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上第六单元教参.docx
《语文S版四上第六单元教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上第六单元教参.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S版四上第六单元教参
第六单元说明
一、编排意图
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一组课文。
涉及古诗、寓言、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内容。
学生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行走在中华优秀文化的长廊中,感悟蕴含在文本中的慈母爱、兄弟情和蕴含和人生哲理。
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百花园的学习。
涉及词语、古诗文的积累、修改符号的运用,此外百花园中还安排了“古诗联句比赛”的语文大课堂活动和围绕“我喜欢的一首诗”这一主题的习作,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积累优秀诗文,对祖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加深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吟、倍、啄”等30个字,会写“恐、异、佳”等26个生字。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运用制作读书卡的方法,归纳整理自己阅读过的信息。
5.学习运用删除、添加、删改、调换位置、保留原文等修改符号修改文章中的错误。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语言,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文,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情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略读的方法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复述课文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建议
1.重视书写的指导,对于易错字的关键笔画,笔顺易错的字要重点指导。
2.学习本单元要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体会诗中丰富的情感,感受课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阅读略读课文时,初步掌握略读的方法,能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4.本单元建议教学12课时,其中课文教学8课时,百花园教学4课时。
21.古诗二首
一、课文介绍
《游子吟》是一首乐府诗,用概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课文插图正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的真实写照,在理解诗句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来体会诗境,理解诗句。
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是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二是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能默写《游子吟》。
二、教学目标及建议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吟、倍”,会写“恐、异、佳、倍、弟、登”这6个字。
2.结合注释,说说两首古诗的大意。
3.能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默写《游子吟》。
4.想象画面,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了解关于重阳节习俗、插茱萸的相关传说。
教师搜集关于孟郊、王维的介绍,古诗的写作背景。
2.识字写字
(1)对易错字的重点指导
本课生字中“异”的上半部分的“巳”是封口的,“登”的上半部分的左半边,学生容易写成“夕”,在指导学生写的时候要提别提醒学生注意。
(2)形近字的辨析
在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倍、陪、培”可以引导学生从字义入手,用这三个字分别组词,进行区分。
倍有“加一倍”的意思,可以组词精神百倍。
培的意思是为保护植物或墙堤等,在根基部分加土。
还有使繁殖的意思,可以组词为培养、培育。
陪的意思有随同,在旁边做伴的意思,可以组词为陪伴。
3.朗读、感悟、理解
(1)指导朗读
古诗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
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达到对诗句内容有个大体了解,不必专门逐字逐句让学生进行解释,在初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内容。
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古诗朗读要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可以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读。
诵读时,教师可作范读,对学生进行断句指导,比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理解感悟
《游子吟》中所讲的“游子”,指离家在外或久居他乡的人。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意思同“歌”“曲”相近。
“寸草”,指小草,在诗中象征子女。
“心”,指草在生长中抽出的嫩茎。
这里语意双关,既指草心也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爱。
三春:
即春天的三个月,包括孟春、仲春、季春(从每年的立春到立夏)。
诗的前两句诗,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诗歌情感的句子,这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
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反问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所作。
王维少年时就与胞弟王缙离开家乡蒲州到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客游。
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久负盛名,使他成为王公、驸马、达官贵人的座上清客,这使他有机会大量接触上层社会的生活,对世态炎凉和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有了深刻认识,并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
久而久之,思乡怀亲之感不断袭扰他。
特别是在他十七岁那年的“九·九”佳节之日,达官贵人们都以家宴自娱,胞弟王缙也回蒲州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突然在举目无亲的诗人心中爆发,遂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
诗歌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异乡”“异客”,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他独在异乡孤独的感受。
做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并不十分强烈,但一旦遇到某种特定的环境,就会愈加强烈,最常见的便是“佳节”。
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
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在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两句话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实际与亲人分离的情景,体会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学习这两首诗时,重点引导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知道诗句的意思,读出诗歌的韵味。
在教学这两首诗时,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下四步进行:
①理解题目意思。
②了解古诗的作者。
③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意思。
④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读出诗歌的韵味。
重点为第三步,学生需要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诗意。
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把不理解的词拿到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做重点词的点拨,如“游子”“吟”“意恐”“寸草心”“三春晖”的意思,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资料进行讲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山东”具体指哪里,“茱萸”是什么?
