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358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docx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第1章单元评估

第1章单元评估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  )

A.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B.细胞的分裂

C.细胞的分裂和生长D.细胞的生长

解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生物体的生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由细胞来实现的。

具体地说,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每个细胞的体积增大,对整个生物体来说则表现为体积增大,体重增加,即表现为生长。

答案:

C

2.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

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

A.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制约

B.相对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C.相对面积小,不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D.以上A、B两项的内容都是其原因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所以细胞体积越小,越有利于这种控制;细胞体积越小,其细胞的相对面积就越大,这样就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体现了细胞大小与功能的关系。

答案:

D

3.关于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结构

B.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C.核衣壳外还有多糖、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的囊膜

D.同化类型是化能异养型

解析:

炭疽杆菌属于好氧型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结构,属于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繁殖,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每一个病毒颗粒都是由一个核酸分子和一个蛋白质外壳,即核衣壳所组成,相当多的动物病毒,其核衣壳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由糖蛋白、脂类所构成的囊膜,因此,C选项是病毒的特征,而不是细菌的特征。

答案:

C

4.原核细胞中,核区内的核物质主要是指(  )

A.DNAB.RNA

C.蛋白质D.蛋白质和核酸

解析:

原核生物细胞核核区相当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核区内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这两种物质在原核生物核区内不结合(不形成染色体),在真核生物细胞内却相互结合形成染色体。

答案:

D

5.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

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细胞

解析:

显微镜下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否则不能够观察到。

题目中所列举的各种材料都是单个或者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能直接制作成装片观察。

答案:

A

6.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来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依次是(  )

①细胞代谢 ②细胞增殖、分化 ③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改变

A.①③②B.②①③

C.③①②D.①②③

解析: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独立的、有序的代谢自控体系,细胞是代谢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殖发育的基础,有机体中各种分化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生物的全部遗传物质,即细胞遗传的全能性。

答案:

D

7.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  )

A.生长发育B.新陈代谢

C.遗传和变异D.应激性

解析: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第二,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第三,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第四,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第五,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第六,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以上这些基本特征,只有生物才具有,而非生物是不可能具有的。

因此,这些基本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重要标志。

在上述特征里,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前提,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答案:

B

8.欲将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细胞,转换到高倍镜下继续观察,则必须将此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目的是使(  )

A.视野变大B.物像清晰

C.视野变暗D.目标存在于视野内

解析:

换用高倍镜后,因为放大倍数增大,所能观察的范围变小,因此要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才能保证换用高倍镜后目标还存在于视野内。

答案:

D

9.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显微镜镜筒下降时,操作显微镜的人的目光注视的部位是(  )

A.镜筒B.目镜

C.物镜D.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

解析:

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显微镜镜筒下降时,操作显微镜的人目光应注视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目的是避免物镜压碎装片,避免损坏物镜镜头。

答案:

D

1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解析: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的完成必须依赖于细胞,离开了细胞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完成生命活动。

答案:

B

11.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的结构模式图。

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或不同的特征是(  )

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

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蛋白质,T4的外壳含有核酸

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多数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其中核酸控制病毒的一切遗传性状,是病毒的核心物质。

答案:

C

12.放线菌与细菌的基本结构相同,那么放线菌属于(  )

A.有细胞核的生物B.原核生物

C.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D.真核生物

解析:

细菌是原核生物,放线菌与细菌的基本结构相同,所以放线菌是原核生物。

答案:

B

1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解析:

细胞学说只是提出了植物和动物由细胞构成,并没有提出细胞的分类。

答案:

C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蓝藻是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生物

D.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衣藻具有叶绿体

解析:

任何生物都有遗传物质。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体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酵母菌是典型的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衣藻为真核生物,各种结构都存在。

蓝藻为原核生物,不具有叶绿体。

答案:

B

15.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向下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图1        图2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在显微镜下发现向左下方游走,实际游走方向为甲方向,如果想移向视野中央,则应向丙方向移动。

答案:

C

16.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

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的

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龟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本题中的龟的单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合作才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答案:

D

17.人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精子(含有很少细胞质)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说明(  )

A.环境因素的影响B.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C.遗传因素的影响D.细胞的功能决定寿命

