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71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docx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真题

 第九单元 溶液

  (分值范围:

3~10分)

    命题点1 溶液的形成、吸放热现象及乳化作用(8年5考)

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

1.(2017长沙11题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2014长沙10题3分)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面粉与水混合一定能形成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NH4NO3、NaCl、CaO三者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3.(2013长沙8题3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

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味变淡

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2015长沙11题3分)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2012长沙5题3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白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性土壤

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

拓展训练

1.(2017长沙六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均是无色、透明的

B.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

C.石灰水的溶质是生石灰

D.溶液的均一性是指同一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组成都相同

2.(2017长沙五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

3.(2017长沙六模)NaCl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NaCl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

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和________有关。

   命题点2 

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

1.(2012长沙7题3分)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汽水和食盐水都属于溶液

C.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D.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2.(2010长沙6题3分)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硝酸钠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16长沙13题3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不变

 

第3题图第4题图

4.(2014长沙15题3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C.在20℃时A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得到B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5.[2012长沙43题

(1)

(2)4分]请根据溶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KNO3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2)“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长沙42题6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6题图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3)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7.(2015长沙42题6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第7题图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选填“A”、“B”或“C”)。

拓展训练

1.(2017麓山一模)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1题图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

2.(2017长郡双语二模)夏季天气炎热,喝冰镇可乐容易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3.(2017麓山一模)将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4.(2017株洲)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第4题图

(1)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

(2)要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溶剂、____________等。

(3)t2℃时,在盛有1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甲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2017长沙七模)根据下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KNO3,充分溶解后,得到KNO3的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与硝酸钾相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命题点3 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8年4考)

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

1.(2016长沙48题6分)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

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拓展训练

1.(2017宜昌)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镁,取25.8克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80克水全部溶解,再加入100克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5.8克,求:

(1)25.8克该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命题点4 溶液的配制[2012.43(3)]

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

1.[2012长沙43(3)题2分]请根据溶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配制0.9%的生理盐水的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训练

1.(2017荆州)实验室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D.烧杯

2.(2017广益实验模拟)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碘酒是溶液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一定要使托盘天平

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3.(2017邵阳节选)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图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答案及解析

命题点1

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

1.A 【解析】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例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故A错误。

2.D 【解析】面粉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溶液,A错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错误;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CaO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C错误;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属于混合物,D正确。

3.A

4.A 【解析】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和酒精等也可以作为溶剂,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A错误;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正确;一定条件下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正确;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正确。

故选A。

5.C 【解析】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A正确;洗洁精能乳化餐具上的油污,具有乳化作用,B正确;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般采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C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纯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D正确。

故选C。

拓展训练

1.D

2.C 【解析】

A

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加入水中后不可形成溶液

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C

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

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可以溶解

3.溶剂种类 温度

【解析】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可知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种类有关;氯化钠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命题点2

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

1.B 【解析】

A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B

汽水中的溶质是二氧化碳,溶剂是水;食盐水中的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

二者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属于溶液

C

×

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溶解度的前提条件是“在一定温度下”

D

×

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饱和石灰水加热后会变浑蚀

2.C

3.A 【解析】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这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没有说明温度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B错误;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解度变小,析出固体,但仍是饱和溶液,C错误;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解度变小,析出固体,仍是饱和溶液,但由于析出了固体,所以溶质质量变小,D错误。

4.A 【解析】观察溶解度曲线,容易比较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5.(4分)

(1)加水(或升高温度等)(2分) 

(2)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2分) 

【解析】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若要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或加入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等。

(2)“海水晒盐”是利用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不断蒸发,逐渐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进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6.(6分)

(1)在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2分) 

(2)大于(2分) (3)加甲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温(2分)

【解析】

(1)由图可知,P点表示的含义是在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是30g。

(2)根据甲、乙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而乙物质的溶解度比50g小,因此在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3)因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要想使接近饱和的甲物质变成饱和溶液,可以加入甲物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7.(6分)

(1)t1℃时,A、C的溶解度均为20g(2分)

(2)A>B>C(2分) (3)C(2分)

【解析】

(1)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点P,所以P点表示该温度下A、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高,C的最低,所以该温度下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3)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表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拓展训练

1.C 【解析】X、Y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X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如果Y中含有少量X,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Y,与海水晒盐的原理相同,A正确;X、Y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Z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t1℃时X、Y、Z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X、Y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等于t1℃时X、Y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Z析出晶体,得到t2℃时Z的饱和溶液,根据t1℃时Y的溶解度>t1℃时X的溶解度>t2℃时Z的溶解度,可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B正确;C选项中没有指明最初溶液为等质量X、Y的饱和溶液,无法比较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多少,C错误;t3℃时X的溶解度>Y的溶解度,此时将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X所需水的质量小,所得溶液质量X<Y,D正确。

2.温度

【解析】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压强和温度,冰镇汽水在没喝之前温度较低,进入人体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才会打嗝。

3.增加溶质 恒温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

【解析】采用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

4.

(1)乙 

(2)升高温度 (3)33.3%

【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100%分析,可知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据此可知要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剂和升高温度的方法。

(3)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说明该温度时50g甲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饱和,此时在盛有1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甲固体,最多只能溶解60g,得到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3.3%。

5.

(1)35.8g 

(2)不饱和 较小

【解析】

(1)根据溶解度表可知,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8g。

(2)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此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KNO3,在10.0g水中加入3.0gKNO3,充分溶解后得到KNO3的不饱和溶液。

在0℃~100℃范围内,NaCl的溶解度范围为35.7g≤S≤37.3g,KNO3的溶解度范围为13.3g≤S≤110g,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命题点3

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

1.(6分)

(1)1.6(2分)

(2)解: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1分)

6832

x1.6g

(1分) x=3.4g(1分)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5%(1分)

答:

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拓展训练

1.解:

(1)设25.8g该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2NaOH===2NaCl+Mg(OH)2↓

9511758

xy5.8g

   x=9.5g

   y=11.7g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4%

答:

(1)25.8g该样品中氯化镁质量为9.5g。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

命题点4

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

1.(2分)(3)计算、称量、溶解(2分)

拓展训练

1.A 2.A

3.

(1)②①⑤③④ ① 

(2)广口瓶 3 (3)C 凹液面最低处

【解析】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⑤③④;其中操作错误的是①,称量固体药品时要“左物右码”。

(2)固体药品一般盛放在广口瓶中;需称取氯化钠固体是50g×6%=3g。

(3)需要水的质量是50g-3g=47g,即47mL,所以选择50mL的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