为什么重阳节要插茱萸?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这些内容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预习时,提前查阅相关资料,课上交流,这样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另外理解古诗后,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诗内容,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谢或对亲人的思念。
4.课后练习
(1)设置意图
第一题,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默写《游子吟》,引导学生积累优秀诗文。
第二题,结合注释,说说两首古诗的大意。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把握古诗内容。
第三题,说说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内容,理解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还可以让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来体会。
试着写一段话,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或思念之情。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或思念。
(2)参考答案
第二题:
《游子吟》大意: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意: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理解要不拘泥课文内容的直译,只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把意思说清楚即可。
第三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尽情的赞美。
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
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无法与家人团聚,尤其是重阳节,在家家户户都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的日子里,王维怎能不想起在家是和亲人手挽着手,头插着茱萸登高远眺的情景呢?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想念家乡亲人之情。
试着写一段话,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或思念,此题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想对谁说,为什么要感谢他或者思念他,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
5.拓展、延伸
歌颂母爱的诗:
送母回乡
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思乡诗: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春夜洛阳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课时建议
本课可安排2课时。
三、参考资料
1.为什么重阳节要插茱萸?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
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
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
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2.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3.关于重阳节的传说
古时候,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
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
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
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来。
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他听说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能降妖除魔,决定前去拜师学艺。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费长房和蔼地对他说:
“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
”他交给桓景一把降妖宝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
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一天早晨,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
“徒儿,你在这儿快一年了。
我算了一下,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了。
我给你一把茱萸叶、一瓶菊花酒。
你赶紧回家,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
”他一招手,飞来一只仙鹤,让桓景骑在背上,把他送回了家。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
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
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
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
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
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
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22.寓言二则
一、课文介绍
《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的是一个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
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狐假虎威》选自《战国策·楚策》,讲的是老虎逮到一只狐狸。
要吃它。
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管森林里的百兽的。
老虎要是吃了它,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
如果不相信,就跟着它到百兽面前走一趟。
老虎被蒙住了,依了狐狸的话,跟着它走,果然森林里的野兽见了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真以为是怕狐狸哩!
这则寓言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两则寓言语言精练,篇幅不长,内容比较容易理解,题目直接点出了寓言的内容,简练的人物对话,凸显人物个性,巧妙的揭示了寓言道理。
课文插图第一幅描绘了渔翁乐呵呵地提着互不相让的鹬和蚌回家的情景,而此时鹬仍然叼着蚌,蚌继续夹着鹬,丝毫不考虑后果。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跃然纸上。
第二幅图则描绘了狡猾的狐狸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走在老虎前面,而凶恶的老虎竟然温顺的跟在它身后,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
凸显了狐狸依仗老虎的威风仗势欺人的奸诈。
本课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是体会寓言中的深刻寓意。
二、教学目标及建议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啄、钳、曰、亦、禽、狐、逆、遂、皆、畏”,会写“啄、曰、亦、谓、渔、狐、兽、遂、皆、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两则寓言。
3.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课文,知道寓言的道理。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课文朗读文件或磁带,生字卡片。
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识字、写字
(1)字音
本课选取了文言文寓言故事,文中有的是多音字,需要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区分字音。
《鹬蚌相争》中“两者不肯相舍”读“shě”《狐假虎威》中“天帝使我长百兽。
”中的长读“zhǎng”,“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
”中第一个“为”的字音是wéi,第二个“为”的字音是“wèi”。
(2)字形
本课中的易错字是“啄”学生容易少写点,“曰”容易写成“日”,这在教师指导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
另外“皆”的结构是上宽下窄,书写时要注意间架结构。
3.朗读、理解、感悟
(1)朗读
文言文的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读好停顿。
如《狐假虎威》一课,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句子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断句,并说明断句理由,这样理解性的朗读,才能把文章停顿读好。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理解带朗读,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古文。
另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把现代文朗读的方法渗透进去,如:
配音读、换位读、对比读,尤其对于反问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像现代文一样读出反问的语气,这样,学生既达到了朗读的一般要求——读通读顺,也通过朗读深入到了狐狸的内心世界,对于理解寓意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使学生也感受到古文的魅力,寓言的趣味,激发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2)理解感悟
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借助译文理解寓言句子的意思,虽然译文已经将寓言内容叙述清楚了,但是具体到文中某个词的意思,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还会有困难。
比如《鹬蚌相争》中“蚌方出曝”中的“方”是刚刚的意思。
“今日不雨”的雨用作动词,是下雨的意思。
“两者不肯相舍”中的舍是放弃的意思。
“而鹬啄其肉”和“蚌合而钳其喙”的“其”分别蚌和鹬,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词义。
《狐假虎威》的“假”是假借,凭借的意思。
“子无敢食我也”中的子是你的意思,无是不的意思。
“天帝使我长百兽”的长同“掌”,是掌管的意思。
在学习《鹬蚌相争》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如“蚌方出曝”,可以让学生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可以想到一只蚌敞开胸怀在沙滩上晒着暖洋洋的太阳。
如“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这句中的“啄、合、箝”三个动作,启发学生想象以“如果你是鹬,你会怎样啄?
