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785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docx

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

姚王镇中心幼儿园桑木分园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时间

2015.2.28..

活动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徐东凤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记录人

吴美

活动主题

布置本学期工作

布置本学期教科工作。

具体任务:

(1)幼儿园课题研究;

(2)师资队伍建设;

(3)资料建设;

(4)其他工作。

工作措施:

(1)强化先导意识;

(2)细化制度;

(3)硬化骨干队伍;

(4)强化课题研究;

(5)优化科研园本培训。

备注

今天活动内容丰富,使老师们对本学期科研主要工作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姚王镇中心幼儿园桑木分园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时间

2015.3.12

活动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徐东凤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记录人

吴美

活动主题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一、介绍培养宝宝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分别从以下三点介绍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1.用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宝宝的洗手能力

2.用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宝宝们的穿脱裤子.鞋子的能力

3.用游戏的方法来教宝宝吃饭

三、教师交流、讨论

吴美:

爱玩是宝宝的天性,宝宝们常常摸来摸去,对什么都很感兴趣,我也常常带宝宝们玩沙.玩攀爬架.个别淘气的宝宝还在地上打滚,常常把小手搞得脏脏的,让他们去洗手个别宝宝总是不自觉,我告诉宝宝,指甲缝就象一条黑色的小沟,那里隐藏着许多小虫子,宝宝们用脏手拿东西,小虫虫就钻到宝宝的肚子里去了,宝宝会肚子疼得,激发了宝宝们洗手的积极性。

张婕美:

晨间活动时或区域活动时组织宝宝们进行喂食小动物的游戏,教宝宝们掌握拿调羹的基本方法及喂小动物的基本方法,我让宝宝们边喂边说:

"一二三捏住小勺子,四五六送进小嘴巴",宝宝们居然挺有爱心,都争着抢着给小动物们喂东西吃,生怕把这些小动物们饿扁了,边喂他们还边说:

“小兔子请吃萝卜”“小猴子请吃桃子”……渐渐地宝宝们能熟练地喂食小动物了,在游戏中同时也发展了宝宝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杨丽华: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玩积木,摆成各种形状还向全班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成果,孩子们真是乐此不疲呀。

备注

在本次的交流讨论中,教师就自己在开展工作中是如何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宝宝的自理能力的。

其中有不少好点子在交流中得以共享。

教师的交流也是非常热烈的,不仅讨论自己是怎么做的,同时也相互探讨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姚王镇中心幼儿园桑木分园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时间

2015.3.19

活动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徐东凤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记录人

吴美

活动主题

怎样正确对待与处理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主持人:

在上次的教研活动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班级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以这个案例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案例内容:

凯凯是个行为问题较多的孩子,经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状:

“老师,老师,凯凯咬我了!

”“老师,凯凯打人了”“凯凯下地用脚踹我了!

……”;同时,也有很多的家长对老师提出要求:

“别让我们的孩子和凯凯在一起玩!

”“凯凯不能睡在我的孩子旁边!

”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通常都很为难,老师该怎么解决和处理呢?

教师互动研讨:

吴美:

教师正确引导和关注的同时我认为还应该更多地去挖掘深度的原因,由于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是非观念的建立是不完全的,因此我们应从找到凯凯小朋友产生这些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入手,从根本挖掘坏习惯形成的原因,以方便教师选择有效的方式去帮助他,教育他。

梅媚:

我来说说吧,我从事幼教工作这么多年来遇到的像凯凯这样的小朋友真的是很多,我感觉班级中凡是像凯凯这样行为问题多的孩子他们大都比较聪明,而且他们的打人现象多属于无意识的动作,虽然行为问题比较多,教师抓住凯凯小朋友身上某一方面的优点,让全班的小朋友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了解凯凯,让他为班级的小朋友做事情,为集体服务,或者请他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地在集体中表扬凯凯,这样既帮助他在集体中树立威信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凯凯与其他小伙伴发生矛盾的机会。

 王玲:

刚才梅老师的做法我感觉非常有道理,对待班级中的特殊儿童教师本身要从内心里接受这样的孩子,采用恰当的处理方式很重要,所以我非常同意黄老师所说出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凯凯那些小朋友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老师我们总能找到他们身上那一点点的闪光之处及时扑捉到问题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引导全班孩子去关注凯凯优秀的一面,淡化凯凯身上的不足之处,孩子们就会慢慢接受凯凯的,那么相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家长也就自然的接受了凯凯这样的孩子。

 陈倩:

我觉得像凯凯这样的小朋友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问题行为主要是孩子不会与小伙伴交往和相处,就像傅老师所说得在幼儿园中的孩子很少会是真正去打人的,我认为他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和经验。

