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58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docx

基础会计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货币米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的。

会计的发展是从古代到现代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会计为什么而存在,有其必然的原因:

   1必要的前提条件:

1)资源有限

  2)理性经济人

  3)有效市场

  2、思想实验:

假定事例。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马克思对“簿记”的说明,“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籍就越是必要”。

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经济离不开会计。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控制和观念总结。

  会计的两大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的四个方面特点。

  1)会计主要以货币计量;

  2)会计不仅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面向未来。

  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

  4)会计反映随物质条件而演化,改变其表现方式。

  2会计的监督职能和监督职能的两方面的特点。

  1)会计主要以反映职能所提供的价值指标进行监督。

  2)会计监督是与会计反映同时进行的。

  3对会计职能的其它看法。

  会计可以预测

  会计参与经济决策

  利用责任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强化管理的事中控制等。

  (三)会计的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一般说明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实质上就是资金运动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主要是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以工业企业来为例,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包括资金(即资本金与借入其资金)的投入、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收益形成与分配的全部过程,它既是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原材料、在产品等资产形态的变化过程,也是资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分配等事项的发生过程。

  资金运动的涉及面很广,因而必须对它进行分类。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有表示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表示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企业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

  

(一)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讲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来源,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力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收入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按其经济性质。

可分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五)费用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定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这个定义主要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与提供商品和劳力有关的资产耗费。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经营费用按其构成内容可分为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

  (六)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

  利润按收入与费用的构成与配比的不同层次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按其构成内容可分为营业净收入、投资净损益等。

  第三节会计的任务

  会计职能和会计任务之间相互关系。

  会计任务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

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

其根本任务是:

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以财务数据为主的经济信息,并利用信息帮助企业单位外部和内部信息使用进行经济决策,借以提高经济益。

  会计的任务可具体概括为:

  1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住处信息、加强经济核算。

  2反映和监督各单位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3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或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经济活动,而不包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或其他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前提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按期编制报表。

它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都通过价值稳定的货币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这个前提一般含有币值不变假设,它明确了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

  第五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员的基本依据。

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大体上可划分三类(这种划分并绝对的,可能有交叉)。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必天气则。

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2、重要性原则。

是指会计报表应当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单独核算,单独反映,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则可简化或合并处理,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关键。

  

(二)信息质量要求

  1、有用性原则,又称相磁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用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2、可比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处理办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3、一贯性原则。

是指各个企业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企业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4、及时性原则。

是指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讲求时效,以便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5、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数据记录和文字说明要能一目了然地反映经济活动的龙去脉,对需要解释的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

  (三)确认计量要求

  1、划分两类支出原则,是指进行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划分收益性支邮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便正确计算各会计期间的损益。

  2、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3、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指企业应按款项收入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4、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对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5、谨慎原则。

是指在算是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如某一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采取不导致高估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

  第六节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的方法是指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核算的方法是会计方法中的基本组成内容,也是会计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1设置会计科目。

  2复式记帐。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帐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8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

  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帐簿,直至编出会计报表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就是会计循环。

第二章会计科目、帐户和借贷复式记帐

  第一节 交易、事项分析与会计等

  一、会计循环概述

  

(一)交易、事项与经济业务

  

(二)会计循环

  一般的会计循环程序为:

  在我国会计工作中上述会计方法联结程序如下:

  二、会计等式

  

(一)基本会计等式

  基本会计等式为:

  资产=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基本会计等式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它是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二)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只涉及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变动,不外乎有四种类型、九种情况。

不管属于哪种类型和情况,这些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1业务发生导致资产项目一增一减,如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2业务发生导致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增减,如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偿还应付帐款

  3业务发生导致资产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增加

  4业务发生导致资产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减少

  (三)收入和费用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基本会计等式可转化为下列扩展的会计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或:

资产=负债+所有才权益+利润(收入-费用)

  由于收入可理解为所有权益的增加,费用可理解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因上涉及收入和费用变动的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也不外乎上述四种类型、九种情况,也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

  会计等式永远平衡的原理,是复式记帐赖以建立的基础。

  第二节复式记帐原理

  一、会计科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它是设置帐户、处理帐务的依据。

  

(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会计科目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

科目内容反映各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科目级次反映科目内部的纵向联系。

  会计科目的内容,要规定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和使用方法,要依据会计要素各组成办法的客观性质划分,并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科目的级次,体现会计信息的不同详细程度,要兼顾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分级。

  二、帐户及基本结构

  

