辅导资料上也应该是有的。

第三章剪切

因为剪切比较简单,基本不会考的,所以看看了解一下概念就可以了。

第四章应力状态分析

这一章主要是基本理论要掌握好,公式也比较多,出的题目一般都是给定一个梁(简支梁、悬臂梁等都有可能),然后在梁上安置一个应变片,根据应变片的读数来计算外荷载的大小,解题关键是应力应变几个基本公式,如果你之前学过材料力学,肯定知道是那几个公式。

第五章扭转

这一章和第二章很相似,复习方法也是一样,如果这一章出现考题,一定是超净定杆件的扭转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种不铜材料组合而成的杆件扭转,解题关键也是两个平衡方程,一个是静力平衡方程,另外一个是变形协调方程。

题目千差万别,但是核心思想只有这两点。

第六章梁的内力

这一章比较简单,但是想得到好的分数是不容易的。

题目都比较容易,只要把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就OK了,但是这一章要求的计算量比较大,如果自己不细心或者对于较多的数字处理不恰当,那就很难得到好的成绩。

就拿08年来说吧,大家普遍认为08年考的这个梁的内力计算是相当变态的,题目倒不是很难,是一个四节的梁,两边是固定在墙上,中间两节是搭载固定端处的,但是这个题目中集中弯矩,集中荷载,分布荷载全部出现了,而且外荷载的个数达到了惊人的12个,出现的位置也是五花八门,最后还让画弯矩图和10

剪力图,简直让人崩溃。

第七章梁的应力

这一章题目出的都是比较常规的,难度中等。

主要是计算矩形梁在受力弯曲后某个截面的内力分布情况,有时可能是两种材料组成的组合梁也有可能是一个矩形空心梁,难度不是很大,解决掉它应该没有问题。

第八章梁的变形

这一章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计算量比较大,考试的时候一般不回让你用叠加法求解,一般都是要求用积分法求解,利用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参数然后计算指定点的绕度、转角等。

我是对这一章比较头疼,因为方法总是对的,就是计算不对,哎!

大家复试时多练习练习了。

第九章能量法

这个是一个考试的重点,主要用能量法来计算结构的位移,比较常考的是卡氏第二定理求解节点位移,虽然是考试重点,但题目一般都比较简单,题目套路都是比较清晰,比较直来直去。

第十章强度理论

本章不会单独出题目,难度也比较小,一般会结合压杆稳定、组合变形来出,记住那五个强度理论基本公式,有几个变形后的推导公式也要记住,做题目的时候用变形后的推导公式比较方便。

第十一章组合变形

这一章的题目总体来说不难,套路也是很清楚,给我的感觉是题目都会做,思路也比较清楚,但是要在试卷上表达出来比较困难。

因为受的力多是空间力系,每一个力都会在结构上会产生弯矩、扭矩、和轴力。

计算时需要把每个力分解到坐标系上去,然后在把相同的力系叠加起来,最后根据组合变形基本公式计算即可。

考试时我这道题目就做的乱七八糟,心里明明白白的,就是写到试卷上就乱七八糟,估计还是锻炼的少。

平时练习你要是不老老实实的把步骤都写下了,考试的时候来真着急。

第十二章压杆稳定

这一章出的题目总是让人琢磨不透,07年考的比较简单,和课本例题难度差不多,是个送分的题目。

但是08年出的题目我压根都没有看懂题目的意思,想想真是惭愧!

