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086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docx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

项目名称

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

提名单位

大连市

提名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11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口符合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日完成单位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无异议。

该项口紧跟国际发展前沿,禺绕数字航道及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加快推进中国智能航运现代化水运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成功示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项H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99项,其研究成果已在中国沿海及长江内河、中国近海及海上丝绸之路推广应用;一体化船舶智能应用终端产品在中远海运集团、长航凤凰集团等多家船公司安装使用;''数字航道”已在长江干线及中国内河全面推广应用。

该项目创新性强,系统集成难度大,经行业专家鉴定认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鉴此,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智能航运的主要研究热点是智慧型水路和以此为基础的船岸协同一体化智能船舶,而数字航道和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是制约上述热点的主要技术瓶颈。

本项LI以交通运输部重点示范工程-“长江南京至浏河口段数字航道与智能航运建设示范工程”等项H为依托,围绕数字航道和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两条主线,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创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了从多维数字航道到一体化智能服务、从海量数据釆集到航运一体化大数据应用、从船岸协同到一体化船舶智能航行系统等一系列智能航运应用系统,其成果已在中国水域及海上丝绸之路广泛应用,成为中国航道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并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组建了“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平台,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多维数字航道及一体化智能服务技术。

创建了数字航道原型,首创了中国笫一条数字航道,突破了航道综合智能感知的关键技术,解决了感知航道系统中的信息自动获取与识别的技术瓶颈,制定并出版了交通行业标准《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航道图编辑与检验平台以及多维数字航道应用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发明了主动式、定制定向的智能服务方法,构建了基于数字航道的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

2、航运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

突破了多通路海量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舶大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和融合技术,通过集成AIS卫星,首创了覆盖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沿海和长江的,世界上最大的AIS船舶大数据应用平台一船讯网,创建了面向中国内河的船货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应用平台一水陆联运网,解决了船货一体化大

数据应用的技术难题。

3、船岸协同的一体化智能航行系统技术。

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攻克了应用数字航道和航运大数据支撑并协同船舶智能航行的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船岸协同的一体化智能航行系列产品,极大地提升了船船航运的安全、高效和绿色,为船岸协同的一体化智能船舶研究提供支撑。

本项目共获得知识产权授权99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制定了交通行业标准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建成后已在全国一万多公里的航道上推广应用,仅长江干线实施的交通运输部数字航道推广应用项LI达3.6亿元,多位院士及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很强,系统集成难度大,技术含■高,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数字航道智能服务平台用户超过10万个;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已实现产业化,占有中国80纶的市场份额:

创建的世界上最大船舶大数据应用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2500个AIS基站,覆盖600多个港口,用户数■超过200万;一体化船舶智能导航系列产品已在4万多条船舶上安装使用,其ECDIS产品已在40万吨VLOC等超大型远洋船舶上应用,打破了国外电子产品在远洋船舶上的垄断地位,提升了国产电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三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逾52亿元,应用本项技术在提高航行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产生的效益逾400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客观评价

一、2012年“智能综合船桥系统”项口通过了辽F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会,评审委员会认为:

“该系统填补了我国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研究领域的空白,提升了自主产品在国际船桥市场的竞争力。

其规模化生产可带动造船、导航产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我国水上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航海学会于2011年4月3日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由长江航道局、长江南京航道局和大连海事大学合作完成的“长江航道数字化和智能航运应用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

山梁应辰、王家耀、范本尧、马远良、龚惠兴五位院士及交通部总工徐光、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长张延华、交通部水运局副局长解曼莹、中国测绘研究院院长张继贤等行业内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价:

“该项目创新性很强,系统集成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国内河智能航运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应用模式”。

三、2014年,中国航海学会召开了"中国内河智能航运现代化水运体系创新技术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集成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船岸一体化系统技术,以及多源数据融合和模型变换等多维显示技术,在国内首次建成一个融合内河航运相关要素综合的内河航运互联互通智能系统,为中国内河智能航运现代化水运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关键平台;自主研发了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和水位遥测终端,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和水位遥测终端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并在长江、珠江等内河数字航道建设中广泛应用,占有60%以上的中国市场份额。

”鉴定委员会认为:

“成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行列”

四、2019年在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05)对“数字航道与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技术”进行查新,结果如下:

经对所查密切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对比,已见关于大数据处理与存储、基于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构建技术研究的公开文献报道,除该课题组成员公开发表的文献外,未见基于船舶大数据的船舶实时动态跟踪,船货一体化监控和大数据应用平台研究的公开文献报道。

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的数字航道示范工程成功建设后,在一万多公里的航道上推广应用,仅长江干线实施的交通运输部数字航道推广应用项目达3.6亿元,数字航道智能服务平台用户约10万个,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已实现产业化,占有中国80%的市场份额;搭建的“互联网+”航运大数据应用平台已覆盖长江、中国沿海和海上丝绸之路,用户已达200万个;一体化船舶智能导航终端和SDVR船载视频监控设备已在4万多条船舶上安装使用;应用效果良好。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地区)

授权

授权日期

证书编

权利

发明人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明专利

一种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

中国

ZL201210067744.