解析: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核、质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个,都会使细胞寿命大大缩短。

答案:

B

18.下列关于苹果、硝化细菌、变形虫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者有线粒体

B.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

C.都含有核糖体,能够合成与有氧气呼吸有关的酶

D.细胞膜和核膜都是双层膜,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

解析:

三者的共同点是都有核糖体,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苹果和变形虫都属于真核生物,三者都能合成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原核生物有氧呼吸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真核生物有氧呼吸酶分布于线粒体。

答案:

C

19.衣藻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

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B.细胞膜化学组成不同

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

解析:

衣藻属于真核生物,颤藻、念珠藻、发菜等都属于原核生物的蓝藻。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

C

20.下列各项中,阐述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B.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

C.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解析: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A项“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与B项“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都缺少了无机环境。

C项“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属于种群的概念范畴。

答案:

D

2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解析:

细胞学说由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A、B、C三项为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

答案:

D

22.关于组成生物体的成分和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核酸②蛋白质

③细胞壁④核糖体

⑤核膜⑥细胞膜

A.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所共有的是①②④⑤⑥

B.衣藻体内有而大肠杆菌没有的是③⑤

C.①~⑥在酵母菌体内都存在

D.细菌具有而病毒没有的是③④⑥

解析:

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但①②④⑤⑥与植物细胞所共有;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①~⑥在其体内都存在,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不存在③④⑥。

答案:

B

23.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

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大小

核膜

a

较大

b

较大

c

d

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C.细菌、动物、植物、病毒 D.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解析:

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原核、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病毒无细胞结构。

答案:

B

24.以下关于病毒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的生命活动不是在细胞中完成的

B.病毒只能生活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营专性寄生

C.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D.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同样也可以培养病毒

解析:

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病毒的生命活动也是在细胞中完成的,病毒的新陈代谢、增殖等生命活动必须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完成。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只能进行活体培养,用一般的培养基是不行的。

答案:

B

25.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个鱼缸内的所有生物

C.一个池塘中所有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D.生物圈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和真菌

解析:

一片森林中除树木外,还有很多草本植物和动物等,所以A不属于群落;一个鱼缸内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

C、D两项虽然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但都不属于群落,因为,池塘中除动物、植物、细菌、病毒之外还有真菌和原生生物以及细菌以外的其他原核生物;生物圈中除动物、植物和真菌之外还有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

答案: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字样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________(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的倍数为________。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镜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__。

(3)现有显微镜四架,其镜头放大倍率如下表:

如果观察洋葱表皮时,则哪一架显微镜视野里的细胞数目最多?

(用显微镜的代号回答)________。

在使用哪一架时最需使用凹面镜和细准焦螺旋?

(用显微镜的代号回答)________。

放大倍率最大的是哪架显微镜?

(用显微镜的代号回答)________。

哪一架视野中的光线最弱?

(用显微镜的代号回答)__________。

A

B

C

D

目镜

5

15

5

15

物镜

10

10

40

40

(4)某同学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小生物,使用10×物镜观察生物,若换成40×物镜时,生物却不见了,此时该同学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再看见它(  )

A.重新换回10×物镜B.改用60×物镜

C.增加视野亮度D.调整光圈

解析:

本题是对显微镜使用特别是镜头转换后变化情况知识的考查。

(1)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必须要使用最大的放大倍率,即物镜与目镜的乘积为最大。

留心观察显微镜的镜头可知:

物镜的镜筒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目镜的镜筒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

因此可以判断①为5×目镜,②为15×目镜,③为40×物镜,④为10×物镜。

使用高倍镜时,镜头与盖玻片间的距离很接近。

(2)根据第

(1)题的判断可知,③是高倍镜,④为低倍镜,低倍镜的视野较明亮。

(3)根据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可以判断,A组的放大倍率最低,D组的放大倍率最高。

放大倍率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所观察的范围越小,视野越暗,因此需要用凹面镜调整通光量,同时,在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节清晰。

(4)将10×物镜换成40×物镜时,视野的范围变小,因此必须重新换回10×物镜才能看到生物。

答案:

(1)②③ 600 

(2)④ (3)A D D D (4)A

27.(12分)下图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__________细胞,图乙是__________细胞。