07年以前的题目中也有一些压杆稳定的题目,看标准答案都看的迷迷糊糊,这一章是个比较难弄的章节。

第十三章,十四章,十五章

这三章考试大纲是要求的,但是因为没有出大题的角度,基本是不会考的,随便看看就OK了。

附录Ⅰ,附录Ⅱ需要看看,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这些内容。

附录Ⅲ不用看

我整理的规律:

1.截面几何特征:

每年都会考到,不管是独立的题目还是在答题中出现的中间步骤,这个是很关键的,要学会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等课本

(1)附录中截面集合特征里面的内容,都要了解并能做出来。

这个是在复试中也是有好处的。

2.应力应变分析和强度理论:

每年必有大题,一般以第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为主,这方面,就考大家对课本第7章内容的理解上了。

记得,一定要看课后题,往年有3年直接从课后题中出题,并且没有任何改动。

今年出现对筒体进行分析的可能性大。

3.组合变形:

这个不用说,肯定会考,有时也结合强度理论进行综合考核,一定要看课本和那本胡增强编写的学习指导,里面的题目很好,能帮助你全面理解。

4.压杆稳定:

必考的,基本是每年都有,记住重要的欧拉公式,在进行一定的综合题目分析,拿到分不是问题。

5.能量法和动荷载:

在复习能量法的时候,建议先对结构力学的位移计算先复习一遍,因为在考试中,实11

在不会能量法,用叠加法也是可以的。

动荷载,今年出以道冲击荷载的题目可能性很大。

6.容易被忽略的小知识点:

截面核心,弯曲中心,塑性跤,斜弯曲非对称弯曲纵弯曲等概念,还有关于应变片的贴法(重点),都要很明白的了解。

公式汇总附录

一、应力与强度条件

1、拉压σN

max=A≤[σ]

max

2、剪切τmax=Q

A≤[τ]

挤压σ挤压

挤压=P

A≤[σ挤压]

3、圆轴扭转τT

max=Wt≤[τ]

4、平面弯曲①σM

max=W≤[σ]zmax

②σM

tmax=max

Iytmax≤[σtmax]

z

σM

cmax=max

Iycmax≤[σcnax]z

③τQmaxS*

max=zmax

I≤[τ]

z⋅b

12

5、斜弯曲σmax=

MzMy

W+≤[σ]

zWy

max

6、拉(压)弯组合σNmax=

A+MW≤[σ]

z

max

σNMtz

Mmax=

zA+Iytmax≤[σt]σcmax=yNcmax-≤[σc]z

IzA注意:

“5”与“6”两式仅供参考

7、圆轴弯扭组合:

①第三强度理论σMw2+Mn

2r3=

2

w+4τn

2=

W≤[σ]

z

②第四强度理论σr4=

2w+3τ2Mw2+0.75Mn

2n

=

W≤[σ]

z

二、变形及刚度条件1、拉压∆L=

NL

=NiLi

x)dx

EA

EA

=⎰

N(L

EA

2、扭转Φ=TL

TiLiT(x)dxGI=∑=

φ=ΦT1800pGIp⎰

GIp

L=GI⋅(/m)pπ3、弯曲

(1)积分法:

EIy''(x)=M(x)EIy'

(x)=EIθ(x)=⎰

M(x)dx+CEIy(x)=⎰[⎰

M(x)dx]dx+Cx+D

(2)叠加法:

f(P1,P2)„=f(P1)+f(P2)+„,θ(P1,P2)=θ(P1)+θ(P2)+„(3)基本变形表(注意:

以下各公式均指绝对值,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赋予正负号)

M

P

q

A

L

A

L

AL

θML

PL2B=

EI

θ=qL3B2EIθB=6EIML2PL3

fqL4B=

2EIfB=3EIfB=8EI

13

θB=

ML

3EI

MLA=

6EI

θ

PL2qL3

θB=θA=θB=θA=16EI24EI

qL4ML2PL3

fc=fc=fc=16EI48EI384EI

(4)弹性变形能(注:

以下只给出弯曲构件的变形能,并忽略剪力影响,其他变形与此相似,不予写出)

Mi2LiM2LM2(x)dx=∑=U=2EIi2EI2EI⎰

(5)卡氏第二定理(注:

只给出线性弹性弯曲梁的公式)