”“如果你是蚌,你会怎样合和箝?
”紧扣问题边想象,边做动作边读,这样一只凶狠、得意的鹬,一只凶狠、不甘示弱的蚌呈现在我们眼前。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充实了情感体会,创设了情境,为走进文本,体会鹬和蚌的生死之争打下了基础,也为朗读鹬和蚌互不相让时的语言打下基础。
寓言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鹬蚌相争这则寓言学生对于寓意的理解并不困难,就是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在揭示寓意时,教师还可介绍这则寓言的原文,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是在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不要出兵所说的一段话,以鹬蚌相争这件事来比喻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而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赵惠文王最后听取劝告,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这样学生对于这则寓言的寓意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习文言文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步骤,比如可以采取几步读的方法,
第一遍读,借助字典、注释读准读通。
第二遍读,结合注释译文了解内容。
第三遍读,结合语句想象画面。
第四遍读,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4.课后练习
(1)设置意图
第一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这一要求,背诵课文能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感悟文言文语言的精练及表达的特点。
第二题分别说说两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道理,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第三题,以“第二天,老虎又和狐狸相遇了……”为开头,续编故事。
此题主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语言简练,一个字可能就是现代文中一个词或句子的意思,但是学生续编故事要写得生动形象才行,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后,把去掉形容词的现代文给孩子,让学生自己加形容词,让语言变得生动,描写变得具体,再读文体会,这样学生再进行续写,就会有意识的将人物对话,提示语的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指南针”主要是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填写读书卡,帮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为积累写作素材打下基础。
学完课文,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格式,把学过的课文进行积累。
(2)参考答案
第二题:
《鹬蚌相争》这则寓言通过鹬和蚌相互争吵谁也不让谁,最后双方都被渔夫捉住这个小故事,说明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但是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不能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记住寓意,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所懂得的道理,或者说说生活中类似的事,学了寓言后,再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第三题:
在续写故事时,要做到情节合理,不能是简单的叙述故事,要能适当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5.拓展、延伸
鹬蚌相争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
“善。
”乃止。
(《战国策》)
6.课时建议
本课可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举例:
《狐假虎威》第2自然段教学过程:
1.读第2自然段,想想狐狸看到老虎后它是怎么说的?
它的话里有几层意思?
(1)指名读狐狸的话,其他人边听边想狐狸讲了几层意思?
(2)指名翻译并回答。
预设:
狐狸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
你不敢吃我因为我是天帝派来的。
第二层意思:
你要不信,就看看动物们的反映。
PPT:
出示句子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理解第一层,读出自己的理解
(1)情境体验:
现在你就是狐狸,说这话时你是怎么想的?
带着自己的想法读读狐狸的话。
PPT:
出示句子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
(2)朗读方法指导:
其他同学,你们从狐狸的话中听出来它在强调什么吗?
小结:
看来理解之后再读,就能抓住重点了。
(3)练习朗读。
3.理解第二层,读出自己的理解
PPT:
出示句子
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1)情境体验:
说这句话时,你这又是怎么想的?
预设:
怕老虎不信。
又知百兽怕虎,就想利用老虎来吓跑百兽,好在老虎面前证明自己的威风,自己真是天帝派来做百兽首领的。
(2)出示对比句体会人物语言表达效果。
PPT:
出示句子
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
(3)学生谈理解
预设:
狐狸就是要强调自己在先老虎在后,好让老虎产生错觉,认为百兽是被先行的狐狸吓跑的。
(4)理解后朗读狐狸的话。
朗读指导:
PPT:
出示句子
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再换句话说,就是……
PPT:
出示句子
百兽看到我敢不逃跑吗?
谁能读出百兽看见它都得逃跑,没有一只敢不逃跑的这种情态?
4.回顾狐狸语言,读出心目中的狐狸形象
请同学们想象狐狸的神态、动作、说话的腔调,再读读狐狸的语言,一会儿请你试着给这幅画面配音。
(读语言、配音)
5.总结狐狸形象,练习背诵
(1)在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狐狸?
(聪明、狡猾、机智……)
(2)练习背诵
三、参考资料
1.寓言是带有讽刺或劝解性的。
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和寓意寄予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语言简洁干练。
主人公可为人,也可为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作者介绍: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23.西门豹
一、课文介绍
课文写了战国时代,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新繁荣起来的故事。
文章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详略得当地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插图描绘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