因此教师要关注孩子是否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刚才前几位老师的观点都是从关注凯凯入手,去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他,我的想法是作为老师我们除了关注凯凯以外,也可以换个角度从关注被攻击的孩子入手。

备注

本次的教研活动是我们首次征集教师在实践工作中的“经典”问题而展开的互动研讨活动,教师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自己教育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促使大家重构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理论,使得原来属于每一个个体所有的经验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群体资源,我们感觉这样的教研活动非常有价值。

我园的“园本教研”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创设宽松的环境,使教研走近了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园本教研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姚王镇中心幼儿园桑木分园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时间

2015.4.2

活动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徐东凤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记录人

吴美

活动主题

经验交流

一、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以内数的组成最为大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点,主要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应该说是赋予幼儿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智力上的潜在能力,帮助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然而,我们大班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一些误区和困惑:

  ●教师认为组成中的很多关系概念对幼儿来说太难,试图缩小知识内容的范围,减缓“知识”的难度系数,但却造成了数学概念模糊不清或不准确。

  ●先观察教师演示材料进行分合操作,得出数的组成规律,后请每位幼儿依样画葫芦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

  ●教师过分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盲目地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组织操作后的交流归纳、更不知道怎样帮助幼儿提升概念。

在很多时候,采用一种“放羊”的形式。

这些误区让幼儿在学习组成中出现很多的偏差,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对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和理念上的偏差。

然而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且强调必须遵循幼儿思维活动规律和年龄特点。

因而教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教育目标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对于10以内组成,教师应先梳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使幼儿对组成之间的逻辑联系有所感受和理解。

二、帮助教师理清数组成的认知结构(知识概念)

1、知道除1以外任何数都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仍是这个数,体验数的可分性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发现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此数的所有组数。

3、积极尝试用语言、数字符号概括和表达自己的分合过程和探索发现。

4、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关系。

5、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比较发现多组分合记录单中哪种分合顺序分得既快又不容易遗漏,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6、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三、下面就教学活动《4的组成》《7的组成》《10的组成》来谈谈教师如何组织,希望能带给大家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针对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注意点:

1、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

——刚开始学组成的时候会出现的情况

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由于生活中幼儿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初学时过多的干扰,教师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均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

什么叫分两份?

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2、当幼儿不能够在一种操作活动中每次取相同数量(取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

教师可在分物板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絨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取总数,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当教师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取总数、分两份、所分的结果不能重复遗漏、如做记录,记录应与分的结果一致)仍不是每条都很清楚时。

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矛盾的解决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进行某数分合活动,总会出现遗漏。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找出重复,最后明确将一个数分成两个较小的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5、当许多幼儿在多次的分合活动中,能快速写出分法时。

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为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

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

适时的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

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

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的丰富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

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的问题,引导其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

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备注

 

大班数学活动:

学习7的组成

杨丽华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大班数学活动:

学习7的组成。

首先说一说活动目标,第一点是学习7的组成,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方法。

这是本活动的重点,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

第二点是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规律。

这是活动的难点,其实在学习5、6的组成时就可以进行引导孩子来发现分合式中递增、递减规律,今天主要引导孩子发现分合式互换规律。

第三点是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及合作能力,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方面,教师的教具是一份大的画着格子的棋盘,横向6排,纵向7排,另外是1-7的数字卡若干份。

幼儿两人一份操作材料,同教师的材料相同,黑白棋两人一份。

现在说一说活动的过程,整个活动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复习活动。

一般在进行组成的新授活动时可以先复习一下6以内的组成,复习的方式最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组织碰球游戏,教师游戏前要交代玩几的碰球游戏,例如: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6的碰球游戏,教师边说边出示6的数卡,老师说: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小朋友说:

嘿嘿,你的一球碰5球,小朋友的5球和老师的1球碰起来正好是6球。

游戏就可以开始了。

一般在课堂上开展的游戏孩子们是熟悉的,如果在课堂上再进行学习就浪费时间了。

游戏可以是集体再分组最后个别,教师提问的速度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快、慢的交替。

大班教室有许多长的各种颜色的小棍,我们还可以玩个猜小棍的游戏。

游戏怎么玩呢?