∆i=M(x)∂M(x)∂U=∑dx∂PiEI∂Pi⎰

三、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1、二向应力状态斜截面应力

σα=σx+σy

2+σx-σy

2cos2α-τxysin2ατα=σx-σy

2sin2α+τxyco2sα

2、二向应力状态极值正应力及所在截面方位角

σx-σy2-2τxyσmaxσx+σy2=±()+τxytg2α0=σmin22σx-σy

3、二向应力状态的极值剪应力

τmax=(σx-σy

22)2+τxy

注:

极值正应力所在截面与极值剪应力所在截面夹角为45

4、三向应力状态的主应力:

σ1≥σ2≥σ3

最大剪应力:

τmax=

5、二向应力状态的广义胡克定律

(1)、表达形式之一(用应力表示应变)0σ1-σ32

εx=τxy11μ(σx-μσy)εy=(σy-μσx)εz=-(σx+σy)γxy=GEEE

E

1-μ2

(2)、表达形式之二(用应变表示应力)σx=(εx+μεy)σy=E

1-μ2(εy+μεx)σz=0τxy=Gγxy

6、三向应力状态的广义胡克定律

εx=

7、强度理论τxy1(xy,yz,zx)σx-μσy+σz(x,y,z)γxy=GE[()]

(1)σr1=σ1≤[σ1]σr2=σ1-μ(σ2+σ3)≤[σ][σ]=σb

nb

14

(2)σr3=σ1-σ3≤[σ]σr4=σ1(σ1-σ2)2+(σ2-σ3)2+(σ3-σ1)2≤[σ][σ]=sns28、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1)εα=εx+εy

2+εx-εy

2⎛γxycos2α--2⎝

2⎫⎪sin2α⎪⎭2⎛γα⎫εx-εysin2α+-⎪=22⎝⎭⎛γxy-2⎝⎫⎪co2sα⎪⎭εx-εyεmaxεx+εy

(2)=±2εmin2⎝

四、压杆稳定⎫⎛γxy⎫⎪+⎪⎪2⎪⎭⎝⎭γxytg2α0=εx-εy

1、临界压力与临界应力公式(若把直杆分为三类)①细长受压杆λ≥λpPcr=π2EImin(μL)2σcrπ2E=2λ

②中长受压杆λp≥λ≥λsσcr=a-bλ③短粗受压杆λ≤λs“σcr”=σs或σb

a-σsπ2E2、关于柔度的几个公式λ=λp=λs=σpibμL

3、惯性半径公式i=Izd(圆截面iz=,矩形截面imin=A4b(b为短边长度))

五、动载荷(只给出冲击问题的有关公式)能量方程∆T+∆V=∆U

2h冲击系数Kd=1++(自由落体冲击)Kd=∆st

六、截面几何性质

1、惯性矩(以下只给出公式,不注明截面的形状)2v0(水平冲击)g∆st

IP=⎰ρdA=2πd4

32πD4

32d(1-α)α=D4

Iz=⎰ydA=2πd4

64πD4

64(1-α)4hb3bh31212

IzπD3hb2πd3bh24Wz==1-αymax326326()

2、惯性矩平移轴公式

15

Iz=Izc+a2A

一、填空题

1、任意图形的面积为A,z0轴通过形心O,z1轴和z0轴平行,并相距a,已知图形对z1轴的惯性矩是I1,则对z0轴的惯性矩为。

I1-Aa2(用已知量A、a、I1表示)材料力学复习资料

2、图示杆件,如果截面抗拉、压刚度为EA,AB=BC=CD=a。

求在四个相等的力F1=F2=F3=F4=P作用下,杆件的总变形

,BC段的变形

3、图示销钉的切应力η=PP

πλd,挤压应力ζbs=4p。

∏(D2-d2)

两根大柔度杆的长度,横截面积,约束状态及材料均相同,其横截面形状a为圆形,b为正方形,则

二压力杆的临界压力FcrabFcr。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图示十字形截面上,剪力为FS,欲求m—m线上的切应力,则公式τ

