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44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ocx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会使我国进出口量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会使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总之,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引进外资,而要合理利用外资。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资金

  我国从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改变了过去“一无内债、二无外债”的保守思想,开始利用外国资本来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从文革的废墟中起步,百业待兴,资金和技术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当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效地弥补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资金缺口,改善了我国外汇资金极为短缺的状况,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

这一时期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为主要特征。

到1995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积累,国内出现了大量闲置资金,外汇储备也开始大幅度增长,这一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多为非储蓄缺口和非外汇缺口性外资,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产业重组、结构升级。

  1983~200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额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由1985年的%上升到1998年%.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它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例如,1992年后提出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期待以市场换来技术,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行业市场份额的出让并未带来国内急缺的技术,反而挤垮了国有名牌。

如洗涤用品行业出现了美国宝洁、英国联合利华、德国汉高三足鼎立的局面,碳酸类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占76%;在我国金融机构出现存差的情况下,大量外资引入造成国内资金闲置,冲击国内货币市场,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由于我国目前产权交易不规范,外商对国有企业的大量购并异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外商大量购并国有企业,外资过分渗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我国引入外资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

下面笔者以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为实际背景,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利用外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样本区间为1985~2002年。

  外商直接投资:

拉动GDP增长

  我国自1983年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以平均每年46%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02年上半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资输入国。

外资企业具有内资企业所缺乏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融资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其中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更远胜于内资企业。

它直接带来了社会需求创新效应、人力资源创新效应、产业创新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并通过对国内企业的示范作用,间接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带动整个经济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即经济学理论上的正的外溢效应。

考虑这些因素,笔者认为在考察经济增长时,应把外资作为一个单独因素考虑。

下面我们以FDI代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额,GT代表固定资产投资额,L代表社会劳动者总数,则总产出函数为:

Y=f。

在实际计量分析中,笔者发现CD函数的回归效果最好,结果

  lnGDP=++++

  R2=  DW=  F=

  各项指标显示检验基本合格,DW值稍小的原因可以这样理解,引用外资的同时促进了固定投资的增长,并拉动就业量的增长,因此三者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模型显示FDI系数,它代表GDP对FDI的弹性。

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一倍,可以拉动GDP增长14%,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明显的。

当然这里考虑的是总量影响,并没有说明这种增长是单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GDP的贡献还是通过正的外溢的效应影响其他非外资企业综合作用GDP的结果及其作用的比例是多少。

  外商直接投资:

带动进出口增加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已达相当规模,2002年我国出口产品总额32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大规模的外资引入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到沿海地区,再发展到全国,从外商小规模试探投资到国际着名跨国公司大项目投资。

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商投资带来其熟悉的采购和销售渠道,进而影响到我国经常项目下的进出口贸易额。

  从出口方面看,近年来中国出口发展迅速,外资企业是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以Ex代表出口,FDI代表外商直接投资,RE代表汇率,其关系

  Ex=++

  R2=  DW=  F=

  方程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这与我国对外企的出口导向型政策有关。

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亿美元,占出口总额%,同比增长%,高于平均增长率个百分点。

以我国第一大出口支柱行业机电行业为例,出口创汇超过l亿美元的生产企业外企占80%以上,对我国的出口贡献率超过了国内企业。

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技术外溢、管理示范以及增强本地配套率等效应,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带动整个地区技术创新、出口增长。

  进口方面,引进外资直接伴随着大量的进口,大量对华出口信贷都是用于向中国提供亟需的电站、化工、电信、航空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设备。

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很多是以进口商品的形式使用。

而且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比重偏高,一直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其进口额占全国进口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另外一些跨国公司通过从国外母公司高价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实现利润转移,达到避税的目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有负面影响。

实证分析

  IM=+++

  R2=  DW=  F=

  方程回归效果较好,FDI系数,大于出口系数,剔除误差因素,也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进口量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出口量的促进程度。

近十年来外资企业进口额占全国进口额的比重一直明显高于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1996年竟高出近14个百分点,达到%.

  外商直接投资:

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1990年以来,外资流入的大部分被用于弥补贸易逆差。

1995年以来,经常项目逆差状况得到扭转,外资流入直接导致国外净资产和外汇占款的高幅上升,从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影响。

汇率变化通过对进出口的影响而直接影响国外净资产,而汇率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则是通过国外净资产和人民币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连锁效应的。

使用1985~2000年数据发现货币供应量M2与汇率RE、外资流入CF有如下关系

  LnM2=++

  R2=  DW=  F=

  上式表明外资流入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密切关系和较好拟合度。

方程显示,外资增加1%就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

  外资流入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外资流入增加使央行外汇储备增加,引起央行以人民币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导致国内货币供给总量增加,国内总需求膨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对以机器设备形式投入的外资,无论是直接以实物形式注入,还是以资金形式注入再进口,国内都需要有相应的人民币配套资金,这也势必加大国内货币供给的压力。

从近年来世界银行在我国的投资项目的内外资配套的比例看,外资占30%,人民币配套资金占70%.

  随着外汇占款在央行资产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再贷款比重进一步下降,央行实行对冲调整的余地就越来越小。

这也是自1997年以来央行不希望外汇储备增加太快的原因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

增加就业量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从事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就业产生影响。

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广东、福建两省为最。

这些区域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如纺织、服装等。

  外商直接投资还会通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给来创造后方关联的间接雇佣效果,其数量并不亚于直接就业人数。

下面我们对1985~2002年的从业人员总数、外商直接投资额等统计数值进行回归,结果

  lnTL=+++

  R2=  DW=  F=

  其中TL代表总就业人数,FDI代表外商直接投资,LR代表劳动生产率,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上式显示,就业人数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额FDI的弹性为虽然数值偏小,但我国就业人数基数大,外商投资每增加l亿元,会相应增加约万人就业,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还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

我国目前部分外企到华投资是为了雇佣低廉劳动力,他们要求劳工从事简单繁重的体力或手工劳动。

虽然扩大了就业量,但对我国劳动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利的。

  外商直接投资:

一把双刃剑

  综上所述,巨额外资的流入确实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大量流入的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是我国现代化“起飞”阶段的刺激因素,弥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带动了出口和就业量的增长,并为我国带来了急需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竞争机制。

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利用外资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负效应,例如加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等。

因此,我们在引进外资过程中不能盲目,要讲求经济效益,给外资企业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措施要有理有据,无论怎样,我们引进外资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自身能力的增强。

  []

  [1]卢荻。

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2003,:

40-47

  黄毅。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

47-50

  王志鹏。

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

17-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