判断的理由是洋葱细胞具有[  ]________和[  ]__________,人的细胞则没有。

(2)这两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上所存在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__性,但在结构上由于都具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而使得这两者之间具有__________性。

(3)由于这两种细胞都具有[  ]__________,因而都属于__________细胞,由这类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__________生物。

答案:

(1)洋葱表皮 人口腔上皮 4 细胞壁 5 液泡

(2)多样 1 细胞质 2 细胞核 3 细胞膜 统一

(3)2 细胞核 真核 真核

28.(12分)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步骤

(1)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

(2)F中,滴管滴出的是__________,其浓度为__________,滴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C中滴管滴出的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达此目的还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编号)。

(4)B中的操作应先让盖玻片触到液滴,再轻轻盖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观察。

(5)A步骤中,牙签刮取的部位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完成该实验,还缺少一个重要实验用具,这个用具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A→D→B→C→E

(2)生理盐水 0.9% 保持细胞大小和形态

(3)碘液(或龙胆紫) 染色 E

(4)防止产生气泡

(5)口腔侧壁 获取口腔上皮细胞

(6)显微镜 观察细胞

29.(7分)假设你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如下图中的情形,回答下列问题:

(1)最可能是气泡的是__________。

(2)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应将载玻片往何方向移动?

__________。

(3)欲使用高倍物镜应转动哪个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_,视野的亮度比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结果造成显微镜某个部位损坏,请问下列哪一项为不当操作(  )

A.拿取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为了看清楚观察物,应该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到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更换镜头

D.使用拭镜纸朝同一方向擦拭镜头

解析:

本题是对显微镜使用的考查,需要结合实验的真切感受作答,因此必须要注重实验,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注意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1)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2)因为显微镜下物像是倒置的,图中A位于视野的上方,实际上它位于装片的下方,因此使用高倍镜之前必须要将它往上方移动,将A移至视野的中央。

(3)在由低倍镜转成高倍镜时,要使用转换器转换。

(4)高倍镜下,放大的倍率变大,但视野变暗,同时视野变小,所以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

(5)在低倍镜下,转动粗准焦螺旋可以看到物像,但为了看清楚观察物,应该转动细准焦螺旋。

同时,在高倍镜下观察物像时也应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

答案:

(1)B 

(2)上 (3)转换器 (4)少 暗 (5)B

30.(11分)2002年冬天,“非典”(SARS)袭来,给全国人民以严峻的考验。

科学工作者迎难而上,最终战胜了“非典”。

这是一件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生动事例,老师在布置同学们收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后,就如何发现病原体这一专题组织了一节交流讨论课。

请你加入到讨论中来,共同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师:

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很多,如细菌、衣原体、病毒等,科学家在寻找病原体的研究中应用了什么方法?

生:

应用了病原体的分离、分类鉴定和动物(如猴子)实验等方法。

师:

这是一种新的、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假设从患者体内找到了衣原体,就能肯定它是病原体吗?

为什么?

请你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

若排除了衣原体,怎么确定是由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呢?

生:

首先要把两者分离,将带有这两种病原体的材料制成溶液,用陶瓷纤维过滤器过滤(病毒可以滤过,而细菌不能滤过),再通过进一步处理即可。

师:

将细菌和病毒分离后,①下一步怎样进行?

②对结果如何分析?

请你回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

证实病原体是病毒后,要用到何种仪器才能看到其真面目而便于分类?

请你回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

冠状病毒的种类很多,进行鉴定所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

请你回答: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靠科学,终于发现了新型的冠状病毒,接着,老师对这节探究讨论课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科学家正在进一步对药物的开发、病毒的来源和疫苗等进行研究,新的成果将会陆续出现,以便造福人类。

答案:

(1)不能。

因为其他微生物也可能引起该传染病(或未进行动物实验,不能盲目肯定)

(2)分别将细菌、病毒注射到不同的猴子体内,观察是否有“非典”症状出现。

若注射细菌的猴子出现“非典”症状,则可确定是由细菌引起的,否则不能确定是由细菌引起的;若注射病毒的猴子出现“非典”症状,则可确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否则,不能确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3)电子显微镜

(4)测定其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