______。

=FSS*IZb中S是指______阴影部分面积对z轴的静矩*

5、图示木榫接头,其剪切面面积为ba,挤压面面积为bc

16

二、单选题

1..变截面杆AD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

设NAB、NBC、NCD分别表示该杆AB段,BC段和CD段的轴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4分)

(C)NAB=NBC>NCD。

正确答案是B

2.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σ(A)NAB>NBC>NCD。

(B)NAB=NBC

(D)NAB=NBC=NCD。

=σs时,试件将:

A完全失去承载力;B破裂;C发生局部颈缩现象;D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

正确答案是D

3.杆件受力作用如图所示。

若AB,BC,CD三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2A,3A,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相等;

(B)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不相等;

(C)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相等,而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相等;

(D)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等,但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却相等。

三、计算题

1、已知T=6kN.m,E=200GPa、ν=0.25,圆轴直径D=120mm,求图示圆轴表面I方向的线应变。

解:

τx

2、作图示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16T/πD3=1,σ45=-τx=—17.684,σ135=τx=17.684ε45=(σ45-νσ135)/E=—0.11⨯10-3221qa2Fs

1qa2qa

2217M

4、矩形截面细长悬臂梁如图所示。

试求A、B、C三点的应力,并用单元体分别表示这三点的应力状态。

5、试求图示单元体的主应力大小和主平面方位(图中应力单位:

MPa)。

///=0,σ主=-160。

tan2α1=—σx=-80,x=

-80,x=80,σ主2τxσx-σy,α1=45度,α2=135度

6、一直径为d=10mm的拉伸试样,标距l0=50mm,拉伸断裂后,两标点间的长度l1=63.2mm,颈缩处的直径d1=5.9mm,试确定材料的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并判断属脆性材料还是塑性材料。

δ=

l1-l063.2-50⨯100%=⨯100%=26.4%l050

A0-A1102-5.92

ψ=⨯100%=⨯100%=65.19%2A010

δ

∴该材料属塑性材料。

《材料力学》试卷

(1)

一、低碳钢试件的拉伸图分为、、、四个阶段。

(10分)

二、三角架受力如图所示。

已知F=20kN,拉杆BC采用Q235圆钢,[σ钢]=140MPa,压杆AB采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松木,[σ木=26.5%>5%]=10MPa,试用强度条件选择拉杆BC的直径d和压杆AB的横截面边长a。

(15分)

18

[τ]=100MPa,试校核该轴

四、试绘制图示外伸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q、a均为已知。

(15分)

2

六、单元体应力如图所示,试计算主应力,并求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10分)

19

,λp=100,试求压杆的临界力Fcr。

(10分)

1)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d=15mm;a=34mm.

评分标准:

轴力5分,d结果5分,a结果5分。

20。

求σmax

三、

四、

τ=87.5MPa,强度足够.评分标准:

T3分,公式4分,结果3分。

FS图

qa2

M图

qa2/2

评分标准:

受力图、支座反力5分,剪力图5分,弯矩图5分。

五、σmax=155.8MPa>[σ]=100MPa,但没超过许用应力的5%,安全.

评分标准:

弯矩5分,截面几何参数3分,正应力公式5分,结果2分。

六、

(1)σ1=141.42MPa,σ=0,σ3=141.42MPa;

(2)σr4=245MPa。

评分标准:

主应力5分,相当应力5分。

七、σmax=0.64MPa,σmin=-6.04MPa。

评分标准:

内力5分,公式6分,结果4分。

八、Fcr=53.39kN

评分标准:

柔度3分,公式5分,结果2分。

材料力学复习题

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正确答案是。

2.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变形;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正确答案是。

3.在一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

(A)α=900;(B)α=450;(C)α=00;(D)α为任意角。

正确答案是。

4.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三个方面的性能要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正确答案是。

21FS图1..5qaM图

7.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

(A)该截面左段;(B)该截面右段;

(C)该截面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

正确答案是。

8.如图所示,设虚线表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

的剪应变为()。

(A)α;(B)π/2-α;(C)2α;(D)π/2-2α。

答案

1(A)2(D)3(A)4均匀性假设,连续性假设及各向同性假设。

5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6(A)7(C)8(C)