教师:

老师这里有5根小棍,我们一起来玩个猜小棍的游戏,当然这个游戏以前也玩过了,老师把小棍藏身后,一只手边出示小棍边说:

1根小棍,孩子们就猜另一只手中的小棍数量,幼儿说:

4根小棍,4和1合起来就是5,游戏依次进行。

这环节一般需要3—5分钟。

现在说一说第二环节:

学习7的组成,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所以教师的语言组织、要求的交代都要简洁、清楚。

因为孩子们在学习6以内组成时都进行了探索操作,所以在这环节中我设计了孩子们的合作操作游戏——下棋。

这一环节分几部分,第一部分:

教师首先出示下棋图,交待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下棋游戏,我们先认识一下棋盘,数一数横向有几个格子?

这里教师可以用手势演示一下,横向一共有几条?

这游戏怎么玩呢?

首先要求两个小朋友合作玩,一个小朋友拿黑棋,另一个小朋友拿白棋,一个小朋友出的黑棋和另一个小朋友出的白棋正好合起来正好摆满这7个格子。

如果我和xxx玩,我出3个黑棋,XXX出几个什么棋?

这里教师要在黑板上做个示范,孩子们会回答出4个白棋,教师接着说:

“我们可以用什么分合式来记录?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7可以分成3和4,教师接着问:

“这是一种方法,你们还能在棋盘上摆出不同的方法吗?

请你们两两合作下棋,摆好一种就用分合式记录一重,看看哪两个小朋友方法最多?

注意方法不能重复。

”接着就是孩子的操作和记录。

教师这里要有目的的观察,看看孩子们的操作是否有重复,适时进行引导。

第二部分:

孩子们讲述操作结果。

教师:

“哪两个小朋友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下棋的?

”教师逐一请六组孩子上来演示,演示一次教师就在黑板上用数卡记录一次。

第三部分:

归纳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教师:

“我们下棋记录的结果都在这里了,我们来数一下7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

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它们排个队,记起来不会漏掉呢?

”(幼儿回答,教师操作。

)教师:

“我们来看看左边部分数,从上到下数字越来越怎么样?

下面的数总比上面一个数多几?

右边部分数从上到下数字越来越怎么样?

下面的数总比上面一个数少几?

你知道右边每次少的1到哪去了的吗?

(右边每次少的1给了左边,所以左边数字越来越大,右边数字越来越小。

(2)引导幼儿了解互换规律。

比较7的前3种组成与后3种组成,总结出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

教师:

请小朋友比较一下前面三组数字和后面三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1和6变成了6和1,2和5变成了5和2,3和4变成了4和3,它们交换了位置。

)教师以7分成3和4和7分成4和3两个分合式为例讲解分合式中互换规律。

教师:

“它们交换位置后总数变了没有呢?

”也就是说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

小朋友在记7的分合式时,只需要记住前3组数字。

看到1和6就会想到6和1,看到2和5就会想到什么?

幼儿回答:

5和2,看到3和4就会想到4和3。

”教师边说边记录互换规律。

整个这环节大概需要20分钟。

最后的环节可以先玩个游戏:

举数卡。

游戏玩法:

每个幼儿盒子里有数字卡片1—6,请幼儿找出和教师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7的就举起来。

要求幼儿表述,如——师;我出1、幼:

我出6,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

幼儿游戏,要求幼儿举起来的数字要与教师的数字组成7。

再进行操作活动:

房子图——添画圆点并记录数字。

这环节是对今天学习内容的一个练习巩固,孩子预先应该做过类似的操作活动。

这两个活动大概花5分钟时间。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的组成》

梅媚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门严密的学科,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发展幼儿的思维是大有禆益的。

从孩子是能动的主体这一角度出发,我在活动中改变过去幼儿紧跟教师后面学,不能越雷池半步等教师主宰一切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活动主线,发展主旨的新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探索中学

习,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二、说教材

(1)《学习10的组成》它是幼儿在认识1——9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让幼儿理解整体与部分、数值、隐含等的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认识,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观察、比较以及操作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因此,它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2)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材,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方面:

学习运用数的组成规律推导10的组成,理解一个数

分成两个数,如一个部分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的递增递减关系。

b.能力方面:

通过操作、探索活动,发展幼儿观察、比较、探索和操作能力。

c.情感方面:

体验操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3)教学重点为:

了解10分成两份,如一个部分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的规律。

教学的难点为:

理解看到一组数,就会想到另外一组数,知道隐含关系。

(4)为了完成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教具:

电脑课件。

学具: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三、说教法

现代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

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追求整体效果的最优化。

根据本活动内容、目标及幼儿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操

作法、多媒体演示法、游戏法和练习法。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和本活动目标要求,我将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1.开始部分(3分钟)(运用感官,进行复习)

一开始,我以幼儿熟悉的编花篮游戏复习9的组成,随即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采花甜,我编1,你编几?

