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28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3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

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

你了解多少?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

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

(1~4自然段)

  第二段:

(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

又讲了什么?

(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

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

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

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

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

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

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

地球有什么特点?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己的理解。

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

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

   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

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

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地球是渺小的,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它的破坏,将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

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体会。

   2.组织学生讨论

   3.汇报。

   4.引导学生从这几处考虑:

    a.科学家证明,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

    b.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6.指导朗读。

   7.概括段意。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精心保护地球。

  二、总结思考

    请你谈一谈读完课文想到些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说完后,教师指导,然后写成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三、指导造句

    渺小、贡献。

 

14*大瀑布的葬礼

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预设: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

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板课题,读课题

3、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

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

(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

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⑸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

怎样特殊?

(是为一条瀑布举行一次葬礼)

⑹塞特凯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你用的是“曾经”为什么呢?

现在的瀑布怎样呢?

(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奄奄一息。

  指导读——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法)写出了大瀑布即将枯竭。

板书:

即将枯竭——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呢?

——所以游人都怎样做的。

⑺大瀑布是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

我知道有些同学带了世界地图回来,你找到这个地方吗?

设计意图:

先感悟,后概括,再质疑,环环相扣,遵循了语文学习的原则,弘扬了学生的个性。

4、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同学帮助解决

 设想不懂的地方:

(1)、为什么总统要亲自主持呢?

(他为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的遗憾。

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2)、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进行大瀑布前后的对比。

看到如此的情景,假如你是大瀑布你会说些什么呢?

现在请大家来说说我的故事,用上第一人称,把自己当作是大瀑布。

(3、4个)

(3)为什么大瀑布会葬送?

(小组讨论)

(4)汇报:

 1、建水电站

 2、水资源浪费。

 3、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过渡: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大瀑布逐渐枯竭,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

所以大家就为他举行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葬礼。

大瀑布即将逝世了,它会留给世人什么呢?

(谈想法)

设计意图:

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迸发出学生的情感火花,让真情在学生慷慨激昂的演说中流淌。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通过自己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

总结:

就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让这些事情不再重演。

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小公民,好吗?

作业设计:

    在我们现实当中,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你调查到哪些呢?

板书设计:

14、大瀑布的葬礼

为什么举行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课堂练习:

1、选择正确答案。

(1)总统主持葬礼是因为()

A.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教授都来了,总统主持显得更加尊重客人。

B.为了能唤醒更多的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C.许多人都在关注此项活动,他必须得参加。

(2)这篇文章主要讲()

A.塞特凯达斯瀑布已经消失了。

B.巴西总统和人民为瀑布举行了一场葬礼。

C.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辉煌以及毁灭,通过特殊的葬礼告诫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课后小记: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解题。

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

“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填空,突出“神圣”这一题眼,中心十分明确。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设计意图:

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学生理解课文。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3自然段:

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

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

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

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

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

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段。

设计意图:

学生理解的能力有高有低,因此对课文的理解深浅不一。

预设理解的要点便于把握教学的“度”,使教学尽可能地面向全体。

]

四、小结:

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

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2、介绍西雅图这个城市。

资料:

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

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

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气候,如春的四季。

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

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

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

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过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设计意图:

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对“西雅图”这个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理解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的土地的眷恋之情。

]

二、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1.学生自由读四至八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体现“神圣”的相关语句,并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了解“你们”是谁?

(白人)

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交流,并指导朗读:

“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1)学生交流感受。

(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

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感情朗读4.5自然段。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景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4)“它”是谁?

为什么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5)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6)引导学生举例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⑵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说说我们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3.默读9.10自然段,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

重点理解: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小结;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

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设计意图:

紧抓题眼“神圣”组织教学,化繁为简,长文短教,中心更加明确。

三、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1.在已出示的句子“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后,出示“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补充课文以外的自然物。

2.独立思考,补充,并交流。

设计意图:

拓展训练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把课外搜集的资料用到课堂上来。

这一训练需要学生模仿课文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将语言诗化,因此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发展。

四、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课堂练习: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背下来。

2、勾画好词佳句并摘抄。

3、阅读西雅图酋长演讲原文。

作业设计:

小练笔:

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写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设计意图:

练习有层次,设计选做题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

课后小记:

 

16、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

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预设: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

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或其他资料,初步感知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感受更加直观。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

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

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

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②指导: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

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

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③总结: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设计意图: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与阅读课外资料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①阅读,勾画。

②同桌交流。

③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

你想对老农说什么?

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设计意图: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学生在勾画、诵读、欣赏中,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了好词佳句,又在读后感受的交流中深化了认识。

]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课堂练习: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zài)险恶(wùè)

归宿(sùxiù)不禁(jīnjìn)

2、读句子,回答问题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①“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②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

作业设计:

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⑴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⑵它写得好不好?

说出你的理由。

课后小记:

 

口语交际·习作四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学生:

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教学预设: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

(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

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设计意图:

唤起学生对单元课文的整体回忆,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

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提高。

组内交流讨论

(一):

“为什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