拉压

1.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切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别是横截面、45°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45°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斜截面。

正确答案是。

2.轴向拉压杆,在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不为零;

(B)正应力不为零,切应力为零;

(C)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不为零;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

正确答案是。

3.应力-应变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σ=FN/A,ε=△L/L,其中()。

(A)A和L均为初始值;(B)A和L均为瞬时值;

(C)A为初始值,L为瞬时值;(D)A为瞬时值,L均为初始值。

正确答案是。

4.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变形。

(A)弹性;(B)线弹性;(C)塑性;(D)弹塑性。

正确答案是。

5.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其()基本不变。

(A)弹性模量;(B)比例极限;(C)延伸率;(D)截面收缩率。

正确答案是。

6.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A)外力一定最大,且面积一定最小;

(B)轴力一定最大,且面积一定最小;

(C)轴力不一定最大,但面积一定最小;

(D)轴力与面积之比一定最大。

正确答案是。

7.一个结构中有三根拉压杆,设由这三根杆的强度条件确定的结构许用载荷分别为F1、F2、F3,且F1>F2>F3,则该结构的实际许可载荷[F]为()。

(A)F1;(B)F2;(C)F3;(D)(F1+F3)/2。

正确答案是。

8.图示桁架,受铅垂载荷F=50kN作用,杆1、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其直径分别为

料的许用应力均为[σ]=150MPa。

试校核桁架的强度。

9.已知直杆的横截面面积A、长度L及材料的重度γ、弹性模量E,所受外力P如图示。

求:

(1)绘制杆的轴力图;

(2)计算杆内最大应力;

22d1=15mm、d2=20mm,材正确答案是。

(3)计算直杆的轴向伸长。

剪切

1.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B)平行、垂直;(C)平行;(D)垂直。

正确答案是。

2.连接件应力的实用计算是以假设()为基础的。

(A)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B)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C)剪切面为圆形或方行;(D)剪切面面积大于挤压面面积。

正确答案是。

3.在连接件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中,剪切许用力[τ]是由()得到的.

(A)精确计算;(B)拉伸试验;(C)剪切试验;(D)扭转试验。

正确答案是。

4.置于刚性平面上的短粗圆柱体AB,在上端面中心处受到一刚性圆柱压头的作用,如图所示。

若已知压头和圆柱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150mm2、250mm2,圆柱AB的许用压应力

[σc]=100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220MPa,则圆柱AB将()

(A)发生挤压破坏;(B)发生压缩破坏;(C)同时发生压缩和挤压破坏;(D)不会破坏。

正确答案是。

5.在图示四个单元体的应力状态中,(ηηηηηη

(A)(B)(C)(D)正确答案是。

6.图示A和B的直径都为d,则两者中最大剪应力为:

(A)4bF/(aπd2);(B)4(a+b)F/(aπd2);(C)4(a+b)F/(bπd2);

(D)4aF/(bπd2)。

正确答案是。

MPa,许用挤压应力、[б拉压部分:

1(A)2(D)3(A)4(C)5(A)6(D)7(C)8ζ1=146.5MPa<[ζ]ζ2=116MPa<[ζ]9

(1)轴力图如图所示

(2)б

max

bs]=200MPa,试确定销钉直径

答案

=P/A+γL

2

(3)Δl=PL/EA+γL/(2E)

d。

7.图示销钉连接,已知Fp=18kN,t1=8mm,t2=5mm,销钉和板材料相同,

许用剪应力[τ]=600

剪切部分:

1(B)2(A)3(D)4(C)5(D)6(B)7d=14mm

扭转

1.电动机传动轴横截面上扭矩与传动轴的()成正比。

(A)传递功率P;(B)转速n;

(C)直径D;(D)剪切弹性模量G。

正确答案是。

2.圆轴横截面上某点剪切力τρ的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