”。

幼:

“你编1我编8,1和8和起来是9。

”这样的设计,克服了一上课让孩子坐在位子上听教师说或操作的呆板形式,让孩子在动中复习了9以内组成,调动了幼儿的

视觉、听觉、运动觉,提高了幼儿多感官感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后面学习10的组成打下基础。

2.基本部分(15分钟)

(1)探索操作,学习组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

这个环节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幼儿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借助于电脑课件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突破时空限制,让幼儿观察屏幕,设疑“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两座房子)这两座房子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很容易的发现一座房子的屋顶上是圆形、一座房顶上是数字10。

)让幼儿观察房子的不同,一下子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活动,是幼儿的外在学习任务,变成内在学习需要。

第二步要求幼儿进行一个操作活动:

分点子和分数字。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特别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鼓励他们积极动脑。

通过分点子或分数字的探索活动,幼儿各自发现了10的不同分法。

并大能按照顺序写出分合,教师要有意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之间的互补关系,当看见前面数字增加时,后面数字在逐渐减少。

有的幼儿经验是零散的,教师用电脑课件加以小结归纳,重点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合中,当按顺序分到10可以分成5和5时,就不必让幼儿再继续分下去

了,因为下半部分只是和上面的分合位置颠倒一下,这就包含着隐藏关系。

知道一组分合马上会想到另一组分合。

这里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提问,10可以分成2和8,请你说出另外一组的分合,就是10可以分成8和2,当幼儿判断正确其中一种方法时,屏幕上的动物就会拍手、敬礼,并说“你真聪明”等不同语言,在直观有趣的画面中使幼儿感到,原来学数学是那么的有趣,动静交替中,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们“乐学”的情感。

(2)游戏巩固,强调重点

幼儿注意持续性较差,经过操作,相信有部分幼儿会感到疲劳,如何再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呢?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贯以有情节、有趣味的游戏,能使幼儿对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同时将游戏与学数相结合,也符合多途径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原则。

因此,我设计了音乐游戏“找朋友”,让幼儿根据胸前挂卡上物体的数量,去寻找一个与自己的数合起来是10的朋友。

使幼儿在愉快的气

氛中熟悉10的组成,防止死记硬背。

3.结束部分(7分钟)(因材施教,分组操作)

由于每个幼儿都存在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以下几组活动,意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从而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增强自信心,使

《纲要》精神落到实处。

A.让能力较弱的幼儿撒花片,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课堂的重复)B.请能力中等的幼儿把5的组成式补充完整。

(课堂的延伸)C.让能力强的幼儿先画图表示5的组成,再按逐一增多或逐一减少的顺

序填好5的组成式。

(课堂的提高)

延伸活动

下课不等于活动的结束,一次数学活动的开始,来自于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数学活动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成为幼儿获取新经验的开始。

在幼儿初步学会运用数的组成规律推导数的组成后,我在数学区提供了花片、印章,让幼儿分小花、盖章,继续体验数的组成,使延伸活动成为幼儿进一步探

索和广泛实践的广阔天地,让幼儿更关心周围事物,关心周围生活。

纵观整个教学程序,我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形式开展教学,使幼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让他们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运用规律推导数的组成,养成了积极动脑,大胆探索的优良数学

思维品质,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姚王镇中心幼儿园桑木分园教科研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时间

2015.4.16

活动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徐东凤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记录人

吴美

活动主题

提高班级管理常规

一、主持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

尽管如此,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作为领导,我们不乏接到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投诉,老师们也不希望有家长对你们的工作进行投诉。

如何解决家长的批评和抱怨,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家长工作做好了,我们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对我们工作支持和理解了,就会为我们做好的、正面的宣传。

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们不乏有好的经验,也有些老师也许存在着困惑,今天我们请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提高家长工作的实效性?

”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二、教师们交流、探讨

张婕美:

配班的李老师虽然是到我园参加工作不到1年的新老师,但是能利用家长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积极、大胆地与家长交流,比较细致的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得到家长的称赞。

陈倩:

与家长交流时说话不能太直接,要有艺术性,婉转地把孩子的不足以家长接受的方式转告家长,先说好的地方,再说不足之处。

主持人:

也就是说在跟家长沟通和交流时我们要把握“度”,既要把家长当作朋友、合作伙伴,又不能太随意,注意交流时的语言是以给家长建设性的意见方式提出,切忌因为觉得与家长很熟而说话太过随意引起家长误会或者不快。

王玲:

一日活动中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孩子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当孩子表现特别不一致或者有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类似错误时,老师有时会采取一些诸如“暂时隔离”或者严厉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当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