(一)设置帐户的必要性

  帐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

设置帐户的作用在于,它能够经常提供有关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和数据。

  会计科目是帐户的名称,帐户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

会计科目和帐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帐户的基本结构

  帐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

帐户通常分为左右两方,分别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少额。

帐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本其减少发生额、其初余额、期末余额。

  表3.2会计科目(帐户名称)

  上列帐户结构,在教学上通常用简化的“丁“字式帐户表示(见图3.1)

  三、复式记帐原理

  

(一)记帐方法的意义种类

  记帐方法是在帐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依据所涉及的帐户分为单式记帐法和复式记帐法。

  单式记帐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美的记帐方法。

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帐户上登记一笔帐,帐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

  

(二)复式记帐的特点

  采用复式记帐法,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反映。

运用复式记帐法登记的结果,一是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能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骤;二是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检查帐户记录的正确性。

它是一种科学的记帐方法。

  (三)、借货记帐法

  1、借贷记帐法的记帐符号

  借货记帐法以“借”、“货”二字作为记帐符号。

  2、借货记帐法的帐户结构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结构。

资产类帐户中,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资产成本费用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结构

  与资产费用类帐户的结构道理一样,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要素在会计恒等式的右方,按照会计惯例,对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损益类帐户的结构

  损益类帐户包括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帐户。

每个会计期末,企业要将当期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与之配比的支出相抵消,收入大于费用支出的部分,即为利润;反之,收入小于费用支出的部分,即为亏损。

期末,收入类和费用类帐户的本期发生额要全额结转到计算当期利润或亏损(“本年利润”帐户)中,以确定当期损益。

因此,收入类和费用类帐户没有期末余额。

  收入类和利润类帐户中,收、利润的增加额记贷方,其减少额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或利润结转后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则在贷方。

  费用类帐户中,费用的增加额记借方,其减少额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则在借方。

  3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帐法的应用举例。

  5借贷记帐法的试算平衡

  1)、帐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平衡公式为:

  全部帐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2)、帐户余额试算平衡法。

  平衡公式为:

  全部帐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贷方余额合计

第三章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一节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一)资金筹集业务

  

(二)生产准备业务

  (三)产品生产业务

  (四)产品销售业务

  (五)财务成果业务

  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

  

(一)实收资本的核算

  实收资本帐户的设置,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

  

(二)银行借款的核算

  银行借款帐户的设置,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

  第三节生产准备业务

  

(一)固定资产购入的核算

  “固定资产”帐户的设置,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材料采购”、“材料”、“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帐户的设置,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

  第四节产品生产业务

  

(一)核算内容和帐户设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产成品”帐户的设置。

  

(二)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耗用材料的核算,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的核算,计提折旧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

  (三)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的分配。

  第五节产品销售业务

  

(一)核算内容和帐户设置“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应用税金“、”应收票据“、”预收收款“帐户的设置。

  

(二)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现金、银行存款的销售核算,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的核算,预收帐款的核算,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核算,销售利润的结转。

  第六节财务成果业务

  一、盈亏确定的基本方法

  产品销售利润的计算

  利润总额的广广计算。

  净利润的计算。

  企业利润的分配。

  二、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核算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待摊费用”、“其他应款”帐户的设置。

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

  (三)营业外收入支出的核算

  “营业外收入”、“营来外支出”帐户的设置。

  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

  (四)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公积金“、应付利润”帐户的设主要的帐户对应关系。

本年利润的计算,利润分配的核算,“本年利润”帐户的结转

第四章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也是对经济业务进行日常监督的重要环节。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并作为记账依据;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日常监督;可以加经经济责任制。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按填制的程序和用途分为

  1、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者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按其取得的来源,可以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又可以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填制的,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作为记账根据的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证。

通用记账凭证是适用于各种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两者均可汇总编制相应的汇总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按其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可以分为多科目记账凭证(复式记账凭证)和单科目记账凭证(单式记账凭证)。

  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

  凭证的名称;

  填制凭证的日期;

  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

  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凭证单位名称;

  经济业务内容;

  数量、单价和金额。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1、一次凭证的填制的方法

  2、累计凭证的填制的方法

  (三)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

  1、凭证所填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

  2、凭证所填内容必须清晰、完整

  3、凭证要按规定签名盖章;

  4、凭证填写要工整、规范,易于辨认;

  四、记帐凭证及其填制

  记帐凭证是会计部门根据已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载有会计分录的直接据以登记帐簿的书面文件。