6

2014

-02-

26

1351

643号

大连海事大学

赵德鹏

潘明阳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VTS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ZL

20151

05564

58.X

2017

-10-

17

2657

964

大连海事大学

潘明阳郝江凌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

AISClassB终端的

DSC控制方法

中国

ZL

20131

00552

97.7

2015

01-1

4

1565

338

福建

师范

大学

吴允平苏伟达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长江标准的电子航道图生产方法

ZL

20111

00399

07.5

2013

-07

17

1235

252

大连海事大学

顾网林

赵德鹏

发明专利

用于AIS助航设施的遥测设

中国

ZL200

610131972.

X

2008

-07-

30

4166

55

福建

师范

大学

吴允平刘华松

发明专利

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机上测试系统

和方法

中国

ZL2009

100109

93.X

2010

-11-

17

6999

10号

大连海

事大学

陈荣杜振军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GPS的精确授时方

中国

ZL201410306188.

2

2018

-03-

23

2853

687

理星能技份限司福吉智科股有公

刘华松、吴允平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灯器的同步闪快速控制实现方法

中国

ZL201510132684.

5

2018

-11-

20

3156

633

理星能技份限司福吉智科股有公

吴允平刘华松

有效

发明专

一种管理嵌入式移动终端的

中国

ZL

20131

00552

2015

-0

1626

455

福建师范大学

吴允平刘华松

有效

DGPS差分、支持批量服务的方法

98.1

08

■J-

发明专利

RFID设备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复杂事件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中国

ZL2010102026

60.X

2012

-12-

05

1095

662

2舞

陈荣、孙向伟、宋

英杰

有效

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名

赵德鹏

排名

1

技术职

教授

行政职务

-

工作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完成单位

大连海大船舶导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项目总负责人,全过程组织领导并实施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一做岀贡献,包括:

参与建设中国首个数字航道示范工程:

参与编制交通部行业标准《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

取得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长江标准的电子航道图生产方法、一种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

姓名

潘明阳

排名

2

技术职称

副教授

行政职务

-

工作单位

弋连海事大学

完成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四做岀贡献,包括:

参与建设中国首个数字航道示范工程:

参与编制《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

多维数字平台、云服务平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船舶智能应用终端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取得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YTS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一种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

吴允平

排名

3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完成单位

福建吉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一做出贡献,主要包括:

新型航标遥测遥控终端

(RTU)的研制开发和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应用推广。

取得发明专利7件:

一种基于AISClassB终端的DSC控制方法,用于AIS助航设施的遥测设备,一种管理嵌入式移动终端的DGPS差分、支持批量服务的方法,一种航标遥测终端的三线串入式接口方法,一种用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终端的天线状态检测电路,一种自适应电平的通信接口适配电路和一种嵌入式系统中看门狗的控制电路。

姓名

顾网林

排名

4

技术职称

高工

行政职务

局长

工作单位

长江南京航道局

完成单位

长江南京航道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一做出贡献,全程参与了数字航道建设工程,推进航道数字化建设;参与构建基于数字航道的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

取得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长江标准的电子航道图生产方法。

姓名

朱光辉

排名

5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二做出贡献,主要包括:

水陆联运物流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基于AIS和3G的船舶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船东、货主、船代、货代、港口等动态数据的对接、交换与共享技术的研究。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

AIS船舶航行信号岸台接收机,基于AIS和3G的船船视频监控系统。

姓名

韩斌

排名

6

技术职称

行政职务

董事长

工作单位

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

完成单位

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本人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二做岀贡献,主要包括:

多源船舶AIS大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存储技术,AIS岸基网络与AIS卫星数据的集成,船岸一体化船舶大数据应用平台-船讯网的研发。

取得相关软件著作权3项:

“搜

船网络AIS数据解析SDK软件VI.0”、“亿海蓝船舶动态应用接入系统VI.0”和“亿海蓝船讯网信息服务系统VI.0”。

姓名

陈荣

排名

7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完成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本项目的第一、二创新点中做出贡献,主要包括:

研究针对RFID数据自适应数据淸洗算法及其数据管理系统和复杂事件处理系统:

研究基于移动网络的一体化信息立制左向服务。

取得4项发明专利:

在手机设备上进行数据共享的中间件系统及工作方法、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机上测试系统和方法、RFID设备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复杂事件检测的系统及方法、RFID设备网络环境下采集数据的淸洗系统及方法。

姓名

覃善兴

排名

8

技术职称

高工

行政职务

副总经理

工作单位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本项U的创新成果四做出贡献,参与研发船<1通信导航系列产品:

综合导航系统(IN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智能雷达监控系统等。

姓名

盛尊阔

排名

9

技术职称

高工

行政职务

-

工作单位

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

完成单位

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本项LI的创新成果二做岀贡献,主要包括:

搭建了基于AIS岸基系统的船舶动态大数据服务平台,有2500个基站,覆盖全球2936个港口,每天接受24万条船舶的近亿条AIS数据,是全球最大的AIS数据供应商。

姓名

刘华松

排名

10

技术职称

工程师

行政职务

总经理

工作单位

福建吉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福建吉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本项目的第一创新点中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做出贡献,主要包括:

航标终端RTU的研制开发。

取得三项专利:

一种航标遥测终端的三线串入式接口方法,用于AIS助航设施的遥测设备,一种嵌入式系统中看门狗的控制电路。

(对应“四、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成果一)。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单位名称

大连海大船舶导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排名

1

法定代表人

许瑞雪

所在地

辽宁大连

通讯地址

辽宇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针对一体化智能航行系统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主要贡献如下:

大连海大船舶导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是本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羽绕“中国内河智能航运现代化水运体系”的技术研究工作进行全而的理论指导,同时进行部分技术的应用推广。

(1)主导研究并开发了新型船岸一体化船舶智能导航应用终端系列产品:

(2)主导研究并解决了船岸信息交换、智能导航、绿色导航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船舶应用终端产品实现了船岸一体化的应用功能,可实时接收岸基支撑系统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具有船联网应用终端的基本功能:

(3)船舶智能导航应用终端产品已经在长江及珠江推广应用,推动了中国内河船联网的发展

单位名称

大连海事大学

排名

2

法定代表人

孙玉清

所在地

辽宁大连

通讯地址

辽宇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针对“数字航道及一体化应用技术”、“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等部分的研究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同时进行实验应用,通过该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和硕士研究生8名。

完成了以下创新:

(1)建立了中国笫一条数字航道,成功应用示范后全面推广,在数字航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体化智能服务系统,为港航企事业单位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2)建立的定制定向信息服务和动态更新模式,可为港航企事业单位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为航运的智能化提供信息支撑。

单位名称

长江南京航道局

排名

3

法定代表人

顾网林

所在地

江苏南京

通讯地址

南京市下关区公共路64号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针对一体化智能服务、一体化船船大数据和一体化船舶智能导航进行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主要贡献如下:

(1)针对“一体化应用体系”、“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技术”、“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等工作进

行实践研究,完成了多项创新点。

(2)组织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组成项目工作组,参与项目研究,在项目顺利实施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管理和维护长江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以及航运综合服务平台。

为项目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单位名称

福建吉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名

4

法定代表人

杨红玉

所在地

福建福州

通讯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园A区28栋3层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针对数字航道中的航标遥测遥控系统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主要贡献如下:

(1)发明了DSC控制方法、DGPS差分方法、通信接口适配电路和看门狗的控制电路等关键技术;

(2)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航标遥测遥控终端(RTU)产品,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和稳定等优点。

(3)作为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核心设备,该RTU产品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应用单位实现占有中国市场80%以上的份额。

单位名称

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排名

5

法定代表人

朱光辉

所在地

江苏省张家港

通讯地址

江苏省张家港市保税区长江润发国际大厦B座

1703-1705室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建设了“中国水陆联运网”,向广大水上运输业物流用户提供专业的、及时的、海量的物流资讯信息,吸引、覆盖和积累大规模的用户群,注册用户约6万个,为基于船联网的一体化航运大数据应用做出了贡献。

单位名称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名

6

法定代表人

申万秋

所在地

北京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7号院10号楼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研发船舶通信导航产品系列,包括综合导航系统(INS)、雷达(RADAR)、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智能雷达监控系统、无人智能监测平台等,为多个国家的远洋商船提供了产品和服务,为项目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

单位名称

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

排名

7

法定代表人

韩斌

所在地

北京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农科院西路6号江山控股大厦A座6层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构建的船讯网是中国船舶大数据应用领域的笫一品牌。

截止2017年,船讯网在全球有超过2500个基站,覆盖2936个港口,每天接受24万条船船的近亿条AIS数据,是全球最大的AIS数据供应商,为中国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内外航运、贸易及相关金融产业链上的客户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