  

(一)记帐凭证的种类与格式

  按与货币资金的收付关系分为

  1收款凭证

  2付款凭证

  3转帐凭证

  记帐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1)记帐凭证的名称、填制单位、填制日期和编号。

  2)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和所附的原始凭证张数

  3)会计分录。

这是记帐凭证的主体部分

  4)有关人员的签章

  为了保证帐簿记录的正确性,还要对记帐凭证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1)记帐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

  2)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和金额是否正确

  3)凭证格式中有关项目的填列是否完备。

第五章帐簿

  第一节帐簿的意义和种类

  一、帐簿的意义

  帐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帐页组成、以记帐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簿籍。

记帐凭证经填制和审核接收并确认了各种含有会计信息的数据后,就可用来输入复式簿籍系统,但是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的内容千变万化,而同类业务又不断重复,记帐凭证上所载的缺乏联系的单个信息无法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因此,就有必要利用帐簿这一方法把日记帐提供的原始数据,按交易或事项发生的顺序和科目的不同性质加以归类、加工、整理。

  帐簿的作用

  二帐簿的种类

  

(一)按用途可分为序时帐、分类帐和备查帐

  

(二)按外表形式可分为订本式帐簿、活页式帐簿和卡片式帐簿

  第二节帐簿的设置和登记

  会计帐簿的设置,包括确定帐簿的种类、设计帐页的格式、内容和规定帐簿登记的方法等。

  帐簿的设置应国家经济业务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作到科学、合理。

要组织严密、层次分明。

帐簿之间要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互相制约;既要防止重叠烦琐;也要防止过于简化。

  一日记帐的设置

  日记帐(journal)是一种原始分录簿(bookoforiginalentry)它根据原始凭证,按时间顺序,依次记录每一项交易与事项,所以它又被称为日记簿。

  

(一)普通日记帐

  普通日记帐(generaljournal)可用于记录任何类型的交易与事项,具有格式方便等特点。

普通日记帐既适用于设置特种日记帐的企业,也适用于未设置特种日记帐的企业。

  普通日记帐的优点:

第一,与将交易事项直接记入分类帐相比,它大大减少了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每笔日记帐分录都列示了相应交易与事项的完整会计分录

  日记帐是序时记录每笔交易与事项,是一份按时间排列的企业经济活动的完整档案。

  普通日记帐

  

(二)特种日记帐

  常用的特种日记帐是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除此之外,有的单位设置转帐日记帐,有的商业企业还设置购货日记帐和销货日记帐。

  1现金日记帐

  现金日记帐

  又可分为现金收入日记帐和现金支出日记帐

  2、银行存款日记帐

  二分类帐的设置

  帐户按照对经济业务内容反映的详细程度可以划分为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

  

(一)总分类帐的设置和登记

  总分类帐户是按照一级会计科目开设的帐户。

核算该帐户内容的总括资料,只用价值指标进行计量。

总分类帐户反映所属明细分类帐户的总括资料,它对明细类帐户起统驭作用。

所以又称总帐帐户。

总分类帐户的格式因采用的记帐方法和会计核算形式不同而异,这里仅列一种三栏的格式,

  

(二)明细分类帐簿的设置和登记

  为了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会计核算既要设置总分类帐户,又要设置明细类帐户。

明细类帐户是对总分类帐户所作的更详细的分类,是对总分类帐户内容的细项进行核算,是总分类帐户的补充。

如在“应付债券”总分类帐户下设“债权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计利息”四个明细帐户。

“应付帐款”按债权人设置明细帐。

“应收帐款”按债务人设置明细帐。

明细类分类帐户应根据重要性原则,有粗有细。

对重要的经济业务,特别是对于影响决策的业务内容应当分别核算,分项反映。

有些业务内容如“原材料”和“固定资产”不仅需要详细地反映每种存货的详细情况,而且需要在明细类帐户和总分类帐户之间分大类反映该项资金的变化及存货情况,也就是设置二级帐户。

如“固定资产”帐户,除设明细类帐户和总分类帐户以外,还需要按大类“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设置二级帐户。

有些核算内容可以将应设的二级帐户提升为一级帐户,如“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等帐户都可以设为总帐帐户。

  明细分类帐的格式有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等,三栏式的格式见表3。

5,3。

6:

  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是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和某类经济业务的帐户。

它们的作用在于

  第一,能够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企业,事业单位的全部经济业务,而且通过设置明细帐,可以详细地反映某类经济事项。

  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